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動在臺北賓館林間的臺灣藍鵲,是國寶級的保育鳥類。
▲
天鵝家族悠然戲水,雌雄天鵝交頸依偎,狀如愛心。
其實早在
4,000
多年前,孔雀由於優雅
外型、亮麗羽色、溫馴個性、卓越適應能
力,就已是人類豢養的寵物;而在古代中
國,孔雀也與美麗畫上等號,凡與女性有關
的物品,如屏風、團扇、羅衫……等,處處
可看見孔雀形象與圖案。唐朝詩人杜甫,在
《麗人行》中曾寫到「
綉
羅衣裳照暮春,蹙
金孔雀銀麒麟」;而宋朝史浩的《鷓鴣天》
也提及「孔雀雙飛敞畫屏,錦花裀上舞娉
婷」,孔雀的美由此可見。
迎接孔雀挑戰
但對祕書處同仁來說,飼養活生生的孔
雀,與修水管、換電燈、蓋印信、拆郵袋這
類庶務工作截然不同。無論照顧方式、棲息
環境、餵食飼料,都是前所未有的嘗試與體
驗。同仁們擔心孔雀到臺北賓館後,不能適
應新環境與食物,專程向動物園請教孔雀照
料與飼養方法,並特別調配適合孔雀食用的
飼料。此外由於臺北賓館的老居民─黑天鵝
地域性極強,為免牠們被黑天鵝群攻擊,特
架設隔離網及圍籬,將其稍做區隔。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迎接孔雀「入
住」臺北賓館,此時才真正見識到牠的適應
能力;只有
1.8
公尺高的圍籬,根本擋不住其
輕盈矯健身手,第一天下午牠就躍出圍籬、
四處覓食。往後一週,也像「逛大街」似地
探索環境,門衛所、馬廄、前庭園、後陽
臺,隨處可見蹤跡;而藍孔雀與黑天鵝們也
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相處模式,互動雖稱不上
相親相愛,但彼此亦相敬如賓。
現今當我們巡視後庭園時,總會不時見
到這對孔雀,一前一後、信步林間;向晚黃
昏,也常望見牠們在樹梢上比肩相倚,等待夜
晚來臨。當孔雀們逐漸熟悉臺北賓館環境時,
我們也因這次經驗洗禮、及工作上的需要,從
中學習到許多照顧鳥類的知識與技巧。
駐足臺北賓館流水潺潺、鬱鬱蔥蔥的庭
園,聆聽著鳥兒們百囀千啼,這應當是人聲
鼎沸、車水馬龍的臺北市區中,最為奢侈的
享受了;也難怪臺北賓館開放參觀,雖已行
之有年,但每次開放仍吸引上千人潮前來。
為讓更多民眾瞭解此處鳥類生態,祕書處針
對常出沒臺北賓館的鳥類,著手製作鳥類群
像解說牌,在此誠摯感謝臺北市立動物園專
家們,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的協助,使得孔
雀飼育工作一切順利。相信在不久的未來,
臺北賓館除歷史價值及建築風華,還能肩負
起生態教育的責任,讓外賓們更瞭解中華民
國政府重視環境保護、與珍惜生態養護方面
所做的努力。
藍孔雀 小檔案
.學名:Pavo cristatus
.英文名:Indian Peafowl
.分類:雞形目,雉科,孔雀屬
.特徵:雄鳥以藍色為主,有漂亮長尾
羽,雌鳥多為茶褐色
.分布: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
.習性:藍孔雀為晝行性動物,平常在
地面上覓食、活動,夜間則在樹木上
棲息,孔雀為一夫多妻制,繁殖期為
4月至8月,雄鳥會開屏求偶,雌鳥每
次產卵4至8顆,由雌鳥單獨孵化。
37
The MOFA Quarterly
|
September 2014
|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