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馬總統就任兩年多以來,我國實施了新的外交政策,也就是活路外交政策。這個政策迥異於以往長期與中國大陸的對抗,而正視中國大陸的崛起。在中國歷史上的戰亂時代,歷有相互攻伐不輟,興衰承繼不絕的現象。這些祖宗的經驗,對爭戰與和平已各有明訓。如今我們與中國大陸趨向和解,古訓中的一些論述,或可做為對這個新政策的評斷標準。
西漢劉向的巨著「戰國策」,描述戰國七雄加上若干小國彼此不斷「合縱」與「連橫」征戰,造成死亡無數,其間獻策者眾,奔走遊說於各國君主之間。戰事雖難免,然戰勝之道非土地大、人口眾,亦非經常出兵征戰他國者。何者為勝?雖霸如秦者亦必請求智謀用兵之策。是以「戰國策」之戰亂中求勝之道與今日海峽兩岸之爭戰與和平,豈無可借鏡者乎?
致勝第一招 - 去戰
近將「戰國策」一書閱畢,俾得以將上述論點加以詳述闡明也。戰國策之致勝之道不外乎「去戰」而「攻心」。去戰者如「或為六國說秦王」一篇談到:
或為六國說秦王曰:「土廣不足以為安,人眾不足以為強。若土廣者安,人眾者強,則桀、紂之後將存。昔者,趙氏亦嘗強矣。曰趙強何若?舉左案齊,舉右案魏,厭案萬乘之國,二國,千乘之宋也。築剛平,衛無東野,芻牧薪采莫敢窺東門。當是時,衛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曰:「吾將還其委質,而朝于邯鄲之君乎!」于是天下有稱伐邯鄲者,莫令朝行。魏伐邯鄲,因退為逢澤之遇,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天下皆從。齊太公聞之,舉兵伐魏,壤地兩分,國家大危。梁王身抱質執璧,請為陳侯臣,天下乃釋梁。郢威王聞之,寢不寐,食不飽,帥天下百姓,以與申縳遇于泗水之上,而大敗申縳。趙人聞之至枝桑,燕人聞之至格道。格道不通,平際絕。齊戰敗不勝,謀則不得,使陳毛釋劍掫,委南聽罪,西說趙,北說燕,內喻其百姓,而天下乃齊釋。于是夫積薄而為厚,聚少而為多,以同言郢威王于側牖之間。臣豈以郢威王為政衰謀亂以至于此哉?郢為強,臨天下諸侯,故天下樂伐之也!」
這篇的意思是說,有人告誡秦王,不要經常攻打別的國家,否則就如其他當時自認地大人眾之國如趙、魏、齊、楚等,反而一個個被戰勝。
經常用兵 雖強必弱
至於用兵的其他壞處,蘇秦在「蘇秦說齊閔王」一篇中說到,攻戰足以毀壞國家,耗費資財且使將士民眾疲勞不堪,故善於用兵對國家並不利,經常用兵,雖強必弱:
故明主察相,誠欲以伯王也為志,則戰攻非所先。戰者,國之殘也,而都縣之費也。殘費已先,而能從諸侯者寡矣。彼戰者之為殘也,士聞戰則輸私財而富軍市,輸飲食而待死士,令折轅而炊之,殺牛而觴士,則是路軍之道也。...故民之所費也,十年之田而不償也。軍之所出,矛戟折,鐶弦絕,傷駑,破車,罷馬,亡矢之大半。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廝養士之所竊,十年之田而不償也。天下有此再費者,而能從諸侯寡矣。攻城之費,百姓理襜蔽,舉衝櫓,家雜總,身窟穴,中罷于刀金。而士困于土功,將不釋甲,期數而能拔城者為亟耳。上倦于教,士斷于兵,故三下城而能勝敵者寡矣。
地大人眾之大國如秦、楚等七雄,宜去戰已如上述。小國如中山者宜「去戰」之說亦同,蓋因其不節制戰爭,終遭亡國。在「蘇秦說齊閔王」同篇中曾談到:
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趙,南戰于長子,敗趙氏;北戰于中山,克燕軍,殺其將。夫中山千乘之國也,而敵萬乘之國二,再戰比勝,此用兵之上節也。然而國遂亡,君臣于齊者,何也?不嗇于戰攻之患也。由此觀之,則戰攻之敗,可見于前事。
制勝第二招─攻心 |
|
「去戰」之後要講究「攻心」,才是真正致勝之道。「秦攻韓圍陘」一篇,范雎勸秦昭王,說明了強大秦國計劃進攻較弱小韓國,宜記取秦國穰侯十次攻魏,因只求土地而不得人心之失敗教訓,蓋土地為人主所最愛,故有死士為之效命也:
秦攻韓,圍陘。范雎謂秦昭王曰:「有攻人者,有攻地者。穰侯十攻魏而不得傷者,非秦弱而魏強也,其所攻者,地也。地者,人主所甚愛也。人主者,人臣之所樂為死也。攻人主之所愛,與樂死者鬥,故十攻而弗能勝也。」
前述「蘇秦說齊閔王」一篇,也談到「攻心」一段,十分精彩,尤其述說商鞅如何以口舌助秦孝公折損不可一世的魏惠王十萬大軍,並取得土地:
「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北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恃其強而拔邯鄲,西圍定陽
,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秦王恐之,寢不 |
|
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衛鞅謀于秦王曰:「夫魏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從十二諸侯而朝天子,其與必眾。故以一秦而敵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見魏王,則臣請必北魏矣。」秦王許諾。衛鞅見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今大王之所從十二諸侯,非宋、衛也,則鄒、魯、陳、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箠使也,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若北取燕,東伐齊,則趙必從矣;西取秦,南伐楚,則韓必從矣。大王有伐齊、楚心,而從天下之志,則王業見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後圖齊、楚。」魏王悅于衛鞅之言也,故身廣公宮,制丹衣柱,建九斿,從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處之。于是齊、楚怒,諸侯奔齊,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其十萬之軍。魏王大恐,跣行按兵于國,而東次于齊,然后天下乃捨之。當是時,秦王垂拱受西河之外,而不以德魏王。故曰衛鞅之始與秦王計也,謀約不下席,言于尊俎之間,謀成于堂上,而魏將以禽于齊矣;衝櫓未施,而西河之外入于秦矣。此臣之所謂北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于尊俎之間,折衝席上者也。」
以上「去戰」、「攻心」之說,莫不與孫子兵法「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大原則說法相契合。伐謀、伐交指戰略計謀與外交同盟互為一體,是攻伐致勝之主因,兵城之戰則如戰國策之「戰」,需去之。
自由與民主的體制是優先考量
馬總統提倡的「活路外交」,一反過去與中國大陸在外交戰場上尖銳對立的作法,代之以外交休兵,不再互相惡鬥,虛耗財力資源。這個策略,初步獲得了中國大陸務實的正面回應,也就是說也不見得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凡此「去戰」之味甚濃,從古訓的觀點來看,可謂高明且正確之政策。外交休兵的重要政策背景之一,是雙方擱置政治敏感性及不妥協性的「一中」爭議,顯而易見地,除了擱置爭議外,目前尚難有第二條路走。時間或許可以改變一切,在這時間加長的競爭中,投入「攻心」的謀略,將會贏取符合自己願望的結果。
臺灣多年以來的發展,經濟成果曾耀眼一時,可惜到達一定巔峰就有停頓現象,而被新興工業國或強有力競爭者所超越。大陸的崛起和鄧小平的提出4個現代化,及主張全面發展經濟有關。30年來其成效已相當傲人,並對臺灣有強烈磁吸作用。以經濟進步發展而論,大中華經濟圈的整合,勢不可擋。那我們和大陸「去戰」後,因為政治體制的不合而不易統一,我們長遠要走的「攻心」策略何在?答案是繼續深化臺灣的自由民主政治體制。這是領先大陸的地方,也是舉世肯定的成就。自由民主的制度已是今日我國建國的根本。儘管有人主張當今中國大陸已非共產政權,實質上是獨裁專制政體,但此制度是否優於自由民主制度,仍甚值辯證,如有選擇餘地,相信自由與民主的體制仍將被優先考量。
分裂國家歷來所證
「去戰」、「攻心」之例於二次大戰後分裂國家及近世反恐戰爭中亦有多見,戰後全世界有四大分裂國家─中國、韓國、越南、德國。中國內戰分裂,無外力介入,分裂至今,方思以智謀解決問題;韓國內戰分裂,有外力介入,情況較複雜,雙方武裝對峙至今並時有磨擦,間亦有以智謀企圖解決曾訴諸南韓的「陽光政策」,但僅屬曇花一現;越南內戰分裂,外力介入甚深,美國久戰而厭戰,最後相對弱小的北越以武力達成統一;德國因戰敗導致外力介入而分裂,沒有內戰,外力式微後,統一水到渠成。在近世反恐戰爭的例子中,美國兩次出兵伊拉克,如何智取並退兵,是為挑戰;美國又出兵阿富汗從事反恐作戰,自西元2001年10月近9年以來之演變以觀,其收場定非訴諸武力也。誠然,倏忽逕付一絕:
舉世滔滔兵戟亂,
風雨聲中定秋閑;
歷史傳承宜珍惜,
和平智取思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