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罕默德算是幸運的,如無當初親身所見所聞帶給他的震撼,現在他仍是平凡的小商人 ,返甘國後十餘年來的努力,讓他白手起家,成為甘國最年輕的年度模範企業家代表;相對地,臺甘恢復邦交十餘年後,教育合作規模也如同莫罕默德的事業一般,從草創逐漸成長至現今的規模,其多樣性及全面性幾乎已涵蓋甘國現階段發展人力資源需求的各個層面,我們期盼栽下的種子,能在更多的「莫罕默德」身上萌芽茁壯。
目前臺甘教育合作的三層面,不僅涵蓋雙邊政府,且把民間資源亦整合融入,構成一個龐大的合作網路,雖不敢說夠全面性,但已盡量運用有限的資源,將功效發揮到最大。看到這些獎學金生返國後,在甘國政府擔任重要職位,發揮所長,深感外交不僅是一份工作,從中更得到了許多成就感,與有榮焉之餘,我們更期盼數年之後,會有更多的「莫罕默德」出現在甘國政府部門或各領域中。
傳承更多的臺灣經驗
文末再講個難忘的小故事 ,2009年莫那克風災時,國內災情慘重, 有2位留臺甘比亞學生到自由廣場響應捐款的活動,被國內電視新聞捕捉到,對照災情嚴重的新聞畫面,這雖然是個小花絮,但捐款人來自西非村落的貧窮家庭,卻是令人動容。數年後這批留臺學生都將返甘任職,總數將占甘國官僚體系極高的比例,是友我的一股中堅力量。
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清末小留學生以及臺灣早期留學潮,皆對國家及社會發展有相當的影響及貢獻,其中詹天佑為典型代表,亦在中國大陸開創了輝煌的火車世紀,循此軌跡,每位甘國留臺學生都是甘國未來的希望種子,冀望這些種子萌芽茁壯後,能蛻變成為甘國各發展領域中的「詹天佑」,將更多成功的「臺灣經驗」複製在甘國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