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2008年大專校院學生國際問題論文比賽得獎文章摘要 |
◎研究設計委員會 |
為鼓勵大專校院學生對國際事務的關注,並增進對我國對外關係之暸解,外交部特舉辦「2008年大專校院學生國際問題論文比賽」活動,本年參賽者可自下列三道題目中任選一題撰文投稿: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及其重要性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
- 假如我是一個外交志工
比賽結果於5月17日在外交部網站公佈,並將於六月上旬由歐部長親自頒發獎牌。因限於篇幅,以下為所有得獎作品每篇精彩部份之摘要,作品全文可在外交部網站(www.mofa.gov.tw)之中查閱。 |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 |
研究生組第一名趙偉婷 |
台灣屬於海島型國家,地峽人綢、地理環境脆弱,應積極發展環境永續政策,並重視環境議題對我國外交上的影響,發展新的外交思維。早期的國際政治多半以現實主義來思考,強調權力與利益,在大國利益主張下,小國的利益將被犧牲。但是當面臨環境挑戰時,傳統對於國家權力、利益需要重新被界定。
環境保護與環境破壞同為國際公共財(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具有正面外部性與負面外部性,需要地球上每個國家的參與,環境問題的急迫性讓國際合作可能性大幅提高。另外,環境議題超越種族、國界,為敏感度較低的議題,更可增加國家的柔性權力,像是歐盟的在處理全球氣候變遷、國際環境法的外交政策高度提昇歐盟的柔性權力。台灣在剛性權力上的發展受到限制,環境外交提供台灣增加柔性權力、突破外交困境新途徑。
一、透過多元管道加強各類國際環境會議之參與
未來各類國際環境會議將持續增加,台灣應積極主動參,例如台灣雖不在京都議定書規範之下,但應積極訂出減量時程,利用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會議或是工作小組會議等場合,展現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決心。另外,許多領域的國際組織會議也以環境永續發展為新主軸,台灣可利用各類國際會議提倡環境議題,像是台灣在2007亞太經濟合作年會中提出「綠色APEC契機(Green APEC Opportunity Initiative)」的倡議,可持續此脈絡發展,讓環境為台灣主導議題。
環境治理的行為者相當多元,私治理(private governance)概念逐漸形成,政府可透過各種行為者,如國際非政府組織(NGOs)或企業在環境議題上的交流,爭取更多外交空間。並且,全球化之下,許多城市之間都有永續環境發展之串連,城市外交也成為台灣走向國際的另一管道。
二、以技術、基金協助友邦永續發展
台灣邦交國許多分佈在南太平洋,這些國家近年來皆面臨相同的威脅,即全球變遷造成的環境災害,像是吐瓦魯因海水上升在未來幾年將被大海淹沒,目前島上1/4的居民已經撤往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批的環境難民。因此,台灣應積極發展技術性外交,投注資金,針對全球變遷進行外交援助,保障邦交國的永續發展。具體策略可參考澳洲經驗,像是協助擬適應氣候變遷因應對策、傳授土地管理技能、共同研究糧食供應安全以及再生能源的開發,以提昇環境管理能力保障友邦環境永續發展。
三、以環境議題促進與非邦交國之交往
面對環境問題,世界上各國依地理環境、經濟發展與受環境變遷影響程度不同,將研擬不同的環境外交策略。像是在氣候變遷議題中可以區分成四類國家,分別是以歐盟為首的已開發國家、以美國為首的傘狀國家、開發中國家以及島嶼型國家。各國家都有不同立場與利益,牽涉到發展議題、南北對抗問題、中美氣候減量關係…等,台灣應尋找與不同國家政策主張的交集,作為環境外交合作的基準點。
四、發展台灣優勢議題,構築交流平台。
環境議題範圍廣泛,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術,外交部可與國內其他部會共同合作,發展優勢議題。例如,台灣因為地形豐富,生物多樣性位居世界前幾名;資源再利用以及下水道防洪的環境技術上具有十分專業的技術,此都可在國際社會中做出獨特貢獻。
另外,可就優勢議題成立資訊、技術及經驗交流平台,定期邀請世界各國舉行交流研討會,協助整合資源,凸顯台灣國際參與主導地位。
五、培養知識整合的環境外交人才
目前國際上各主要國家都積極發展環境外交,美國從1993年就開始發展環境外交,已將環境納入外交和國際戰略目標中,中國近來也十分重視此外交領域,並成立氣候變化對外工作領導小組。台灣方面在2007年成立了環境外交小組,環境外交處於起步階段,整合型環境外交人材的培養將是重點工作,項目包含學習環境外交談判、環境外交資金運用、以及提出環境外交計畫等。
六、建立國人永續發展的概念,打造台灣綠色外交形象。
民眾對於國際事務的認知也會影響外交的推廣,在積極向外發展時,更應建立國人對於國際事務關懷的觀念,讓民眾瞭解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也應積極參與國際永續發展相關工作,以環境永續發展推廣外交,打造出一個以人文、環保、綠化及永續發展為基礎的台灣和平外交形象,為台灣在國際上爭取更多舞台。 |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 |
研究生組第二名李思嫺 |
環境議題是全球性的議題,攸關人類發展之福祉,也特別重視國際間的合作與共識,京都議定書帶來之新思維改變了傳統國際關係運作規則,國家間的角力也不再如新現實主義者所稱的結構(國家權力的分配)決定一切。「環境外交」為小國外交帶來了新契機,尤其對國際地位特殊的台灣而言,面對長期間的外交孤立,「環境外交」不啻提供了我國拼外交的另一條途徑。如何打破「一個中國」或主權問題之緊箍咒以拓展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環境外交是很好的著力點。因此在作法上,台灣的外交策略必須思考如何將自身的政策融入現行的國際規則中,如何以「環境外交」讓台灣與世界接軌:
1.以「軟實力」重新建構台灣之國際形象:
外交是在國際間尋求認同、友誼與支持,因此,任何外交政策及思維,不能與世界潮流、國際政治現實脫節。環境議題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愈來愈吃重的角色,除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積極作為;英國也揭示「環保外交」作為其外交新戰略;日本政府亦發表「美麗星球50」外交戰略理念。
「民主自由」及「經濟共榮」是「台灣經驗」的基本精神,也是放諸四海的普世價值,不但是我發展的基石,更是我國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重要資產。在「全球風險社會」中,台灣應分享發展經驗,善盡一己之責,對國際社會作出建設性的貢獻。運用我國環保科技之優勢發展與各國合作。以「環境永續發展」外交的新使命,作為台灣二十一世紀外交倡議中重要的一環,對國際事務展現出良好的責任意識,積極推動環境外交,響應世界環保潮流,與國際環保機制接軌,促進地球的永續發展。只有通過發揮台灣之軟實力,才能建構與確保台灣積極的國家形象,爭取世界各國的認同,為將來爭取以「排放實體」之類似名稱加入國際組織創造機會。
2.與邦交國發展實質之環境合作關係:
跨越政治疆界的環境議題是外交的新著力重點,而強權基於本身的利益考量可使議題擱置,故小島國面臨的生態危機與發展困境自然成為強國袖手旁觀的對象。我國本身亦屬於小島國,絕大多數邦交國亦為開發中島嶼國家。因此,對島嶼國家的困境,我國更應積極建立生態外交戰略,以突破外交困境。在此方面,台灣已開始陸續在友邦進行永續發展之相關合作計畫,如協助中美洲發展生質能源計畫。以「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的概念將台灣納入全球視野架構下,順應全球化趨勢,以更靈活、彈性、多元的方式讓外交氣象煥然一新。與太平洋友邦之間也可嘗試建立「環境安全」的區域合作計畫,宗旨在於尋找彼此的共同利基,建構與友邦的實質夥伴關係。與友邦分享發展經驗,協助處理環境議題進行互利互榮的合作,創設一個可以有效治理跨國環境問題與生態挑戰的平台,致力為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共同努力。畢竟環境資源的破壞與掠奪以及人為污染的外溢與轉嫁,已超出個別國家處理能力的範圍,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強調永續發展之環保外交將使國際社會瞭解我國在環境保護努力的成果,以與中國之能源掠奪及大量排放污染行為作明顯區隔。
3.運用「小國外交」與「環境外交」雙管齊下發揮影響力:
台灣目前無法成為任何國際環境公約締約國,也無法參與國際談判。雖然台灣尚未成為氣候變遷相關組織的會員國,但仍應透過參與雙邊與多邊合作發揮影響力善盡作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為全球環境新秩序貢獻一己之力。
「小國外交」的成功與否決定於,其外交政策是否有國際觀?是否深思熟慮?外交手腕是否細膩、成熟、有效率?外交官是否訓練有素、專業且有使命感?在國際間常常提出非常重要,且受肯定的一些建議,對於國際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相當重要的影響。台灣在策略上應以貢獻為主,將環境外交納入我國援外體系中。透過國際多邊的方式,採取議題導向,針對全球變遷進行外交援助,不僅能保障邦交國的永續發展,並可作為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之間的橋樑。以「環境外交」之理念搭配「小國外交」應有的靈活性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發展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靈活突破中國對我的外交封鎖。面對新時代的變局,更要掌握世界潮流趨勢,實現「永續發展」的外交總體目標。
面臨全球化的趨勢,評量全球化的發展,全球暖化議題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起點,也將開創我國環境外交的新契機。面對台灣外交處境的艱難,因採取新的外交思維,擴大至環境的關懷,因為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流動,任何國家都無法置身度外。台灣應藉由環境議題加強國際化的合作,以民間合作方式加強與世界各國關心環境的非政府組織的聯繫,來打破台灣的外交困境。 |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以「人類安全」為主軸的外交方向 |
研究生組第三名吳皓宇 |
在全球思維以及綜合安全概念的催生下,聯合國在於1994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當中提出所謂「人類安全」之概念,主要意涵包括:
- 人類安全是全球的關切項目:國家不論強弱,人類無論貧富,都受到人類安全的影響。對於人類安全造成威脅的因素來自各方,並正逐漸提升威脅。
- 人類安全的組成部分是相依互賴的:當人類安全受到威脅時,所有的國家很可能被牽涉在內、相互影響。
- 人類安全是以人為中心:人類安全關切的是人類如何生存、如何選擇他們的生活方式,如何在競爭、衝突與合作的環境之中進行互動和生存。在這個大前提之下,人類安全主要是考慮如何免於匱乏,其次是如何免於生活上的種種威脅。
聯合國在《人類發展報告》中將環境安全列於人類安全的七大項目之一,足見環境議題在國際社會當中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報告》維護「人類安全」的概念,和《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永續發展」的概念實際上乃具有高度之共通性,亦即皆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精神和國際社會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一家」理念。兩份報告的分析角度皆非站在「國家」的立場出發,而是奠基於「全人類」社會的全球社群理念;非專注於微觀的個體利益分析,而是以宏觀的群體利益為出發點。此外,兩份報告皆強調「永續發展」的意涵,其宗旨為考量如何使人類生活免於匱乏,在「永續」的基礎上追求人類社會的「發展」,建立一個無論是在現在或未來都適合人類居住的世界環境。
「永續發展」對於我國而言,不僅是應採行之政策,更是不得不採行的政策。多年來由於主權身分之問題,我國長期欲強化國際社會之參與卻不得其門而入,也因此無法在國際社會重要議題之議程設定中發聲,長期下來使得我國之國際地位不斷下滑。然而透過環境「永續發展」政策的主動推行,我國將可主動擴大在國際社群中之參與。由於全球社群在環境議題上之不可分割性,我國勢無法被排除於環境議題之外,進而將可確立在國際社會之地位。
在實際外交政策方針之轉變上,在此總結三點可能促進我國「永續發展」政策之參考方向:
- 轉變政策思維的起點:在涉及環境永續發展的外交政策制定上,應本持「全球一體」、「以人為本」的精神,提高政策層次,追求人類共同利益,而非拘泥於國家的個體利益。在追求國家個體利益的同時,亦應注意到是否能兼顧集體利益,若兩者間存在不可調和之矛盾,則應慎思。
- 加強環境政策目標之「永續性」:環境政策之目標須具備前瞻性,強化具延續性、未來性政策之推行。政策執行前之結果評估儘量能顧及未來五至十年後(甚至更長的時間)的發展,並參考多元意見以降低外來結果的不確定性。
- 建構全民「永續發展」之共識凝聚:在「永續發展」的外交政策過程中,儘可能廣納更多的公眾參與。透過強化公眾對此類政策的接觸,首先可達到教育大眾、提升公民素養的效益,加強一般百姓對「永續發展」之認知;其次則可擴大我國國民外交的範圍,增加第二軌外交(second-track)多元化的溝通管道,降低政府推動政策之成本;第三則是當民眾理解「永續發展」之政策理念後,將更能理解國家將「全球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考量(如第一點所敘述),減少政策上之阻礙。
|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及其重要性 |
研究生組第四名蔡婷然 |
台灣在兩岸關係緊繃與打壓的情況下,所有官方國際組織都無法參加,台灣與國際事務的互動遭受切斷,聯合國及周邊組織更是不得其門而入(張慧英,2004)。國際處境相對處於弱勢的台灣備受國際孤立,讓國人既無心也無力去關心國際事務,所以國人普遍欠缺國際觀,也多少與所處的台灣環境有關。
綜而言之,推測導致國人國際觀狹隘的原因是國人欠缺主動探知國際資訊的習慣、外語程度低落且語言工具匱乏、媒體漠視報導國際新聞的重要以及台灣與國際關係的隔閡等,都足以造成國人視野受限,普遍欠缺國際情懷的因素。
有鑑於國人國際觀的匱乏,以下將從學校、家庭以及社會教育三層面著手,給予增進國際觀的具體建議,分述如下:
一、學校教育方面
(一)參與海外遊學或交換學生活動:
曾志朗表示『台灣留學外國學生不斷減少,雖拿到學位,但卻缺乏從外面看世界的國際觀,他鼓勵學生把握交流機會,儘量到國外進行短期進修,進行國際交流』(陳盈霖,2006)。這不僅有助國人藉此機會認識異國文化,亦可結交當地外國朋友,拓展國際人脈。
(二)養成主動搜尋資訊的求知習慣:
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全球儼然成了地球村,只要動動手指、點選滑鼠瀏覽網頁就可獲知全球新聞,資訊取得既快速又便捷。因此即使媒體未能提供充足的國際訊息,國人亦可主動的上網搜尋資訊,進而養成時時關懷國際事務的習慣,然而在現今的教育體制下,應思考如何養成國人願意主動尋求國際知識,並將此求知習慣融入生活之中。
二、家庭教育方面
(一)增強外語能力、善用語言工具:
即便英語能力無法和國際觀劃上等號,但多數專家學者都認同外國語文能力是國際觀的基礎,多學一種語言,等於多一樣語言工具,有助窺探其他文化並吸收更多異國資訊,也不失拓展國際觀的好方法,因此學習外語可以作為認識國際事務的一項有利工具,在家庭教育方面可多鼓勵家人參與學習多種外國語文的進修活動,以增強外語能力。
(二)拓展國外旅遊經驗、增廣見聞: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國外旅遊也是拓展國際觀的妙法,並非走馬看花、採購紀念品而已,而是要深入了解異鄉風俗民情、融入當地的文化習慣,甚至與當地的居民互動溝通,嘗試以對方的立場看待問題,進而遠離以自我為中心、以管窺天的觀點,讓國人透過旅遊經驗,更加認識台灣以外的世界。
三、社會教育方面
(一)增加國際新聞的報導篇幅:
金車文教基金會發表『新聞國際觀』調查約有4成家長贊成報紙媒體增加國際新聞的份量(劉新圓,2007)。可見大眾傳播媒體仍應尊重少數家長的需求,適度擺脫收視率的壓力並報導國際新聞,以加強國人對國際情勢的了解和判斷,讓眼界得以更加拓展與開闊。
(二)學習關心台灣、關懷國際:
台灣的經濟奇蹟和競爭力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國際處境上能見度極低的台灣,勢必需要在國際地位中尋求適當的定位,期許透過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外交部的努力之下,試圖與國際關係保持良性接軌,讓國人學習將關心台灣的鄉土情,轉而關懷國際事務,以開闊的心胸,接納與看待逐步邁向國際化的台灣。
結語
台灣是ㄧ個四面環海的島國,身居島國的台灣人更不該自我設限或妄自菲薄,反而該逃脫井底之蛙的宿命,勇敢跳出井邊、拉高視野,觀看變化萬千的新世界。因此,具備國際觀是國人必備要件,國際觀的培養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而增進國際觀的第一歩就是『語言』。會講外語不等於有國際觀,可是要有國際觀,卻必須要懂外語,不容否認的是,許多的資訊文件都是透過外語傳遞的。
其次是培養對國際事務的興趣,並增進國際文化的敏感度。最後一歩則是對國際事務的瞭解。透過這些步驟的循序漸進,以及落實上述提及的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層面參考方向,相信國人將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去接觸國際事務,從接納到關懷甚至採取實際行動,為地球村盡一份心力。 |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及其重要性 |
研究生組第五名陳翰民 |
美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執行長芬克(L. Fink)認為要與全球化接軌,就要「走出你的辦公室,走出你的國家(Get out of the office. Get out of the country.)」;因為唯有在親身體驗到世界的遼闊與多元之後,個人才有提升自身國際觀的能力與動力。鑑此,「走出去」與「引進來」的策略,可作為達成該目標的兩大方向:前者強調鼓勵國人出國,接觸更多元的文化,以了解世界的脈動;後者強調吸引外人來台,在國內營造國際化的環境,讓國人就地即可與世界各國文化做交流。在此提出三大政策走向,做為文末之建議。
一、國際合作再升級、百萬青年走出去
海外志工計畫推展至今成效相當卓越,因此建議其業務範圍,可協同駐外技術團與海外工作團的配合,針對招募人數、服務範圍與項目做擴充。就服務地區而言,除了邦交國較多的中美洲與大洋洲以外,南亞、東南亞、非洲與南美洲都可納入考慮;而服務項目則可考慮增設運動教學(例如棒球、自行車等)。透過服務範圍的拓展與服務項目的多元化,讓為數更多,專業範疇更廣的國人有機會藉此機會培養國際觀。
外交替代役是另一項立意成效皆良好的計畫,建議與國防部裁減兵員的政策配合,逐年增加錄取名額;同時放寬專業領域之限制,吸收更多元的優秀役男加入外交工作,讓青年學子在接受不同文化洗禮的同時,立定未來志向
而這些志工與役男在回國後,旋即成為志工培育師資與宣傳大使,一方面為召募志工新血盡一份心力,另一方面也能透過經驗的分享(演講、出版品、媒體專訪等方式),激發國人對世界事務的興趣。
二、台灣國際化,世界走進來
為提升外國人民來台之便捷性,首先要精簡取得簽證與通關的程序;入境後,必須提供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機場、海港、鐵路與公路四路運輸的接駁與連結必須妥善規劃,加上雙語化的招牌與道路標示,方可使外人能夠隨心所欲地深入台灣、體會台灣,也使居住在鄉村與城市的國人,都能一同享受國際文化的薰陶。
觀光業的發展亦是吸引外國遊客來台不可或缺的要項,應強調在地特色的多元化(例如一鄉鎮一特色);設計將國外遊客與本國遊客在時地上錯開的旅遊行程,將能避免觀光資源的錯置;此外,國民禮儀與英語能力的提升,也都能營造出對國外觀光客較友善的環境。
另外,我國應當把握現今全球學習華語的「中文熱」,在國內培育華語師資,在大專院校內廣設華語教學中心,善用治安良好、法制完善、生活水準高、中文程度高等比較優勢,超越中國、香港與新加坡,成為華人世界中最優越的華語學習環境。
三、報章媒體國際化,外語能力深廣化
除了國際環境的塑造,培養國際觀還需要最基礎的方法與工具。「媒體」是一般國人間接認識世界最主要的方法;而「外語能力」則是與外國文化直接互動交流的基本工具。
政府應協助國內各式媒體增加國際新聞的篇幅,讓國民意識並理解世界局勢的發展與變化。例如,政府可透過補助或評鑑的方式,鼓勵媒體增加國際新聞與評論的比例(在國外設置特派員或購買國際通訊社之新聞),開設國際新聞節目甚至國際新聞頻道;同時,透過議題設定的過程,引發閱聽人對國際事件的興趣,並體認到其重要性。如此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雙管齊下,一方面提升國人培養國際觀的誘因,一方面也提供取得國際知識的途徑。
外語雖然不是國際觀的全部,但卻是培養國際觀的基礎,用以提升國民獲取並理解外國文化的能力。因此,外語教育應往深度與廣度兩個方向持續推展。就深度而言,可以在配合九年一貫政策的前提下,增加外語課程的時數、降低英語教學的年齡、多元化教學種類(兼顧聽說讀寫),甚至提高大專院校畢業的英語能力門檻;就廣度而言,應提供在職者或任何社會人士進修外語的環境,廣開英語學習管道(電台電視節目、空中大學或社區大學等)。 |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 |
研究生組第五名黃子維 |
就如同過去國際社會所倡導的民主化、人權保障與新聞言論自由一樣,「確保環境永續發展」在國際社群中已成為新的合作目標與普世價值。不同的是,全球氣候變遷跨越了國界,影響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過去國際社群對於反民主、迫害人權與打壓言論自由的政府,可以使用禁運與圍堵等手段來施加制裁;不過,地球環境為全體人類共享之財富,污染與天災無法靠制裁來改善與隔離。台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長期以對外援助與人道救援來積極的參與國際活動,並回饋國際社會。因此,面對環境永續發展的浪潮,台灣一方面國內產業需加以因應或轉型,以符合國際公約之規範,另一方面,則須更積極地成為國際上環境保護的新典範,如同過去台灣傲人的民主化與經濟發展成就一樣,為台灣爭取更多的國際友誼和國際肯定。鑒於此議題的非政治性及全球性,若台灣的環境外交朝以下八大方向來加強發展,相信不僅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尤可以大大增加台灣國際參與機會。
一、成立環境保護部,提升國際環保形象
未來政府可考慮將環保署升格為環保部,著重提升台灣內部產業能源使用效率,獎勵節能企業,鼓勵發展再生能源,調整能源價格,以價格引導企業與民眾合理的使用及節約能源,制定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法令,以符合國際上諸多環境公約。
二、邀請國際重要傳媒來台報導,提升台灣能見度
由於我國長期被排除在許多國際組織之外,無法參與國際事務、活動,導致「困居一隅」的窘況。因此,我國應化被動為主動,努力突破「封鎖」,以提升「國際曝光率」;除了主動向國際發聲之外,台灣還可以邀請國際重要媒體,例如「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或是「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等等,來台從事高速鐵路、高雄捷運或是垃圾分類與徵收垃圾處理費等政策的相關報導,使全世界了解台灣內部重大建設對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垃圾減量的努力與貢獻。亦可邀請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或是珍古德教授等重量級國際環保人士來台演講訪問,使國際目光聚焦台灣。
三、成立台灣國際發展銀行,擴大對國際環保團體之資助
台灣除了可以持續對國際環保計畫之捐助外,更可以成立以台灣為名的國際環保基金會,甚至是台灣國際發展銀行,向世界各地提供改善環境與相關研究所需之貸款,擴大各種國際資助計畫,讓各國政府與民間機構主動的與台灣尋求合作,以贊助之方式要求給予台灣國內各大學及相關研究機構全程參與之權利,並給予台灣廠商一定比例之設備採購配額,且將台灣名列為計畫共同發起國之一。
四、化身環保急先鋒,增加台灣柔性影響力
在去年的APEC會議期間,我國代表施振榮在經濟領袖會議上,藉機向各國領袖表示,APEC應強化在潔淨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產業之能力建構與技術合作,以利各會員體有效管理氣候變遷並促進綠色商機;此談話進而影響了後來發表的「雪梨APEC領袖氣候變遷、能源安全與潔淨發展宣言」內容。台灣積極的發言及推動,不僅將吸引國際之目光,增進與國際社會的對話,更可以藉由經驗的分享與技術的移轉,結合台灣強勁的經濟力,擴大我國在國際上之柔性影響力。
五、主動發起成立WEO,維護台灣國際參與權
為了因應日益增加的國際環境保護之談判與合作,未來全球極有可能出現新的專責國際組織,來處理全球性的環境議題,對於我國來說,這是國際參與機會的新契機。我國更應發起成立例如「世界環境保護組織」(WEO)等機構,以「發起國」的身分增加我國參與國際事務之機會,並可在維護全球利益的目標下,使國際社會了解到:排擠台灣,實則是全體人類共同的損失。
六、光電技術接棒農耕隊,實質互惠抗衡私相授受
隨著各公約對於各國日後溫室氣體排放的限制日益嚴格,台灣未來可以增加對各國節能及再生能源的技術輸出。
七、落實碳排放交易制,增進與邦交國之實質互惠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將在今年尋求在2013年「後京都議定書」時期,各國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的新共識,並預訂在2009年於聯合國架構下制定新的國際減量公約,屆時我國亦將受到新公約之規範。未來我國較可行之方式為向外國購買碳排放之額度(Carbon Credit),或是協助開發中國家降低其溫室氣體排放以取得該額度。
八、三個瑞士,或者六個新加坡
台灣應仿效瑞士或新加坡,以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為發展重點,配合我便利之地理位置、高素質人力及民主法治之社會規範,吸引跨國企業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及大中華區總部。
在國際上,台灣目前正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無理的打壓,從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到各種單純的學術體育交流,中國的蠻橫便如影隨形。然而,就如同民主與人權一般,「環境維護」,是不分種族、不分地域的全體人類共通的課題與價值。公道自在人心,台灣即便僅為一蕞爾小島,不論是長期以來對於民主的追求與人權的維護,還是未來對於環境永續的承諾,都將是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最重要的使命與利器。 |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及其重要性? |
大專組第一名林宣佑 |
增進國際觀的方法,可以粗分成具體及抽象層次,所謂具體層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達成增進國際觀的目標,而其中,更可細分成:國家、媒體及個人三個方面來討論。抽象層次,則針對個人培養之國際觀做更深刻的探討,包括人道關懷及文化包容等等。前述概要,析論如下:
一、具體層次
1.國家:營造具國際觀的環境,厚植國家競爭力
就國家方面,應當要能超脫意識形態的桎梏,用更開放的心態及作法來引介國際資訊予國內人民。舉例而言,可透過活動的舉辦,諸如:國際書展、國際教育展、國際詩人節等等活動,將國際的資訊適度地介紹給國人同胞,讓國人在平常就接觸到國際的事務,跟上全球的腳步,如此,更能增進人民知識上的深度與廣度,進而提升國家整體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其次,在教育政策上,政府也應該鼓勵學子與世界交流接軌,透過跨國雙學位計畫或交換學生等方式,讓年輕的這一代能到其他國家汲取經驗,並且開闊其視野。另外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鼓勵他國優秀青年來我國就學,透過雙向的交流,營造出具有全球視野的學習環境,讓青年學子浸淫其中,無形中更增加我國青年之國際觀與競爭力。
2.媒體:適度增加建設性國際新聞的篇幅
現況下,國內主要新聞媒體所報導之內容,視野仍不夠廣闊。一件交通擦撞、或自殺跳樓事件,可以二十四小時在新聞頻道上播出,亦或者是花大半時間報導某某人的緋聞,這些消息,人民得不到任何知識上的養分,更遑論增進國際觀。是故,國內媒體應當適度增加國際新聞的篇幅,把具有建設性知識的傳播當成是社會責任的一種,更重要的是,媒體所報導的國際新聞,不應只關注國際花邊新聞,而是呈現世界最及時的脈動給閱聽大眾,當作世界與國內人民的知識轉運站。
3.個人:從掌握外語能力開始,尋求多方資訊的整合與參與
- 外語能力
- 增進區域、國家歷史文化方面常識
- 增進對國際局勢的瞭解。
- 整合所接收資訊,參與國際事務
二、抽象層次
增進對國際觀的關懷,簡單的來說,就是用同理心去理解、感受國際上所發生的事件,甚至化成實際的行動。近年來,「人權」的概念漸受到重視,也看到國際上有許多地區,如南斯拉夫、盧安達等地的少數族群,過著被壓迫的日子。又如衣索匹亞糧食短缺的問題等,我們針對這些議題,光認知層次還不夠,更應付出關心,可透過捐助相關基金會或送愛心到非洲等活動,幫助及關心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一如關心身旁的人般。「國際觀」更在此得到昇華與擴大,同時體現我們的氣度與胸襟。
隨著全球化的來臨,資訊的流通便利,我們與不同地方的人、與不同文化的交往更加頻繁及密切,在這個時候,我們沒有自我封閉的本錢,否則也只能在全球競爭比賽中宣佈淘汰。是故,應該包括政府、媒體及個人在內都一起來努力營造具有全球視野的環境及增進國際觀,提升整體競爭力。
「永續發展」是我國外交總體目標,要能永續發展,保有競爭力是很重要的,國際觀更是讓我們知道如何佈局全球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之ㄧ。而建立一個宏闊的國際觀,世界自然掌握在手中。就讓我們從個人做起,全民一同,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 |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及其重要性 |
大專組第二名楊誌堯 |
增進國人之國際觀應培養以下的特質與能力:
第一,多國外語能力。一般人提到國際觀就會想到英文,因為語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要瞭解各國文化及不同的價值觀,就必須要增加自己的知識,報紙、電視、期刊及雜誌等傳播媒體都是很好的管道,良好的外語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吸收到更多的資訊,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世界各地的環境。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跟不上知識更迭的腳步,面對全球化及跨文化環境無法進行因應的調整,就會被淘汰。「活到老,學到老」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但無論在任何時空環境背景下,這句話都是保持競爭力的最佳工具。
在生活方面,由於現在網路的便利,要認識使用外國語言的網友並不困難,而在交談、認識的過程中,便可以加強外語的應用能力,瞭解文化差異,並增廣見聞;在教育方面,可以鼓勵學生學習第二外語,並加強聽與說的訓練,輔以推廣交換學生、遊學及留學等活動,但我們應有認知,並非出國就能提高外語能力,它只能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國人學習外語和增進知識的動力。
第二,廣泛吸收國際資訊,提高對於異國文化的認知。台灣的環境中十分缺乏國際資訊,大多數的新聞與平面媒體對於國際事務都沒有太大的關注,國內媒體長期對於國際資訊的忽視,影響是很大的,沒有合適的環境就無法讓國人對國際事務產生興趣,又如何能讓國人擁有國際觀呢? 因此首要任務就是擴大民眾獲得資訊的來源,提高國內媒體播放國際新聞的比例,增加國際專題的報導,並盡量以與台灣有關的國際事務為主,以提高民眾之興趣。除了國際事務外,體育、旅遊等訊息也會被大眾喜愛,甚至是外國影集或電影也能夠增加民眾對於別國文化的認識,並藉以瞭解國際事務發生之脈絡。
第三,能夠跨文化溝通並接受多元價值觀。所謂國際觀就是要能夠拉高視野,並跳脫自身文化的局限,從不同的文化角度來分析國際事務,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般人在面對國際事務時,都會以自己長久以來所接受的價值觀來進行分析,尤其現代人受到英美等西方各國傳媒的影響,會以西方主流的觀點來面對國際發生的大事,對於較少接觸到的文化總是會有刻板印象,進而產生誤解,如伊斯蘭文化,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就是伊斯蘭與西方文化衝突的結果。不同的思考方式,就會造成同一件事情卻有不同的真相,我們應以寬宏的眼光尊重不同文化的思維。
在學校內,特別是各大專院校,都有著外籍學生的加入,對於莘莘學子而言,這是相當好的交流機會,而學校也應致力於提高學生學習外語及瞭解異國文化的興趣。
另外,台灣的外籍配偶人數每年都在增加,政府可以藉由幫助他們融入台灣生活的同時,讓一般的民眾接觸異國文化,增加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並消除彼此的偏見與歧異,加上外偶子女比例增加,也能讓台灣民眾以一種正確的心態看待這些未來的國家棟樑。
第四,面對人才流動、知識傳播和文化交流,能夠不受地域、國籍和本位主義的限制,僅以能力與品德來視人,可以跟各種不同種族、意識型態和價值觀的人溝通與合作。以「種族歧視」與「刻板印象」為例,這仍是許多人要克服的問題,我們應以公正、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這點必須從教育著手,讓國人從小就接受正確的觀念,進而改善整個社會的觀點。
台灣人若要提升國際觀,必須要先肯定台灣自身的優點,然後學習其他國家的長處以彌補我們所缺乏的能力。讓國人擁有國際觀,加強國人的國際特質,能夠融入各種不同的文化,不再被限制於華人世界,而能到其他不同文化的國家發展,讓台灣定位為擁有國際性文化內涵的國家。「立足台灣,放眼世界」,這何嘗不是一種讓台灣走入國際的方法。 |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 |
大專組第五名陳郁涵 |
人類要在地球環境中生存,且持續的進步與發展,是各世紀人的基本需求與努力的方向。基本上,永續發展之內涵是以生態保育及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為基礎,其精神為追求環境永續保護與經濟發展間的平衡。然而在這多變的環境中,要取得平衡點並不容易。如何不破壞環境且能持續的發展進步是現今重要的議題。
因污染的範圍不限制於介質和國界,為保護、利用地球的共同資源、保障人類的生存權益,環境永續發展的探討不應該侷限於狹隘的疆界或以單一層面來研究探討。由於自然資源不是屬於少數人、單一國家或現今人類所能獨享的,因此不得不在國內和國外的法規體制中,作永續思考的規範與管理,藉由「公共託管原則」、國際合作或督促等方式妥善經營管理,而達到真正永續發展利用的目標。因此,永續發展必須要顧及國際社會、經濟等動態,善盡國際分工責任,以及在國內社經結構、文化背景、法規制度等多個層面,做適當的規劃,以落實全球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
永續發展的特性是跨領域、跨國界及跨世紀的。在跨領域上,需具系統整合的觀念,且各領域亦需有明確的政策、目標及行動綱領,包括下列各領域:水資源、土地資源、海洋資源、生物多樣性、能源、經濟、社會、農業、環境技術、企業永續經營、城鄉發展。為了瞭解邁向永續發展之整體進展,經常藉「環境永續指標(ESI)」作為評估工具。
台灣雖然因政治因素,處處受到打壓,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的外交部持續努力加上落實「全民外交」的觀念,必定能得到更多國家的支持與肯定。台灣積極參與各項環境保護議會,除了想讓世界各國了解台灣、獲得支持外,也想和各國一起努力地守護這個地球村。畢竟,在環保議題上,大家都是地球人。 |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 |
大專組第三名陳慕璇 |
外交部部長黃志芳曾經指出環境永續外交是世界的潮流,環境永續外交可成為台灣在國際社會及外交場域上與中國區隔的競爭利基。環境議題在21世紀中受到國際上的關切而成為新新全球化議題,而我外交部也以環境外交做為國民外交的其中一項主力。
對於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政治地位特殊的台灣而言更有其必要在國內推動環境保護以讓後代子孫能享有我們所現有的資源並推展台灣經驗至我友邦及非友邦國家以與國際建立友好環境外交。如環保署於95年7月派員赴我非洲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建造環境水質檢測系統、又如台灣生態永續協會於96年11月組「生態外交團」派員前往我友邦聖露西亞進行當地生態調查皆是環境國民外交推動的實例。
在中國長期以來對我國國際活動空間竭盡所能的打壓及圍堵使台灣面臨國際空間漸趨狹小的當下更應該積極的爭取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以突破及克服目前的外交困境。因此,台灣不能再拘泥於以傳統外交方式參與任何的國際組織、團體或會議,但這並不意味台灣必須在名義或實質上矮化自身地位,而是在過去的各個國際組織、會議叩關失敗的經歷加上現實環境的困難,對台灣本身而言委實不利再走高階政治方向。
近年來台灣的NGO組織所具備的影響力及執行力日趨壯大,同時因為民間團體的熱情使非政府組織團體在人事及資源方面亦日漸茁壯,而我政府機關等應加強與民間團體或學校機構對話及合作的橋梁並藉由非政府組織管道增加我國在國際的活動空間將綠色理念傳遞到世界。故我政府應與學術單位或加強培養後繼人才在台灣已加入之國際組織中持續積極經營及以第二軌外交方式來為台灣爭取參與國際事務之機會,亦藉由參與聯合國外圍機構的國際活動來增加台灣在國際間曝光度。
除了與國際組織進行互動之外,也可藉由舉辦國際環境永續相關議題的研討會或會議並邀請國際上知名的相關領域學者或單位等來台參與討論、研究亦或是在每年地球環境日當天舉辦國際環境永續保護活動如澳洲的熄燈運動讓國際了解台灣國內對於環境永續發展議題也有相當的重視、努力及成果,如此一來便能增加台灣在環境永續發展領域擁有不可缺乏之地位而進一步使國際支持台灣跨向致力於國際議題參與的一員。
結論
在全球化的時代,環境永續發展顯然是各國皆需關注之議題。在西元2000年「千禧年宣言」(Millennium Declaration)中擬定之「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也以確保環境的永續能力做為15年間努力的其中一項目標。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曾以一部「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使全球重新注意全球暖化問題並以行動加以解決。根據IEA在2007年4月的報告指出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位居18、 亞洲居冠。而面對全球暖化的同時,我們必須從居家做起,例如隨手關燈、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及多栽種植物等皆可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自20世紀「寂靜的春天」一書揭開環境議題的序幕後,各國政府包含台灣在內其推動環境永續的腳步也從未停歇。近年來台灣國內上至中央下至個人無不投身於永續發展的浪潮中,同樣的也有非凡的成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去(97)年皆由外務省向外提出「美麗星球50」計畫以做為接續京都議定書之後的環境發展策略。而我外交部也打著「藍海政策」、「台灣經驗」、「環境外交」等招牌,試以「環境」讓台灣與國際接軌及進一步合作。諾魯共和國雖非聯合國的成員但是依然爭取並成為「兒童權利公約」之一員,雖然我國也非為聯合國一員加上中國對台灣的國際封殺,加入各類組織困難度相對提升。但只要台灣在環境永續發展上的努力讓全世界有目共睹,諾魯可以,台灣為什麼不行!
|
|
由環境永續發展理念探討外交新思維 |
大專組第三名劉翰芷 |
在如今產業全球化時代的客觀條件之下,各國以台灣為前進中國的基地作為緩衝據點,隨之產生的環境汙染議題是政府可以公權力介入的切點。WTO更是一個能夠展開外交攻防的國際平台,由於環境與經濟之間關係實為一體,因此積極利用經貿管道向世界發聲,傳達台灣對全球環保議題的態度及協助解決之道,亦為參與國際環保事務的途徑。
尤其近年來的環保產業,在面對全球共同追求永續發展之潮流下,逐漸成為各國重點政策。台灣身為WTO會員國,若能清楚定位本國環保產業發展、了解WTO最新環保產業分類、建立我國與WTO的一致性標準,將有利與國際環保產業接軌。環保產業內容涵括各式減低各種環境損害的具體技術,各國近來皆積極發展抑制溫室氣體的解決方案,若我國各相關部門能在該產業掌握先機,居於領航地位,將對於台灣與跨國企業的互動大有助益,進而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建立不可或缺的夥伴關係。
跨國企業社會責任累積外交資本
國際經貿發展趨勢上,綠色資本主義的觀點逐漸深化於各國際企業的經營理念中。當外國廠商以企業社會責任做為評價投資本國企業的要點之一時,國內企業經營策略將更加注重自身社會形象,使商業利益和環境護育充分結合成為一種必然的走向。我國許多企業主,如:台達電子、研華科技、光寶科技、聯發科技…等,已展開許多具體措施,健全企業社會責任。這類高科技產業在環境保護制度的建立與發展,皆可化作外交資本,用以向各不同國際區域共同體進行策略結盟,累積環境外交經驗。
人才培訓為環境外交紮根
外交拓展並非僅著眼於高規格國際會議的參與,政府平時即應鼓勵並推動我國民間環保團體與國際環保團體的學習訓練計畫、與國際組織合作成立跨區環保團體。藉由最真實的彼此合作互動及深刻瞭解,無論在長遠的外交政策或當前的發聲管道,均能提高國際對台灣環保運動的肯定,也為未來的國際活動參與率先播種紮根。
除了倚仗原有民間環保團體的努力,政府尚需以專案方式成立下一代的國際外交人才培訓,其目的不在專業外交官的養成,而著眼於培育具備國際視野、人文關懷的環境志工。自過去的實務以觀,我國民間團體或官方代表團(作為觀察員身分)在國際會議的參與過程中似乎缺乏主動展現議題討論及提供深刻實用的論述能力。
是故,政府應提撥經費預算,為NGO培力,也為國家投資未來台灣外交人才。
實做環保政策迎接世界潮流
我國政府除了在前述的民間活力外交上應該提供充足的訊息和資源協助,也應該協助國內傳統產業的轉型,更重要的是盡速通過溫室氣體排放法的制定實施。台灣要與國際接軌,不可自外於全球事務,更不能只停留在口號環保的階段,而應致力於國內產業結構環境的全面改革。
面對減少碳排放量課題,政府在能源政策上應積極開發再生能源,增加其發電比例乃是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頭號工作。此外,再生能源中的太陽能光電產業,在科技持續進步下,光能轉換效率不斷提高,單位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光源充足是台灣所具備的客觀天然條件,太陽能光電產業極具發展潛力,經濟主管機關若能積極研發該產業技術,不但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量,更能順利進行能源政策的替換汰新。
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已經成為國際環境的基本規範,二氧化碳也變成國家與企業綠色帳本的成本或收入。隨著溫室氣體的減量而帶來的產業轉型,政府所主導的氣候政策,應由減量及適應兩方面同時進行;民間企業宜朝節省能源、清潔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積極進行減量。
我國必須要朝低碳、低污染、高回收及資源循環使用的方向發展,才可以更確保持續的競爭力與未來的商機。歐洲各國都已考慮對來自不承諾溫室氣體減量的國家之商品課徵碳稅;供應鏈中的核心買家也開始要求供應商揭露環境績效資訊與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些對企業而言都是巨大衝擊。低碳經濟的方向已是世界潮流,台灣必須提早準備,預先作好配套措施以減緩屆時的強大衝擊,政府責無旁貸。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台灣經濟的提昇再造正處於瓶頸,卻也是一個可以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時機,透過產業轉型的調整,加以注入環保思維的改變,更能真正使台灣在環境永續發展議題上具有發言實力,並將我們的經驗分享給國際,作為外交策略在戰術應用上的最佳說帖。
結語
現今世界各國皆以環保作為國家重要目標政策,各國彼此間在相關議題上透過積極合作所形成的策略聯盟,致力於對環境保育關注,一同為全球環境保護盡份心力。如此的合作焦點可讓台灣在排除政治因素的情況下,由政府投資學術單位,研發台灣獨有的環境保護策略,使我們的環保政策與技術在國際間扮演相關產業的領導地位,進而建立我國在全球環境外交領域的不可取代的穩固地位。
台灣外交處境在中國處處排擠打壓之下,只能苟延殘喘地利用夾縫中求生存,近年來對外的邦交國更是屢遭中國以各種方式誘惑挖角。面對國際形勢比人強的情形,台灣更應該持續努力維繫原有外交關係,多方參與國際組織,將國人愛好和平、希冀在國際事務能有所貢獻的心意傳達給世界。台灣要走向世界,除了經濟、文化、民主制度的輸出之外,更需要全體國人同心協力為外交打拼,向世界發聲。 |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及其重要性 |
大專組第五名吳貞蓉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可以下從三個面向來討論:
(1)媒體
台灣的媒體太多篇幅在報導國內政治情勢,太多政治人物的口水戰,國際的新聞也以兩岸的互動為主。而談話性節目的焦點大多在內政,只有在發生重大國際新聞時才會引起熱烈討論,例如911事件、伊拉克戰爭以及西藏暴動。我們所接受到的大多都是媒體主流的報導與價值觀,很少深入去了解一個議題背後所代表的意涵。當911事件發生時,除了譴責恐怖份子的暴力行為之外,媒體似乎極少篇幅來談論恐怖份子的動機與背景為何,回教因此被貼上暴力血腥的標籤。
台灣的媒體應重視新聞的公正、真實性以及價值外,更應具有國際的視野,多宣導先進國家的優點,例如天下雜誌與某些書籍專題報導北歐五國良好的教育與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一般大眾看電視多過於看書刊雜誌,而視覺印象也較容易被記憶,或許能有電視節目透過旅行的角度來深入介紹各國的制度與文化。而當今最紅的全民最大黨節目,是以幽默的方式來詮釋國內政治和社會現象,或許此節目能延伸到扮演各國的行為者,討論當今重要的國際互動情勢,以及國際組織的意義與內容,讓年輕人能朗朗上口的口頭禪不再局限於台灣。
(2)學校與教育
台灣的歷史及地理教育大多是應付考試而背誦,而現在教育流行看圖說故事,然而歷史就像一本看不完的故事書,一般只能了解在哪一個時間點發生什麼事,但事情的細節就不甚清楚,因為每一個事件涉及的篇幅太廣。因此在背誦歷史的同時,學生也能有自由發揮的專題研究報告,去探討有興趣的領域,而學校也能提供誘因激勵學生從事研究探討。
另一方面,近年來各大學講究國際化,與各國簽訂為姐妹校,促進國際學生之間的交流,從短期遊學到長期留學,提供各國學生彼此研習的機會,除了增進語文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我的國際觀。然而,並非每一個人都有出國研習的機會,國際觀在國內就可以培養,從國中開始學習關懷國際事務,學校的歷史課可簡單講述一些國際主流的價值觀—如人道、環保等議題。而到大專院校時,可開設國際關係相關的課程讓學生自由選修,來進一步探討國際政治與經濟互動的層面。
另外,也能透過電影來宣傳國際事務,例如血鑽石(非洲內戰等政治與人道的議題)、不願面對的真相(環保議題)以及追風箏的孩子(除了講述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歷史,更提到種族的歧視與男女不平等的雙重標準等),故事情節與角色之間的互動能引起國人對國際事務的興趣。
(3)政府與非政府機構(NGO)
政府可與大專院校合作舉辦提升國際觀的座談會,而民間也有許多機構辦理出國打工旅遊或是海外志工研習的機會。舉例來說,AIESEC是一個促使青年探索、開發自我的潛力,貢獻領導能力,以及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力的國際學習平台。AIESEC提供在學生及畢業生海外研習的機會,讓青年有機會體驗海外生活。而在國內,AIESEC的網路平台促使各國的青年彼此能透過英文討論國際事務,接觸到不同文化及思考模式。
另外,好的產品若沒有一套完善的行銷策略則白費心力。政府若與媒體合作大量的宣傳國際事務研習的好處與機會,政府與企業能提供獎學金鼓勵青年或有志之士赴海外學習,來表達台灣熱衷參與國際事務的意願。
結論
在國內,我們可以透過媒體關心國際事務,學習他國良好的文化制度。在國外,我們可以參與國際組織,或是透過旅行更了解世界各角落的人文風情。在多元主義的潮流下,國際觀的養成使國人能擺脫單一方向的思考模式。然而不管是從媒體、學校教育、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推動國人國際觀的養成,最重要的還是個人是否能體認到國際觀對自身與他人的重要性。例如:非洲的內戰與我們有何關係?就像電影血鑽石裡提到,某些非法的鑽石流通到市面上,而那些鑽石來自於非洲衝突區,當我們知道事實的真相時,雖無法干預他國內政,但可以透過抵制購買非法鑽石來表達我們的人道關懷。最後,台灣更應該打造一個國際化的環境,吸引外國公司進駐台灣,且讓觀光客對台灣有良好的評價。在台灣與外國人有頻繁交流的機會之下,自然會增進國人的國際觀。
|
|
如何增進國人之國際觀及其重要性 |
大專組佳作劉華融 |
在台灣國人普遍缺乏國際觀的情形下,筆者提出三個層面來分析如何增進國人的國際觀成長。
(一)教育面:現在教育體制之下,為了培養學生的國際觀與兼顧本土化,所採用的方法都從語言著手,用英語與台語的教學培養學生擁有國際觀的同時也保有本土意識,皆把重點擺在學習語言以及大國歷史地理等社會文化面上,培養學生國際觀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開始,學生藉由觀察世界上的國際大事來分析來比較國內有無相似事件或是發生在自身國家時該如何處理,去刺激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國際觀視野,在此同時,也要好好培育學生對於自身文化的重視以及深耕,才能站穩放眼世界的立足點,也就是自身國家的文化與傳統。在學校所要培養學生的就是對於國際觀所該具備的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二)媒體面:台灣的新聞五花八門,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全年無休,不停的在轉播最快最即時的新聞,但是,令人感到失望的是,不管在午間或是晚間的新聞,一個小時的播報時間中,對於國際事件的報導總是用唸稿子就拋諸腦後不理的態度帶過,很少會去深入研究分析,也給了台灣國人匱乏的國際事件資訊管道,台灣新聞重視在社會新聞與腥羶色等重口味的新聞上,哪裡有重大兇殺案就會有持續追蹤報導,相對來說,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軍隊鎮壓、政治暴力、街頭暴動的新聞似乎就顯的漠不關心,這對台灣國民增進國際觀的機會上是個嚴重的打擊,媒體重視收視率剪掉國外重要大事,以國內社會案件取代,觀眾在長年累月下來對國際大事懵懵懂懂到不知不解,導致台灣國民的國際觀能力下降,這部分媒體要負起相對部分責任。
媒體必須在播報內容上必須加以改進,在國內新聞上減少刑事社會案件播報時間,改增加世界各地的大事報導,不論強國或是第三世界國家一視同仁,增加國際情勢(區域或是全球)的專題分析報導,跨文化的深入分析帶給國人瞭解世界各地的居民與政府在做些什麼在想些什麼!
(三)文化面:這是最為廣泛層面,由從小的教育,週遭的人事時地物長時間的影響教化,讓孩子從小就培育出世界一體,地球村共生共榮的世界觀,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國家的居民外,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不同的生長環境所不同的族群與人種,可是大家都居住在同一顆星球上,這塊是大家的土地。
筆者認為父母從小的教育是對小孩子性格影響最深的部份,藉由父母的帶領可以創造出孩子未來最好的國際觀基礎。例如說:父母帶著小孩去從事一人一生植一樹的活動,讓小孩子知道,這棵樹會對地球氣候生病的症狀藉由全人類的努力得以減緩;在小孩子到了適當年齡的時候鼓勵他尋找出國見識的的機會例如:CIEE每年暑假都會有美國暑期打工的活動,藉由不同族群不同語言的互動,讓小孩子了解彼此都是居住在同一塊地方的朋友。
為何國際觀在未來的世代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腳色?它的重要性何在?
從16、17世紀的工業革命開始,交通工具的發展已經開始急劇拉近人與人時間與空間的距離,同時,工業革命也是帶動出跳脫封建時代,帝國時代洪流的舵手,也把人類從農業為主的生活方式拉到製造業為主要產業的工業競爭,生產速度的加快,交通工具把時空的拉近,金錢也同時快速流動,也開始最初的貧富差距了!在20世紀資訊革命的發酵,把地球變成一個聚落,從大航海時代的距離遙不可及,到現在近若咫尺,國與國之間變成了鄰居般的相近。不管哪裏的人類都一樣,在世界越來越小的變化下,已經無法畫地自限,要開始打開世界的窗推開世界的門,大步向外邁去認識居住在這個村落的各位鄰居。也要深深的體悟到,不管是居住在哪裡的人類,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別人的快樂是自己的快樂,自己帶給別人幸福,幸福也會有人帶來給你。
這種跳脫國家、跳脫種族、跳脫語言隔閡、跳脫利益的世界,正一步步向全人類邁進,以地球為家的,以全人類為鄰的國際觀在將來終有一天會到來,這樣的國際觀及早培養,對自己對子子孫孫都是一種最重要的人生課題,在面對國際觀時的責任與大愛也是一生的人生志業。國際觀的重要性已經不容言喻了!這是在未來的競爭力,缺乏國際觀的將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生活,擁有完整廣闊國際觀視野的人將會是未來的領導者。 |
|
假如我是一個外交志工 |
大專組佳作谷大為 |
壹、前言
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浪潮席捲今日的人類社會,放眼向世界望去,台灣在政治民主化的過程中不但沒有缺席,民主制度更在歷次的大型選舉、公民投票中逐漸成熟,政府的行政效能也在人民的監督之下日益健全;台灣的本土企業,雖然近年來面對產業外移、本地勞力不足等重要問題,卻也能在社會穩定的基礎下,從清一色的中小企業,逐漸有了登上國際舞台的大企業。
然而,在第三部門方面,由於長期在國際社會上受到孤立,除了台灣的公益團體和國際社會少有直接的連接,屬於國際級公益組織在本地的機構也較少,多為本土自行發展出來的義工團體。非營利公益組織以及志工活動不但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扮演關鍵角色,更是社經發展及政治參與的主要動力。因此,本文將針對上述台灣特殊的志工發展型態,初步討論外交志工,包含筆者投入時間較多,也是外交志工中重要領域的醫療志工部份;並就目前發展的狀況,分析其優缺點,並研究未來可能的發展模式。
貳、外交志工的基本條件
根據憲法定義,我國的外交,旨在「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因此,所謂的外交志工,就是肩負上述外交責任,自發性而不以私人利益作為主要考量的服務活動參與者。
比較國內外的志工發展環境及狀況後,為了討論上的需要,以下的段落將外交志工粗分為兩大類;然而,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外交志工,有許多必備的共同前提,當中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禮節,以及正確的態度。這是決定志工服務是否能長久運作的重要關鍵,對外交志工而言,最重要的態度是「利他」,有了長存於心的利他精神,合作、包容等重要的概念自然就會被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此外是足夠的溝通能力;志工活動多半需和人合作,本地語言包括國語及閩南語,以及目前被認為最接近國際語言(lingua franca)的英語,便是最基本的能力;若能因應服務主要對象的不同而有第二外語的能力,則絕對會使志工服務的進行更為順利。
参、結語
外交志工,志工外交
對我個人而言,如果能夠分別長期投入幾種不同類型、領域的外交志工活動,除了能夠在與來自不同專業的志工朋友互動過程中,鍛鍊自己與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之外,同時也能增加作為一個醫學生應有的多元思考能力,以便在進入社會之後能更快融入不同的團體中,增進各專業之間橫向連結的強度。
事實上,外交志工活動除了能夠培養我們的國際視野之外,它就像是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個體」與「國際社會」之間的持續、動態的對話過程(an active dialogue)-個體投入於志工服務中,而服務本身則啟發個體思考,誘導我們發掘自我的潛能,以更寬廣的角度認識自我的優點和缺點。
我們常以為,是先有了國際公民社會,才漸漸發展出了外交志工;但事實上,更可能的情況是在有了良好發展的國際第三部門之後,國際公民社會才變得越來越成熟,而其中的關鍵,便建立在「個體投入志工-志工啟發個人」這樣的良性循環之上。外交志工風氣的日益盛行,必將有助於台灣公民社會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