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
The MOFA Quarterly
|
June 2014
|
No.2
滿心期待
真的非常開心,我終於可以參加海外醫
療服務了
!
雖然之前申請過兩次,但由於科內
人力緊迫,均無法順利成行。自從進入醫院
工作之後,我就有個「義診」的夢想,如今
實現了!當我踏上聖露西亞的國土,心情實
在難以筆墨形容!
歷經
20
多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沿途經過
美國洛杉磯與邁阿密轉機,身體雖然疲累,
心情卻是雀躍不已!當飛機在聖露西亞著陸
的那一刻,強烈的陽光迎面而來,還沒進入
海關,就看到大使館的孫參事習忍及駱祕書
冠廷以熱情的笑臉相迎,讓我們緊張的心情
頓時消失,著實讓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異地駐診有感
在聖露西亞,當地居民給人的感覺就
是「熱情」,不管在醫院的哪個角落,甚至
是走路到醫院的路上,幾乎每個人都會跟你
打招呼。聖露西亞的心臟病病患不少,不過
我在門診看到的卻不多,我想大概有兩種可
能,第一是因為
St. Jude
醫院缺乏心臟專科醫
師,因此病人只能找家醫科醫師看病;第二
是當地醫師無法診斷,乾脆直接將病人轉至
其他醫院,而後者可能性較高。由於轉到我
門診的病患通常罹病已較嚴重,因此大多需
要開刀,進行冠狀動脈手術(
CABG
)。
在此地其實不太建議做心導管手術,
除設備及技術不足外,費用太高也是原因之
一,有能力負擔醫療費用的病患其實真的不
多,另外也承受不了支架內再狹窄(
Instent
restenosis, ISR
)的風險。由於聖露西亞境內
缺乏這方面的相關技術與器材,因此當地人
要接受心臟的侵入性治療,都必須到鄰近國
家,光是檢查費用至少就要
5,000
歐元(相當
於新臺幣約
20
萬),還不包含機票與處置費
用,一般民眾實難以負擔。根據一個門診病
人的說法,他光是做了心導管檢查並且放了
兩個裸金屬支架(
Bare Metal Stent, BMS
)
就花費將近
10,000
歐元(相當於新臺幣約
40
萬),可惜的是,他最近又發生心絞痛症
狀,甚至住進了加護病房,雖然目前已無生
命危險,卻要開始煩惱下一步要如何處置,
畢竟要籌措高額的醫療費用真是一件大事,
因此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在露國相當重要!
聖露西亞民眾的食材以根莖類為主,如
芋頭、馬鈴薯、大蕉、蘿蔔等,當地居民幾
乎每家或多或少都會種植一些根莖類蔬果,
他們在植物生長期間,都採自然工法,不施
▲
楊醫師向病患說明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