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外交部首頁
   
新聞特搜 Special Report. More
「久博之旅」總統率團參加宏都拉斯總統就職典禮 順訪多明尼加共和國並卸載援海地物資
林次長永樂率團參加中華民國與帛琉建交10周年慶祝活動
經貿外交最佳代言:瑞典哈默比濱湖永續城的故事
經貿外交最佳代言:瑞典哈默比濱湖永續城的故事
 
哈默比原本是人人聞之色變的廢墟,但經過瑞典政府與民間大力合作,成 為世界上首座依照全新生態環保概念「演化」而成的創意城市,不僅受到 瑞典人的歡迎,更是世界各國爭相學習、合作的對象。
親水公寓、公園碼頭及無所不在的南方松步行小道。(翰莫比資訊中心提供)
 
瑞典人生性冷靜、理性、愛好和平, 從1809年至今已有兩百年沒參與過戰爭, 是世界上和平紀錄持續最久的國家之一。 據統計,目前有12% 的該國國民從事與創 意有關的行業,使瑞典穩居全球創意國度 排名第一寶座。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哈默比 濱湖 (Hammarby Sjostad) 永續城聞名全 球,為世界上首座依照全新生態環保概念 「演化」而成的創意城市,是打造瑞典國家 形象第一品牌,也是瑞典外交官在國際上最 佳的經貿外交代言品。英國現任駐瑞典大使Andrew Mitchell曾坦言,他到任3年多來首要的任務便是將「哈默比模式Hammarby Model」移植推廣至英國,除了因應2012年 倫敦奧運會都市更新所需之外,英國未來10 年將近有200萬戶的老舊社區翻新,也將採用瑞典永續城觀念。
現在就請您分享哈默比的故事:
 

地球上的黑洞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 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小河裡有白鵝, 鵝兒戲綠波…”

四、五年級生大概都記得小時候耳熟 能詳的這首童謠。但是隨著第三波、第四波 工業化巨浪沖擊,城市怪獸正不斷吞噬我們 周遭美麗山湖綠地,讓童謠中的景象消逝成 夢中記憶。我們雖然已經意識到必須返璞歸 真,必須改變生活習慣來適應不斷變遷的氣 候,但卻又不由自主嚮往並追逐現代化的生 活方式,因此即便有3個地球也很難承載刻 下人類的貪婪所需。不斷擴張的大都會正宛 如地球上的「黑洞」一般,倘任其發展,有 朝一日恐會將大地之母汲乾滅盡。

所幸近年來環保人士不斷呼籲重視環保 與節能減碳之間的關聯性與重要性,先進國 家現在對回收垃圾的循環利用比10年前多3 倍以上,人類對汽車燃料與排碳功率也更加 注意,而在家居和建築物裡可再生能源設施 更如雨後春筍般發展。這些積極的作為,對 地球環保極具貢獻,但建築設施及經人工改 造過的環境畢竟佔了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 的45%,如果人類要在有生之年遏止全球暖 化問題,必須對生活、旅行、消費模式,以及對住所、社區和城市的設計與能源供應鏈 做全面的檢討改進。

時下有很多所謂的「綠色概念社區」 或「環保智慧型大樓」正被逐一推上市面, 但經細查之後可發現大部分都是商人從“利 己”的出發點, 提高其產品附加價格的行銷 手法而已。我很幸運能夠蒞訪瑞典,親睹一 整座真正綠色創意城市奇蹟般地誕生。

美國的創意作家李察‧ 佛羅里達 (Richard Florida) 曾經在他的─《創意新 貴:啟動新新經濟的菁英勢力(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名作裡大力推崇“瑞 典是那超越歐洲15國與美國,一個最具創 意的國度”現在就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這段論 述。

申奧失敗反而成為新生契機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斯德哥爾摩市政 府幾位具有創意的都市計畫官員提出了一個 大膽的計畫:他們想要申辦2004年奧林匹克 運動會!這是繼上次1912年該市舉辦奧運 會將近80年來,瑞典全國人民始終一致的願 望。而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東南角的不遠處 也正好有一塊工業廢墟地,靜悄悄等候在這 個願望實現後被開發。

廢墟地名叫“哈默比”(Hammarby), 是大斯德哥爾摩地區近百年來,不肖業者傾 倒垃圾、工業廢水及焚燒廢五金的集中地, 有很嚴重的土地及水質污染問題,更是犯罪 的溫床,普通人沒事不敢隨便到哈默比遊 蕩。這塊廣達204公頃(含陸地171公頃、 水域33公頃)的市府公有地,竟然座落在距離城中心不過10分鐘腳踏車程的寶地上,與 周遭和諧美麗的「北歐威尼斯」水都景緻形 成強烈對比,簡直就像一塊都市惡瘤,絕大 多數市民對它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

有道是有夢最美,就在申奧訴求提出後 不久,瑞典所有的政客意見、媒體風向及設 計思維瞬間便聚焦在“2004年主辦奧運會” 這單一主題上。有心人士馬上將奧運選手村 與「哈默比都市更新計畫」做連結,但仍有 不少的市民認為市政府發瘋了,因為哈默比 的形象很糟,不值得花上納稅人5億歐元去 進行整地。但市政府從1995年起仍然按照計 畫動土,當所有的地上物拆除後,這塊濱湖 新生地仍是污穢不堪,不得已只好再花幾倍 的人力,將髒土層刨掉並做土質淨化。最後 總共清理出120公噸污油、108公噸廢金屬 以及數以億頓計堆砌如山的工業廢土。光是 這後續的整土、淨地的工作,大概就耗費了 2、3年。

在環保方面,市政府博採眾議,就在整 地的同一時期,釐訂了未來新城首要的環境 目標:也就是和瑞典1990年的城市住屋環保 標準平均值相比,哈默比奧運選手村必須將 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半。這是一項極嚴苛但又 非常有遠見的政策,雖然完全不符合當時的 開發投資效益,但在申奧的熱情與感性的氛 圍下,十幾家大型建築開發商毫不猶豫的同 意籌措30餘億歐元,共同參與這項史無前例 的都市更新計畫。

後來申辦奧運會沒有成功,瑞典竟然敗 給了希臘!就在舉國上下失望不已的同時, 原先的都計官員悄悄地與十幾家廠商代表們 漏夜進行腦力激盪,希望做損害控管。他們 從頭到尾都沒有指摘對方的不是,反而出人 意料地堅定繼續攜手合作,並決定將未能實 現的選手村改造成人類史上第一座具備完整 自然生態循環、綠色親水性的─“哈默比濱 湖(Hammarby-Sjostad) ”永續城。

依據新計畫,哈默比濱湖永續城將為2 萬5千人提供1萬1千戶住屋。所有的電線電 纜、光纖網路、污水

排放、廢棄物收集、淨 水管道與能源輸送通路等基本設施全部一次 整合到位,預估足敷未來百年所需。永續城 具備完整功能型城鎮的所有設施,包括種類 繁多的辦公室、商舖和餐廳、多所學校和托 兒所、大型圖書館、體育中心、一座(由垃 圾堆積轉化成功的綠色山丘)滑雪場以及大 型教堂等等。

此外還有完整的公共交通網 絡,包括免費的無聲輕軌列車、生質燃氣公 共汽車、渡輪及會員共乘制的小轎車。加上碧草如茵的庭園、完全無暗角的街道、太陽 能屋頂、雨水收集通路、風電設施以及馬路 兩邊設計優美的公共場所和無所不在的湖畔 漫步木質人行道。

南方松木道乃此地特有景觀,騎單車入城中心才10分鐘。
 

令人欣羨的瑞典設計

哈默比濱湖永續城的建築規章是由一個 最上層的基礎設計理念串連起來,分交十幾 家開發商依據各自專擅能力,在所屬的責任 區內規劃出別具風格的次區。整體建築群的 規模和設計有絕對完整的統一與連續性,但 在個別次區的建築上又有完全不同的變化。 建案的開發及交屋過程明確,使哈默比很快 變成一個全面發揮功能的超現代化城市,也 對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正向積極的動力,更給 開發商無比的信心。房屋建設從1997年開始進行,3年後終於讓第一批“心存懷疑” 的中低收入戶居民順利遷入,之後每年完成 6、7百戶,供居民入住,預計整體計畫將一 直持續到2016年。

 

這項開發計畫,市政府自始至終有效 控制土地運作,並在現場成立執行計畫辦公 室,整個領導核心僅2至3人,連同都計官員 及技術專家也還不到20人。除了指導廠商依 計畫行事之外,這支隊伍還負責行政及領導 設計事務並進行公共領域的實際建設。

在這 支具備強烈願景及熱情團隊的擘劃下,171 公頃的土地被切割成10個分區,每一分區由 3位創意設計師或建築事務所,提供個別開 發的平行草案。

市府團隊讓所有建築師一起工作、一起 討論,研究彼此的草圖並互相激發靈感。此 外還會邀請一些原本不喜歡「哈默比濱湖永 續城企畫案」的評論家提出批判;或者邀請 犯罪專家、警察與設計師們進行會談,暢言 如何避免住家的犯罪。市府團隊和設計師們 還一起出差到阿姆斯特丹和倫敦進行類似案 例的現場研究,盼吸取經驗,精益求精。整 體運作很像是一所

優質高級專業學校的師生 上課學習討論,並立即投入創作實習的「反 覆進化」過程。
 

本建案的計畫程序與執行也能相互巧妙 配合。首先,在法律部分的圖案設計及規則 釐清方面,領導團隊明確指出可以建什麼、 建物有多高和多少平方米等,並提供設計師 一份明確的質量計畫要求參考書,上面顯示 了所有的構想和模擬照片。至於對所有建築 體外形、出入口和窗戶規格、圖樣、動線及 社區總體要求的特點等也有具體規範,以確保各興建開發項目都受到嚴格品質控管。這 一階段結束,也大約是6個月後,市政府便 主動頒發建築許可證,讓建築設計師正式開 始在其分區土地上繪製建築圖紙。此後,各 方開始緊密接觸,研究如何保證每塊土地和 其他的能相互聯結起來。市府團隊則負責規 劃並管理整個公共區域,包括所有的公園、 街道、橋樑、燈光、交通、船舶及藝術設施 …等。

 

斯德哥爾摩市政府是從長遠眼光看待 “哈默比濱湖城”都更案,而開發商們則是 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業,兩者對此案的開發及 創作可謂緊密結合,並能全面顧及效益及責任,這是一個讓公益與私利完美結合的模型 案例。

能住得久才是優質社區

 
人們想住得長長久久,是建立一個穩定 社區的最重要因素。本建案設計者想到了公 共空間中應當有一些私人小花園,於是便在 庭院裡分配耕地,同時還設計了不畏北歐凜 冽冰雪的公共溫室,使居民們生活在舒暢的 空間裡面,而且不分四季都可以種植自己喜 歡的蔬菜、植物和花朵,如此一來他們自然 會想待得更長久些。
無聲輕軌電車,你每天可以從家裡用跑百米的速度上車。
 
 
這裡還有許多“刻意” 的設計,讓居民有很多走路、騎單車、坐輕軌火車或搭公共汽車的機會,並經常會碰到 鄰居或別家孩子的家長們。孩子們很喜歡哈 默比社區,因為學校近在咫尺、大自然就在 拐角處,隨處可見野兔、野鹿奔竄的公園綠 地及群鳥亂飛的河渠濕地。居民在不知不覺 中就融入了大自然裡。
 
這不是觀光區景象,這只是哈默比永續城一般民宅的前院。
 

若僅看原始建築成本,建造哈默比濱湖 永續城要比一般建築多花費5%,但隨著近 10年房價逐漸攀升,如今整個地區獲得每年 成長逾25%的房產價值,這說明了優質社區 的價值是跟隨時間推演及民眾逐漸認同而產 生的。一位瑞典年輕朋友在西元2000年他 25歲那年,向銀行貸款95%、期限長達30 年,以折合臺幣不到400萬元買下一間新成 屋,如今該屋的價格已高達5倍以上,不但 如此,全區經常是一屋難求,向隅者眾。

哈默比濱湖永續城的案例說明了有能力 的政府是能夠、也必須圖利人民的。市政府 因為擁有土地所有權,當然一開始便居於優 勢領導地位,對計畫更能負責。而市政府又 賣地,回收鉅款,再把錢用於提升基礎設施 品質上,如購買環繞社區的聯外輕軌列車; 運作免費離島渡船;興建高品質的學校和學 前托兒班等,再再都嘉惠住戶。這個社區的整體景觀設計、花草樹木栽植及人行道的細 節規劃等,也非常良好,幾乎到處可見設計 者的用心。

從長遠看,市政府真是大贏家,因為社 區能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納稅人入住,而且 使哈默比濱湖永續城不斷朝正向發展,甚至 造成轟動,變成全球聞名的經典城市。此地 每年到訪貴賓達1萬5千餘人,整治首爾市清 溪川成功而出任韓國總統的李明博於2009 年蒞訪時,當場感動不已,並隨即簽署首爾 與哈默比之間的合作協定。英國首相布萊爾 (Tony Blair)亦對哈默比計畫深深著迷,於 2006年抵瑞典作國是訪問時曾與當時的瑞典 首相皮爾森(Goran Persson)簽訂合作議 定書,盼瑞方能協助倫敦未來奧運都市更新 計畫,而英國各大城市亦爭相引進相關的合 作企畫案。英國駐瑞典大使Andrew Mitchell 坦言,「哈默比模式合作方案」使英國及瑞 典3年來的關係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他有5 成以上的公務時間用在推銷哈默比專案上。

哈默比濱湖永續城已儼然成為21世紀瑞 典國家品牌的最佳代言人及瑞典經貿外交的 典範,而瑞典全國近十個以上的老舊城鎮或 社區,也同步啟動哈默比模式的都市更新計畫。如果當年瑞典成功舉辦了2004年奧運 會,不知道會不會像今天的希臘一樣搞到負 債累累?

奇蹟背後的深層故事

哈默比故事的最後一部分,也是較為 棘手的垃圾處理,被巧妙地融入了總體計畫 中。它在垃圾、能源和水資源方面發明出舉 世唯一的環保方法,世人稱譽為─哈默比濱 湖城模式(Hammarby-Sjostad Model)。 垃圾──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都很容易 找到高度及腰的3種垃圾圓柱形吸筒,分別 收納一般垃圾、可燃性物品或廚餘有機垃圾 等。吸筒開口直徑約一尺,直接連通地底下 的傳輸管,以真空力量吸取筒內可容重達70 公斤的垃圾,然後輸送到兩公里外的中心處 理廠做進一步篩選處理。在哈默比垃圾處理 模式背後有一個重要理念:儘量限制繁忙的交通,讓運輸垃圾的卡車沒有必要開到每座 樓前,因為如果沒有卡車穿梭在細窄僻靜的 巷道內,自然排除了車禍的風險,也減少塞 車的困擾。

 
所有資源都可回收,這是污水經過淨化程序後流回大自然的水。
真空垃圾吸孔就在住宅周圍咫尺,羨煞臺灣的媽媽們。
 

能源──垃圾中的可燃性紙張物品等 全部被運走,成為斯德哥爾摩一家熱電廠的 燃料,提供區級供熱和發電所需;廚餘及有 機垃圾則在堆肥廠裡製成生質燃料,經過萃 取後的殘渣壓製成肥料供養社區內的花草樹 木,而氣體部分則在廚餘及有機垃圾在堆肥 廠裡製成生質燃料,經過萃取後的殘渣就壓 製成肥料供養社區內的花草樹木,而氣體部 分經過提煉後供應瓦斯能源。提煉後供應瓦 斯能源。

水資源──哈默比的污水處理廠設在一 座山丘上,地下挖掘了很深的隧道網路。在污水過濾過程中,消化池會將有機泥以淤泥形式從水中分離出來,這種物質經處理後製 成兩種副產品。第一種是生質固體化肥,第 二種則是生物燃氣。後者有65%是甲烷,為 燃氣中的能源,經過再提煉後便可供汽車使 用。這種氣體目前已用於斯德哥爾摩市一百 輛生物燃氣的公共汽車隊,並且為餐館以及 哈默比超過一千家的公寓提供瓦斯。在春季 處理後的水溫大約15度左右,這溫度蘊含 很多能量並且成為區級供熱系統的一部份來 源,而在過程終端的清潔水最後會被送回哈 默比湖和波羅的海當中,一點兒也不浪費。

哈默比濱湖城的模式創造了一個為垃 圾、能源和水資源等各種處理過程的封閉系 統,使環境效益最大化及能源成本最小化。 更重要的是,哈默比濱湖永續城也是地球上首座完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半目標的現代化城市。

白居易千年以前“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夢想在瑞典實現。
 
MOFA NEWS AND REPORT|MARCH. 2010|Volume 28 No. 4  
T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