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期刊首頁 回外交部首頁
   
活路外交,豁然開朗 . . . More
2009年春之饗宴 -「珍饈.雅樂.采風」三重奏
百年回眸–臺北賓館特展揭幕
活路外交 豁然開朗
外交部舉行朱前部長撫松贈書揭幕典禮
「活路外交」新思維
  幾十年來兩岸之間的對立,致使雙方都付出了相當的代價,面對現今外交新局面,盼能以「活路外交」新思維,切合我國實際的需求,為我國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
良性互動,創造兩岸雙贏

今年5月20日適逢新政 府成立屆滿周年,外交部歐 部長蒞臨外交人員講習所, 向各機關即將外派人員講述 「外交工作新思維」。部長 特別指出,外交政策須依照 外在情勢,配合國家發展需 要,因時因勢制定,並按部 就班審慎執行。過去8年, 我國推動的外交政策,已導 致斷交9國,建交3國,爰需 以新作法及新策略,務實調 整。民意為外交的後盾,現 有90%的民意贊成在兩岸關 係上維持現狀,即「不統、 不獨、不武」。基此,在兩 岸關係上,「擱置爭議,創 造雙贏」實為首要之務。

檢視自民國38年至民國 97年新政府成立前,我與中 共在外交戰場上可說是纏鬥 不休,無一日停歇,兩岸不 斷競逐邦交國,致使雙方均付出了相當代價。回憶筆者 於民國74年12月17日參加外 交特考口試之日,傳來我與 尼加拉瓜斷交消息,外交硝 煙迷漫試場,當時即可預感 投身外交,將來在外交戰場 上的兵戎相向,仍會持續, 而後筆者實際從事外交工 作,證諸事實,果不其然。

持平而言,兩岸之良性 互動為現階段政府施政重要環 節,符合彼此利益,以往兩岸 因意識型態相異造成的尖銳對 立,現已因經貿攸關發展而揚 棄。此際我方絕對要把握契 機,審時度勢,因應調整。美 國與利比亞建交之往例,即顯 示國家無論大小,一切以核心 利益為根本考量,沒有永遠的 敵人。猶記10年前沈大使錡 曾向筆者表示,渠任政務次長 時,我有50餘邦交國,外交 事務一切如常推動,然隨著外 交部各項作業電腦化,邦交國 減少,工作反而更加忙碌,且 維繫邦交十分艱辛,因此恐需 全盤調整策略,方能因應云 云,這一席話著實發人深省。

調整政策,切合實際需要

過去推動「反共抗俄」 有其時代背景,面對新世紀、 新局面,我採「活路外交」, 母寧是切合實際需要。依照歐 部長闡示,活路外交有二個層 面,分別為「外交休兵」和 「積極外交」。就前者言,我不再與中共競逐邦交國,而以 共存、共榮為追求目標;後者 則是強調專業本務,正常經營 邦交關係,且積極推展無邦交 國之實質關係,妥善將資源做 更大、更有效益之運用。

筆者於民國73年唸研究 所期間,常聽聞邵玉銘教授 提到國家利益位階高於基本 國策,基本國策位階高於外 交政策。現我處理兩岸關係 的基本國策已重新釐訂,外 交政策自需配合改變,相應 調整。「活路外交」政策即 是在務實與尊嚴間,有所平 衡,在裡子與面子間,兩相 兼顧。

在馬總統之明確指示 下, 我現以經濟發展為首 要,兩岸關係為重點,外交 關係亦重視,來全面配合推 動。全國同胞最關注者,厥 為提振經濟,爰推展經貿外 交成為當務之急。過去一年 來之外交新思維與在此之前 的59年截然不同,檢視過去 一年來的外交局面,兩岸在 邦交上均無得失,然而我已 順利參與WHO 及加入政府採 購協定(GPA),後者可衍生 9,600億元商機,尤為經濟外 交成功得分。

外交休兵,爭取國際空間

回顧政府遷臺以來,我 和中共的外交競逐,可謂各 有勝負,惟整體以觀,我仍 處於劣勢,且情勢似愈加不 利。推動「外交休兵」後, 我與23邦交國邦誼穩固,整 個外交活動空間已有明顯改 善,我整體外交處境亦呈上 揚之勢。外交之目的,在於 增進全體國民之利益,因此 我在認真經營邦交國,提升 與無邦交國家的友好實質關 係,多面向參與多邊事務之 外,更讓全國同胞體驗因外 交工作努力有成,帶來之實 際利益。本年3月間英國予我 國人免簽證待遇,國人對此 咸鼓掌稱好。

筆者以為, 未來我尚 需積極推動經貿外交,再創 經貿高峰,外交新局方始為 繼;另需積極培育參與多邊 事務的人才, 以應未來需 要。我國國情特殊,外交至 為艱辛, 現改弦易轍, 以 「活路外交」新思維面對, 終能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個人相信,面對兩岸及國際 新情勢, 我方只要以勤以 誠,以新作法,漸進因應, 定能穩健向前。

外交講究「實力」與 「實利」, 其中必有進有 退。部長多次強調外交要在 務實與尊嚴間,求取平衡, 睽諸過去60年的外交經驗與 教訓,深信「活路外交」絕 對是一著活棋。

MOFA NEWS AND REPORT|June. 2009|Volume 28 No. 1 
T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