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1 / 68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1 / 68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是,他早早的坐在院子裡等待,等待是不是

應該有快樂?而那一幕卻讓人格外心痛,小

小的院落,停滯的時光,孤單的身影,迷茫

飄離的眼神,一吋吋低下去的殘陽……除了

寂寞不知還有什麼?

談話中外子把新近升了職等的消息告

訴老人,起先老人家聽不清楚會意不過來,

一直催促著我們喝茶吃點心,一會兒到廚房

又端出一疊小餅乾……。外子再次一字一句

慢慢的告訴老師,老師聽懂那一刻眼裡瞬時

泛起淚光,站起來擁抱外子,重重的拍著他

的肩膀:「這孩子,你這孩子有出息!好!

好!有出息!」他那薄薄的身板因為激動而

微微晃動,那是最後的擁抱!

同年

11

月老師悄然走了!

隔日和師母通話,師母花了很久的時間

才弄清楚我是誰,當下就哽咽起來,我請師

母珍重身體,要好好過……。師母緩緩幽幽

的說:「我和你老師一輩子,一起經過那麼

多,現在沒有他,我怎麼會好?……」一個

筆者與趙大使夫婦於外交部北投宿舍致遠新村院中散步。

字一個字敲在那個倫敦清寂的早晨!我猶記

那薄薄的晨光,一如慣常從長巷舞出一條斜

長靜懸的光瀑—帶著曲終人散的姿態,那麼

執拗絲毫不肯遷就……。

那幾乎是最後的通話!之後打電話回

去,師母已無法清楚言語,伊伊呀呀的述

說,彷彿在對自己囈語,更彷彿在掏盡肺

腑,對沒有老師的日子幽幽訴願,千言萬語

尺素無寄—苦不堪言!

去年

7

月師母也隨老師而去!

老師最終將自己託付海的遼闊,乘願

飄到他要去的地方;師母曾經期望回到她山

明水淨,卻逾半世紀不能如願洄游的原鄉故

土,但到了最末了,師母選擇了陽明山,陽

明山的明月清風迎接了一場美麗的花葬,也

成就了老師和師母對愛過的大地「海誓山

盟」的諾言。

英國

6

7

個月回來,已經沒有老師和

師母!多少年來牯嶺街那個小小的寂靜的院

落,一直有我們最熟悉的氛圍與身影。如今

不但不能重履舊地,沒有老師殷殷的等待,

沒有執手相送的淚眼,甚至不知道要將氾濫

無歸的思念,向哪裡訴說?我只能仰向天

際,越過大屯山挹翠的山色,向更遠的遠

方跟您們說,我們無盡的感謝和思念

!

我幻

想,在山岡上那片霧起的煙嵐,就有您們慈

愛的笑顏和垂視的目光!

……曾幾何時,一對儷人結髮於烽火方

興之際,輾轉萬里山河,飄篷異旅!數遍芳

華及雨季,生命尾隨的苦樂已隨風而去!只

剩寂寞牯嶺街,拾路往昔!

41

The MOFA Quarterly

September 2014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