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諾魯特殊的地質與氣候限制下,中華民國駐諾魯技術團默默耕耘,以專業技術戰勝外在環境,成功的為諾魯人民生產出健康美味的農畜產品。
■
駐諾魯大使館 林瓊雲
我國與諾魯於2005年5月14日復交,旋於諾魯設立大使館。
隔年2月雙方簽 署農業技術合作協定,由我國在諾魯設立農 技團提供蔬果栽培、畜養與水產養殖之經營與技術推廣。當時諾魯毫無商業甚或小本耕 作,亦無相關經濟活動,捕魚者少於30人、 稍事家庭園藝者也僅10餘人。 〔註1〕 |
諾魯人飲食與健康的變化
多糖、高鹽、米飯量大、缺乏蔬果是今 日諾魯人民日常飲食的特點,此種失衡現象, 除地理因素外,實深受外來影響。諾魯是個島 國,面積21平方公里,源自島上的食材極為 有限,除了四周海洋的魚類與遷徙的海鳥外, 民生消費品幾乎全賴進口,海運補給平均間隔 40天至60天,所運蔬果以不易腐敗且耐貯藏 者為主:例如洋蔥、胡蘿蔔、高麗菜、蘋果、 橘子、檸檬等。空運則是每一至二星期輸入青 椒、萵苣、番茄、花椰菜等綠葉蔬菜,惟其每 公斤價格高達新台幣180元至400多元不等,以 多數諾魯人民每日平均工資僅約新台幣300元 而言,自無力購買。 19世紀初期以前西方海洋霸 |
|
|
權尚未及諾 魯,島民與外界幾乎隔絕,多就地以海魚、海鳥為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此外則以僅
有的椰子、林投子補充纖維質與維他命B素,
食材雖僅數種,但也無營養失衡的現象。然 自德意志帝國於1888年將其劃歸為殖民地的
前後,來自白人世界流竄於南太平洋島嶼的 「海灘游蕩漢」帶來了槍彈、煙酒、罐頭食 品、糖、米等,交換島民收成的椰肉乾,此
後諾魯人就逐漸降低了對椰子、林投子等傳 統食物的依賴。 諾魯蘊藏磷礦,自1902年被發現後, 由英澳紐三國成立聯合公司,於1906年開始 開採。島民身為地主,可坐收土地使用費, 磷礦帶來的財富便加深了人民對進口的米、 食品罐頭、以及肉品的依賴,從此他們閒置
魚具,也不再種植椰樹與林投,取而代之的 是開罐器變成了日常飲食的主要器具,而島 民的生活方式也徹底地改變。1990年代末期 諾魯陷於政經困境,國家銀行也宣告破產, 拖垮多數人民自磷礦而得之財富。人民為求
溫飽重新回歸捕魚,但歷經百餘年外來的 影響,諾魯人民對米、糖的依賴早已根深蒂
固。例如當地普及的飲料「咖啡煉乳水」, 甜度甚高,卻廣受一般人喜好。又如島上的 小型餐飲店幾乎全數係與來自大陸的磷礦工 有關者所經營,他們製作的燒臘與滷汁,高 於正常調味量好幾倍,不但高鹽、多油,蔬 菜亦屬有限,以一般諾魯成人的飯量在三碗
以上,一次餐點所攝入的糖、鹽、油可是相 當可觀。當地最具規模商店負責人曾刻意將 所販售肉品之肥肉剔除,以助改善人們的飲
食習慣,但此舉反遭顧客抱怨「肥肉到那去 啦?」
早在1927年澳大利亞人布雷(Bray)醫 生曾指出,諾魯男性每日平均消耗的糖為1 至1.5磅,女性為0.75磅,數值偏高。澳大利亞人吉美(Paul Zimmet)教授自1975年起擔 任諾 |
|
魯醫療顧問達十餘年,亦關切地指出諾 魯人民因飲食失衡而導致糖尿病、心血管循 環疾病:如中風、高血壓、高血脂、過度肥
胖等。事實上在1954年以前諾魯尚無糖尿病
例,但糖尿病卻係目前病人住院最大原因之 一,發病率現佔世界第二高位,20歲以上成
年人的發病率達百分之32,居南太平洋國家
之首。(註2)諾魯於2002年實施普查之前十 年,人民的平均壽命減少了4歲,男性平均壽 命現為49歲,女性57歲。諾魯政府已體認問
題的急迫性,亦期盼透過農技交流,灌輸人 民均衡飲食的觀念,進而改變飲食習慣,以 防杜因飲食失衡而引起之疾病。(註1)
諾魯的地質與天候
諾魯是珊瑚礁島,島上石灰石地質相當 堅硬、多縫隙與砂礫,缺乏土壤,全無水份
涵養功能。但島嶼中央地勢稍高的「頂頭」 (topside)區域有肥沃的表土。「頂頭」的
珊瑚礁間蘊藏優質磷礦,被覆蓋於淺層表土 之下,開挖磷礦須先去除表土。據估計磷礦 尚可開挖20至40年,諾魯政府相當重視「後
磷礦時期」的國土復育計劃,因此設立專區 妥善儲存表土,表土數量有限,諾魯政府相 當惜售,
每公噸要價約新台幣一千餘元。 倘若淺黃褐色的磷土是諾魯人的黃金,那麼
肥沃的表土就是培植農藝的黑金! |
|
|
諾魯在赤道暖流乾旱帶,終年白天平 均溫度在攝氏35℃至38℃。全年分乾、雨兩 季:3月至10月是乾季,11月至2月是雨季。 但若干有關諾魯人文的記載指出,諾魯全年 並無明顯的乾雨季,而是多雨的一年後,可 能有接連2至3年的長期乾旱!諾魯人民日常
維護家戶清潔多使用稍具鹽份的井水,飲用 水則依賴淡化海水。自與我國復交後,其發 電油料供應無虞,淡化機每日約可製造12 萬公升的淡水,按各家戶登記順序每次給水 四千公升,惟等候時間可能長達約1至3個 月!對農技團而言,使用井水灌溉蔬果,成 長品質將不盡理想,而雨乾天旱時須設法申
請淡化水,在高溫的赤道上,要按序排班等 待灌溉水,其困難自然可想而知!
農技團的成效
我國派遣的首批三位農技團員於2006 年5月陸續到位,他們分以農藝、畜養、 養殖見長。諾魯政府提供兩塊土地:一在
東岸的海邊,為0.2公頃砂石地,供畜養豬
雞及養殖魚蝦之用;另一在南岸「波大」 (Buada)湖邊,計0.2公頃,作為蔬果示範
區。工作伊始,先得進行基礎建設,例如清 除地上物、闢斜坡為田地、建築豬雞舍、挖
掘魚蝦池等。但島內物質匱乏,所需水泥、 木材、圍籬等建材完全仰賴進口;工程進行 時又得向磷礦公司借用挖土機。基礎硬體建
設歷時一年終得以完成,首批團員在完成基 礎硬體建設後不久,因契約到期陸續於2007
年底離職,可說是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 新任莫國中團長於2007年10月中旬抵達 諾魯,他曾參與在泰國、巴林、巴拿馬、馬
紹爾、吉里巴斯等國海 |
|
外農技工作,至今共 計20年。面對諾魯的地理與氣候限制,並為兼顧小島之生態維護,莫團長訂定了具體工
作目標,例如:為有效利用示範區侷限的面 積,選擇適量蔬果種類,力求每週能有足量 收成嘉惠社區;為降低排泄物汙染,畜養種
▲ 農技團畜養家禽,量產雞蛋廉價售予當地居民。
豬所生之豬仔,即分送社區經濟能力較低家 戶;量產雞蛋以廉價售予當地居民等等。時
距諾魯獨立40周年紀念日僅3個月餘,亦適值
我政府將派遣特使團來賀,莫團長便即刻投 注於準備工作,以備屆時提供成果展示。
當時另外兩位團員尚未派齊,僅一位 甫抵月餘之替代役男可暫時協助豬雞畜養工
作,莫團長於是馬不停蹄地專注蔬果示範區 之新一階段工程,包括:修正梯田的斜度, 以增加田地涵養水份能力;協調價購「頂
頭」表土,並混合湖畔淤土與豬糞,化腐臭 為堆肥以強化地力;修繕宣導教室;在蔬果
示範區四周架設圍籬等等。 莫團長抵任的第 一個月尚不乏雨水,但接踵而至的是長達兩 個月的乾旱,申請淡化水灌溉,很是費時,
但他終究克服了種種困難。當2008年1月31 日下午由呂副總統率領的特使團一行抵達 |
|
|
▲ 陳技師正為剛出生豬仔拔乳牙。
▲ 陳技師正為剛出生豬仔拔乳牙。
蔬果示範區時,「中華民國駐諾魯技術團」招 牌伸展在湖光椰樹中,兩國國旗分立園區大門 兩側,原腐朽破舊的宣導教室已煥然一新,從
天花板、牆壁、門窗至地板均汰換或粉刷,展 示桌上陳列有西瓜、洋香瓜、南瓜、胡瓜、蕃 茄、瓠瓜、蘿蔔、大白菜、小白菜、芥蘭菜、 芥菜等臺灣常見的蔬果,每位貴賓與政要在瞭 解諾魯之地質與天候限制後,對於莫團長僅在
短短3個月即能單槍匹馬展現以上成果,均讚嘆稱奇不已。
5個月後,亦即2008年的3月,陳振臺技師 接著來到諾魯,他以飼養家禽見長,曾服務於
巴林農技團。在秉持莫團長所訂工作目標下, 陳技師按優生原則將既 |
|
有50餘隻雞群分組,估計「雞生蛋、蛋生雞」後,可在當年底累積至 500隻蛋雞!除此之外,種豬在他的專業照料 下,亦在6個月內陸續生衍90頭豬仔,並一一 分送貧苦家戶。而同一期間豬雞舍的增建、加 強排除汙水系統、興建圍籬、鋪設水泥通道等 硬體建設亦陸續完工。沿著環島公路經畜養示 範區時,可見另一個「中華民國駐諾魯技術
團」的招牌,迎著海風、不畏烈陽筆直地豎立 著。墨綠色圍籬內圈養著生意盎然的雞豬群, 而習習海風吹來,也不再雜有嗆鼻的沼氣。 雙十國慶來臨時,在大使館安排下,農 技團不但在酒會現場展示耕耘成果,還提供
蔬果、豬、雞、雞蛋供貴賓品嚐,莫團長更藉 機宣揚農技團服務項目,現場來賓在享受口 福之餘,皆豎起大姆指,連稱「不可思議」
(marvelous),讚許團員的工作態度與成果! 農技團第三位成員劉輝雄技師業於年初到
職,他專長於農藝,默默耕耘,協助擴大既有 之成果。在農技團成員全心努力下,至今累計 有270餘人次參加農技團舉辦的農藝及畜養推
廣講習班暨觀摩會,更有社區居民為改善飲食 習慣,主動前來學習,類此相互的交流,使來 自於中華民國的農技團與諾魯人民融合於彼此
的生活之中。
諾魯的經濟大環境已漸有改善,雖然源自 地理與天候的限制依舊存在,但莫團長一本帶 著樂觀的笑容,很有信心地表示,農技團的表現「明年會更好」! |
|
|
註1: 2002 Nauru Census Main Report & Demographic
Profile of the Republic of Nauru, 1992-2002
註2: H.J. Rubinstein &
P.Zimmet: Phosphate, Wealth & Health in Nauru
– A Study
of Lifestyle Change.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Institute. 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