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變中的英倫

渥太華生活體驗

L.A.120分機

印度洗衣工

 

回期刊首頁

回外交部首頁

前期期刊

 

渥太華生活體驗

駐加拿大代表處 蕭幸枝

筆者於200478日隻身前來加拿大首都渥太華(Ottawa)履新,行前向沈代表斯淳辭行,沈代表勉勵筆者「多體驗加拿大有、而台灣沒有的生活」。筆者派駐渥京三年餘,利用此間空曠天然環境,學了在台灣還不會的開車及溜冰刀,在此藉外交通訊一隅,與諸位先進同仁分享。 

一、學開車:

筆者外派到渥太華前,還不會開車。開車是外交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加拿大幅員廣闊,外出處理公務或平日購物,沒有車就像沒腳一樣。加上筆者隻身來渥太華工作,渥太華冬季長達將近半年,如果閒餘不出去走走,患憂鬱症的機率將大增,所以抵任後首務不是找房子,而是尋覓新車、找教練、學開車。十堂道路駕駛課後,筆者還是沒膽子獨自上路,於是試洽代表處女同事陪同,壯膽上路。女同事見我連油門和煞車板還搞不太清楚,為求自保而予以婉拒。200410月下旬碰巧劉故參事嘉甯來渥太華開會,筆者沒有好好盡地主之誼招待劉故參事,反而請參事陪練車,車子行進間,劉故參事不斷鼓勵著說:「幸枝,妳要勇敢」。

筆者當時心想,冬天將至,屆時下雪路面積雪,輪胎容易打滑,再不快學會,到時上路就危險了,於是在假日鼓起勇氣,手心冰冷的發動車子,緩緩前進。車子行進到一個十字路口,遇到紅燈本來應該踩煞車,結果筆者太緊張,誤踩油門加速前進。另一邊的綠燈已亮,開始發動車子準備前進的駕駛見狀,瞪大眼睛,吃驚的看著筆者。加拿大地方大,連車道也寬,筆者從「錯誤」中學習,幾個月後也慢慢駕輕就熟。

渥太華人開車守法禮讓,在一些交通尖峰路段,雖沒有警察,但多數人循規蹈矩,依燈號及道路標誌循序前進。相較台北,台北雖地小人稠,但車子互相爭道,且不禮讓行人。筆者若返台,恐得重新學習才敢上路吧。

二、在世界文化遺產「里多運河」學溜冰刀

筆者初抵渥太華沒多久,每當搭同事便車,經過這條流經市中心的北美最古老運河--里多運河(Rideau  Canal)時,便被這條運河深深吸引。這條運河甫於2007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通過成為加拿大第十三個、也是安大略省(Ontario)的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它於1832年啟用,全長202公里,西起京士頓(Kingston)安大略湖,東至首都渥太華。運河兩邊或有規劃完善的步道,或毗鄰綠地樹木。夏季時綠意盎然,人們在步道跑步或騎腳踏車;冬季於二月初至三月初,里多運河自渥太華市中心,至卡爾頓(Carleton)大學附近哈特威爾水匣(Hartwell Locks),長達7.8公里的河道,若結冰厚度達25公分至30公分時,會開放供民眾溜冰刀,這時運河則又變成金氏紀錄所載世界最大的天然溜冰場(Rideau Canal Skateway)。

    此間小孩子從小就開始從事溜冰等戶外運動,所以冬季結冰的里多運河上處處可見年輕情侶或老夫老妻攜手溜冰,或者大人牽著小孩子溜冰,親子同樂。

筆者平衡感不太好,加上到這把年紀才學溜冰刀及騎腳踏車,其實很害怕跌倒,摔個鼻青臉腫或者骨頭斷裂。由於里多運河的夏天及冬天各有風情,勾起筆者學溜冰刀及騎腳踏車的興致,除了融入當地的活動及享受這片美景外,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

三、結語

此間人們很重視休閒生活,一年四季都可見到人們成群結伴或獨自在戶外運動。運動除健身外,也是宣洩壓力的方法之一。筆者外派前任職單位的業務甚為忙碌,同仁假日加班是家常便飯。初抵渥太華未久,某日下午五點左右,致電館處所在大樓管理公司聯繫公務,但因上班時間到五點,該員已經下班了;當週週五下午再聯繫,又適逢長假期前夕,該員已提前下班去度假了。對於這種情況,我剛開始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後來才慢慢省悟,原來休閒生活也是非常的重要。

筆者即將於今年7月奉調返國,在渥太華的這幾年,利用此間空曠天然環境,嘗試學習很多的事物。學會新事物的喜悅,讓這段派駐生活更加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