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Home 回外交部首頁 外交部通訊-所有期刊
 
生活有感 Life Essay. More
同歡共樂喝春酒,扶老攜幼暢春遊─總務司活動集錦
聖城巡禮─耶路撒冷腳蹤行
從日本311震災談美日文化差異
難乎易乎─我的葡萄牙語學習趣聞
從日本311震災談美日文化差異
img
img日本文化深邃幽雅,美國文化廣博多元,藉著比較文化差異可以增進瞭解,對外交工作之推動亦有相當裨益。
  北美司 陳銘俊  
 
文化比較與經驗分享
icon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外海發生了9級規模的大地震,伴隨著海嘯及其後接連發生的福島核災,讓世人見識到日本人民面對天災巨變時的沉著與遵守秩序,與其他國家於災變時,當地居民多驚慌失措,甚至發生掠奪的情形,形成了強烈對比。驚嘆之餘,也不禁令人對日本的民族性感到佩服與好奇。筆者進部20年,兩次外放日本,一次大阪,一次東京;第一次外放回部後,曾赴柏克萊大學進修1年,第二次外放回部,任職北美司迄今年餘,服務期間接觸最深的國家可說是日本,其次就是美國。在此野人獻曝,以探討日本民族性為主,試作日美文化差異的比較,並分享工作上的經驗。
 
「含蓄」美德
icon日本人的沉著來自文化中存在著「含蓄」與「重恥」。日本人飲食清淡,重視「隱藏的味道」;美國人則較開放,喜歡高甜、高脂、高卡食物。日本人在國際會議中不習慣表達意見,大都沉默寡言,對情感外露感覺羞恥,對愛情也如其飲食習慣般,含蓄不外露,稱「好き(喜歡)」就代表愛的不得了,不習慣直接說「愛」,在公眾場合親密更是無禮的表現;美國人則喜歡對生人搭腔,給人「一見如故」的感覺,在國際會議中也勇於發言,認為發問是獲取知識的捷徑,對愛情則是直接、外顯,家人間更是每天把愛掛在嘴邊,擁抱甚至親吻。有人形容日本人的個性像洋蔥,被一層一層的皮覆蓋著;美國人的個性則像香蕉,一剝就全開。
 
相處模式大相逕庭

icon日本人含蓄、靦腆、拘謹,且有強烈的團體歸屬感,要打入日本人的圈圈並不容易,然而一旦成為朋友,就會一輩子持續交往,彼此常藉每年「中元」、「歲末」節慶相互寒暄送禮,維繫友誼;美國人則熱情奔放,認為人與人一定要能很快就彼此認識,因此初次見面就熱絡多情,容易交朋友,然而一旦散去,可能會「人走茶涼」,甚至逢年過節連張賀卡都不寄。

icon日本人的含蓄也隱藏了另一層的意涵:就是與人「保持距離」。即使很熟的朋友,日本人也是以姓相稱。人與人之間,甚至家庭成員或親子之間也講究禮節,對輩份職位更是界線分明,敬語、謙卑語、稱謂及相關用字遣詞,均極為嚴謹。反觀美國,不論長官部屬或師長,通常都以first name相稱,表示親近,熟識之長官及部屬間更可勾肩搭背,即使對不熟的長官,也不忌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icon或許正是這分內斂、自制的性格,使日本人即使面對突如其來的災變,也不會陷入歇斯底里,或怨天尤人,流露出憤怒的神情;只是認命地默默承受苦難,保持尊嚴,迎向試煉。

 
「恥」的文化

icon日本文化非常重視「恥」,認為打擾或麻煩人是非常不應該的事。記得第一次到日本,經過球場,日本小朋友正在打棒球,打者沒打中,球就往我這裡滾來,我習慣性地撿起來,回扔過去。這時小朋友們整齊畫一地向我鞠躬並大聲說:すみません(抱歉或對不起)。我一時愣住了,心想,你們沒做錯,為什麼說對不起。同樣情形在臺灣,只要說聲謝謝即可,相信在美國也是如此。すみません代表無以承受或報答你的「恩情」,是日本人最常用的謝辭,其心態之謙卑,可見一斑。

 

與日前首相麻生太郎合影。

與美前總統柯林頓合影。

與AIT/T司徒文處長合影。

 

icon日本人從小被教導不要「迷惑(中文指打擾)」人,因此在街上迷路也不太問路,一般都會找「交番(派出所)」求助,因為日本人以打擾人甚至向人求助為羞恥,日本的公園裡或車站附近,雖有許多流浪漢,但未曾見他們行乞。在美國,雖然社會上競爭極其激烈,但競爭落敗者,可以大大方方的申請社會救濟,在高速公路出口處,經常看見流浪漢舉牌「I am hungry.」,街上也經常可看到流浪漢微笑地向路人討杯咖啡喝或要些零錢坐車之類的。美國人受基督教義影響,篤信「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先那樣待他」,而日本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日本人不習慣被打擾,也不打擾人。

icon「恥」的文化另一種表徵,就是重視榮譽、名節和自尊。日本有句諺語,形容武士即使快餓死了,也要口裡咬根牙籤,裝作才剛吃飽。「菊花與劍」一書中提及二次大戰時之日本海軍戒令,要求即使在受到魚雷攻擊,棄艦登上救生艇時也要極其遵守禮節,「否則將會受到全世界的嘲笑,美國人會把你們的醜態拍下來,送到紐約放映」。此外,日本人比較認命,不會在災變中怨天尤人,這與其含蓄本質,以及「恥」的文化都不無關聯。日本社會一向有高度自律且重視「禮」的文化,不論在何等景況,所為所行都要合乎分寸,不能忽略他人的感受,所以飽受驚嚇的災民,沒有責怪政府救災效率太差,也沒有搶領物資,或趁火打劫,仍能井然有序,沉著應變。

icon相對於日本「恥」的文化,美國的文化著重良心的苛責,或可稱為「罪感文化」,藉著懺悔減輕自責和心理的重擔。美國人看重生命的權利,認為生命是造物主授予的,因此不會像日本人一樣,感覺榮譽、名節受損,生命不能再綻放美麗,就選擇走上絕路。

 
「集體」意識

icon日本人的秩序,是來自「集體」意識與「和」的精神。美國文化的核心是個人主義,重視個人的特色、實力、經驗、知識及自由,不在乎年齡,寫我時總是用大寫的我「I」;日本則重視集體,認為「出頭的釘子會被敲」,害怕被同伴排斥,一般寫我時,寫作「私」,小男孩寫我則寫「僕」,表示謙遜或卑下。有人形容美日的文化差異如同棒球和拔河,棒球重視團隊合作,也注重個人表現,分配成果時,大家有份,也依據個人表現獎賞。拔河則需全體合作才能勝利,但不論勝負,都難以判斷個人成績,個人淹沒在集團之中。日本非常強調集體,因此,社會中充滿各種團體,從專業到插花、茶道,甚至公寓大樓都有自治會,以「回覽(傳閱)」板聯繫組織的規定或活動,有人把日本人比喻成一群小魚,井然有序地朝一個方向游動,形容可謂貼切。

icon日本社會重視團體紀律,好禮自制,要求完美,在意周遭人如何想、如何看,把群體利益置於個人之上,這也就是在此次311大地震時,日本人面對巨變,卻能表現出冷靜、自制、不呼天搶地、不謾罵對立的文明底蘊。美國人則重視獨創、平等,比較重視自我,認為對的事,就不在意別人怎麼想,對犯錯也有不同的認知,認為「Good judgement comes from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comes from bad judgement.」,也就是認為「失敗為成功之母」。

icon日本人盡忠職守,敬業樂業,不以作為組織中的小零件為恥,反而以作為組織一員而自豪,因此常常穿著制服或配戴團體之徽章。美國人則隨時磨練自己才能,隨時待價而估、隨時準備跳槽。福島核電廠的勇士,與其說是為人類遠大的理想和情操,而勇敢奉獻,不如說是為了日本民族(團體)的永續,而犧牲自我。

 
「和」的精神
icon日本人最珍視的是和諧一致,忌諱公開衝突。因此,為避免尷尬、傷感情,無論政治家喬事情,甚或一般婚姻,都習慣延請中間人居間斡旋,談判協商也講究「根回し(私下協調)」,對人的拒絕也是迂迴間接,不明確推辭,習慣以「考慮考慮再說」,或是乾脆沉默,意在避免對立,或傷害對方感情,長期下來就養成了一種和藹可親、溫文爾雅的習性。是以此次震災,在嚴重的糧食、飲水缺乏下,災民仍能平和、有耐心、有秩序的長時間排隊領取救難物資,沒有爭吵搶奪,表現出一流的風度。而美國人在洽談事情時,總習慣開門見山,講清楚自身立場、感受及要求,也常常以追根究柢的方式抽絲剝繭,或從反面辯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雄辯,積極尋找解決事情的方案。
 

文化不同,情誼一樣深厚

icon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筆者十分憂心日本友人的安危,透過電子郵件或電話等管道慰問,收到友人們報平安感謝與抒懷的覆函。此次事件讓我想起工作上的點點滴滴。在日本圈工作,凡事較為嚴謹、保守,人與人之間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工作態度像是引擎全開,全力以赴,而在北美系統,同仁較為輕鬆、幽默,放鬆心情,像是idling中的引擎,隨時準備跑長遠的路,以因應艱鉅的任務。

icon記得駐日馮代表寄台曾經形容我與日美關係的差異,表示臺灣與美國的「絆(關係)」如同頭(腦)與頭的關係,臺灣與日本的「絆」則有如心與心的關係,說明臺灣與美國是理性交往,與日本則是情感交融,真是再貼切不過。此次日本震災,臺灣人民踴躍捐輸,善款高居世界各國首位,不但使日本全國上下十分感動,日本首相更破天荒地對我致公開信,讚許兩國間的「厚重情誼」,並強調「一碗湯、一條毛毯-溫暖了眾人冰冷的身心;救援隊在化為瓦礫的市街中-拼命的搜尋著我們的同胞」,言詞之間,充分的肯定了臺日深厚緊密的情誼。

日本文化深邃幽雅

icon日本文化深邃幽雅,美國文化廣博多元,均屬難測,藉比較文化差異,或有助瞭解日本政治生態,與美國及我國之差異。對美交涉,以誠信、坦然、零意外最為關鍵,對日交涉則靠透經正確門路,打通關節。相信增進對不同文化之瞭解,對外交工作之推動,應有相當裨益。 外交部通訊

 
MOFA NEWS AND REPORT|JUNE. 2011|Volume 29 No. 3   
T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