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浴火鳳凰 成就非凡 |
|
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從10月8日到10日燒了36個小時,共摧毀18,000棟建物、造成300人喪生、100,000人無家可歸,當時五分之三的芝加哥,相當於4平方英里的市區被夷為平地。芝加哥的繁華在這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整座城市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場大火,雖然燒毀了大半個芝加哥市,但並沒有動搖它在工業時代打下的建設基礎,大火過後不到50年,芝加哥再度成為全美最主要的貨物和穀物集散地、陸運交通的樞紐,也是製造業的重鎮。1890年芝加哥人口超過百萬人,成為美國第二大城,僅次於紐約。 |
|
建築風格輝映歷史大事 |
全世界第一棟摩天大樓 |
|
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成為芝加哥建築向前推進的動力。有人說,1871年的大火對芝加哥是一個「隱藏的祝福」(a
blessing indisguise)。大火不僅把芝加哥都市化過程髒亂的死角清掉,還闢出一大片等待重建的土地。那時的芝加哥幾乎一無所有,所存的只是一股不服輸的「創造力」,還有對未來的一份「雄心壯志」。這股能量加上大火前所留下良好的工業化基礎,讓芝加哥成為全美各地建築師和工程師一展身手、實現建築夢想的競技場。他們一致認為芝加哥短期之內需要許多辦公大樓。另一方面,經歷大火慘痛教訓,讓市政府立法在市區內禁止木造建築。 |
▲
|
Sears Tower和明亮簡潔的現代摩天大樓。 |
|
|
在此一背景下,1884 芝加哥建築師WilliamLe Baron Jenny設計了第一棟九層樓的鋼骨結構大樓Home Insurance
Building,被認為是全世界第一棟摩天樓(Skyscraper),也是現今芝加哥摩天大樓群的先驅。 |
|
哥倫布世界博覽會與新古典主義建築
大火之後的芝加哥建築迅速復原,並在1893年舉辦慶祝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年的「哥倫布世界博覽會」,在都市開發兼名建築師Daniel
Burnham的主導下,展覽會場採用「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al)建築風格, 以白色大理石為主要建材,打造出壯觀的大道、古典的建築立面和華麗的花園,整個展覽宛若一個「雪白之城」(WhiteCity)。White
City 所引進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又稱美國的文藝復興,對當代美國建築產生深遠的影響。
|
|
1909年 Burnham再度榮膺重任,提出美化都市的「芝加哥計畫」。芝加哥計
畫促使市政府把市中心毗鄰密西根湖畔的大片土地永遠保留,迄今瀕湖的市中心開敞著「千禧年公園」、「大公園」等綠地,使芝加哥市區顯得十分寬闊,並且襯托出亮眼的天空線、以及密西根大道特有的古典建築「峭壁大街」(Cliff
Wall)。Burnham的芝加哥計畫同時帶動全美的都市美化風潮,華府、舊金山、克利夫蘭,甚至菲律賓的馬尼拉都競相邀請Burnham規劃都市美化工程。「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為美國開創建築的新時代。 |
|
|
|
1871年的一場大火,錘鍊芝加哥的韌性與高度,
也改變了芝加哥的都市風貌與建築軌跡。
1871年的芝加哥是一隻浴火的鳳凰。 |
|
芝加哥學派的誕生-古典與商業的揉合
摩天樓之父Jenny 啟迪了年輕一輩的建築師﹐包括Daniel Burnham及LouisSullivan等人,他們共同塑造了芝加哥的商業和都市景觀。而Sullivan承先啟後,開創建築界中的「芝加哥學派」。為了在有限的土地和短工時內蓋好高層建築,芝加哥學派運用全鋼鐵框架工法,解決了此一難題。在電力尚未普及的時代,此一學派特別注重辦公大樓的採光,而全鋼鐵框架則提供了開大窗戶的條件。芝加哥學派改變了芝加哥和美國的建築肌理,它把商業時代需要的辦公空間和古典的美感融為一體,芝加哥學派大型的「商業古典主義」建築至今仍為最具芝加哥特色的建築。1889年Sullivan所設計巨大的18層建築AuditoriumBuilding
and Theater落成,是全芝加哥最大的建築和新地標,它龐大的軀體,展現了芝加哥人躍動、旺盛的能量。
Sullivan另一建築Rookery Building,外型渾厚,成功地把建築美學融入商業的實用主義裡。而座落在芝加哥的市中心、由Burnham
和Charles Atwood合作的Reliance Building,以全鋼骨和玻璃的輕盈結構,加上白陶土外觀的哥德式裝飾風格,成為市中心商業古典主義建築的寶石。
1920年代芝加哥快速發展,蓬勃的工、商業以及交通網路帶來龐大的財富,芝加哥的實業家紛紛以建築來型塑企業形象和個人品味。此一時期重要的建築有Wrigley
Bldg(1921年落成,係青箭口香糖企業總部所在,也是芝加哥人最鍾愛的地標建築);Tribune Tower(1925年竣工,芝加哥第一大報「芝加哥論壇報」總部,採新歌德式建築風格,擁有全世界「最美、最尊貴的辦公大樓」之美譽;Merchandise
Mart(1930完工,佔地5英畝,擁有400萬平方尺的室內面積,完工之時是全世界最大的商業大樓和最大建築,目前為僅次於美國防部五角大廈之第二大建築物)。 |
|
仰之彌高 權力象徵的Ar tDeco建築
芝加哥在1920年-1930年間流行Art Deco(立體派裝飾)之建築風格,此一學派融合古埃及金字塔及中南美早期建築藝術,強化垂直線條、剛硬的屋角,以及往後退縮的建築立面。1923年芝加哥都市計畫法規定,為使街道有充分的光線和新鮮空氣,建物在一定高度以上部份必須採取向後退縮的建築立面,此一法令讓ArtDeco建築藝術在芝加哥找到發揮的空間。Art
Deco在芝加哥蔚為風尚之際,亦是芝加哥商業和交通運輸興起之時,此一建築的流線和交通及傳播時代講究速度與效率相符。而它向後退縮、一種仰之彌高的神祕敬畏感,石灰石蒼勁樸肅的外觀色澤、剛硬的屋角結合埃及金字塔錐屋頂,造就財富與權力王國的意象。紐約「帝國州大廈」和「克萊斯勒大樓」是Art
Deco建築代表作;芝加哥的Board of Trade (1929-39)也是Art Deco建築的典型與極品,而它穀物交易中心的地位和象徵豐收的裝飾雕刻輝映美國中西部的草原精神;芝加哥河畔的Merchandise
Mart地跨兩塊Block,1945年甘迺迪總統父親Joseph Kennedy曾買下這棟至今仍是全世界最大平面面積的商場。MerchandiseMart龐大堅實的軀體可比一座堡壘,採用金字塔型屋頂,具有君臨天下富可敵國的氣勢,可說是「大肩膀城市」的最佳代言人。1933-34年
芝加哥第二次舉辦世界博覽會,以「百年進步」(A Centuryof Progress)為名,慶祝芝加哥建市100週年。博覽會的建築風格除延續1893年哥倫布博覽會的新古典建築風格外,大量使用Art
Deco建物主題展現科技、交通、工業、傳播、速度的明日世界風貌輝映芝加哥Art Deco建築的黃金時代。
以自然為師的美國草原學派
出生於威斯康辛州的美國天才建築師Frank LloydWright在1887年搬到芝加哥,加入芝加哥學派始祖Sullivan的建築師事務所,1893
Wright離開Sullivan自立門戶,爾後開創了一個屬於美國本土、截然不同於歐洲的建築風格-「草原學派」。Wright的建築風格以自然為師,強調建築與自然合一的境界。他在大型的住宅建物上運用自然的建材,大膽且大量採用水平延伸線條,並以低伸的屋頂,融入美國中西部寬闊的草原地平線。Wright
留下令人讚嘆的草原學派建築包括芝加哥西郊Oak Park的建築群,以及在芝加哥大學校園內的RobieHose。更值一提的是,他在賓州Mill
Run留下的「落水山莊」(Falling Water)是世界建築的瑰寶。Wrigt以開創性的理念和前衛的科技工程,讓Falling
Water建在溪流湍瀑之上,完全體現建築與自然合一的精髓。
改變芝加哥天空線的現代主義國際風格建築
|
「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Style)現代主義建築源於德國Bauhaus學派。1938年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der Rohe自德國移民到芝加哥,在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任教,並把國際風格在美國生根、發陽光大。國際風格與過去強調裝飾的古典建築完全切割,以簡單、嚴謹對稱、功能導向、極大化使用玻璃為其建築特色。1949-51年Mies在北湖濱大道上的玻璃帷幕公寓大樓(860-880N.
Lake Shore Rr.)挑戰芝加哥人對建築品味的極限。在他執教的IIT教學大樓、芝加哥河畔的IBM大樓等都是Mies在芝加哥極簡主義現代建築的代表作。 |
▲
|
固若金湯的Merchandise Mart像一座城。 |
|
Mies和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師以黑色鋼架、玻璃帷幕超高大樓揮灑出的「極簡」風格(Less ismore),再一次改變芝加哥建築的內涵和城市景觀線,同時塑造出不同以往的都市生活和工作形態。
芝加哥超高摩天大樓的代表作當屬Sears Tower和John Hancock Center。這兩棟現代主義國際風格的建築至今仍是芝加哥城市景觀無可取代的地標。
回歸古典美感的「後現代主義」風格
1980年代現代主義-國際風格在芝加哥及全美建築蔚為風尚,然而就在現代主義 |
|
|
建築像雨後春筍矗立在美國各大城市的天空線之際,部份建築師認為,極簡主義固然創新,但千篇一律方盒子一般的玻璃鋼骨的建築,實則相當冷感而乏味(Lessis
bore)。這股反思風潮匯流成「後現代主義」的建築風。後現代主義主張再次把古典主義的元素融入現代主義建築中,建材則使用石材多於玻璃,其外型不再單調,反而變得很有「型」,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嚴格說來,「後現代主義」仍屬於一種轉變中的風格,不算成熟的建築學派。它現代感的建體和超大比例古典元素令人有突兀、矯飾和花俏的感覺。芝加哥有名的後現代主義建築有矗立在金融大街的Mosaic
Temple Bulding(190 S. LaSalle St.)及紀念芝市第一位黑人市長的Harold Washington
Library。 |
|
|
|
解構芝加哥都市風景線
芝加哥城的都市沒有紐約曼哈頓海港波濤湧現、繁忙的景象,它矗立於中西部大草原之上,在密西根湖碧波萬頃的湛藍色和芝加哥河的襯托下,多了一份優雅與繽紛。從遠處看,Sears
Tower和John Hancock像兩個巨人,一南一北,在黎明與黃昏的蒼穹下,撐起芝加哥的天空;今年起,藍色玻璃帷幕的「川普大樓」從芝加哥河畔升起,成為城中心另一個耀眼的明星。 |
|
芝加哥歷經1871年大火重生,適足以規劃出寬闊、整齊的城市格局, 加上幅員方正,使芝加哥市區十分適合步行。北密西根大道橋畔是欣賞芝加哥建築最佳的起點;
四個橋塔上的雕刻標誌了芝加哥建城的四個精神-「防衛」、「重生」、「拓荒」與「探索」(Defense, Regeneration,The
Pioneers, and The Discoverers)。這裡是旅人駐足沈思、品味芝加哥的歷史舞台。從Wrigley&
Tribune Tower的古典廣場開始,向北密西根大道購物大街延伸到John Hancock,往西順著芝加哥河畔,探索現代及金融建築群,直到Sears
Tower。向南是南密西根大道,挺立芝加哥學派建築群,面向寬闊的千禧年公園及密西根湖,讓人體會到這是一個調和古典與現代、輝映科技成就與人文藝術的建築之都。 |
|
芝加哥另一個令人讚嘆的風景線是站在南密西根大道往北看, 由Aon 、Prudential One & Two、Smurfit
Stone四棟大樓以方柱、「後現代」風格塔尖和鑽石切面所構成現代幾何圖形天空線。在白天裡,他們是建築藝術的最佳背景;在夜裡燈光的投射下,則成為密西根湖畔令人驚艷的都會霓虹天空。每當芝加哥遇到重大節慶,這些摩天樓的正面會以燈光排出英文字樣來共襄盛舉。像芝加哥職棒小熊隊(Chicago
Cubs)贏球時, 會排出「Go Cubs Go!」的加油字樣,與市民和觀光客同歡。2008年11月4日歐巴瑪當選美國總統之夜,燈光排出「美國國旗」和「USA」三個大字,象徵芝加哥所展現的新美國精神,意義非凡。
與時俱進的建築精神與個性
芝加哥與時俱進的建築風格不僅表達知識及哲學層次上的美感﹐它同時攫取了巨大的商業量能。經濟的力量支撐一波一波的建築風潮﹐商業鉅子的雄才大略也被高聳又華美的建築所吸引。每當芝加哥的財富增加,總會帶來更新建築內涵的契機,以及改變芝加哥外貌和個性的能量。
事實上, 芝加哥的建築和歷史隱含了拓荒者「開創性」和「與時俱進」的個性,此一特質深深雋刻在建築大師的名言裡。新古典主義、擘畫「芝加哥計畫」的Burnham說“Make
no little plans.”為芝加哥開啟了一個具有挑戰性和前瞻性時代。芝加哥學派的創始人Louis Sullivan則說“Form
follows Function.”對芝加哥提出凡事要務實的忠告,在工業化和商業發展的時代別具意義。來自德國「極簡」風格現代主義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進而提出Less is more.”以簡潔精神展現建築的力與美-現代性的精髓,預示了建築全球化的藍圖。
1871年大火讓芝加哥成為一個沒有包袱、只有雄心壯志的一個城市。這股芝加哥精神,無獨有偶地也成為出身芝加哥、第一位非洲裔總統歐巴瑪最響亮的競選口號“Change,
yes we can!”如果說建築是芝加哥跨越時空、融合古典與現代、走在時代尖端的象徵,歐巴瑪成功的故事,則把芝加哥這個「建築之都」,推向另一個高峰:一個跨越種族、重塑美國社會價值的新權力中心。
芝加哥現為申辦2016年奧運的決選名單之一。筆者認為申辦2016奧運將是芝加哥邁向成為「高度全球化城市」、「世界之都」的門票。如果申奧成功,對芝加哥的基礎建設、未來發展,乃至於芝加哥的下一波的建築動力都有決定性的影響。或許受到迭盪不已、風起雲湧歷史的薰陶,芝加哥人似乎好做人生的大夢。它的建築體現了夢想的一部份,歐巴瑪「胸懷大志」(Audacity
of Hope)的成功則提升了芝加哥人夢想的境界與格局。撫今追昔,今日的芝加哥「胸懷大志」的發展格局,似乎不斷地提醒世人Burnham的座右銘:“Make
no little plans.”Burnham「大破大立」的視野一直引導著芝加哥的建築格局,也將在21世紀繼續引領芝加哥邁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
|
註:筆者現任職駐芝加哥辦事處,辦公室位於Two Prudential大樓之頂樓58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