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55 / 68 Next Page
Basic version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55 / 68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戴高樂將軍天資聰穎、雄才大略的各式

典故難以勝數,在此僅略述他如何走上世界

舞臺,

備受舉世推崇的

0618

廣播,以及他與

貝當元帥的恩怨情仇三項。

初出茅廬

戴高樂於

1912

年畢業於聖西爾軍事專

科學校(

École Spéciale Militaire de Saint-

Cyr

),獲授少尉軍階,隨後在他

23

歲那

年,在派駐法北

ARRAS

步兵第

33

團時,遇到

了自己的伯樂、當時

56

歲擔任團長的貝當上

校。

1913

年法國國慶日,貝當上校正要檢閱

部隊,戴高樂卻提前解散了部隊。這純屬陰

錯陽差的無心之舉,如按照戒備森嚴的軍隊

條規,上級軍官必然懲處這位自作主張的尉

官。戴高樂於是被勒令在禮拜日老老實實的

在營休假,部隊其他成員則可以去巴黎輕鬆

一下。

正當戴高樂在營裡鬱鬱寡歡時,他接到

了以「軍官下令時戴高樂尚不知情」為由的

取消懲罰通知,而得以在最後一刻趕上前往

巴黎的末班火車。火車上一間特別車廂內坐

著一位身著便服的中年人,正是貝當。

「差點趕不上車了吧!」貝當揶揄的問道。

「是啊,不過我想,我是能夠趕上的。」

「可是你還被關在營裡呢!」

「不錯,但既然處分不公,我想你一定會

撤銷的。」

戴高樂的麻煩不止於此。

1929

年戴高樂

帶兵駐紮德國,在氣候乾冷的異國他鄉,重

複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極為不易,有關係的

士兵紛紛找人幫忙調回國內,軍隊裡人心渙

散。試想如此低落的士氣如何衝鋒陷陣?戴

高樂於是下令,凡試圖調往他處的士兵,一

律懲處,全營還得天天誦讀這規定一遍;偏

偏這時戴高樂收到某將領的電報,又要通融

調走隊裡一個士兵。戴高樂不但不買帳,還

懲罰了這個倒霉的士兵,那位將領面子掛不

住之餘,便向陸軍軍部告了一狀。由於沒有

執行高階將領的命令,可能少不了禁閉兩個

月的處罰,甚至要被停職調查。

得知這個消息後,戴高樂自是刻不容緩

的向貝當說明自己的境遇。貝當適切的安慰

戴高樂,表示有他挺著。於是,貝當又一次

成為戴高樂的貴人,幫他大事化小、小事化

無。

戴高樂之於貝當,適可謂千里馬之於伯

樂。在這匹千里馬尚未被多數人賞識之前,

伯樂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年輕的戴高樂對貝當的知遇之恩自是溢

於言表。他的著作中曾提及:「貝當元帥的

赫赫功績證明:思想光輝所產生的行動具有

何等崇高的美德。」這並不是空口白話,在

戴高樂心中,貝當確已成為他上進的動力和

楷模。倘若沒有貝當,戴高樂憑自身實力或

許也能出人頭地;但在貝當加持下,戴高樂

得以迅速的在軍中嶄露頭角,建立聲望,無

疑對他日後在政界發展有極大的助力。

然而這樣亦師亦父的關係,又怎會變了

調?自然是對德軍入侵因應態度南轅北轍的

緣故。

歐蘭德總統及瓦爾斯總理進場。

55

The MOFA Quarterly

June 2014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