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堅持夢想的行者─單車環球奇人吳時暢專訪 |
|
阿暢以單車為交通工具環遊世界,沒有如運動選手般的超強體能及專業訓練,沒有野外求生的經驗,也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處理旅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但憑內心一股實踐夢想的強大驅使力,將自己推向一個充滿挑戰的未知旅程。 |
■駐厄瓜多代表處林筱鈞秘書之夫婿 江俊宏 |
|
|
|
緣起 |
2011年6月11日下午,一通電話打至內人急難救助手機,原來是1位單車環球的吳時暢先生(以下簡稱阿暢),說明腰傷未癒,希望能有住宿地方,他說只需要有庭院的空地,可以搭帳篷即可。經由內人的連繫,以及劉秀娟老師、中華民國基金會才歡董事長協助,阿暢在中文班會館找到了歇腳之處。
我們開車到亞馬遜街購物商場與他會合,初見面就被他那前後掛滿行李的單車所吸引,而阿暢看起來也像飽經風霜似的,可以看出來,他已經出門在外相當一段時間了。
阿暢在會館短暫停留1星期養傷,期間由代表處、才董事長及厄京華僑公會黃文宏會長輪流邀請用餐,在餐敘中,他告訴我們,自己長期在外旅行,並描述一些旅程的趣事,以及他環球單車旅行的動機,藉由採訪,我更深入的瞭解了阿暢的故事。
|
|
環遊世界的旅程 |
吳時暢今年29歲,1年多前為自己的人生開啟了一個艱難而長遠的旅程,他從臺灣出發,計劃以單車為交通工具環遊世界(自由時報曾予報導)。那時,他僅有25萬元新臺幣來實現夢想,沒有如運動選手般的超強體能及專業訓練,沒有野外求生的經驗,也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處理旅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但憑內心一股實踐夢想的強大驅使力,將自己推向一個充滿挑戰的未知旅程。
阿暢於2010年6月3日從阿拉斯加出發,經加拿大、美國、從墨西哥進入貝里斯,再經中美洲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轉往南美洲哥倫比亞,於2011年6月11日抵達厄瓜多首都基多。
在訪談前,筆者腦中有許多的疑惑和好奇,諸如:在他漫長的旅程中,是否曾遭受挫折?是否有令他難忘的場景?而最令筆者好奇的是,究竟是什麼樣動力的驅使,讓他義無反顧地朝著混沌未明、危機四伏的漫漫長路不斷前進?以下是訪談的部份節錄: |
|
|
|
單車環球夢想動機 |
阿暢在這趟旅程中最常被問到的,是為什麼要騎著單車流浪這類問題,通常他會回答:我想用單車環遊世界。但在第一次和阿暢聚餐的談話中,我發現他單騎環球有更深的動機,就是藉由到異地他鄉旅遊,讓自己離開安逸的環境,脫離受保護的家、抽離出週遭較固定僵化的思考模式及意識型態,將自己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強迫自己去面對不安、面對未知及恐懼,藉此來磨練心志、迫使自己面對生活的挑戰,從而達到更深層的人生目標。
環遊世界是阿暢很強烈的人生目標,他認為這件事是他此生必然發生的,當他下定決心付諸實踐時,選擇了一種比較艱苦的方式:騎單車、搭帳篷、自行煮食三餐,在很有限的金錢下,去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在旅程中,絕大部份的時間,阿暢都是和自己獨處,騎著單車在永無止盡的道路上,和自己對話,而且時常面臨著潛藏的危機與挑戰。這趟看來是一件想要完成某種驚人壯舉,想要挑戰平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任務,在阿暢看來只是具體可見的表相行為,在他內心深處,卻藏有更深層、超越形式的抽象動機:藉由旅遊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幾次的談話中,筆者感受到他並非是那種將旅遊至不同國度當成收集戰利品般炫耀的人,他不願成為走馬看花的旅客,也不願將環球的壯舉當成自己的旗幟來吸引眾多媒體的目光,他的動機很單純,不是為了外在的掌聲、肯定或名聲,純粹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在不斷變化的旅程中,永遠無法預期何種人事物會來到他的身邊,總是會有突如其來的困難或危機等著他接受挑戰,也總是會有驚奇與好運陪他渡過一個個困難的關卡。過程中,他總是提醒自己不忘初衷、不忘內心強烈想要達成的目標:藉由單車環遊世界的媒介或手段,讓他看到自己能夠成為什麼,體會自己生命的限度到底有多大,從而看到真正的自己。 |
|
旅程中驚險挑戰
|
他一路遭受的苦難恐非外人所能體會,困難度恐怕遠遠超出想像:就天氣來說,在阿拉斯加時,徘徊在零度的寒冷環境下,要用帶著浮冰的溪水洗澡,更可怕的是,半夜從帳篷外襲來的寒風,迫使他醒來活動身體,以避免失溫;遇到連續數日濕冷的大雨天,那更是無情的挑戰。所幸從阿拉斯加一路向南,天氣逐漸暖和,但到了墨西哥竟遇到攝氏50度的高溫,在一望無際的空闊道路上騎單車,灼熱的陽光正是健康和體力最大的殺手,稍一不慎便可能中暑,甚至脫水昏厥。
阿暢一路上也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不速之客,小如叢林中飢渴的群蚊、擾人的吸血蒼蠅,大的攻擊性動物,則有黑熊及北美麋(moose)。其中與黑熊“過招”的經驗最令他難忘,他曾與黑熊近距離相遇,雙方相距僅5公尺,那熊約莫有2公尺高,與阿暢眼神對峙長達20分鐘。阿暢分享面對熊的要訣:氣勢一定要比它強,絕對不能產生懼怕和退縮之心,因為熊相當敏感,只要感覺你是個可以凌駕的獵物,為了食物它會不加思考地撲向你!他還分享「遇熊指導手冊」中的內容,有樹狀圖分析在什麼狀況下應採取何策略,例如裝死不一定有用,要跟熊正對面,絕不能放棄、絕不能背對熊或逃跑,而萬一種種對抗的手段都失效,熊還是向你逼近,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Fight!!
他又說到:這些動物縱使可怕,但仍有一些參考準則、應對策略可以依循,旅程中遇到最危險的不是動物,而是面對外國旅客虎視眈眈的搶匪:他曾經在墨西哥郊野遇到尾隨並欲結夥打劫的當地人,經一路閃避,他在夜幕低垂後躲入農地的草叢中,但仍被持手電筒的3人發覺,意欲加害,就在千鈞一髮之際,阿暢背後的牛大聲吼叫,嚇退了那一行人,讓他得以逃脫。
|
|
旅程中的反思
|
阿暢覺得:這些旅途中的經歷都將化為心靈成長的養分,週遭變化多端的環境是磨練生命開闊度、包容度的一帖良藥,在單調的踩踏動作中和自己相處,也讓他能專注於深層思考及自我對話,而有許多人生哲理的體會。在一望無際的平坦公路上騎行,時間彷若靜止,他便思考有關時間和空間的問題:「當時間加上空間後,時間顯得無垠,而這樣的空間和時間與思念攪和在一起,是一種濃稠的流動,在這濃稠的漩渦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方向,是迴旋的甚或是停滯的」。
阿暢表示,在旅程的初期,時間和空間是迫使他完全臣服的兩個嚴酷因素,例如要在天黑之前趕到某個可以過夜的地點,總是促使他在1天內趕完多少里程,但他後來發現,這樣的形態並非真正在旅行,似乎只是為了趕路、只為達到目的地而忽略過程。幾個月的旅程之後,他才真正感覺到自己在旅行,而其間最大的差異,就是對時間和空間已有不同感受,一開始是被時空所壓迫,後來則是由自己依當下的狀況,來調配時間和空間,例如遇到連續上坡路這樣的空間,就不要求自己趕時間,完成一定的公里數;遇到連續下雨,就放慢腳步,甚至停下來等雨停,這是一種隨心所欲,隨遇而安的心境。
|
|
給年輕人的建議—清楚自己此生必定完成的任務
|
阿暢旅程中精采的故事太多,由於篇輻的關係,就以他旅程最核心的驅動力來做結尾:當筆者問阿暢,如果有給年輕人的建議,那會是什麼,阿暢說道:年輕人若(立訂目標)要做一件事,必須將它當做是人生一定會發生的事,這件事若真的是此生一定會發生,就算上帝也無法阻止它。上帝無法阻止人的自由意志,上帝已給我們全部的東西,它要我們面對自己、要我們為自己負責。「當你計劃做一件事時,若有此感覺:這就是此生一定會發生的事,縱使現在不做,以後終有一天還是得做」。「有人問我:如果你今天不做此事(單車環遊世界),會如何如何?」「我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件事在我人生中一定會發生!」
阿暢認為對1個人最重要的事,即是必須很清楚確定此生真正想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如果知道這件事是我想要的、必然發生的,不管如何困難,就是必須去做」。 |
|
▼為阿暢送行(右起:梁氏夫婦、筆者、阿暢) |
未完的旅程—一趟必然的尋夢之旅
阿暢很清楚此生一定要將世界的面貌在眼前真實呈現,因此縱使旅程中有再多疲累、痛苦、孤單和挫折,他都清楚知道,這是他必經的道路,必承受的過程,因為環遊世界此事,在他此生必然發生! |
|
|
在基多1星期的休息充電後,阿暢於6月19日早上8點從基多出發,接續未完的旅程,一對熱心的僑胞夫婦也前來送行,筆者陪他騎了一小段路,即目送他的背影漸行遠去,這時我的內心清楚知道,接下來的旅程必然也充滿許多艱難挑戰,但在阿暢清楚堅定的人生目標引導下,再多的困難都將一一突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