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的小點,在皮下挖地道
隨處打洞)、蝨子(中間一
小點,周圍紅一塊,退疤要
3
個月)和跳蚤(一直線的
數小點,每點間距愈來愈
短,因為血愈吸愈多影響跳
遠能力)最為囂張。臺灣醫
生說這是環境因素使然,沒
治本的藥,所以只能猛抹類
固醇囉。
斐 濟 , 可 以 是 「 潛
水鐘」,也可以是「花蝴
蝶」(蘇瓦號稱「南太的紐
約」),全看怎麼想。若和
吐瓦魯、吉里巴斯比當然較
為便利,但和紐西蘭、澳洲
比那就遜色多了。區域駐在
同仁常開玩笑說,在斐濟超
市買的食品要「儘快吃」,
因為效期已近(從紐、澳退
下來的);在吐瓦魯、吉里
巴斯超市買的食品要「馬上
吃」,因為已到效期(從斐
濟退下去的)。外交人員沒
有選擇戰場的權利,除了身
體勇外還要心理素質高。島
國駐在同仁們,辛苦了。
斐濟周邊區域共
14
個
島國,從最早獨立的薩摩亞
到橫跨南北、東西半球的吉
里巴斯,從惟一未曾淪為殖
民地的東加到政變頻仍的斐
濟,一路走來並不平順。在
土地人口都極為有限、無法
形成規模經濟(巴布亞紐幾
內亞除外)的情況下,國家
收入主要仰賴觀光、海外國
人匯款(像紐埃在國外的人
口就超過其國內)和外國援
贈,現在還要面對氣候變遷
的威脅。
在傳統與現代、掠奪
式成長(如諾魯國民所得早
在
1960
、
70
年代就突破
2
萬
美元,但隨著磷礦開盡一切
打回原形)與永續式發展、
東方與西方大國間徘徊的島
國,未來何去何從?
思 想 歸 零 一 下 , 或
許不需用太多的現代眼光
看待島國。所謂「失敗國
家」(
failed states
)
或「不
具型態國家」(
unformed
states
)
都是西方的觀念,
如果島民習於「只要魚吃,
不願學釣魚」,好像也不
一定要強迫人家。「島國
雖小文章多,未可輕言井
底蛙」,島民在太平洋自
給自足數千年,本有其生
活智慧,「太平洋之道」
(
Pacific Way
)
未來應也繼
續受當年灑石頭那位造物者
的眷顧吧!
▲ 臺灣原住民團訪問斐濟。
▲ 臺灣與斐濟有種源於「南島文化」的淵源。
55
The MOFA Quarterly
|
March 2014
|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