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群高中生,尤其是四個剛剛升上高一的新鮮人來說,「作外交」彷彿是一個乍聽之下無比「大人」的名詞。令人驚訝的是,它大概成了我們求學階段中最另類、也最光彩奪目的一段回憶。回顧這半年的時間,用一首波瀾壯闊的交響曲來形容,可謂恰如其分。
才不過進到高中幾天,就看到了學校公佈的比賽消息,讓我們這四個有緣分的建中生Jason,
Shawn, Simon, Vincent有機會聚在一起。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好像不怎麼陌生。我和Simon來自同一個幼稚園的同一班,Shawn有一段日子和我在同一個樂團演奏。甄選後的第一次集合,反而比較像是一次大團聚。而我們小尖兵之路的序曲,就在無數的驚喜中展開。
不諱言,很多學校都把外交小尖兵列為重點比賽項目,勢在必得,建中也不例外。光是看著我們的列祖列宗-學長們的光輝紀錄,就已經閃到快睜不開眼睛,而隨之而來的壓力自然不在話下。然而,還有多位老師和我們在同一條船上,他們所面臨的恐怕不僅止於此。
準備比賽的那段時間,大概是我們待在學校時間最久的一段日子吧!當其他人正在體驗高中生活無比活力的同時,我們則是以前所未有的態度與熱情準備這場比賽。從無到有,從雞同鴨講、沒有共識到擬出主題、寫出講稿,小小一間英文科研究室成了我們的第二間教室。我們沒事就往那裡跑,無論上課或下課、白天或黑夜,研究室的燈幾乎都是亮著的。那幾個月大概是我們寫英文文章次數與密度最高的吧!和武陵高中一樣,我們也為了創作劇本親自拜訪了劇中的發明家─鄧鴻吉先生。非常感謝他能夠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訪問,甚至來欣賞我們的彩排。而期中考前一個禮拜是少數幾個我們可以暫停練習的時段。過程中,我們四個得到了老師暖暖的關愛與指導、學長的傳承,還有,學校的大力支持。
從初賽到決賽,我們四個不只在英文上有所精進,更培養了絕佳的團隊精神與默契。訓練如何包容、傾聽與提出自己的意見。畢竟能長時間的和同一群人合作,為了同一目標而努力的機會真的不多。儘管過程中有一些小摩擦,但這就是學習,相信我們四個都非常珍惜也很陶醉在這次的經驗中。
開學後的第三個月,我們很榮幸的拿到了我們四個在建中的第一個校外獎項,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將在寒假與冠軍隊武陵高中以及新竹女中一同參加政大外交系所舉辦的國際事務研習營,而後前往歐洲訪問。
學期結束後的第二天,我們滿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政治大學。這五天四夜,大概是我們參加過最棒(棒到不可思議)的營隊。我們有機會和來自各地的高中生交流、一起上課和一起生活。而這幾天也像是一個磨練把陌生人變成好朋友的技巧訓練。透過各種活動,讓大家有機會和同年齡的青年們社交一番,而十二位外交小尖兵也藉這個機會都混熟了。同時,我們也能聆聽到很多教授的精采課程,充實我們對國際情勢的認識,也了解基本的禮儀以及外交工作的甘苦。
農曆春節之後,我們在大年初五便馬不停蹄的與外交部王副司長、教育部中辦劉委員以及三位老師一同前往荷蘭與比利時進行訪問與交流。大部分的小尖兵都沒來過這兩個國家,能夠和那麼多同儕一起出國,使得這份經驗非常特別。短短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我們拜訪了兩國的國會、歐盟的執行委員會以及議會,還有與三所當地學校的學生進行對談與互動。另外也參觀當地的名勝以及拜會兩地的駐外館處。感謝外館人員的細心安排,讓我們能夠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無論是用餐、住宿或各種狀況的處理都讓團員得到最好的照顧。
很快的,高中的第一個學期過去了,陪伴我們四個走過這半年的外交小尖兵活動也暫時告一段落。六個月來,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首先謝謝外交部以及教育部舉辦這項活動、安排這麼令人懷念的行程;謝謝三位最最最辛苦的指導老師、前幾屆的學長們以及學校所有的英文老師。還有,謝謝我們的父母在比賽期間給我們全力的支持。
總歸一句話,對我們這些沒有接觸過外交的年輕人來說,外交小尖兵這個活動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作外交,也可以很hi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