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美十年二三事
台灣向EU羅馬條約簽訂五十週年致敬--小提琴家胡乃元布魯塞爾音樂會紀實
一步一腳印--將台灣愛帶到史瓦濟蘭鄉村最深處
Vejam So!美麗的寶島「台灣」-- 巴西國際電視台製播「台灣專輯」紀實
紐約拾零--地鐵、酒吧、Casino
 
●回期刊首頁
●回外交部首頁
●前期期刊

 

紐約拾零--地鐵、酒吧、Casino

◎駐紐約辦事處 卓湘慈

紐約是個令人稱羨的地方,除了有多元文化、各種博物館、美術館、著名建築物、各國藝術表演的獨特性及世界之最的繁華外,最最令人咋舌稱奇的,絕對是地鐵,尤其是七號地鐵。我住皇后區,每天必搭七號地鐵,經小中國城--法拉盛,到曼哈頓上班。紐約地鐵站每到夏天,簡直就像燜燒鍋,讓人悶到透不過氣,熱到如熱鍋上的螞蟻。而每到冬天,地鐵站又如寒窯石窟,冷冽得讓人不停的發抖。更讓人氣結的是,偏偏七號地鐵常常出狀況,不是煞車有問題,就是某個機械結構出狀況,再不就是壓死了小動物,導致所有出車系統都停擺,讓人搭車也不是,不搭也不是,有幾次我竟然花了二小時半才到達曼哈頓,上班都遲到了,真是有苦難言。
更荒唐的是,每到週末假日地鐵常更動時間表,甚至沒開,讓人白搭,不但耗時、而且傷神。我有過兩次這種經驗,碰到時真是搥胸頓足,氣到不知說啥才好。久而久之,我也學乖了,因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假日儘量不出門,否則一定要先上網,探詢清楚才好。

儘管紐約地鐵讓人滿腹牢騷,大家對它仍是又愛又恨,因為紐約的交通實在是既快速又方便,只要花76
美元買張地鐵月票,就可於一個月內搭乘任何地鐵與任何市公車,任意玩遍每個生活區及走遍每個角落,
真是經濟又實惠。而正因為它的便利,人們經常可以嘗試新鮮事,其中酒吧和賭場就是我在台灣不曾想去,但在紐約有著全新體驗的地方。

在台灣,大部分人對酒吧的印象都欠佳,認為那是煙霧迷漫、酒氣沖天、喧囂吵鬧、人潮擁擠、消費昂貴、紙醉金迷的地方。我長這麼大從未去過酒吧,就是對酒吧印象不佳,因而怯步。來紐約後,常聽美國友人提起酒吧,並說下班後三五好友相約到酒吧小敘一二小時,是他們最享受的快樂時光(happy hour)。

 

我對美國友人的說法始終半信半疑,有一天終於鼓起勇氣和同事相約下班後一起去體驗這從未經歷過的人生經驗。我們到辦公室附近40街的一家愛爾蘭酒吧,一走進去,看到長長的吧檯和高腳椅、各式各樣的酒及酒杯,吧檯賣些簡單的食物,最不一樣的是懸掛了幾台電視,到酒吧的人多半都點一大杯麥酒(5美元)並看著電視球賽互相閒聊。紐約市規定,曼哈頓的酒吧一律禁煙,且未滿二十一歲不可喝酒,看看室內,確實無人抽煙,空氣清新,酒保對人也十分客氣,並不因只有我們兩位東方人而給予異樣的眼神。同事點了一杯麥酒,我則點了一杯柳橙汁(3.5美元),還真有點傻氣,到酒吧不喝酒,那如何體驗所謂的夜生活,想到這裡,我又點了一小杯麥酒(3.5美元),閒聊兩小時後打道回府。有了這次身歷其境的經驗,我對酒吧終於有了真實感覺,也改正了許多以往的不良印象,此外更深深覺得,在不同文化下,不同生活的產物與習慣,是有相互學習與改進的空間。

賭場(Casino)在紐約這具有多元文化、多元人種的大都會,確實有它存在的空間,甚而有佔一席之地的重要性。我曾去過紐西蘭、香港、澳門及拉斯維加斯的賭場,這些賭場各有特色及趣味,但與距紐約市車程約2.5小時的康乃迪克州Mohegan Sun賭場比較,似乎仍相形失色。法拉盛及中國城每天皆有大型遊覽車出發至康州或大西洋城的賭場,旅客去那或觀光或購物或小賭碰碰運氣,最有趣的是,每人只需付來回車資10美元加小費2美元共12美元,但到達賭場時,有人會提供一張35元的代用券,其中包括價值15元的美式自助餐及20元的賭資,可自行運用,若贏錢,可將籌碼換成現金;若將20元代用券輸掉而不繼續玩,即沒有輸贏而只是純粹好玩;若不服輸,想繼續玩,即需自掏腰包做為賭資。

一天朋友相邀去一睹這間賭場的盛況,我想有車接送,又送錢又附餐,何樂而不為?因此一早便出發,坐上車才發現乘客都是些老人家,到達賭場更發現,似乎全世界的老人都擁現在這賭場中,真是不可思議,也難怪賭場對在紐約生活的老人家很是重要,聽說他們每天一早就出門坐車到賭場直到下午才坐車回家,宛如上下班一樣,這真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在賭場上的腦力激盪,據說可以避免老人痴呆症,因此更讓老人們趨之若鶩。賭場的裝璜設計很具特色,有許多名牌商店提供精品供遊客採購,十分便利,也能滿足多元需求,難怪吸引了大批賭客絡繹不絕的到此一遊再遊、一玩再玩。

在紐約,我對某些事務有了進一步的體認,以酒吧和賭場為例,能在有良好經營與管理的這種場所適度放鬆自己,未嘗不是好事,而透過種種接觸,我對生活也有了另一番的體認,那就是:

永遠不嫌晚去持續進行探索,人生宛如一部日誌,
充滿奇妙漫長探索的過程,試著嘗試新事物、新方法,
探索新路徑,體驗神祕之旅。豐富人生與心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