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外交部首頁
   
新聞特搜 Special Report. More
考試院關院長伉儷率團赴聖文森參加獨立30週年慶典活動-「臺灣文化之夜」
部長率團訪問史瓦濟蘭
「臺灣關係法」立法30週年(1979~2009)
榮耀與責任-呈遞國書有感
「臺灣關係法」立法30週年(1979~2009)臺美情誼真摯深遠
1979年,在美國國會眾多領袖人物的支持聲援下,順利通過「臺灣關係 法」,立法至今已屆30週年。在我們回首感念外交前輩奮鬥艱辛,以及美國國會議員深遠真摯的支持情誼之外,也讓我們以此為表率,對未來臺 美關係抱以樂觀積極的期待,面對新的困難與挑戰。
聯邦參議員強森(Tim Johnson, D-SD)
(註:坐輪椅者)與前參院多數黨領袖杜爾
(Bob Dole, R-KS)不遺 餘力地支持「台灣關係法」,是我政府在美國會的忠實友人。
聯邦參議員海契(Orrin Hatch, R-UT)在美國會制訂 「台灣關係法」時仍為新科參議員, 現已是參院第5資深的議員。
 

2009年3月底的華府氣溫仍低,冷風襲 來還是讓人感到刺骨。街上行人縮脖拉領、 行色匆匆。美國國會山莊一如往常戒備森嚴,駐美國代表處同仁正急著通過嚴格安檢關卡,趕赴「臺灣關係法」立法30週年酒 的現場—美國國會(U.S. Capitol)。

回顧30年前的同月,美國聯邦眾、參 兩院就在此一巍峨的建築物內,分別於3月 28日及29日通過「臺灣關係法」法案,該 法案並於4月10日經美國總統卡特簽署,正 式成為美國法律,而效期則回溯至同年1月1 日。

 
哲人日遠,典範猶存
 

美國國會是「臺灣關係法」最後得 以順利制訂成功的關鍵,眾多美國國會領袖人物,包括當時的參院外委會主席邱池 (Frank Church, D-ID)及甫於本年8月逝世 的甘迺迪(Edward Kennedy, D-MA)參議員等,均曾在議場上為我慷慨執言或仗義聲 援。哲人雖已日遠,典範猶在夙昔,30年後的今日,他們當年協助我國的情景依然烙印 在許多人的心頭。駐美國代表袁大使健生平日與國會議員交往互動,亦仍然深深感受到 美國會對我的支持力量與真摯情誼。

美國會為紀念「臺灣關係法」立法30 週年,並彰顯該法在增進美臺雙邊關係的貢獻,參院共和黨黨鞭Jon Kyl(R-AZ)、參 院「臺灣連線」兩位共同主席James Inhofe (R-OK)及Tim Johnson(D-SD)、眾院 共和黨領袖John Boehner(R-OH)、共和 黨黨鞭Eric Cantor(R-VA)、共和黨全國競選委員會主席Pete Sessions(R-TX)、眾 院外委會主席Howard Berman(D-CA)、 眾院「國會臺灣連線」四位共同主席 Shelley Berkley(D-NV)、Robert Wexler (D-FL)、Lincoln Diaz-Balart(R-FL)及 Phil Gingrey(R-GA)等11位重量級參、眾議員領銜,聯名致邀國會同僚,在本年3月26日下午出席在國會山莊舉行之「臺灣關係 法」立法30週年酒會。

 
最深遠的真摯情誼
 

當日出席者包括參院民主黨全國競選 委員會主席Robert Menendez (D-NJ)等 23位國會議員專程與會,其中多位老牌、重量級而且親身經歷「臺灣關係法」制訂過程 的議員,均特別到場致意,包括參議員井上 健(Daniel Inouye, D-HI)、柯克瀾(Thad Cochran, R-MS)、海契(Orrin Hatch, R-UT)及米庫斯姬(Barbara Mikulski, D-MD)等。袁大使向與會議員一一致意, 並感謝美國國會給予中華民國的支持。

在眾多參加酒會的賓客中,最令人動容 者,是因腦中風而導致永久性腦創傷及不良 於行的參議員強森

(Tim Johnson, D-SD)。 他在酒會上堅持從輪椅上起身挺立,致贈駐 美國代表袁大使,一幅經30位參議員簽名並予精緻裱框的聯名函,籲請歐巴馬總統支持「臺灣關係法」。隨後他堅持自行站立起 身,並走到講台發表演說。強森參議員行進的步伐雖緩慢, 每一步卻走得踏實、走得篤 定。他的感人表現,凸顯出我國在美國國會 所受的支持。在美國會能有此等友人,實為 我政府之幸、人民之福。
 
聯邦參議員強森(Tim Johnson, D-SD) 堅持站立起身,致贈駐美國代表處袁大使30位參議員致歐巴馬總統支持「台灣關係法」的裝框聯名函。
 
對於臺美關係有志一同
 

除參院方面有30位參議員聯名致函歐 巴馬總統,表達對「臺灣關係法」的重視及 莊嚴承諾外,眾院也在3月24日無異議通過 第55號共同決議案,強調「臺灣關係法」 為美臺關係的基石,並重申美國會對該法堅 定不移的承諾、支持臺灣民主制度及深化 美臺關係。這項決議案是由眾院「國會臺 灣連線」共同主席柏可麗 (Shelley Berkley, D-NV)在訪華歸來後,於2月23日領銜提 出,短短29日內即獲得民主、共和兩黨124 位眾議員連署並獲通過,案文文字充分展現 美國國會對我國的支持,友我情誼躍然紙 上。

不僅美國國會重視「臺灣關係法」,美 國各地的智庫、學校,例如遠在檀香山的太 平洋論壇、地處美國本土東北的哈佛大學費 正清中心、東南的Kennesaw州立大學、南 方的南美以美大學及西部的南加州大學國際 研究中心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也紛紛以舉 辦研討會方式,回顧「臺灣關係法」的立法 過程,及30年來美臺關係的發展,並展望未 來美臺關係的方向。當然素為美國智庫重鎮 的華府更是不落人後,從3月23日到6月9日 間,太平洋戰略研究所、2049計畫研究所、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美國企業研究院、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及傳統基金會,也都先 後舉辦「臺灣關係法」立法30週年的研討 會。這些智庫中有些立場較接近民主黨,有 些較接近共和黨,但不論他們的政治立場為 何,對「臺灣關係法」與臺美關係的重視則 是有志一同。

 
視訊會議表明我國立場
 

當然在眾多研討會中,最受矚目的一場就是馬總統4月22日在「戰略暨國際研究中 心」(CSIS)的視訊會議。雖然這幾年來, 駐美國代表處已經有幾次籌辦國家元首視訊 會議的經驗,但是每一次視訊會議都是一大 挑戰,不但要確保影音傳輸品質良好,更希 望出席情形踴躍,以獲致最大的溝通效果。

針對這場視訊會議,駐美國代表處早 在幾個月前就展開籌備工作,光是為了確保 影音傳輸品質,就進行了三場通訊測試,包括一場機房連線測試,兩場現場連線測試。 大家可不要以為以今天的通訊科技,只要打 開電腦、接上線路,就可以輕易進行視訊會 議,實際上,還是涉及許多艱澀難懂的技術 問題,對自詡為「通才」的駐外人員來說, 可真還是一項考驗跟學習呢!

聯邦參議員井上健(Daniel Inouye, D-HI)曾見證
台灣關係法制訂的歷史性時刻。
聯邦眾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Lincoln Diaz-
Balart (R-FL)致贈袁大使「台灣關係法」 立法30週
年的眾院第55號裝框共同決議案文,該案於提出後短
短29日內獲民主、 共和兩黨124位眾議員連署, 並在
本年3月24日獲眾院院會通過。
 
記得最後一場現場測試時,馬總統親自 在政務繁忙中撥冗出席,而且對談話聲調、 服飾搭配及桌上擺設等細節都十分注意,充 分顯示馬總統一絲不苟,謹慎將事的態度。 雖然駐美國代表袁大使當天才轄訪返處,但 仍不辭辛勞,親自率領相關同仁從頭到尾在場督導,連主辦單位都對我們的認真態度感 到佩服不已。
 

4月22日視訊會議當天,出席情形遠超 過預期,共有美國現、卸任官員,各國駐美大使館資深外交官,知名學者專家及國內外 媒體記者共170餘人出席,不但會場座無虛席,而且還要臨時加排椅子才能容納出席人 員。馬總統在視訊會議中,以典雅的英語、 條理清晰的談話,闡釋我國兩岸及對外政策。馬總統強調我國對美國及日本關係的重視,尤其是明確表示我國希望美國售我F-16 C/D型戰機的立場,堅定不移指出我自我防 衛的決心。主持視訊會議的美國前副國務卿 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因而盛讚馬總統的談話本身就是最好的信心建立措施,其 他出席者也紛紛讚揚馬總統的表現。 這些正面反應加上視訊會議的影音傳輸完美無瑕, 為這場視訊會議做了一個最好的結論, 也終於讓駐美國代表處同仁幾個月來的辛勞和忐 忑不安的心情得到最好的安慰。

立定步伐,迎向未來

當天晚上,袁大使特別在雙橡園主持 「臺灣關係法」立法30週年晚宴,邀請歷任 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臺北辦事處處長及 兩岸問題專家出席。大家來到這個見證30年 前風雲變色的歷史古蹟,撫今追昔,對雙方 關係由當年跌落谷底發展至今天的民主自由 夥伴關係,都感到十分欣慰。首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丁大衛(David Dean)以一個罕為 人知的小故事,說明我國與美國斷交後雙方 交往的困難。丁大衛指出,雖然「臺灣關係 法」規定設立美國在臺協會,但當年國務院 法律顧問處竟然以避免「利益衝突」為由, 拒絕為該會的成立提供法律諮詢意見。徵諸 今天臺美關係的密切,雙方溝通管道的頻仍,沒有走過當年那段艱辛歲月的人們,恐 怕無法體認30年來全體國人及無數外交前輩 在這段道路上,胼手胝足奮鬥不懈的辛酸與 毅力。 1970年代臺美關係面臨風雨飄搖的時刻,不少人曾經失去信心,然而30年來, 中華民國經歷一個又一個的打擊,還是繼續 向前穩健邁進。儘管「莊敬自強」、「處變 不驚」、「風雨生信心」、「自助而後人 助」,這些好像都是陳腐的口號,但是過去 30年來中華民國的建設以及臺美關係的發 展,不正說明這些口號絕非陳腔濫調? 外交前輩在30年前為維繫臺美關係而 折衝樽俎,雖然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及挑 戰,依然盡忠職守。此種為國為民、「橫戈 原不為封侯」的精神,直到今日都仍足為我 所有外交人員的表率。

 
MOFA NEWS AND REPORT|DECEMBER. 2009|Volume 28 No. 3  
T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