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統之外交言論摘錄
(一)臺灣在過去一年的國際形象與國際地位獲得明顯的改善。臺灣海峽不再是東亞國家憂慮的衝突引爆點,在我們所有重要盟邦的心目中,臺灣已經成功轉型為東亞和平的締造者。去年五二○就職前,副總統當選人
(摘錄自
(二)回顧過去8個半月以來,新政府執政團隊將許多不可能化為可能,尤其在兩岸關係、外交與國防領域更是明顯。舉例來說,去年10月美國同意出售我國價值65億美元的軍備;11月,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來臺簽署4項協議;緊接著,連前副總統代表本人參加APEC領袖高峰會;12月,我國順利加入延宕6年之久的《政府採購協定》(GPA),擴大國人與美、歐、日本各地廠商的商機;今年1月,我們第一次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衛生條例》(IHR),國人的健康因此獲得更大的保障;同月,美國主動把我國自301條款除名,這也是十年來我國第一次由此一條款除名,顯示我貿易自由化再度得到肯定。
我們不但維護國家的主權與尊嚴,同時還改善與中國大陸以及友邦的關係,維持臺海和平穩定。
本人要藉此機會,一方面特別感謝各位為促進貴我兩國關係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重新定義本人已經講了兩年之久的「活路外交」。過去我講的「活路外交」,是希望把兩岸關係和解推展到國際關係的領域,讓臺灣與大陸都不需要在國際社會進行無謂的消耗,也讓東亞地區更穩定和平。這是「三贏」的局面。過去半年來,「活路外交」已取得一定成績。我們與大陸當局都各自展現了相當的善意與誠意,而且此一結果也獲得世界各國高度肯定。
這個新的外交使命就是替我們的經濟找「活路」。換句話說,外交不只是純為外交,也要為經濟,為我們的工商界開拓商機,為強化我國與國際社會的經貿關係而努力,為消除我國與他國的經貿障礙而努力。當然,我們的外交不只是為貿易服務,所謂「國旗帶領貿易」(Flag leads trade.),我們的外交會更重視對外援助,因為我們深切瞭解在國際經濟中,資源匱乏的國家會更需要我們的幫助。展望未來,新政府一定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與各邦交國與無邦交國的友好合作關係。
但現在國內外的大環境與過去兩年又不一樣。國際政治中,當「高階政治」把大格局定下來之後,「低階政治」就會成為每個國家最關心的事項。這些低階政治雖稱「低階」,但重要性卻一點也不亞於高階,例如貿易、投資、環保、移民等,不僅影響相關國家的國計民生,也會影響相關國家之間的好惡情感,也因此幾乎所有高階國際政治都需要低階國際政治的鞏固。
我常想到英國大詩人鄧約翰(John Donne)的一句話:「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在高階國際政治中,其意可以闡釋為「德不孤,必有鄰」;在低階國際政治中,則可解釋為我們必須和其他國家在國際經濟中共存共榮。因此,我國的外交工作應該要有新的使命、新的方向。
(摘錄自
(三)中華民國政府正努力採取步驟批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項國際人權公約,希望今年能順利完成,我們的理念是將臺灣人權的保障與國際社會一百六十多個國家的標準一致,藉此實現自由民主的理想。
(摘錄自
(四) 30年前,美國國會不分黨派,通過《臺灣關係法》,使其成為我們雙邊夥伴關係的堅實基礎。國會議員瞭解,美國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並不表示美國與兩岸的交往是零和局面。美國雖與北京交往,不是對臺灣就毫無彈性。
如果不是美國長久以來對《臺灣關係法》的承諾,就不可能克服諸多困難。
自從30年前制定《臺灣關係法》以來,美國對臺灣的承諾不僅沒有改變,還逐漸強化。其所建立起的堅實安全夥伴關係,不僅提供臺灣民主化的基礎,也讓臺灣人民有機會建立自由市場經濟。
從地理來看,我相信,臺灣有絕佳的地位。臺灣東邊的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是唯一的超級強權;臺灣的北邊、西邊以及南邊的日本、大陸,以及東協,分別是全球第二、第三以及第五大經濟體,臺灣有幸能位於這些經濟體之間,而有絕佳的地理優勢。除此之外,臺灣在文化與語言上與鄰國有相通之處。將這些條件加起來,臺灣正可作為多邊交流的跳板,也可作為多方皆贏的平臺。為了實現以上目標,臺灣必須充分發揮優勢,將自己與這超級經濟網絡的所有國家相連在一起,這當然也包括大陸。如果我們成功了,臺灣就會成為名符其實的「寶島」,與全球的經濟強國息息相通。
過去幾年的兩岸關係,政治與經濟的差距急速擴大,這不僅威脅到臺灣的安全,也危及東亞的和平與穩定。然而,自從新政府去年5月就任以來,就積極降低兩岸的緊張,以締造區域穩定的新基礎。兩岸和解的核心是「九二共識」,也就是兩岸認知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但雙方的定義有所不同。15年前兩岸的協商就是植基於此,兩岸自此有共識存在。
我們與大陸簽訂ECFA,就是要將臺灣建設成國際企業的創新與物流中心,有助於臺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ECFA對國際社會(包括美國投資人)的益處更是明顯。三通的開放,讓兩岸間的空運、海運以及郵政更為便利。再加上臺灣穩定的政治環境,外國企業有更多誘因把臺灣放進他們的區域營運網絡之內。
過去幾個月,我們在恢復臺美互信方面獲得重大進展,我要特別感謝歐巴馬總統以及柯琳頓國務卿對我們新政策的正面評價。美國對目前兩岸關係發展的評價與支持證明了我們的政策是對的。事實上,我們的政策與《臺灣關係法》所揭櫫的理想不謀而合。
追求臺灣的國際空間是我們「活路外交」的重點,我們堅信,臺灣人民參與攸關民生福利的國際組織既是權利,也是人權。因此,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是我們不放棄的目標。作為民主與自由的倡導者,我希望美國能幫助臺灣,以更公平的做法,加強臺灣的國際角色。臺灣對國際空間的爭取並非只是單邊的作為,它也有助於互利。臺灣不僅因此擁有接觸國際組織的管道,同時也更能回饋世界。
中華民國是高度民主自由與經濟發展的國家,又具有科技與醫療的專業技能,我們很自豪臺灣今天已有能力進行援外。事實上,我們對於過去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慷慨捐贈一直感銘在心,這些援助促成了我們的經濟奇蹟與社會發展。因此,我希望加強臺灣的援外計畫,提供更有效、更人道的協助,以真正達到紓困受援國的目的。
除了援外計畫,臺灣也基於共同的利益及價值,努力擴展與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雙邊關係。我們將成為負責任的和平締造者,協助維持國際體系的穩定,以確保區域持續和平、繁榮與發展。我們的民主制度、堅強的法治以及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使臺灣能夠成為跨國公司進入大陸市場的最佳管道。正如同各位所看到的,當臺灣擴展國際空間之時,國際社會也能因此得利。
未來臺美關係,我們會著重在低階政治的議題上。我們會和美國的朋友一起努力在以下議題合作,包括改進美國農產品進口到臺灣市場的機會,提倡彼此之間的電子商務,基於互利來改善投資環境,以及提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我們也希望能和美方達成引渡協定,以及參加美方免簽證計畫。此外,由於貿易是臺美密切關係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能藉由自由貿易協定來加強與美國的商業關係。
軍售對臺美關係來說,乃是同樣甚至更重要之事。在此我要向美方友人保證,臺灣不會在安全上搭美國的便車。我國在上個月所公布的《4年期國防總檢討》就展現出臺灣在「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原則下,強化自身軍事力量的決心。此外,從今年起,我們的國防預算將不會低於國內生產毛額的3%。目前臺海的軍事現狀非常不平衡,我們希望美國毫不猶豫地繼續提供如《臺灣關係法》所規定的必要的防衛性武器給我們。
政府將會努力排除困難,把握雙邊關係的新契機。我們也期盼美國能夠就民主化提供引導與啟發。美國歐巴馬總統曾說:「作為美國人,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越努力追求自由,越努力追求先賢及憲法所揭櫫的民主法治,就越有勇氣。」我們深感斯言,也因此更進一步地保障人權。就在幾個星期前,在我的領導下,立法院熱烈通過了兩項聯合國人權公約,也就是《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我們通過這兩個公約的施行法,就是要將這兩項國際公約轉化成國內法。這兩項公約的通過象徵臺灣民主化的發展,也是保護人權的里程碑。未來兩年,法務部與相關部會將會制訂定全面性的計畫,務求能在臺灣落實這些公約。
《臺灣關係法》制定30年以來,我們見證許多關鍵時刻,藉由貴我政府以及人民的作為,《臺灣關係法》始終能夠落實,我相信未來30年《臺灣關係法》仍能續啟新頁。我們有共同的期待,也有更多的啟發來維持東亞的安全、穩定與和平。《臺灣關係法》仍是重要的藍圖,它讓我們牢記承諾,並更有自信地邁向未來。
中華民國是在中華民族對於自由、民主、平等的夢想上誕生的,這是中華民國與美國之間長久友誼的開始,雙方的共同理想與精神也因此相連。1949年之後,臺灣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們和美國的同盟關係,美國不變的支持提供臺灣現代化的動能。誰會想到60年後,這個小島能為中華民族高舉民主的火炬?中華民國可以驕傲地說,它已實現了我們開國先賢的夢想。
此刻臺灣又再一次站在歷史時刻。當我們與全世界擺脫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的陰影時,我們看到一個「交往的時代」,我們政府會起而應變,並將臺灣置於新的全球趨勢的前鋒。我們的政策會基於務實、負責、信任。我們會努力成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和平締造者。我們會加強臺灣法治與人權的基礎。我們也會為臺灣繁榮以及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讓臺灣對世界開放。我們穩定的政治與經濟體系是我們人民的驕傲,我們也因此能對世界其他地方有所啟發,我們的政府會為這樣的未來做好準備。
一如過去,美國是臺灣發展的重要夥伴。在過去,美國努力向臺灣提倡民主及經濟自由化。在今日,美國仍然是典範,值得臺灣迎頭趕上,並啟發東亞地區的其他國家。
(摘錄自
(五)行政院衛生署葉署長金川接受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陳馮富珍女士的邀請,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這38年,我們走過非常艱辛坎坷的道路。我們政府,尤其是外交人員,最先受到衝擊。隨著我國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民間團體也關心國家的外交處境,同時對我們所遭遇的許多困境,感受良深。以世界衛生組織而言,世界衛生大會是世界衛生組織每年最重要的活動,自民國86年開始,政府決心爭取成為以維護國民健康為宗旨的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全國民眾,不分黨派,可說一致關心與支持。許多民間的個人與團體為本案付出極大的心力。
過去這一年當中,兩岸關係亦有了非常大幅度的改善,雙方互信互諒也有增進,大陸當局體現去年
我們推動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工作時,一開始就抱持一個信念,就是臺灣的國際參與和兩岸關係相輔相成,兩者都是全體臺灣人民一致的願望。我們過去提出、現在也一直在執行的「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理念,也是大家的共識。一個有為有守的政府一定要有魄力、有辦法、勇敢地走出去,讓人民的期望能夠達成。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是英九520就職以來,推動活路外交的重要成果。
38年前我們離開聯合國,那時冷戰、對抗是國際政治的主軸;今天,國際社會對議題的關注也開始轉變,大家關心的是衛生、人道援助、貿易、投資、交通、金融、環保、人權、氣候變遷、永續生態等議題,反映普世價值的改變。我們對國際組織的參與也應該反映新情勢,順應世界潮流,不是為加入而加入,不是為突破而突破,更不是為彰顯某種意識形態而去做無謂的衝撞,參與國際組織為的還是人民。
我們認為,所有外交資源都來自人民,如何利用這些資源而不浪費,是政府的重要責任。38年來,兩岸雙方把太多的外交資源投入於彼此的對抗與衝撞,結果不但無益於區域和平與安定,反而造成雙方外交資源無謂的浪費,最後還升高彼此對立的情緒,增加兩岸人民的疏離感,完全不利於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所以,過去一年我們推動「活路外交」,就是要減少兩岸無謂的爭奪與消耗。這次順利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一事,說明和諧善意的兩岸關係和臺灣的國際參與是相輔相成,而不互相衝突的。換言之,透過我們的努力與善意,以及雙方的互信,我們可以創造一個過去不曾出現的空間,此一良好模式也益發增強我們的信念,兩岸之間不僅要在經濟議題上共創雙贏,也可以試著存異求同,由易而難,協調減少兩岸在國際間的磨擦,兩岸如能在國際間相互協助,彼此尊重,對雙方關係一定有重要幫助;相反的,如果臺灣在國際上繼續受到打壓,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當然是不利的。而國際社會也深刻體會到,當兩岸能夠和解時,他們也獲得很大的利益,所以每一個國家幾乎都樂見兩岸和解,不論是在海峽的和解,或是在國際社會的和解,都是如此。從這個角度看,兩岸的和解、共存、雙贏,基本上是中華民族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
隨著活路外交的開展,我相信臺灣在參與國際事務及在國際舞臺做出貢獻的空間一定會越來越寬廣。因此,不論是和邦交國維持雙邊邦誼,或是加強無邦交國家的實質關係,我們絕對要做到務實不務虛。既然兩岸的外交鬥爭能降低,將來我們就能把過去無謂消耗的外交資源,轉用於為我們的經濟找活路。新年春節時我便提出,希望外交人員能夠幫臺灣經濟尋找新市場、新商機,也就是新活路,有商機才有生機,讓我們的工商界能在現有的力量之外加一把勁,也讓非政府組織在國際間施展更大的能量,對全世界做出更多的人道關懷。以臺灣目前的國民所得水準及目前援外金額,與國際社會的期待還有差距,因此我們樂於在能力範圍內,逐漸增加這方面的援助,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國家、團體及人們。我已指示外交部以這樣的思維來考量,用這樣的方式來使用我們的外交資源,逐步落實。
三十八年來世界局勢和兩岸關係都有很大的改變,但不變的是我們的原則,即一切作為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從我們爭取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12年奮鬥過程,我們深刻體會到「臺灣需要世界,世界需要臺灣」,未來我們的對外關係也會在這個主軸上,繼續向前邁進。
(摘錄自
(六)歐盟的發展,對解決國際爭端,提升全球合作以及促進世界和平,做出更多的貢獻,相信一個整合及強盛的歐盟不僅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也有助臺灣與歐盟關係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對於歐洲的重大發展一直極感興趣,例如將人類科技與文明帶向新境界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等。二次世界大戰雖為歐洲大陸帶來苦難,但也為歐洲淬鍊出智慧與寬容,使得歐洲國家得以跨過主權議題的爭辯,並超越過去的仇恨與冷戰時期的敵對,使歐洲享有令人稱羨的和平與繁榮時代,而歐洲人權公約的制定與歐洲法院的成立,便是此一時期眾多歷史成就中的兩項。
臺灣的歐洲商會長期以來成功地促進歐洲與臺灣之間的貿易,並對臺灣的經濟發展貢獻卓著。商會每年提出的白皮書,政府都非常重視並採行部分建議,例如我國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放寬陸資來臺限制、解除大陸觀光客來臺限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未來我政府還會持續努力改善臺灣整體的投資環境。此外,政府也同意歐洲商會的建議,研究與歐盟的「貿易強化措施」,目前政府相關機構正草擬意見書,未來將以各種歐洲語文印製,希望取得歐洲商會的支持,進行相關的諮商。
臺灣與歐盟去年雙邊貿易額已達477億美元,較前年增加1.6%。臺灣擁有健全的經濟體質、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勤奮的人民,我非常看好臺灣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及投資關係前景,希望藉由彼此的合作,進一步加強雙方貿易與投資。
如果貿易與投資是臺歐關係的中心,民主與人權則是彼此關係的支柱。我國政府珍視人權並努力將臺灣的法制提升到國際水準,今年
另有關歐盟所關切廢除死刑的議題,雖然我國社會對此尚無法達成共識,但在這之前,我國將逐漸減少死刑執行次數,並採取替代死刑之配套措施。有人說民主與人權是歐盟的核心價值,而一個尊重民主與人權的臺灣,對臺灣與歐盟關係至為重要。
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目的在建立臺灣與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各方的經濟關係,事實上,《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及貿易強化措施將有助提升臺灣、中國大陸及歐盟三方企業在全球的地位與競爭力。
歐盟是臺灣無價的夥伴,歐盟過去在兩岸關係及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方面,多次支持臺灣。臺灣非常珍視與歐盟的關係,並將投入更多資源發展臺歐雙邊關係,包括促進高層互動,加強國際合作及國會外交。希望臺歐諮商對話的範圍能延伸到包括金融、環境保護、能源、資訊、對外援助、司法、勞工、健康照護、洗錢防制、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等領域,並呼籲歐盟能提供臺灣免簽證待遇,此舉將有助我國人前往歐洲旅遊及經商,也將擴大彼此的交流。我也期待雙邊青年透過高等教育、短期學習及打工度假等方式,加強瞭解與互動。
(摘錄自
(七)非常高興在諸位長期的努力與見證下,今天完成《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兩項國際人權公約批准書的簽署程序,完成這兩個國際公約的簽署,象徵我國民主內涵得到進一步的充實,是我國落實人權保障的重要里程碑。
這兩項公約的批准,一方面彰顯我們在人權議題上,大大向前邁進一步,同時把我國人權標準向上提升。根據一般公約的批准生效程序,批准後在聯合國接受存放3個月後生效,目前我國把批准書送到聯合國存放,不一定很順利。不過法務部特別訂定兩項國際人權公約施行法,而施行法已經在
兩項國際人權公約84個條文已經變成國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兩項國際公約轉換成國內法的過程,更是我國立法技術上的創舉,感謝立法院大力支持,因為將來也可以適用到其他我們認為有必要這樣處理的國際公約。
兩項公約的內涵,不只是條文而已,更重要的是,法務部也須承擔責任。在未來兩年,法務部會地毯式全面檢討現行的法律與行政命令,是否與兩項公約有牴觸之處,並希望今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時能完成檢查工作,再儘快修正法規與命令。
我國於1967年由資深外交官劉鍇大使簽署這兩項國際人權公約,但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沒有機會批准,直到現在整整42年。現在我們敢於簽字、敢於落實、敢於執行,表示我們有自信,臺灣做得到,這是非常重要的進展,希望臺灣在人權保障與全世界一樣,也讓各國知道,臺灣的存在與中華民國的發展,是符合全球各國利益的。
(摘錄自
(八)我們看主權問題不要只從抽象和感性的層面來看,還要瞭解到底我們用什麼樣的指標來看主權問題。我們提出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實施「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維持臺海現狀,更把兩岸的和解推廣到國際關係。像葉金川署長到日內瓦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名稱是「中華臺北」,他個人的身分是衛生署長,我國參加的身分是觀察員。我們能夠創造出這樣的條件,讓臺灣參與睽違38年的世界衛生組織舉行的大會,可以說是第一次在離開聯合國之後,還能夠重返聯合國的體系,我們真的要珍惜這個機會。我們不是只喊愛臺灣,不是只喊國家主權,要真正做出來,讓大家看得到、讓大家聽得到。
(摘錄自
(九)臺非雖然地理相隔甚遠,但兄弟之情將臺灣與非洲友邦緊密相連。為了慶祝2008年本人的就職典禮,史瓦濟蘭王國國王恩史瓦帝三世、布吉納法索總統龔保雷、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統梅尼士、甘比亞副總統賈莎迪遠道來臺。之後,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理白朗哥、甘比亞總統賈梅、史瓦濟蘭總理德拉米尼也先後來訪,就非洲及國際局勢交換意見,個人感到獲益良多。對於非洲友邦為臺灣在國際場合仗義執言的堅定立場,我要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誠摯的謝意。
臺灣與非洲友邦擁有既深且堅的友誼,為強化雙邊互動,我去年9月請蕭副總統前往史瓦濟蘭參加該國「雙慶活動」。過去6個月來,我國包括外交部歐部長、經濟部尹部長、行政院勞委會王主任委員也曾前往非洲訪問,我誠摯希望未來有機會親自訪問非洲大陸。
降低兩岸緊張關係是我任內的目標。過去一年,我們重新恢復雙邊對談,並達成兩岸週末包機等9項協議,成功改善兩岸關係,降低臺海五十多年來的緊張情勢,同時也將兩岸關係的改善延伸到國際社會,並呼籲對岸不再做割喉式的外交競爭。我要向各友邦保證,我國與友邦的關係不僅不會降低,且會繼續加強,彼此的友誼會永遠延續。上個月,我們收到世衛組織的邀請,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這正是得自許多國際友人幫助的結果,臺灣十分珍惜這個參與國際組織的機會,在此我要向支持臺灣的友邦表達謝意。我也要重申我國不僅要強化臺非間的經貿關係,也要加強文化交流。
(摘錄自
(十)兩個月之前,貴國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產生總統與國會議員,展現出令人非常敬佩的民主風範。中華民國一向支持自由、民主、法治的制度,對於巴拿馬支持民主法治的精神,以及拉丁美洲國家團結的友誼與正義感,印象非常深刻。
在與中國大陸關係和解的同時,我們提出「活路外交」及「外交休兵」的理念,也就是臺灣與中國大陸不應在國際社會中為爭取邦交國而惡鬥與內耗,希望在外交上不要再進行零和遊戲。我們這樣的做法希望不但在臺海看到和平的曙光,而且對東亞的和平做出貢獻。在國際社會上,臺灣希望扮演的角色不是麻煩製造者,而是負責任的和平締造者。
在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時,不但不會影響我們與邦交國,而且會強化雙方的合作。與友邦未來的合作關係,一定是計畫導向,即先有計畫才有配合的預算,同時計畫有3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第一、目的必須正當;第二、過程必須合法;第三、執行必須有效。唯有這樣的計畫才能保證在執行時能成功,也才能真正讓人民感受到計畫所帶來的益處。
貴國在消除極度貧窮及飢餓、普及基礎教育、環境永續發展及強化全球合作發展夥伴等目標極具進展,本人對此深感敬佩。對於清廉、透明與負責政府的期待更是我本人長期以來大力的主張,因此貴我兩國享有同樣的核心價值,也希望將來在這些領域與貴國加強合作。
過去三十年來臺灣所舉辦的「遠朋班」,讓許多拉丁美洲友邦將領有機會到臺灣參加講習與座談,希望將來「遠朋班」的構想能延伸到經濟發展領域至工業商業、農業等方面,尤其在高科技業、中小企業、精緻農業,與貴國展開更進一步的合作。
(摘錄自
(十一)過去臺灣曾是受援國,外援對臺灣的經濟與民主發展,社會與科技進步,有相當大的貢獻。今天臺灣已有能力提供外援,正如《聖經》上所教導我們的:「你要愛鄰如己」回饋國際社會,分享我們的成功與繁榮是臺灣的莊嚴責任。
為有效達成此一目標,我國政府改變援外政策,採取更明確的措施。我們的政策以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為範本,希望我們的外援能切合需要,又能反映國際潮流。我們將目標設定在減少赤貧、提倡教育、防治疾病傳染,而且為了世人的健康與福祉,保護綠色地球。中華民國的憲法談到要為全人類提倡和平與正義,我們政府會努力達成這個承諾。
我們必須強化全球的夥伴關係,方能克服目前面臨的困難。扭轉全球暖化、防制傳染病擴散、為天然或人為災難提供人道援助等議題,都具有急迫性,需要國際的協調與合作。從數十年前臺灣創造經濟奇蹟起,我們就致力於與有需要的人們分享財富與知識。臺灣已對許多開發中國家提供財政與技術上的援助,許多非營利機構,如慈濟功德會、世界展望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等,都為世界各地做出寶貴的貢獻。
教廷和天主教會在外援方面,向來以其善行著名。在現代,天主教會的活動不僅是傳教,也從事全球性人道救援。各位堅定的付出以及不懈的努力已經激勵全世界,讓世界看到各位如何促進許多人民的福祉。我們對世界人類都有同胞愛,中華民國與教廷將因此更加強夥伴關係。
(摘錄自
(十二)兩岸關係改善,也有助我國的外交,因為世界各國,不論有無邦交,都樂見兩岸對立的緩和,大多數也樂於同時跟兩岸發展友好關係。一年多來,我們推動「活路外交」,兩岸同時釋出善意,終止長期以來爭取建交的惡性鬥爭,我們邦交國關係漸趨穩定,無邦交國互信增強,而臺灣的國際地位逐步提升。也因此,不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袖會議、《政府採購協定》(GPA)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參與,都有突破性進展。我國在今年5月批准聯合國1966年的兩項人權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也頗受國際人權界好評。在重返聯合國體系的策略上,我們從去年開始調整過去徒勞無功的衝撞,而以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及其活動為優先目標,實質提升臺灣的國際參與及貢獻。這些務實可行的新策略,得到國際社會普遍的肯定與支持,有效提升了臺灣的國際形象與地位。
活路外交是正派外交、人道外交,更是軟實力外交,不僅拓展了臺灣的國際空間,也為我們贏得國際社會的尊敬。只要我們有實力,走正路,全世界都會為我們豎起大姆指。
(摘錄自
(十三)在執政一年多的時間裏,我們也積極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在我上任前,臺美關係不順暢,上任後已把高層互信建立起來。本人出訪3次,過境美國時都與美方保持密切的聯繫與溝通,在「安全、舒適、尊嚴及便利」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過境,與美方始終維持良好的互動與互信。
此外,在牛肉或其他議題的談判,我們與美國都逐步拉近距離,現在我們比較關切的是簽訂免簽證計畫、引渡協議。至今我國積極配合美國遣返嫌犯,只要美方認定違法的,我們都儘快配合;但我國一些潛逃美國的嫌犯都無法遣返,接受司法裁判。再則,我們與美國《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的談判,希望儘快恢復,使臺灣與美國的經濟貿易回到大家期待的水準。
過去一年多來,對於華盛頓、臺北、北京間的互動,我們抱持審慎樂觀的看法。外交休兵使對方和我們都感覺到和解的氣氛已不再侷限在臺灣海峽,也延伸到國際舞臺。我們有機會派比較高階的退休官員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有機會參加《政府採購協定》(GPA)、「世界衛生大會」(WHA)等,這些都有益於國人對兩岸關係的評價,我們還會繼續努力。未來我們希望參與的國際組織與活動,包括「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這些與臺灣安全及便利相關的專業性國際組織,希望優先考慮,也需進一步努力。對於重返聯合國,我們將採取務實做法,並已獲得國際很大的肯定,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所走的路線是中道、務實的,也就是「活路外交」。
(摘錄自10月16日接見「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代表團致詞)
(十四)隨著全球化的腳步縮短了各國的距離,致使現代國家必須共同面對許多疾病的威脅。從6年前的SARS病毒,到近期的禽流感H1N1新流感等,這些都是全球各國密切關注的議題,而本屆會議還將討論預防醫學、健康生活形態以及臺灣民眾十分關心的食品安全,這些都是世界衛生組織倡議的議題,需要各國衛生領袖與菁英共同審視,共謀解決之道。
臺灣已建立完善醫療衛生體系,累積多年的寶貴經驗,並培育了許多醫療專業人員。我們願意盡一己之力,提供其他國家人民急需的協助,例如近年來我國成立「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IHA),召集有志援助工作的醫療人員,遠赴其他欠缺醫療資源的國家服務,他們的足跡已遍及全球四大洲、11個國家。此外,我國特別設立「臺灣國際醫療衛生人員訓練中心」(TIMTC),進行各項教育與訓練工作,現已培訓252人,盼能有效執行國際衛生與人道救援工作。臺灣近年來積極參與APEC相關活動,積極推動「遠距照護計畫」,並參加各項與醫衛相關的會議,就是希望將我國多年投入醫療領域所累積的寶貴經驗,與全世界國家分享,為促進人類健康盡一份心力。
今年5月我國派遣衛生署葉金川署長前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這也是睽違38年後我國首次參與聯合國相關機構的活動。我要特別感謝許多友邦在過去十多年於國際場合多次為我國仗義執言,喚起其他國家重視臺灣人民的健康權益。今後臺灣將負起全球醫衛防疫中應承擔的責任,並與其他國家分享我國推動全民健保的經驗,共同推升人類的醫療生活品質。
自從世界衛生組織對新流感大流行提出警告後,我國即積極進行各項防疫工作,除了儲備克流感藥物之外,並輔以各項公共衛生措施,成功延緩新流感的爆發高峰。此外,臺灣已自行製造500萬劑H1N1新流感疫苗,並已通過醫學實驗要求,計劃於本月16日開始分批施打,其他的500萬劑疫苗也將在今年底前製作完成。
未來我國度過H1N1高峰期,在疫情趨緩後,政府將捐贈部分疫苗給世界衛生組織,轉供其他急需疫苗的發展中國家,作為H1N1防疫之用。這象徵著臺灣願為國際社會奉獻心力。過去數十年來,臺灣接受來自其他國家的醫療援助,受益甚多,現在是臺灣回饋國際社會的時候。未來我國將毫不遲疑援助其他國家,擔負起人類社群的建設性角色。因為愛心不分族群、沒有疆界,只有全人類共同努力,大家才會更健康、更幸福。
(摘錄自
(十五)連領袖代表此次率同各部會首長及業界領袖到新加坡參加APEC 20週年領袖會議,表現卓越,全體國人與有榮焉。
這次我國代表團的組成,包括十多位部會首長、企業界領袖及學者專家,我駐新加坡史代表則安排各種活動。會議過程中,我國代表表現積極,針對永續成長、財經議題、區域整合,特別在APEC減災能力之建構、中小企業危機管理中心及促進綠能商品貿易等議題,與各國代表充分討論。其中我國積極推動的「APEC數位機會中心」(APEC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ADOC),對於普及各國資訊教育及加強競爭力,具有關鍵作用,更受到各國歡迎。我國的經商便利排名由第一百一十九名提升到第二十九名,在場4位企業界代表貢獻良多。
我們也注意到這次的「連胡會」對於海峽兩岸的關係有更進一步的幫助,連領袖代表伉儷在會場也成為焦點,尤其是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會面。沒想到連領袖代表與他還有這層淵源,認識他的舅公。我國參與APEC多年,連領袖代表連續兩年代表我國出席,貢獻卓著,大幅提升我國際能見度,也使得周邊國家瞭解臺灣是APEC重要且有實質貢獻的成員,臺灣的持續參與對區域繁榮與團結都有重大幫助,這點我們至感欣慰。
各位都知道,我們昨天開始施打HINI疫苗,國光生技公司生產500萬劑,年底可增加至1,000萬劑。前兩天,我在國際場合宣布,政府準備捐出50萬劑給世界衛生組織,由其分配給全球有需求的國家。我們不是捐錢,而是捐疫苗,因為現在有錢也買不到,此舉足證我國是具建設性的國際社會成員。看到各位在APEC的表現,對於提升國際地位及我國在國際社會被接受的程度都有很大的幫助。
(摘錄自
(十六)現在國際秩序中,國家、國際組織與個人都成為國際社會、國際法的主體,NGO因此逐漸受到各界注意。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在臺灣一般的說法是「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臺灣有許多傑出的民間團體,例如「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有800萬成員,在全球47個國家有345個據點,援助過69個國家,在全球以民間組織身分從事國際救援與災難協助,名列前茅。「國際佛光會」有500萬會員,在全球57個國家設立189個分會,也是令人矚目。此外我們有一個「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成立不久,但連續四年頒授亞洲國際人權獎,在國際人權界也很受重視。還有「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認養國內外四萬多名貧苦兒童,若再加上「臺灣世界展望會」所認養的兒童,兩個機構加起來一共認養28萬人,在全球是非常驚人的,而且認養國外部分將近二十萬人,實在很不容易。
「活路外交」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呼籲兩岸在國際社會不要惡性競爭,而應相互尊重,彼此合作。倘臺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繼續受到排擠,兩岸關係很難發展。因此這一年多來,在推動活路外交與外交休兵政策後,臺灣與23個邦交國邦誼穩固,同時也有機會參與包括「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世界貿易組織」(WTO)下的重要協定,即《政府採購協定》(GPA),以及今年5月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代表我們在國際活動的參與,有相當程度的進展。
同樣的,臺灣的NGO在參加許多全球性活動時,中國大陸的態度還有必要改善,因為臺灣的NGO有時會遭遇來自對岸的壓力,甚至參與的機會都受到排擠。臺灣雖然人口不多,土地也不大,但我們的國際參與非常積極,表現傑出。希望兩岸關係改善過程中,對於民間團體的國際參與也能相互尊重,彼此協助,才能夠使兩岸關係更穩健發展。
自從我們上任後就強調,在「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的前提下,雙方在國際社會共同發展關係,也希望把在海峽所締造的和解氣氛,更進一步從官方國際組織,延伸到非官方的國際組織,讓兩岸的非官方國際組織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尤其是在生態、環保、衛生、醫療,乃至於文化、藝術、人道援助等方面,我相信雙方都有能力、也有意願提供協助。
希望大家今天在這些領域中能達成共識,提出建議,並且做成決議後,成為未來政府努力的方向。此外我也會要求外交部提供更多協助給資源較匱乏的民間團體,讓他們在國際舞臺上有更多發聲的機會。
(摘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