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中部南雷伊泰省(Southern Leyte)聖伯納鎮金沙胡宮村因連日豪雨及輕微地震,在今(95)年2月17日引發山崩土石流,掩埋當地村莊、學校,造成約200人死亡,1,500人失蹤的慘劇。
本部 黃部長在獲悉該項不幸訊息後,立即指示亞太司聯繫駐菲律賓代表處吳代表新興向菲國當局轉達我政府及人民關懷慰問之意,並即協調行政院衛生署捐贈菲國政府10萬美元及「緊急醫療衛生組套」(重約900公斤,可供3,000人使用一個半月之藥品及醫療器材),作為緊急救助菲國災民之用。該衛生醫療組套經本部及衛生署協調中華航空公司班機托運,於翌(18)日下午運抵菲國轉送災區,同日本部另緊急協調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及財團法人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籌組一31人的搜救隊,並攜帶近3公噸的救援物資於19日清晨7時35分搭乘中華航空公司第CI-631號班機馳赴菲國,本部並指派亞太司張秘書世洲及駐菲律賓代表處洪秘書正彬隨團全程陪同前往災區協助照料。
本部 黃部長對此次我組團參與人道救援任務至為重視,對搜救隊成員於救災期間之人身安全亦深表關切,並於搜救隊出發當(19)日清晨6時20分趕往中正國際機場主持授旗儀式。部長除與搜救隊團員一一握手寒暄致意外,並於致詞時對搜救隊全體成員發揮大愛精神,立即放下手邊工作,在極短時間內籌組人員、裝備,並募集救災物資所展現的高度動員能力與驚人效率,表示肯定與讚賞,並期勉該隊人員在「安全第一,救人為先」的前提下,順利圓滿達成救災任務;部長嗣更親自陪同搜救隊一行進入機門並目送隊員登機。
我搜救隊於19日上午9時40分抵達菲國馬尼拉國際機場後,旋即轉搭菲國軍方準備的C-130運輸機於當日傍晚抵達災區,除聽取菲國救難單位有關救援情形及進度的簡報外,並就我搜救隊參與救災任務等交換意見。我搜救隊一行於翌(20)日清晨進入災區展開救援工作,我搜救隊為繼美國(由是時正於菲國進行演習之美軍轉赴災區參與救災)及馬來西亞兩國救援隊,第三支參與協助救災的外國隊伍,其餘國際搜救隊伍尚包括土耳其、西班牙及葡萄牙等三國,惟上述各國救援隊伍之裝備不如我搜救隊之先進完備,未能切符搜救之需,且我搜救隊員士氣高昂,紀律嚴明,菲國官員及災民皆對我搜救隊留下良好印象,並深獲國際媒體注目及廣泛報導,包括菲國GMA、ABS-CBN、AFP及寰宇有線等電視台;ABS-CBN廣播電台;馬尼拉公報、菲律賓星報、馬尼拉每日旗報、自由報、華文聯合日報等多家平面媒體;中央社、CNN、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通訊社之記者均在災區現場進行採訪,並播出我搜救隊參與救災情形。我搜救隊於2月27日結束救災任務返抵國門,本部
黃部長因是日公忙,未克親往機場,特指派陳主任秘書永綽代表前往接機致意。
為了不在這次災變人道救援行動中缺席,在本部的積極協調聯繫下,中華民國搜救總隊的隊員朋友、法鼓山基金會的志工及師兄師姐,經維力食品公司大力捐贈民生物資,及中華航空公司居間協助與慷慨贊助,在災變發生後最短時間內,展現合作無間的默契,凝聚民胞物與的情懷,使得我搜救隊順利趕赴菲國災區參與搜救工作,至為難能可貴,堪為一趟充滿台灣愛心,且意義深遠的跨國救災及睦鄰行動。而在救災期間中,全體搜救隊員及法鼓山的師兄,不畏艱難,奮力救災,透過國際媒體的廣泛報導,向菲律賓政府及人民展現台灣人民無私奉獻與堅忍勇敢的精神,贏得菲國朝野各界及各國搜救隊伍的敬重與讚揚,並獲致國際媒體的廣泛報導。
本部為對此次參與及贊助救災任務之慈善團體與民間企業申致謝意,特於3月13日(星期一)下午於本部大禮堂舉行「協助菲律賓土石流救災感謝茶會」,並恭請
部長親臨主持及頒贈感謝狀予各該團體與企業。此次本部與國內慈善團體與企業攜手合作,在極短的時間內籌組救災隊伍趕赴災區救災,不僅為日後政府與民間攜手進行「人道外交」立下良好範例,也為「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博愛胸懷做出最佳註解,再次印證「台灣之愛,無遠弗屆」的真諦,對增進台菲關係,樹立台灣國際人道關懷形象及提高我國際能見度亦具正面意義。本部對於中華民國搜救總隊、法鼓山基金會、中華航空公司及維力食品公司發揮廣博愛心與救助動能深表感佩,亦將借重此次經驗,繼續強化政府與民間人道援助合作機制,期將我政府與人民積極參與國際人道救援工作的精神發揚光大,以營造台灣作為人道大國的形象,並使「台灣愛心」成為為台灣發聲的最佳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