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統之外交言論摘錄
(一)政治的不民主與決策的不透明,往往就是區域性衝突與危機發生的導火線。剛結束的朝鮮半島六方會談無法獲致立即的共識就是證明,更遑論中共長期對民主台灣施以飛彈部署的軍事威脅,並且通過所謂「反分裂國家法」明定以「非和平手段」要來處理台灣問題,這些都是明顯違反區域安全與和平維護的舉措。
因此,本人於日前提出要建立一個「以支持『台灣民主』與『兩岸和平』的新台海權力平衡」作為台灣外交戰略目標。這項戰略目標有三個主要重點:一是確保作為全球「民主社群」核心成員的「台灣民主」不受中共以「非和平」的方式加以威脅與破壞;二是串連全球「民主社群」成員共同協助包括中共在內等非民主國家來發展民主;三是在「兩岸和平穩定互動的架構」下,尋求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與區域繁榮。
本人深信,一個「平衡的兩岸關係」是考驗太平洋「和平新秩序」能否成型的重要關鍵,一個良性、對等與務實的兩岸關係正常化,才能確保亞太繁榮與經濟的進步。
(錄自中華民國94年8月11日總統出席「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中外記者會致詞)
(二)本人除了要再次恭賀「民主太平洋聯盟」劃時代的誕生,並呼應去年「民主太平洋大會」所確立的「民主」、「和平」與「繁榮」三項核心價值之外,也要以「和平共生、民主深化、協商合作、人文復興」這四大主軸,呼籲所有環太平洋地區的伙伴們,共同開啟一個「和平世紀」與「自由夢想」的太平洋新紀元。
(錄自中華民國94年8月14日總統出席民主太平洋聯盟成立大會致詞)
(三)……台灣要走出去,怎麼走出去,我一直希望能用台灣的名走出去、用台灣國家名義走出去,但在國際社會中是談何容易。去年好不容易在奧運會首度獲得2面金牌,打破零金紀錄,但唱的不是國歌,升的不是國旗,我們絕不能因此就放棄比賽,因為這是1982年與世界奧委會所達成的協議,將來是否有機會用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名義參加奧運,這是高難度的挑戰。而今年將在南韓舉行第13屆APEC非正式經濟領袖高峰會,前12次台灣參加了,但台灣的總統從來沒參加,都是以總統代表或特使身分參加,名義不是台灣或中華民國,而是中華台北,雖不滿意但仍參加,此次阿扁表示希望能親自與會,這是台灣的權益及義務,台灣不應受到差別待遇、不應是唯一的例外,能參加已經很不容易了,要總統或以中華民國出席更困難。台灣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與中國大陸幾乎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是我們努力12年的成果。一時做不到或爭取不到,並不代表永遠就做不到,我們不能沒有自信。看到一些人在國際社團中為了爭取台灣的名而努力,儘管受到打壓及排擠,我們還是有所突破、用台灣的名、用中華民國的名,這是我們必須給予衷心感謝的地方。
(錄自中華民國94年9月4日總統出席2005青年國是會議「全國會議」青年眾議院活動,針對「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社會公義與國家發展」、「媒體與文化」、「國際參與」等四大議題的回應及總結談話)
(四)……第一,如果大家仔細去統計一下,中共近年來對外宣布的金援數字又有多少,儘管有些事後不一定能夠兌現,但是絕對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就如前不久才復交的諾魯,在2002年7月被中共買走,中共答應了天文數字的承諾,但經過幾年沒有兌現,所以諾魯史科帝總統上任後仍然認為台灣比較可靠,雖然台灣不會吹牛、也不會亂開天文數字的信諾,但是基本上台灣說到做到,於是諾魯寧可與不說謊的朋友繼續維持外交關係,所以就復交了。
這幾天我們也看到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近1、2年中共挖走台灣的友邦,例如格瑞那達、多米尼克,他們確實花了很多錢,這不是我們自己講的,而是美國主管拉丁美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的。台灣絕對不可能以相同的方式來跟對岸競爭。如果經貿合作是一種外交投資,台灣要做的應該是「重點投資」、「加值型投資」,絕對不可能跟對岸做灑錢式的競爭。
第二,外交是一項長年延續性的工作,不管是誰來執政,都會面對同樣艱難的處境,我們無意去翻中國國民黨執政時代所謂「金援」外交的舊帳,但是這幾年經過檢討之後,我們必須更加務實,更加講究外交的實際成效,因為過去中國國民黨政府時代投入龐大金額的模式,有很多花了天文數字卻失敗的例子擺在面前。我不願意多說,為了國家整體外交最高利益也不能多說,前幾任的外交部長,如章孝嚴、胡志強比誰都清楚,什麼叫作「凱子外交」、「金錢外交」,相信過去的政府也非常清楚,而這也正是目前政府所要揚棄、所不願沿襲的,也是全民所共同期待的。
第三,為了避免中共磁吸的負面效應和風險,「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絕對是必要的。要逐步扭轉產業過度集中投資中共的趨勢,政府應該走在前面,帶領民間企業走向全球佈局。經貿外交是一項兼具外交與經貿拓展的工作,剛開始會比較困難,所以政府必須進行投資,才能進一步帶動民間產業。但是「投資」和所謂的「金援」絕對不同,因為投資經貿外交也是投資台灣的一部份。總歸一句話,環境越困難,我們越要以彈性、務實而靈活的作法,為台灣打開國際生存的空間,為台灣走出國際社會找尋活路。
(錄自中華民國94年9月25日總統於多明尼加與隨團媒體記者茶敘致詞)
(五)面對近年來中共「大國外交」的靈活攻勢以及極力打壓台灣外交空間的所謂「三光策略」---「將邦交國挖光、國際政治生路堵光、對等談判籌碼擠光」,台灣的外交戰略不能後知後覺,無法單打獨鬥,也不能凡事都以中共打壓作為事情沒有做好的藉口。
「掌握情勢、整合資源、擬定戰略、主動出擊」,才是我們台灣拓展外交關係的國際空間的基本思維,因此阿扁要求行政部門擬定跨部會的「榮邦計畫」,就是要突破傳統著重外交戰場的僵硬思維,整合經貿以及其他相關部會與外交部門的資源,發揮多重效果,進一步鞏固並拓展台灣在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外交版圖。
(錄自中華民國94年9月25日總統於尼加拉瓜接見、慰勉「我國駐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各友邦駐使」致詞)
(六)「擴展國際參與」是台灣與世界連結的中心理念,除了政府要帶頭拼外交,善用經貿、民主、人道與安全等資產積極參與國際建制和非政府組織,全體台灣人民都是打開台灣通往世界大門的先鋒。不論是揚威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王建民,還是榮膺《時代雜誌》「亞洲英雄」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都是台灣的驕傲,全民的榜樣。
台灣的國際處境就像身處無垠的沙漠,路途雖艱辛,水源儘管少,但是如果因此放棄求生的勇氣,或者自己人互不信任,相互猜忌,分散力量和資源,結果就是乾涸而亡。唯有團結一致、整合資源、相互扶持才能夠找到沙漠中的綠洲與生命的活水。
中共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以及對台部署飛彈恫嚇台灣國家安全,不只構成對「民主台灣」與「自由台灣」的威脅,也是對全球「民主社群」的嚴重挑戰。中共的崛起,能否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一股有助全球民主拓展和經濟自由的正面力量,皆有賴它能否伴隨「和平的覺醒」與「民主的開展」。
(錄自中華民國94年10月10日總統參加「中華民國各界慶祝94年國慶大會」致詞)
(七)很多人都很好奇,阿國這麼一個富裕的國家,在全世界享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石化工業及能源供輸方面,為什麼會甘冒著引發中國蠻橫瘋狂抗議的風險,也要積極地跟遠在亞洲的台灣作朋友、打交道,其實答案很簡單,台灣的國家整體競爭力就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最大利基。台灣的經濟奇蹟、民主成就,乃至於現在高科技產業在全球所享有的領導地位,在在都受到全球的關注,讓世界各國競相仿效我們如何在短短幾十年間,轉型蛻變成一個小而美、與時精進的現代化國家,雖然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生存空間因為中共的打壓而有所限制,我們還是能夠以實力走出自己的另一條路,得到各國的尊敬與重視。
(錄自中華民國94年10月19日總統接見「我國參加2005年亞太數學、亞洲物理、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得獎學生及指導教授致詞)
(八)目前整個亞太地區最可能爆發軍事衝突的地方,一是朝鮮半島南北韓長期的對峙,另一則是台海之間緊張的情勢。台海的爭端絕對不是像北京當局所宣稱的是中國內部的事務,而是直接衝擊整個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安全的國際大事。國際社會一致表示台海的現狀不容許被片面改變,而兩岸之間的歧見也應透過對話和平解決。面對中共不斷增加的武力威脅,台灣並不孤單,但我們絕不可因此而對自我的防衛掉以輕心,對敵人不切實際的幻想或一味的委曲求全,結果只會遭致更慘痛的損失與教訓。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各民主國家普遍厭戰,不希望剛重建起來的家園再一次受到戰火的洗禮,因此對納粹德國不斷擴張軍力,紛紛採取姑息綏靖的政策。雖然當時邱吉爾曾極力要求英國政府要儘速加強國防的建設,但這樣的呼聲卻遭到全面的打壓與排擠,結果進一步鼓勵了侵略者的野心,全面加速了戰爭的爆發。歷史的殷鑑不遠,事實證明唯有備戰才能止戰,也只有堅實的國防才是確保永久和平唯一的希望與憑藉。
(錄自中華民國94年10月20日總統接見「駐美中華總會館暨北加州中華會館回國訪問團」)
(九)從去年年底南亞海嘯,到今年美國卡翠納風災,還有不久前造成巴基斯坦民眾許多傷亡的南亞地震,台灣在搜救、醫護及賑災上支援均不落人後,我們積極在這個世界地球村扮演建設性的角色。只是在險峻的國際外交情勢,還有中共惡意的打壓與阻攔之下,台灣一直被排除在聯合國及其他重要國際組織大門之外,甚至在以「追求人類最高的健康水準」為宗旨、最不具政治色彩的「世界衛生組織」(WHO),中共仍然不放棄打壓台灣、孤立台灣的目標,全力杯葛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甚至要加入世界衛生大會成為觀察員都不可能。只是「防疫無國界、衛生無國界」,中共打壓杯葛台灣這項錯誤的做法,終於在亞洲SARS疫情爆發後,造成了全球監測與防治傳染病、以及防範生物恐怖主義威脅無法彌補的缺口,這也再次印證中共不顧國際公民責任,蠻橫無理的可議心態。不過值得我們高興的是,今年在台灣所有人民的努力,及所有支持台灣愛護台灣的海外鄉親們協助下,終於讓美、日、歐等國家堅持「醫療衛生無國界」的共識,在「國際衛生條例」(IHR)的修訂上,正式納入「普世適用」原則,為台灣參與「國際衛生條例」機制初步奠定法理基礎,也為台灣開啟一扇實際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門,只是台灣邁進「世界衛生組織」路途仍然艱困、漫長,也請各位繼續以愛台灣的心,給予支持與協助,使台灣能早日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醫療體系。
(錄自中華民國94年11月03日總統接見「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回台訪問團」致詞)
(十)參加APEC會議,特別是參加APEC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是所有廿一個會員國的權利及義務,台灣領袖代表自不應受到打壓、排擠、歧視或者其他不公平之待遇。主辦國如有任何差別待遇,領袖代表、代表團、外交部及工作同仁應即時反應,嚴正抗議,並據理力爭,絕不受辱,更不示弱,以捍衛台灣的國格,確保台灣全民的最高利益。
(錄自中華民國94年11月16日總統接見我國參加APEC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成員致詞)
(十一)本人深信,台灣的民主成就與經濟實力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走向世界的珍貴資產,也是讓世界走進台灣的動力來源。PECC正是連結台灣與環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橋樑。
本人曾多次表達成立「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重要性,因為「民主、經濟與繁榮」不但是普世價值,也是「太平洋經濟共同體」成立的三大核心支柱。台灣身為太平洋地區的一份子,自然不能在「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的推動過程中缺席。尤其是當前台灣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與中共持續的打壓,更應該利用現有的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平台,善盡台灣對國際社會的義務,促進區域經貿的繁榮。
(錄自中華民國94年11月28日總統出席「第二十屆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研討會」致詞)
(十二)有關歐盟的統合過程,只是一個參考的模式,並不是唯一的模式,也不是台灣未來要走的最後模式,當然也不是解決兩岸歧見唯一的參考模式,但是有關歐盟統合的過程當中,其所揭櫫、呈現的精神價值是值得我們來參考的。
個人認為,在歐盟統合的過程當中有四大原則是不容忽視的。第一,主權的原則;第二,對等原則;第三,民主的原則;第四,和平的原則。大家都知道,歐盟統合之所以能夠有今天,最重要的是彼此之間能夠尊重,並接受每一個會員國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對於主權國家的尊重及接受,才讓歐盟統合走到今天此一地步;第二,有關對等的原則,也就是在歐盟所有會員國中,沒有大小之分,不能說有一方是國家,另一方不是國家、有一方是中央,而另外一邊只是地方,這絕對不可能有今天歐洲統合的進度與成果,所以,對等及平等的原則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有關民主的原則,也就是說,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最大,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是最大的,必須要尊重人民的選擇,必須要尊重人民自由意願的選擇權利,這就是民主精神、民主原則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的所在;最後是和平的原則,亦即任何問題、歧見的解決,都不能違背和平的原則,也就是不得訴諸武力或非和平的手段,必須要透過對話,以和平的原則來加以面對及妥善的處理與解決。在歐盟統合過程中的四大原則:主權、對等、民主、和平,當然也適用在兩岸問題及歧見的解決,絕不能有任何違逆及牴觸。
(錄自中華民國94年12月23日總統與總統府顧問餐敘致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