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花絮
我如何成功地對抗糖尿病
美好的時光
紐約記趣
駐菲律賓代表處自強活動
 

回期刊首頁
回外交部首頁
美好的時光
瑞士教會人士懷念台灣歲月

在瑞士中部小鎮布魯嫩的一場聚會裡,三十多位年長瑞士人沉醉在美好的回憶中,熱切地述說他們早年在台灣偏遠地區的種種經歷,並回味那雖然非常艱困,但卻是最美好的時光。

八十六歲的台東馬蘭修會派魏克蘭修女,四年前在瑞士教會總部堅持下,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台灣。她驕傲地說,在台東山區一直以摩托車代步,到八十多歲還是如此,並且是「無照駕駛」。不過,她立即補充說到,「 50cc 」不需要駕照,加上在那裡大家都認識她,不會被警察攔下。

過去五十多年,瑞士天主教白冷教會、聖十字修女會的一百多位神父、傳教士、修女及義工,在台灣偏遠地區行醫又傳教,義行深植人心,幾乎成了傳奇性人物,魏克蘭就是其中一個典範。

他們之中,許多人因年歲已長回到瑞士,但大家對台灣的關懷絲毫未減。在台灣駐瑞士代表王世榕每年例行邀集的聚會中,大家閒話家常並從中找尋共同的回憶,雖然都已是七、八十歲的長者了,四、五十年前年輕歲月時的情景卻經常湧上心頭,大家想的、說的,都是當年美好的事物。

他們說些什麼呢?魏克蘭說,她的足跡遍及台東、關山、尚武等地區,除了傳教外,還行醫照護、教導原住民縫製服飾。她一個人住在簡樸的環境下多年,加上騎摩托車,安全堪虞,瑞士修女會總部不放心,在總部堅持要求下,於是她回到了瑞士。

依麗華是位義工,在蘭嶼工作四年,她回憶說,當時每個月薪水只有五十瑞郎,乘著年輕,每天就是不斷的工作。她還記得駐軍養的牛曾破壞田地,當地人沒了收成,但又敢怒不敢言。她就憑著「年輕姿色」,自告奮勇與駐軍交涉,結果得到白米的賠償。

依麗華又說,四十年前的蘭嶼無比的美麗,可說是世外桃源,但現在受到了外界種種污染,在商業利益掛帥的風氣影響之下,蘭嶼已改變了許多,令人感到有點遺憾。

魏主安神父於一九五三年就到台灣,眾人之中屬他服務時間最長,是其中的「大老」,而且國語、台語、原住民語都能朗朗上口,他不但以「台東人」自居,也是不折不扣的台東縣榮譽縣民。

賈斯德神父在台灣四十多年,他最得意的成就之一,就是重建當時已瀕臨消失的原住民語文字。在過去一百多年間,原住民先是被日本人統治,那時許多部落都只講日語;到了國民黨主政時期,全力推行國語,也不鼓勵原住民使用自己的語言,當時政府官員告訴他,不必過度熱心提倡或保存「山地話」,因此「山地話」很快就被忘記了。

但是仍有人不顧政府的壓力及本身的困難,賈斯德就與另一位神父,以七年的時間,重建了布農及排灣族的文字,期間他還跑到菲律賓尋找、研究原住民語言文字。賈斯德欣慰地說,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現在基本上已有完整的保存,如能列為國家語言,對於語言的權利、保護及發展,當然具有正面意義,他完全贊同。

在懷念早期美好時光的同時,他們掩不住那份對台灣原住民的關切與憂慮。貝惠德牧師較為悲觀地的表示,由於社會、文化的變遷,許多原住民已移居城市,原住民社會人口出走,加上傳統文化飽受外力衝擊,台灣原住民不但已成為弱勢族群,在文化傳承上也面臨斷層危機。

賈斯德與依麗華都說到,早期的原住民只有在節慶時才喝自釀的「小米酒」,但在平地人的影響下,米酒已取代了小米酒,而且取得更為便利,造成了嚴重的酗酒問題,實在是項隱憂。

「愛台灣」對這批瑞士人而言,不是口號,而是幾十年的具體行動表現,相對於許多台灣人隨時將「愛台灣」掛在口中,卻不見任何行動,更凸顯了他們對台灣真誠的愛。

聽了這些瑞士「台灣人」歷歷細數過往總總,早年積極參與我國社運及工運的王世榕說,對於這群懷抱台灣大地數十年的志工們,台灣不能忘記他們,透過每年一度餐敘,雖只能向他們表達不成敬意的感謝,但絕對是他必須做的。

 

註:本篇係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於 2007 年 4 月 7 日報導,經整理刊載。

 




特別報導
旅外見聞
生活花絮
公務特區
影像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