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台灣與太平洋友邦元首高峰會議」成果紀要

Taiwan IHA 緊急醫療團祕魯賑災紀要

「2007臺非進步夥伴論壇」後記
台灣援外工作與國際合作
聖露西亞總理國葬
 
●回期刊首頁
●回外交部首頁
●前期期刊

 

台灣援外工作與國際合作

◎經貿事務司

政府為了開拓對外關係,無論從事經建援助、技術合作或人道救援,都需動用國家預算,因為這些預算都是來自國人繳納的稅款,當然要受到監督與關切。外交部的職責就是要善用國家資源來謀取最大的外交利益。近年來外界對我國援外舉措時有誤解,少數人士並動輒以「金援外交」或「凱子外交」批評政府的援外作為,外交部在深切檢討後,認為有必要、也有責任讓國人了解援外工作與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具體作法及新思維,並期盼全民做為外交工作的後盾,共同致力開拓台灣的國際空間。

 

台灣援外的必要性

《回饋國際社會》

國人每提到「台灣發展經驗」時總覺得非常自豪。台灣成功的主要因素當然是全體國人共同努力,但是很少人曾提到國際社會援助對台灣經濟建設與發展也具有關鍵的影響。台灣在1950年到1980年代曾接受國際組織及美國等富有國家的鉅額捐贈及援助,不含美國協防台灣的軍援,總金額即超過24億美元,如果折換現值,金額可達數百億美元。一般國人只記得當年曾吃過美援麵粉、喝過美援牛奶,或是穿過美援麵粉袋縫製的褲子,但可能不知道我們很多重要工程,如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石門水庫、曾文水庫及自來水系統等等,都是因為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提供優惠貸款才能完成,甚至撲滅瘧疾也是靠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協助。

台灣因為「外援」才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以「回饋國際社會、善盡國際責任 」的觀點從事「援外」工作,對友邦提供協助並分享台灣發展經驗,不僅是為了維護邦交的需要,也是我們應盡的國際責任。順應世界潮流為協助低度開發國家早日脫離貧窮及發展經濟,近年來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援外工作,聯合國並將已開發國家的援外比訂為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7%。台灣積極進行援外工作,也是順應世界潮流的做法。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資料顯示,2005年我國政府(含外交部及政府各部門)援外經費約為5億1千3百萬美元,佔全國國民所得(GNI)的0.14%,遠不及OECD國家的平均援外比例的0.33%。這是因為政府每年編列的援外預算有限,且預算須經立法院審查通過,決算時也須接受審計部嚴格監督,所以無論就資金規模或透明度而言,我國都無力也無法從事所謂「金援外交」或「凱子外交」。

 

《鞏固邦交需要》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增強,為掌握能源、原物料及市場,積極對外擴張並進行所謂「大國外交」,單就2006年召開「中非論壇」時,宣布的減免債務、無息或低利貸款、以及無償援贈金額即達200億美元。中國為了在國際上將台灣趕盡殺絕,對我進行所謂「挖光邦交國、堵光國際生存空間、擠光政治談判籌碼」的「三光策略」。由於中國的「金元外交」缺乏透明度,更忽視人權、環保與良善治理(good governance),西方學者強烈質疑中國究竟是在協助受援國脫離貧窮或是將其推向獨裁禍害(Lifting States out of Povertyor Leaving Them to the Dictators?)。面對中國霸權的外交擠壓,我們無力也無意和它進行外交競逐,唯有善用台灣發展經驗及有限資源,透過專業與透明的援外計畫,協助友邦發展經濟,才能鞏固邦交、共創雙贏。

我國援外之具體作法

《技術援助與人力發展 》

所謂「技術合作」就是和友邦分享「台灣經驗」,協助友邦脫離貧窮及發展經濟。目前我國的邦交國中,許多是屬於貧窮的低度開發國家(LDCs),貧窮不是罪惡或恥辱,但是長期貧窮會為人民帶來永無止境的痛苦。台灣缺乏天然資源,在二次大戰之後也曾歷經一窮二白、疾病橫行的艱苦歲月,對於這些國家的窮苦處境最能感同身受,所以我們願意以地球村的一員竭盡所能幫助他們早日脫離貧困。

台灣的援外工作是「教人捕魚」而不是單純「送魚」。「台灣農耕隊」曾是我國的外交先鋒,自1961年起陸續為台灣外交立下汗馬功勞。目前我國總共在29個友邦國家派駐34個技術團隊,並派遣海外志工協助友邦。駐外技術團隊執行的計畫涵蓋農業、漁業、水力、工藝、技職、醫療、交通、資訊、畜牧獸醫及經貿投資等。各項計畫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協助友邦消除飢餓、貧窮與疾病,並協助其人民學得一技之長,以便逐步發展經濟。

 

為了協助友邦培育開發基礎產業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每年 都舉辦各種專業講習班,2006年共辦理13個班次,計有來自63個國家310名政府官員及具發展潛力人士來台參加,研習主題涵蓋台灣經建發展經驗、農業政策與農村發展、中小企業發展經驗、當代婦女發展、水產養殖、食品加工技術及WTO貿易便捷化等。此外,國合會並透過提供獎學金及與國際機構之合作,協助友邦訓練發展所需之高等人才及專業人力資源。

另外我國於2002年初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後,便積極參與WTO的活動,例如贊助低度開發 國家出席杜哈部長會議、捐款「杜哈發展議題全球信託基金」、舉辦WTO研習班邀請開發中及低度開發國家官員來台參加、與WTO秘書處合作在台舉行區域性及國家級研討會等。

《人道救援 》

台灣數十年來曾遭逢無數天災,部分國人對1959年八七水災可能並未親身經歷,或記憶已經模糊,但是大家對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至今都是餘悸猶存。在這一場世紀大災難發生後,我們的台灣寶島和美麗家園受創慘重,兩千多名同胞失去寶貴生命,無數家庭家破人亡。當我們全國陷入愁雲慘霧之際,世界各國的救援團體在第一時間急速趕來,除了協助搶救受困在瓦礫中的災民外,並提供藥品及各種救援物資。由於國際協助救災,我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擺脫災難重新站起來。


歷經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全國同胞也深刻體會到「患難見真情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的真諦,每當世界各地發生重大天然災害,如中美洲颶風、南亞海嘯及索羅門海嘯時,我們都能充分發揮「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精神及時提供人道援助。外交部基於政府力量有限、民間團體(NGOs)愛心與潛力無窮,近年來透過「非政府組織(NGO)國際事務委員會」,積極協調整合國內NGOs共同參與國際人道救援工作,均能獲得熱烈迴響,已充分發揮台灣之愛並與國際人道救援組織接軌,大為提高我國能見度及國際形象。另外「台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IHA)」推動的計畫和國合會的「行動醫療團」,都在國際人道救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更獲得國內主要醫療機構大力支持,充分發揮「台灣心、世界情」的執行成效。

《投資與融資》
台灣的發展經驗讓我們認識到外來投資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我們的邦交國大多在中南美、非洲及大洋洲,雖然距離較為遙遠,但多數民風純樸、勞力充沛及工資低廉,對某些產業而言,相當值得前往投資。外交部為鼓勵國內業者前往投資,訂有二項獎勵辦法,一為「鼓勵業者赴有邦交國家投資補助辦法」,一為「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辦理民間業者赴有邦交國家投資授信保證辦法」,實施以來已經逐步發揮成效,如國內業者在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及史瓦濟蘭等國的投資都頗具規模,協助各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並增加外匯收入及提升經濟。

至於融資,這方面一直最為國人關切,也誤解最多。我國對友邦進行融資,主要是考量許多友邦為低度開發國家,為了協助這些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及發展經濟,於是由國內相關銀行提供經建貸款。這些貸款都屬商業性質,由貸款銀行直接和借款國簽署合約,國內銀行及國合會對友邦提供的貸款,還本付息情形大多正常。對於少數情勢變遷或違約案件,經承作銀行積極追償或提起訴訟後,結果都獲得勝訴或和解,債權也獲得確保。

援外工作新思維

《援外工作是國際安全議題 》

飢餓、疾病與貧窮不但造成低度開發國家民不聊生,也是世界局勢動盪的主要來源,嚴重威脅全球安全與和平,所以援外工作已不是單純的援助議題,而是重要的安全議題。台灣做為地球村的一員及世界重要經濟體之一,而且曾經是受援國,參與國際社會的援外工作,就是希望協助這些國家解決糧食安全、消除疾病傳染,以及發展經濟,幫助他們脫離飢餓、疾病與貧窮,進而對全球安全與和平做出貢獻。

《進步夥伴與永續發展 》

當前台灣外交面臨全球化及中國崛起兩大挑戰,時代在變,援外工作的作法也應該尋求創新與突破。針對中國在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肆無忌憚進行「金元外交」及所謂「新的殖民形式」的掠奪,我們無法也無意東施效顰,但是將充分運用台灣經驗,並與友邦建立進步夥伴關係,共同致力於永續發展。以「2007台非進步夥伴論壇」為例,主題涵蓋資訊與數位機會、企業經營與貿易投資、醫療衛生與國際醫療合作、永續環境、人道救援與國際發展合作、農業技術發展與跨國合作,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透過進步夥伴關係,分享台灣優勢與發展經驗,追求人類共同的繁榮與福祉。外交部最近並已正式成立環境永續發展專案小組,負責研究環境永續發展外交的推動策略,未來規劃援外計畫時也會與永續發展理念相結合。

《專業透明及國際接軌 》

台灣援外工作之所以有別於中國的「金元外交」,就是專業與透明。為了貫徹以分享台灣發展經驗為主
軸的援外策略,外交部與專業援外機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執行對友邦的技術合作、人力發展、人道救援,以及融資與投資計畫。國合會並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美洲開發銀行(IDB)及中美洲經濟統合銀行(CABEI)、非洲開發銀行(AfDB)、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金融公司(IFC)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許多國際組織建立合作關係。為了順應世界潮流及援外任務之實際需要,外交部並已責成國合會要與時俱進,隨時檢討援外工作策略與重點,並繼續加強推動與國際接軌。

《全民參與並共創多贏 》

外交需要全民共同參與。政府財力有限,民間之專業、資源及熱誠則是潛力無窮,今後外交部將透過
國合會及NGO委員會有效結合國內民間團體及相關機構的人力與資源,推動國際合作與人道援助,也將繼續加強推動國內業者對友邦投資,期盼以全民參與共創多贏。

 結語

台灣外交正面臨全球化及中國崛起的兩大挑戰,唯有積極開拓國際空間,才能維持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外交部非常感謝國人同胞對外交工作的支持與鞭策,全體外交人員將珍惜及善用有限資源,使其發揮最大外交效益。今後有關援外工作與國際合作的具體作為及成果,將適時向國人說明。外交部衷心期盼全民共同參與外交,更歡迎大家為外交新思維提供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