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6日是我國與吐瓦魯外交關係上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下午,微風徐徐,碧海藍天一望無際,就在甫落成不久的吐瓦魯新碼頭上,由我國慶富造船公司與吐瓦魯政府共同合資建造的75米長、總噸數1,790的白色藍底圍網漁船「TAUMOANA」號,在南太平洋傳統音樂聲中,緩緩停靠吐瓦魯港口。此時甲板上呈現出忙碌的景象,水手由船上拋出細索,以牽引繩纜固定船身,但因力道不足,細索屢屢滑落海中,引起觀禮群眾陣陣大笑,也讓莊嚴的活動帶來了一絲詼諧氣氛,而大副用臺語大聲吆喝「繩子索卡安!」等熟悉的鄉音,一再傳來,聽了備感親切,也讓我們為臺、吐的漁業外交再度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感到十分的欣慰與驕傲。
嘉賓齊聚,見證歷史性一刻
在活動碼頭舉行的首航慶祝典禮上,吐瓦魯總督特里托、總理葉雷米亞、我國田中光大使、慶富公司副總經理(亦為吐國駐臺名譽總領事)陳偉志及澳洲、紐西蘭、日本、古巴等國駐吐顧問貴賓均特別前來參加,250餘位貴賓齊聚,共同見證了吐國第一艘現代化漁船的風采。現場除了嘉賓致詞、小學生傳統舞蹈表演外,葉總理夫婦及田中光大使夫婦等與會貴賓還特別受邀登船參觀。船上有先進的導航儀器設備,更設有直昇機作業平台,嶄新的機件及完善的規模,令貴賓們印象深刻,且贊歎不已。
眾多現場吐國來賓因不曾看過如此大船,個個目瞪口呆,頻問:「這艘船怎麼那麼大?」「會不會有吐瓦魯人在船上工作?」外國來賓則是頻問,「TAUMOANA是什麼意思?」,不論大家所問為何,令人感動的是,吐瓦魯人為了慶祝「TAUMOANA」號誕生,竟然用吐瓦魯語作了一首歌,在晚間的慶祝宴會上歌頌。
其實,「TAUMOANA」是吐瓦魯語,意思是捕魚大師。由船的命名,不難想見捕魚對吐國人的重要性。根據相關的研究顯示,吐國的漁業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在珊瑚環礁內海及沿岸小規模撈捕的傳統漁業,第二類則是在面積近90平方公里的200海浬專屬經濟海域(EEZ)裡捕撈柴魚、鮪魚,以外國漁船進行的漁撈。傳統漁業是吐國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業者約佔全國家戶數的67%之多,以此觀之,吐國人民可謂名符其實的以漁維生。
這種「小規模傳統漁業」真實的反映了吐國國民的生活型態。吐國人會乘木舟或小型船出海,再用拖網方式捕柴魚跟黃鰭鮪;或以沉底釣方式捕珊瑚礁魚類;或以夜間撈網方式捕飛魚;或於夜間用手釣、魚叉、刺網方式捕竹筴魚等。捕魚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自己食用、分送家族外,還可沿街販售賺取現金。另外,根據FAO(世界糧農漁組織)的統計,各國在吐國海域之魚獲量一年約有1,100噸,對此,吐人民普遍有著「花落誰家」之憾。因此,我們不難想見,何以吐國全民對這第一艘現代化的漁船,寄予厚望。
克服萬難,邁入嶄新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