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通訊第43-3期

www.mofa.gov.tw   € ‚ ƒ „ † ‡ ˆ‰ Š ‡ ‹ ŒŽ ‘’“”•–—˜™ š› œžŸ¡ ¢ £ ¤ ¥ ‰¦ § ˆ‰ ‰ ‡ ¨©ª«¬®’¯¬°±²³± ´ µ ¶ · ¸ ¹º »¼½ º½Š¥ ¾¿ÀÁÂÃÄÅÆÇÈÉ 03 Ê † ‰ ËÌ 中華民國114年第3季43卷 第3期 »¼½ ÍÎ Ï»½ÏÐÑ 外 交 部 通 訊 中 華 民 國 外 交 部

全球網 生活錄 活動快照 外交情 新聞眼 02 08 38 24 02 外交部長林佳龍出訪巴拉圭紀實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專員 | 陳正宏 08 「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研究設計會薦任科員 | 許亦玟 16 一個時代的結束 ─ 懷念丁資政 前駐印度代表處大使 | 翁文祺 18 感恩的公職歲月 外交學院薦任主事回部辦事 | 卓湘慈 24 從國旗到國服:印尼如何用顏色建構國族認同? 駐印尼代表處一等秘書 | 楊俊業 30 從工作現場到人文故事:巴拉圭的援外生活 駐巴拉圭技術團「微中小企業輔導體系能力建構計畫」役男 | 周詠清 34 走出自己人生的勇者 ─ 因著台灣人的愛 駐史瓦帝尼技術團「婦女微型企業輔導能力提升計畫」經理 | 彭明煜 38 走過繽紛地毯:安地瓜聖週朝聖之旅 駐瓜地馬拉技術團植物病理學專業役男 | 陳煜滕 44 跨越14,000公里的約定 ─ 貝里斯是我重逢的第一站 駐貝里斯技術團外交替代役役男 | 劉定翰 49 泰北山村裡的奧運 ─ 第29屆泰北329公主盃反毒青年運動會 駐泰國技術團教學志工 | 林艾玫 54 活動快照 03 Volume 43 ⚥ 螠 字 㕜 䎃 痧 㷎 ⽷ 痧 劍

外交部長林佳龍出訪巴拉圭紀實 俒㕬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專員|陳正宏 ▎亞松森當地僑胞歡迎林部長訪問巴拉圭 緣起 外交部部長林佳龍於2025 年7 月9 日至16 日率團前往友邦巴拉圭訪問並慶祝兩國建交68 週年,期間晉見巴國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會晤外交部長拉米雷斯(Rubén Ramírez) 等政要,並與拉米雷斯外長共同主持「慶祝台灣- 巴拉圭建交68 週年紀念酒會」,彰顯兩國邦 誼敦厚篤實。特別的是,部長此行還邀集國內近30 位產業代表同行以考察當地商機,期望促成 更緊密的經貿合作,落實互惠共榮的願景。 部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總合外交」讓台灣與世界連結,以民主價值深化國際連結(價 值外交),以雙邊、多邊合作強化區域和平安全(同盟外交)及打造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 (經濟外交),並在總合外交架構下推動「榮邦計畫」,透過輸出台灣優勢產業與領域的成功 經驗,使友邦能夠繁榮共好。 2 倞耂滚 News In the

▎林部長會晤巴拉圭外交部長拉米雷斯(Rubén Ramírez) 與巴拉圭外長盤點雙邊合作成果 部長一行於巴拉圭當地時間2025 年7 月10 日晚間抵達巴國,隔日一早便前往巴 國忠烈祠,在莊嚴的新古典風格殿堂向他們 的先賢們獻花致意,隨後前往外交部會晤外 長拉米雷斯,共同檢視在「總合外交」架構 下,台巴兩國於「榮邦計畫」的經貿投資、 基礎建設、智慧醫療、科技教育與智慧運輸 等重要項目的進度與成果。 兩國外長於會晤後共同主持記者會表 示,台灣與巴拉圭共享民主、自由、人權及 法治等核心價值,兩國邦誼堅若磐石,未來 將持續攜手在各領域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提 升兩國人民福祉,展現台灣以「價值外交」 穩健邁向「加值外交」,讓世界看見台巴攜 手合作的成功典範。 主持台巴建交68週年慶祝酒會 當天晚上,部長與拉米雷斯外長共同 主持「中華民國(台灣)與巴拉圭建交68 週年慶祝酒會」,巴國最高法院院長帝瑟 (César Diesel)、眾議院議長拉多雷(Raúl Latorre)、參眾議員、使節團成員及僑界代 表逾250 名賓客蒞臨同慶,見證兩國淵遠流 長的歷史情誼。 ▎林部長在巴拉圭忠烈祠向巴國先賢獻花 | 3 vol.43 MOFA QUARTERLY

▎由左至右依序為巴拉圭眾議院議長拉多雷 (Raúl Latorre)、林部長、巴國外長拉米雷 斯(Rubén Ramírez)及最高法院院長帝瑟 (César Diesel)於台巴建交68 周年慶祝酒會 合影。 ▎林部長與巴國外長拉米雷斯(Rubén Ramírez,左六)、工商部長西梅內斯(Javier Giménez,右五)、資通 訊科技部長畢亞德(Gustavo Villate,右四)、總統府部長級執行秘書莎爾蒂娃(Marianna Saldivar Gadea, 左二)、公共工程部次長費蘭德斯(Emiliano Fernández,左一)、上巴拉納省長多雷斯(César Landy Torres,右三)等人於台巴智慧科技園區合影。 林部長致詞肯定雙邊近年指標合作計 畫如「台巴智慧科技園區」、「台巴科技大 學」、「醫療資訊管理效能提升計畫」以及 「電動巴士先導計畫」等成果都已逐漸展 現,並強調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的一 環,樂願在資通訊與科技等我國優勢產業進 一步深化合作,全面帶動巴國科技發展,協 助兄弟之邦巴拉圭實現國家發展轉型藍圖, 共創永續繁榮願景。 拉米雷斯外長強調台灣為巴拉圭重要友 邦,「台巴普通護照互免簽證協定」已於本 年7 月26 日開始生效,相信台巴人民交流 及企業投資都將更蓬勃熱絡。拉米雷斯外長 對於台灣長年在農牧發展、公衛醫療、教育 創新及基礎建設等領域的協助表示感謝,並 說明這些協助嘉惠農村社區及青年學子,符 合巴國社會所需,未來兩國將持續深化多元 合作,攜手提升人民福祉,成為彼此堅定不 移的盟友。 台巴智慧科技園區轉型再升級 隔日,部長一行在巴國外長拉米雷斯、 工商部長西梅內斯(Javier Giménez)、資 通訊科技部長畢亞德(Gustavo Villate)、 總統府部長級執行秘書莎爾蒂娃(Marianna Saldivar Gadea)、公共工程部次長費蘭德斯 4 倞耂滚 News In the

▎林部長率企業代表考察團於台巴智慧科技園區願景館外合影 (Emiliano Fernández)、上巴拉納省長多雷 斯(César Landy Torres)、台巴科大校長杜 爾特(Jorge Duarte)等人陪同下前往東方市 視察「台巴智慧科技園區」。 該園區前身為大約30 年前推動的「東 方工業區」,開發過程歷經波折,直到當時 還是副總統的賴清德總統2023 年8 月以特 使身分赴巴國出席貝尼亞總統就職典禮時, 特別指示當時擔任總統府秘書長的林部長著 手規劃園區活化,部長於隔年5 月20 日就 任外長當天,即向來台出席賴總統就職典禮 的貝尼亞總統提出台巴兩國合力打造巴國成 為南美洲智慧科技產業基地及人才搖籃的願 景。 這項旗艦級的榮邦計畫,由台灣國家 隊透過整合設計、土建工程、P5G專網建 置與智慧應用,打造有利產業發展的園區 環境,更首度在海外適用針對台灣企業的 「006688」土地租金優惠,提供台商更大 的投資吸引力。部長感性表示,園區建置 的過程是一場接力賽,過去的風雨都成為今 日的養分,並期勉透過「以大帶小、軟硬 兼施、公私協力、內外循環」的策略,整合 「科技、資金、人才」各項資源,協助台灣 產業在巴拉圭投資布局,運用巴國穩定的政 經環境、豐沛且低廉的水電資源及友善經商 資源,打造巴國成為台商前進南美市場的基 地,未來經由企業組成的「新雁行國際聯合 艦隊」進駐巴拉圭,建立「Taiwan+N」全球 產業布局,與巴拉圭共榮共好,實現賴總統 「經濟日不落國」的施政理念。 | 5 vol.43 MOFA QUARTERLY

視察「台巴科大」預定地見證高教合作 部長一行此行也視察了兩國指標性合 作案「台灣- 巴拉圭科技大學」的校舍預定 地。這項計畫緣起於2017 年,並於2019 年 招收首批正式學生,因校地尚未建成,學生 必須在巴拉圭的臨時教室修習大一及大二課 程,大三及大四則在台灣科技大學完成學 業,推動至今已招收7 屆學生,為巴國培育 超過170 名工業與科技人才。 歷經多年推動,學校的正式校地終於即 將開工,對於兩國高教合作一步步落實,除 了林部長本人高度肯定,許多參與計畫從無 到有歷程的夥伴無不感到欣慰與振奮。巴國 資通訊部長畢亞德提議未來結合台巴科大與 該部及亞松森數位園區打造產官學一體的智 慧園區,林部長也高度認同此構想,透過科 技合作,台巴不只共同打造一所大學,更是 共築友邦未來的創新基地,期待協助巴國成 為南美洲數位轉型典範,落實「科技加值外 交」精神,與巴拉圭邁向產業升級、人才培 訓與鏈結的里程碑。 晉見貝尼亞總統深化兩國堅實邦誼 部長於行程的最後一天7 月14 日率團 晉見巴拉圭總統貝尼亞,除了轉達賴清德總 統的問候與祝福,同時也代表政府與人民向 巴拉圭政府和人民表達誠摯情誼。貝尼亞總 統歡迎部長率團來訪並對賴總統致上問候, 重申台巴邦誼堅若磐石,並肯定兩國為兄弟 之邦,長年以來合作面向不僅多元,而且成 果至為豐碩,展望未來,巴拉圭仍將無懼外 部壓力及威脅,堅定與台灣攜手前行。 ▎林部長於依泰普(Itaipú) 水壩水源保護區植樹 ▎林部長晉見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 ▎林部長與依泰普(Itaipú) 水壩自拍留影 6 倞耂滚 News In the

▎林部長(前排左三)與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前排左二)偕公共工程部長曾杜瓏(Claudia Centurión,前排左一)共同出席「巴拉圭招商投資說明會」 ▎林部長訪團乙行於行程最後一天與駐 巴拉圭大使韓志正夫婦、館團員眷以 及替代役男餐敘。 ▎林部長於返程會見特地赴機場致意的 巴西聖保羅州議會友台陣線主席迪尼 斯(Gil Diniz) 貝尼亞總統也與部長共同出席「巴拉圭招商投資說明會」,並與所有企業代表團員合影, 顯示他對企業團的重視。貝尼亞總統致詞時強調台巴邦誼悠久深厚,68 年來奠基於自由、民 主、人民自決等共同價值,加上兩國在地理及歷史經歷相 似,相較鄰近國家都比較弱勢,卻也因為類似的艱難環境, 反而使彼此更加堅韌,所以堅信守護台灣就是守護巴拉圭。 貝尼亞總統另指出,巴國經濟穩健發展,具備優越投資環 境,盼台灣企業深入瞭解巴拉圭、投資巴拉圭。 台灣與巴拉圭邦誼篤睦,相信兩國將持續在教育、科 技、能源、農業、公衛及基礎建設等領域深化合作,共享 進步與繁榮。台巴邦誼,茁壯永續。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前排左七)偕公共工程部 長曾杜瓏(Claudia Centurión,前排左六)、工商部長西梅內斯 (Javier Giménez,前排左五)、資通訊科技部長畢亞德(Gustavo Villate,前排左四)以及候任駐台大使傅達耀(Darío Filártiga, 前排左三)與林部長及企業代表團員合影。 | 7 vol.43 MOFA QUARTERLY

「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 -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俒㕬 研究設計會薦任科員|許亦玟 「夢,你來做,台,國家來搭」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推動的國家級計畫「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有著「夢,你來做, 台,國家來搭」(Dare to Dream, We’re Your Team)的口號,鼓勵年輕人勇敢做夢,期望透過青 年世代的夢想與勇氣,讓社會更進步、國家更好。 此計畫不僅讓更多台灣青年有機會到海外圓夢,賴總統於今(2025)年1 月24 日出席啟動 計畫記者會時更強調,政府重視自己國家的孩子,也把邦交國新生代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年出 訪友邦時,深刻感受到大家都是一家人,環境愈困難時,我們關係更緊密堅定。期盼友邦的青 年也有機會來台圓夢,回國後也能帶動社會進步,因此同時打造「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 歡迎邦交國的年輕人共襄盛舉,來台追逐夢想。未來將開放名額,進一步深化雙邊友誼。 ▎賴清德總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外交部林佳龍部長及圓夢青年共同啟動本計畫。 8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賴清德總統、行政院鄭麗君副院長與出席駐台使節合影。 ▎筆者辦理本案工作現場 外交部與教育部攜手合作,全力推動上 述計畫,其中外交部和各駐外館處更是我國 青年在海外圓夢時的後盾,以及友邦青年來 台圓夢的推手。而林佳龍部長更是其中最大 的支持和督促力量,舉凡圓夢場域或機構、 名額、程期、活動內容等,他無不時時關心 與督導,甚至多次親自出面排除推動上的困 難,讓整個計畫能順利推動,可說是把「我 國及12 個友邦青年都當作寶貝,每個都要 顧好」。 研究設計會同仁有幸全程參與其中,親 自見證我青年海外逐夢以及友邦青年來台圓 夢的雄心壯志。「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 畫」今年第一梯次就有超過660 位青年,分 別前往5 大洲、40 幾個國家追求夢想。這 麼多台灣青年翱翔天空,奔向世界,追求夢 想,這景象多麼壯觀且令人感動。 其中,「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也 是「總合外交」下「固邦」與「榮邦」計畫 工作的重要一環。透過這個計畫,台灣不僅 展現「Taiwan Can Help」的具體精神,更讓 邦交國年輕世代與台灣這片土地產生深厚連 結,進而鞏固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 | 9 vol.43 MOFA QUARTERLY

打造多元化的青年交流平台 「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由外交部 及教育部協力,本年委託財團法人國際合作 發展基金會辦理,方案內容分為「計畫型」 與「提案型」兩種。 「計畫型」方案 預計每年7 月及11 月邀請邦交國青年 來台,行程為期一個月。自我國外交重點政 策中選擇合適當年度主題。2025 年主題設 定為「智慧農業」與「永續觀光」,內容涵 蓋專業見習、課程研習、文化參訪與交流活 動,並由政府全額補助食宿、交通與保險, 也保留部分名額給經濟弱勢者,做到實質 平等。 「提案型」方案 鼓勵邦交國青年自主發想提案後,向我 國政府提出具體圓夢計畫,經過外館初審篩 選具創新性與可行性的方案,並由外交部與 教育部分別審查通過後來台參與為期2 週、 不超過3 個月的計畫安排。本年主題除「智 慧農業」與「永續觀光」外,為增添本方案 多元性及落實我國「價值外交」理念,也納 入「體育外交」及「文化外交」供邦交國青 年申請。 本計畫分為兩個方案不僅兼顧計畫多元 性,也確保每位來台青年能獲得更全面的體 驗,激發個人潛能,為台灣與邦交國培育具 備國際視野的新世代領袖。 ▎賴總統接見並與首批來台24名邦交國青年及與會嘉賓大合影 10

賴總統接見首批來台青年 彰顯邦誼深厚 今年7 月18 日至31 日,來自我非洲及 太平洋地區包括史瓦帝尼王國、馬紹爾群島 共和國、帛琉共和國及吐瓦魯國等4 國共24 名青年在此計畫下抵台,展開為期兩週的見 習與交流,備受矚目。 抵台當日,賴清德總統即於總統府親自 接見來台青年們,除聆聽青年分享來台動機 及目標之外,也以台灣知名傳統早餐―阜杭 豆漿「燒餅夾蛋配豆漿」款待,象徵台灣人 熱情好客的精神。賴總統活動中致詞強調, 台灣與邦交國都是一家人,青年是串連彼此 的關鍵紐帶,期勉學員在台專心學習,並將 經驗帶回國內,推動地方發展。 ▎賴總統向在場友邦青年及駐台大使握手致意 ▎台灣知名傳統早餐―阜杭豆漿「燒餅夾蛋配豆漿」。 ▎賴總統接見時準備台灣傳統特色早餐給青年享用 | 11 vol.43 MOFA QUARTERLY

深入學習「智慧農業」與「永續觀光」課程 成果豐碩 史瓦帝尼青年聚焦於智慧農業,課程涵 蓋精準灌溉、物聯網應用於農業、病蟲害影 像辨識等,並實地參訪農業試驗所與永齡杉 林農場。青年們表示,將把台灣的經驗轉化 為家鄉農業轉型的養分,幫助農民因應氣候 變遷。 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青年以永續 觀光為主題,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務,包 括和平島地質公園導覽、南投桃米休閒農業 園區實地學習,以及觀摩彰化「台灣米倉田 中馬拉松」在地觀光模式,理解如何平衡文 化保存、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 ▎參與「智慧農業」課程的史瓦帝尼邦交國青年參 訪農業試驗所 ▎參與「永續觀光」課程的太平洋3國邦交國青年 參訪永齡杉林農場 ▎我駐印度大使陳牧民向本梯次來台青年介紹台灣 ▎參與「永續觀光」課程的太平洋3國邦交國青年 參觀和平島地質公園 ▎本梯次來台青年參與共同課程時與講師合照 12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友邦青年參訪台北101 ▎友邦青年參訪鹿港老街 在台文化交流體驗台灣多元風貌 除了安排專業課程外,學員們更深入 體驗了台灣多元的文化與生活風貌。他們走 訪國立故宮博物院,親眼欣賞我國歷史文化 的瑰寶;也前往我國最高建築台北101,從 高空俯瞰現代化都市景觀,感受台灣兼具傳 統與現代的融合氣息;造訪鹿港天后宮與老 街,穿梭在古蹟廟宇與石板街巷之間,體驗 台灣宗教信仰的虔誠與地方溫情。 文化交流更延伸到日常娛樂與運動賽 事。青年們在台北大巨蛋與台灣民眾一同觀 賞棒球賽,身穿總統致贈的台灣棒球T 恤, ▎友邦青年參訪故宮博物院 熱情地為球員加油吶喊,感受到台灣人對棒 球的熱愛與團結氛圍。運動也成為交流的橋 梁,他們與中興大學學生舉辦友誼足球賽, 在奔跑與歡笑中建立跨越國界的情誼。 ▎友邦青年與中興大學足球隊進行練習賽 ▎友邦青年穿上賴總統致贈的「TEAM TAIWAN」棒 球T 恤及毛巾赴小巨蛋觀看棒球賽事 | 13 vol.43 MOFA QUARTERLY

嘉勉來台見習青年深具守護母國重要產業之 使命感 外交部於7 月31 日舉辦結訓典禮,林 佳龍部長親臨主持,聆聽青年們以簡報分享 在台兩週豐碩學習的成果。林部長肯定邦交 國青年們展現的使命感與創造力,並強調 「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是連結台灣與 邦交國的重要橋梁,未來也將邀請更多邦交 國青年來台見習,深化邦誼。 此次來台青年大多是首次出國,對他們 而言,台灣不僅是見識專業技術的場域,更 ▎吐瓦魯籍青年上台分享結訓感言 ▎林佳龍部長頒贈結業證書後與史瓦帝尼駐台大使 蒙西比及12名史瓦帝尼籍邦交國青年合照 ▎林佳龍部長頒贈結業證書予吐瓦魯籍青年 是體驗多元社會與民主價值的窗口。史瓦帝 尼青年表示,智慧農業所學讓他們看見家鄉 農業轉型的可能;馬紹爾群島學員則認為, 永續觀光理念可協助馬國因應觀光與環境的 矛盾。對帛琉與吐瓦魯青年來說,台灣經驗 亦是一種激勵,證明小國同樣能在國際舞台 展現價值。 另一方面,台灣青年與社會大眾也透過 互動,對邦交國有了更深理解。無論是在球 場、教室或社區,彼此都建立起跨越國界的 友誼,具體落實「人人都是外交官」的精神。 台灣外交的長遠布局―深化邦誼 「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不僅是一 場短期見習,更是台灣推動長遠外交投資的 重要布局。透過這個計畫,參與的青年得以 和台灣建立深刻的情感連結。他們不只是訪 問者,而是親身體驗台灣日常的朋友,無論 是在課堂上學習、在街頭市場與攤販互動, 或是在運動場上與同齡青年並肩揮汗,都讓 他們對這片土地產生真切的認同與情誼,這 些記憶會長久在他們心中留下印記,成為日 後推動兩國交流的情感基礎。 14

同時,本計畫更是台灣優勢產業傾囊相 授的橋梁。台灣在農業科技、觀光發展、數 位創新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透過實作課程 與案例分享,讓邦交國青年理解並帶回實用 的知識與方法,運用於他們的家鄉,以應對 氣候變遷、觀光產業升級等實際挑戰。這樣 的學習不僅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更深化台 灣與邦交國間互利共好的合作關係。 此外,這個計畫也展現台灣文化外交 的軟實力。青年們在藝術中感受台灣傳統與 現代交融的創意活力,在運動場上則透過足 球、棒球等比賽建立跨文化的友誼。這些互 動超越語言與國界,呈現台灣社會的多元與 包容,讓青年們在交流過程中深刻體會台灣 的獨特魅力與開放精神。 「計畫型」第二梯次及「提案型」邦交國青 年將陸續抵台圓夢 本計畫「計畫型」方案第一梯次圓滿落 幕,非洲及太平洋地區友邦青年學習成果豐 碩,反應熱烈。為回應友邦需求,外交部依 據賴總統指示,規劃將本計畫執行時程調增 為1 個月,並自本年10 月下旬辦理的第二 梯次開始實行,屆時將邀請拉美地區7 個友 邦及歐洲地區的青年來台,精彩可期。 透過「提案型」方案自主提交企劃書之 11 國、19 名邦交國青年將分別以「智慧農 業」、「永續觀光」、「體育外交」及「文 化外交」4 個主題,於9 月下旬後陸續前往 我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台北藝術大學、國立 屏東科技大學及國立清華大學等專業機構見 習交流。 本計畫以青年為起點,擘劃共榮未來 青年是外交最具活力的重要推手,這也 是賴總統上任後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 金計畫」的主要原因,「邦交國青年來台圓 夢計畫」首屆成果,證明台灣能以教育與文 化為外交觸角,與邦交國攜手共創未來。 正如林佳龍部長所言:「青年是國家 未來的希望。」台灣將持續邀請更多邦交國 青年來台追夢,同時也推動台灣青年走向國 際,讓新世代在全球舞台上,成為守護民 主、促進發展與深化友誼的核心力量。 透過「圓夢計畫」,台灣讓世界看見青 年力量,也讓邦交國青年帶著台灣的故事回 到家鄉,成為最真摯的外交代言人。 ▎外交部長林佳龍、友邦青年及 全體與會嘉賓大合照。 | 15 vol.43 MOFA QUARTERLY

一個時代的結束-懷念丁資政 俒㕬 前駐印度代表處大使|翁文祺 本部前部長,也是我最敬愛的長官和長 輩丁資政懋時先生在COVID疫情之前臥 病,今(2025)年9 月中旬以99 嵩壽辭世。 消息傳來,令我感到無比的哀淒和懷念。 憶及1988 年駐美代表錢復先生自華府 返台接任經建會主委,丁先生以外交部長的 身分接著使美,同時間我也外放華府,被丁 大使指派為秘書。於是我跟隨了丁大使五年 有餘,得以親炙他的人格風範。在我心中, 他不只是可敬的長官,更是可親的長輩。駐 美代表處編制龐大,各部會派員者眾,無一 不是一時之選。但丁先生總對我這個小秘書 另眼相看,可能因為丁資政與我岳父是雲南 同鄉,他私下親切地說我是他的雲南女婿。 丁資政以法語見長,早年追隨楊西崑 先生在非洲耕耘,從未在美國工作過。所以 他被派到華府擔任代表,我可以感受到他的 壓力很大。丁大使到任不久發生1989 年的 天安門事件,中美關係惡化,但美處的工作 反而更好推展。大使幾乎每天外出結交美國 友人,從國會議員到政府官員、從智庫專家 到媒體領袖,從各州政府到僑界賢達,走訪 之勤,如同在與時間賽跑。遇有重要會談, 他常常要花三四個小時親自撰寫電報報回 國內。 1990 年底我國決定申請加入GATT,台 北方面請丁大使在華府記者俱樂部宣布,他 慎重再慎重地擬稿,然後上台宣布,順利完 成使命!1992 年老布希總統為了挽救選情 決定賣給台灣150 架F16 A/B 型戰機,這是 美國對台軍售的里程碑。時任新聞局長宋楚 瑜在台北發言,丁大使在雙橡園招待華文記 者,但他絲毫不居功,令在場的傅建中等記 者只好罷筆。又有一次我陪同丁大使到休士 頓訪問,僑宴上被問到台獨相關議題。丁大 使指著我說,請問各位你們覺得我這位三等 秘書是哪裡人?大家聽我口音都猜我是外省 人,都錯了。丁大使接著說,翁秘書剛剛生 了兒子,所以Jeremy 是台灣人兼美國人, 他夫人是雲南少數民族,20 年後等Jeremy 長大了,今天我們談的問題還有意義嗎? 16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轉眼五年過去了,我面臨要調部返國的 抉擇。剛好丁大使要回國述職,行前我斗膽 向他報告希望回台北到條約法律司服務。這 算是相對冷門的單位,丁大使頗為不解。我 解釋說在華盛頓工作後才發現法律的重要, 在職既不便修習法律,就讓我去條法司學習 吧!我在條法司工作兩年後,有一天硬著頭 皮去找已經擔任國安會秘書長的丁公。我 說:請大使責備我吧,我已經準備離開外交 部轉到財政部證管會任職。這時台海飛彈危 機才平息不久,他聽後不嗔反喜,鼓勵我趕 快去報到。原來在危機期間,李總統每天早 上召開國安會報,開頭便問股市、匯市狀況 如何?他身為秘書長無以為對,所以認為我 轉跑道的選擇是正確的! 丁大使退休後,我也三轉四轉到了金 管會紐約代表辦事處工作。2008 年初突接 大使台北來電,認為是我重返外交部工作的 時候了。大使之命我不敢違,於是我被派去 了印度。我在印度四年工作還算得心應手, 最後一年又接到丁大使電話,說他和丁夫人 要來印度看我。於是在鄭文華大使夫婦的陪 同下,年紀加總超過三百歲的四位長輩來到 印度旅行一週。他維持部長的風範,宴請所 有館員,並連提了兩次:印度是一個偉大的 國家。等到我也退休返台了,去家中探望丁 資政,我問他何以您認為印度是個偉大的國 家?他笑笑地說,中華文化固然博大精深, 但對印度影響較少,反倒是印度文化影響中 土較多,所以印度當然是偉大的國家。我駐 印度四年,只為目之所見的負面表象所障, 未曾達到丁公的眼界,真是感到汗顏。 丁大使總覺得外交才是我的本務,但我 老是在其他部會轉來轉去。我接任郵政公司 董事長後在郵政博物館看到一幅簡圖,標明 大清郵政1895 年成立時隸屬於總理各國事 務衙門,也就是外交部的前身。我拿這張圖 給大使看,以示我並沒有離開外交領域。大 使被我逗得一笑!前面提到丁大使視我為他 的雲南女婿。在華府時,我是大使秘書,無 法如同其他政務同仁一般有機會帶團回國訪 問,大使都看在眼裏。有次我要攜眷返台休 假,他親手開了一張1000 美元的個人支票 給我,作為補償與獎賞。我視為珍寶,一直 沒有兌現。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先生也是丁 資政的部屬,前兩天他接受採訪時說丁資政 的辭世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這話沒錯。 謹容我再添幾句:丁資政是位操守極嚴的官 員、是富有愛國情操的外交官、是一位當今 公務體系難得的典範! 大使,作為您的子弟兵,我永遠懷念 您、也感謝您。安息吧,大使! | 17 vol.43 MOFA QUARTERLY

感恩的公職歲月 俒㕬 外交學院薦任主事回部辦事|卓湘慈 公職生涯的大家庭–北美司 鈴~~~ 鈴~~~ 鈴~~~1983 年2 月一個 忙碌的下午,我接到一通來自外交部人事處 的電話,通知我被錄取了外交部佐理員的職 務。在此之前,我只是個大學畢業後在貿易 公司工作一年的毛頭小妞,只知外交部是行 政院所屬八部二會的中央機關,卻不熟悉外 交部的業務內容,又是處理哪些國家大事? 電話那頭問我可不可以三天後報到上班並分 發北美司工作?在無充足準備下就能加入這 處理涉外事務最高殿堂真是太幸運了!我欣 然應允,正式展開我在外交部的公職生涯。 同年2 月8 日上午,我穿著一身看似 專業的黑色套裝到人事處簽到填寫相關文件 後,就被帶到北美司報到。到了北美司,親 切的二科王豫元科長,很有耐心地說明工作 內容,請我先擔任章孝嚴司長的秘書,幫忙 接聽電話、接待訪客並提醒司長參加會議及 安排派車等行程事項。隨後王科長帶我去拜 會章司長,章司長非常溫文儒雅又不厭其煩 地告訴我如何接聽電話及處理行程事項,我 因有些緊張而恍神,他看我愣愣的模樣,卻 仍和藹地告訴我別緊張,凡事熟能生巧,仔 細應對必能勝任。 ▎外交部大廳 18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北美司業務繁忙,負責處理對美、加 二國的外交關係。經歷緊張忙碌懵懂卻又溫 馨的一天後,見識到長官謙和親切有智慧、 同仁人才濟濟有能力,加上聽聞章司長顯赫 的家世背景,讓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 是能在如此傑出、菁英輩出的環境中學習, 憂的是擔心我的平庸與無知會讓我保不住飯 碗。幸運的是生命中出現許多貴人一路幫助 我,在多聽、多看、多學習下,讓我這個過 去對國際關係、涉外事務一竅不通的人,漸 漸養成持續對外交及國際事務關心及學習的 好習慣。從進入北美司至2015 年1 月14 日 外派至以色列為止,除2006 至2014 年外派 紐約期間外,一眨眼32 年不曾離開北美司 這大家庭。我心心念念熱愛著北美司,祝福 這大家庭裡認識的每一位成員身體康健、工 作順利,闔家平安喜樂,也感謝生命中各位 貴人幫助我成長茁壯。 公職生涯的轉捩點–外派 外交部每年皆有兩次外派輪調的機會, 司裡新同仁加入時就是增廣見聞的好時機, 可趁機瞭解對方外派地區的人文地理、生活 習俗等資訊。漸漸的我對這種外派至國外工 作、生活並學習的特別際遇心生嚮往,但基 層人員薪資微薄,家裡兩個小孩年紀很輕, 也許得賣房子才能供應幼兒學費,這件事確 實是一大挑戰。離鄉背井遠離舒適的家又讓 我心生卻步,感謝同仁們鼓勵我勇於接受挑 戰,並對孩子教育問題提出可行的建議,讓 我更無後顧之憂。另外非常感謝秦日新司 長,除了肯定我工作能力,又考量我需隻身 帶兩個孩子外派,為我爭取有良好教育環境 的館處。秦司長一向為同仁爭取能一展長才 的館處,期盼大家都能適才適所及闔家安 康,他真是一位充滿智慧、敏銳洞察力與仁 者風範的好長官。 依照規定基層行政人員須五職等以上, 且須通過台灣大學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 心英文S2程度的測驗,才有資格申請外派。 在孩子的期盼與同仁的鼓勵下,我很努力地 勤學英文三年,才將幾乎快忘光的英文給提 升回來,也僥倖通過考試,並於2006 年展 開第一次外派在紐約的生活。 駐紐約辦事處夏立言大使是我追隨的第 一位館長,也曾在北美司共事過,外派第一 份工作是館長秘書兼人事等行政業務。夏大 使非常謙和有禮、學識淵博、平易近人,一 點都沒有館長的架子。擔任館長秘書及人事 業務雖說不像政務般的重要急迫性,但卻關 係館長的行程要務及作息和同仁的權益,所 以也滿有壓力的,當事情處理得不理想時, 夏大使總是有耐心又幽默地安慰人,並適時 鼓勵我下次遇事時要多加留心。 ▎北美司標示牌 | 19 vol.43 MOFA QUARTERLY

紐約6 年日子真是精彩豐富的生命之 旅,地域加給雖然很少,薪資不高,房補不 足,再加上兩個小孩讀大學,生活一度陷入 困境,總是要縮衣節食度日。孩子求學過程 也經歷過種族歧視、校園暴力。但上帝是慈 愛又有恩典的神,總是特別疼愛信靠祂的 人。長子終於在我調部前順利地大學畢業, 次子也如願分發到台北大學就讀。因為長期 在紐約讀書,所以孩子們中英文俱佳,大學 畢業後、服完替代役,他們都找到喜歡的工 作並學以致用。感恩這段歲月為我們的生命 旅程開啟嶄新的一頁。 2015 年是我第二次外派,外派到令我驚 喜的以色列。特別感謝時任北美司謝武樵司 長,在司裡人手吃緊的季節願意讓我外派。 在他的領導及循序教導下,不但使原有的行 政業務更有效率地彙整與執行,並全力支持 我辦理新增的邀訪及公部門見習生工作,且 教導我敏銳觀察人際關係的和諧建立,以拓 展本職學能及增強工作能力,這也是我外派 以色列得以即時處理要案及順利協助推動館 務的主要原因。 ▎北美司長廊一隅 20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最具挑戰的工作–接待外賓及邀訪 記得從紐約調部時,填寫第一志願當 然是北美司,很高興令狐榮達司長願意收留 我,共事一年餘後令狐司長就外派高陞駐加 代表。雖然我打從他是薦任科員時就認識, 但從不知道令狐司長是個如此孝順父母,卻 又念舊的感性長官,更是正義凜然、積極為 同仁謀福祉的理性長官。記憶尤深的是他鼓 勵北美司全體同仁參加行政院辦理的團體績 效比賽而贏得30 萬元獎金,這是司裡第一 次參加此活動,也是北美司第一次贏得如此 高額的獎金,真是很大的榮耀。令狐司長 更是有智慧並很公平地將這獎金分給每位同 仁,連工友同事都在內,如此無私又廉能的 長官是值得尊敬的。在令狐司長的領導下, 我竟有機會辦理接待外賓邀訪的工作,除增 進本職學能及歷練外,也是我公職生涯中一 大挑戰,更是永難忘記的美好記憶,我珍惜 這難得的機會,也很努力地完成挑戰。 接待外賓及邀訪對一位基層行政人員 本來是不可能接觸到的業務,當時我剛從紐 約調部回來,分到北美司加拿大及綜合業務 科辦事,正巧碰上科裡人手青黃不接,經司 長同意就派我辦理接待加拿大外賓業務。十 分感謝時任黃韋仁科長的鼓勵與指導,並大 力支持與提供資源和資訊,所幸不負所託, 二年半的接待外賓業務順利完成,我也如願 再度外派。感謝司長對我的勉勵和肯定,他 說:你不但是資深行政人員,現在又有政務 歷練囉! ▎北美司歷屆司長玉照牆 | 21 vol.43 MOFA QUARTERLY

公職退休的最後一站–外交學院 2021 年自以色列外派回部,為時6 年以 色列生活可說是多采多姿,更彰顯上帝恩典 與賜福滿滿。我竟能在COVID-19 疫情嚴重 情況下,安然突破以國全境機場關閉的最後 時刻,搭上飛機並安抵國門,真是感謝上帝 的保守與看顧。調部時填寫第一志願是外交 學院,首要原因是許多北美司老同事任職於 此,是個臥虎藏龍、人文薈萃的培訓學院, 必能使我在智慧、知識及能力上更有精進。 ▎外交學院大樓外觀 ▎外交學院歷屆學員畢業照長廊略影 ▎外交學院退休歡送茶會大合影 22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吳志中次長祝福及贈禮 ▎林部長宴請退休人員餐會 驚喜的退休餐會–林佳龍部長邀宴 年齡是女人的秘密,沒想到屆齡退休 時,則變成公開的秘密,竟也驚動政務次長 兼外交學院院長吳志中舉辦退休人員歡送茶 會,並捎來祝福與頒贈禮物。更令人倍感榮 幸與溫馨的是林部長體貼又真誠地邀請退 休人員午餐敘,部長還很親切地稱呼「卓 姊」,真是讓我嚇了一跳卻又驚喜萬分,想 不到這年齡不可逆的哀愁竟帶來喜樂。雖曾 於接待外賓時於本部東、西廳陪宴過,但卻 從未與部長同桌吃過飯,這2025 年7 月4 日與部長有約的美好時光,將為我公職生涯 劃下最完美的句點,也是最值得紀念與回憶 的精彩人生。 感謝、珍惜與祝福的道別 時光匆匆,歲月如梭,一轉眼,我在 外交部工作已42 年又5 個月,今年竟然到 了要退休的年紀,真是不可思議。我非常感 謝外交部也十分珍惜所有認識的長官和同事 們,相信你我的相遇絕不是偶然,必是上帝 美好的安排。我也誠心祝福大家闔家健康、 平安、喜樂,願上帝賜福給我的,加倍賜福 給大家。 | 23 vol.43 MOFA QUARTERLY

▎ 以紅、白兩色為基調設計的慶祝印尼獨立建國80週年紀念裝置藝術。 從國旗到國服:印尼如何用 顏色建構國族認同? 俒㕬 駐印尼代表處一等秘書|楊俊業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今(2025)年8 月17 日是印度尼西亞 獨立建國80 週年慶,對於一個由上萬座島 嶼構成、語言與文化多達數百種的國家而 言,「成為一體」著實是一項艱難挑戰;印 尼,這個南洋世界最大的國度,始終在多樣 性與統一性之間尋求平衡,在這漫長的「國 族」建構過程中,顏色,這個無聲卻無所不 在的文化符號,於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關 鍵角色。從紅與白交織而成的國旗,到蠟染 布上的藍與棕,從婚禮服飾的金與銀,到宗 教儀式中的黑與白,色彩不只是美學的選 擇,更是歷史、權力、信仰與身分認同的視 覺語言。 歷史深處的紅與白:從滿者伯夷帝國到掙脫 殖民獨立 當1945 年8 月17 日印尼國父蘇卡諾 (Soekarno)在雅加達宣讀獨立宣言時,一 面由紅與白兩色構成的旗幟緩緩升起。這面 象徵獨立建國的旗幟,被稱為「榮耀紅白 旗」(Sang Merah Putih),成為新生的印度 尼西亞共和國之視覺象徵。對於許多印尼人 而言,紅色象徵勇氣與肉身,白色象徵純潔 與靈魂,正如身體與精神的結合,共同構築 成一個鮮活生動的民族。 24

▎ 印尼國父蘇卡諾(Soekarno)紀念銅像與「榮耀 紅白旗」 然而,紅白雙色旗幟的歷史並非始於現 代民族國家,其源頭可追溯至公元13 至15 世紀的滿者伯夷(Majapahit)帝國。這個 位於今日東爪哇的王國,在其宮廷儀典與軍 旗中大量使用紅、白兩色。爪哇歷史文獻如 《Nagarakretagama》與《Pararaton》均提 及王室軍隊所舉旗幟乃「gula-kelapa」(意 即『紅糖與椰子』),象徵紅與白的和諧並 存。印尼民族學者Koentjaraningrat 指出,滿 者伯夷並非以族群血統來統一各區,而是透 過文化與儀式來建立政治秩序,而顏色正是 這些儀式的核心之一。 當印尼國族主義領導菁英選擇紅與白為 國旗基調時,其目的不只是歷史的再引用, 更是一種文化資源的政治動員,利用美國學 者Benedict Anderson 提出的「想像的共同 體」,透過紅白色彩的符號來召喚印尼人民 的共同想像,使得紅色與白色,不僅變成看 得見的國旗,同時也被化身為一種內化的國 族情感。 蠟染布上的國族編織:從地方語言到國家 語彙 若說國旗是官方的顏色敘事,那麼「峇 迪克」(batik)蠟染布便是民間文化對色彩 記憶的延續與創造。這種起源於爪哇宮廷的 蠟染技藝,原本僅為王室貴族服務,後來逐 漸普及於民間。每塊「峇迪克」都不只是圖 案的堆砌,而是一種色彩語法的編織:以深 藍、赭紅、棕褐為主色的中爪哇風格,代表 謹慎與威嚴,而以亮黃與湖綠為基調的北岸 風格,則展現出貿易港口的開放與伊斯蘭文 化的融合。 ▎ 印尼商業特區(SCBD)為慶祝獨立80週年所懸掛的巨幅國旗旗海 | 25 vol.43 MOFA QUARTERLY

▎ 筆者身著印尼蠟染衫(峇迪克)參加友人的穆斯 林式婚禮 ▎ 「宮廷蠟染」(左)與「沿岸蠟染」( 右) 運用 截然不同的色系來表達各自的文化屬性 在「峇迪克」中,色彩不只是美學選 擇,而與宇宙觀、社會秩序與個體命運緊密 相連。例如,在爪哇的傳統婚禮中,女性穿 著特定色調的蠟染服,象徵對未來家庭角色 的準備;孕婦被禁止穿著某些顏色的染布, 避免「觸怒」尚未成形的靈魂。這些文化規 範使色彩成為社會規訓的重要工具。 正如人類學者Hildred Geertz 在其研究 《The Javanese Family》中指出,爪哇傳統儀 式中的服飾色彩分配,實為一種高度象徵化 的社會語言。從婚禮到命名儀式,色彩不僅 反映生命週期,也標示階級與家庭地位。例 如紅色常與青春與初婚聯繫,金色象徵家庭 繁榮與祖靈祝福,而白色則多用於安魂與洗 禮儀式,此皆強化蠟染布作為社會秩序象徵 體系的文化功能。 到了公元20世紀後期,印尼政府將「峇 迪克」視為「國家非物質遺產」推廣,不僅 作為對抗西方時尚的本土回應,也成為對多 元文化進行整合的一種手段。印尼官員在重 要儀式穿著「峇迪克」,學校鼓勵學生每週 一天穿著民族服裝,甚至在國際場合將「峇 迪克」作為代表印尼風格的「國服」。「峇 迪克」的色彩與圖案,從地方語言被轉譯為 國家語彙,進一步成為跨族群的認同橋梁。 宗教、顏色與信仰的身體實踐:是日常視覺 生活也是族群文化歸屬 印尼的宗教多元性,使得顏色不僅在政 治與文化上具有意義,也成為信仰實踐的核 心部分。對於印尼穆斯林而言,白色代表潔 淨與虔誠,黑色則象徵謙卑與死亡。每年齋 戒月期間的「泰拉威」(Tarawih)禮拜,信 徒往往穿著白衣入寺,以示心靈的潔白。穆 斯林婦女的頭巾(hijab)色彩也逐漸成為信 仰與個人風格的雙重展現,不僅是宗教身分 的外顯,更是一種對「現代穆斯林女性」形 象的再創造。 26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 爪哇影戲中角色的臉部與服飾配色是一套複雜的 性格與道德象徵語言(筆者攝於印尼中爪哇日惹 王宮) 在基督徒社群中,禮拜堂的布置、聖歌 團的制服乃至洗禮儀式中的服飾,也都具有 嚴格的色彩規範。紅色常用於殉道紀念,白 色為新生象徵,而紫色則表示懺悔與期待。 這些色彩從歐洲傳統延伸至印尼,被當地社 群重新詮釋,使其同時具有宗教與民族文化 的雙重層次。 顏色象徵也深植於印尼民間劇場與視 覺文化之中。人類學者Ward Keeler 在其研 究中指出,爪哇影戲中角色的臉部與服飾配 色,構成一套複雜的性格與道德象徵語言, 深刻地影響大眾對信仰與領導者氣質的視覺 期待。例如白色代表內省與智慧,紅色象徵 衝動與戰鬥力,這些象徵意涵也影響到穆斯 林禮儀服飾與現代印尼政治人物的公眾形象 塑造。 至於峇里島與東部群島的原住民宗教, 更將色彩視為通靈與儀式能量的媒介。在峇 里島,黑白格紋的「波棱布」(poleng)不 只是裝飾,也是象徵宇宙中善惡、陰陽的平 衡。祖靈被視為黑與白之間的流動力量,必 須透過色彩來維持秩序。在巴布亞與摩鹿加 ▎ 印尼峇里島「卡恰火舞」(Tari Kecak)舞者穿著黑白格紋的「波棱布」(poleng)進行演出 地區的某些族群,紅色布條作為通向祖靈世 界的通道,穿戴錯誤的顏色可能導致疾病或 儀式失敗。這些與身體密切連結的色彩實 踐,使得宗教信仰深深烙印於印尼各族群的 日常視覺生活,同時也強化了族群文化的自 我歸屬感。 | 27 vol.43 MOFA QUARTERLY

當代再詮釋:色彩中的新印尼想像 當今進入數位時代後,印尼的顏色文化 也展現出新的生命力。印尼設計師與青年藝 術家積極從傳統顏色符號汲取靈感,將之轉 化為全球語境下的視覺語言。雅加達的品牌 「Sejauh Mata Memandang(一望無際)」 透過環保布料重現傳統蠟染布色系,並於巴 黎時裝週展出,成為跨文化傳播的典範。 現代社群媒體亦成為色彩意義的實驗 場,印尼年輕世代透過Instagram與TikTok 重新演繹傳統婚紗色系,將爪哇的紅、峇里 島的黑白格、馬都拉的金銀混搭,轉化為 「當代印尼風」。相較之下,馬來西亞的色 彩象徵多建立在族群劃分之上,例如馬來人 偏好綠與黃,象徵伊斯蘭與王權;華人社群 則在春節與節慶中強調紅與金的傳統色彩。 而印度則常將色彩與宗教哲學直接綁定,如 藏紅、橙黃象徵神性與苦行,白色象徵純淨 與棄世。印尼在這些色彩文化模式之外,採 取的是一種「跨族群混融」的象徵策略,嘗 試透過多元色彩的再詮釋,形塑出一種不以 血緣或宗教為核心,而以共享視覺記憶為基 ▎ 印尼知名商場內的「獨立紀念廳」定期播放印尼國族英雄介紹影片 28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礎的現代國族敘事。這不只是審美選擇,更 是一種文化主體性的展現:在全球化語境 中,年輕印尼人用色彩說出「我從哪裡來」 與「我想成為誰」的雙重命題。 這種色彩的再詮釋,可讓人們反思民族 認同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的符號,而是一種可 創造、可混搭、可流動的文化工程。印尼的 顏色不再是固定的象徵語言,而是一個流動 中的記憶場域。 結語:顏色如何說出「我們是誰」 從爪哇宮廷染布到印尼建國旗幟,從宗 教禮拜儀式到街頭示威抗議,從村落織布工 坊到巴黎時尚展台,印尼的色彩文化猶如一 面多重鏡子,折射出族群、信仰、階級與國 族的交錯鏡像。顏色既是歷史的遺緒,也是 現代的實踐;既是地方的記憶,也是國家的 敘事。 國族認同,正是在這些看似日常卻富有 象徵意涵的色彩實踐中悄然成形。從紅白國 旗到峇迪克圖騰,從儀式織布到社群貼文, 色彩成為印尼人回應「我們是誰」這道命題 的視覺語言。 ▎ 印尼各界以紅白為視覺語言營造慶祝獨立建國80週年紀念氛圍

從工作現場到人文故事: 巴拉圭的援外生活 俒㕬 駐巴拉圭技術團「微中小企業輔導體系能力建構計畫」役男|周詠清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被大學西語系遺忘的國家–巴拉圭 猶記得就讀西班牙文系時,學校師長們鮮少提到巴拉圭,因此,當時除了知道是台灣的南 美洲邦交國,以及國合會籌辦各類援外計畫協助當地國發展外,對於這個國家可以說是相當陌 生。所以當有機會以外交替代役身分赴駐巴拉圭技術團服務時,不免抱著滿滿的好奇心,想來 認識這個國家。一方面想測試自己是否能適應西語系國家的工作與生活,另一方面則希望能將 所學的西班牙語實際運用在援外工作中。 ▎ 國家文化中心(El Cabildo)宏偉壯麗的外觀留下深刻印象 30

工作面向–紡織、乳製品與潛力產業 我在技術團的業務之一是協助巴拉圭微 中小企業輔導體系能力建構計畫,著重在當 地最多人從事的紡織業與乳製品業,後來第 二期計畫加入新方向– 扶持潛力產業,找出 巴拉圭具有創新、創意以及市場潛力的公司 與產品,透過培訓課程與各類輔導以提升競 爭力,再經由貿洽會的形式,推銷給其他大 型企業或是國外市場。 提到紡織業,工作範圍包括參與紡織 科技中心舉辦的數位打版課,透過計畫經理 的指導,親身學習手工打版轉型為數位化處 理。一方面設計師們可以節省傳統手工開發 服裝版型時的布料及時間成本,也可以透 過3D紡織設計軟體(V-Stitcher)進行各種 新品創作及測試,並引進台灣各式機能布 料,讓巴拉圭設計師能運用於開發高品質的 服飾。此外,設計出來的裁切版片,也能分 配給下游的家庭縫紉代工業者進行各類製作 及加工,所以光是製作一件衣服或是其他服 飾,就能嘉惠到許多家庭。 關於乳製品業,我們與當地的合作社 聯合總會(FECOPROD)合作,開發出許多 ▎ 參訪團於紡織科技中心舉辦課程合影 ▎ San Pedro省San Agustín婦女委員會起司培訓課 上課情形 能直接幫助酪農戶的產品與服務。在這過程 中,我有機會與王筠傑技師及蘇雍策經理前 往San Pedro 省,參訪生乳集散中心、起司 工廠,並觀摩起司培訓課。經由多次下鄉參 訪,現場審視巴國偏鄉酪農使用本計畫開 發的3D列印所生產的模具、品質與製程管 控APP,並藉由雲端監控,強化產業鏈整合 輔導,透過親身體驗更能理解這些高科技措 施,如何幫助當地酪農將傳統的生產工作進 行數位化轉型,並從中受益。透過計畫的推 動,生乳中心與起司工廠運用物聯網(IoT) 的監測設備來掌握數據;起司工廠使用3D 列印製作出的模具,並銷售模組化生產出具 有品牌標示的產品給消費者。此外,客觀可 靠的數據與可回溯機制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這些措施讓銷售量穩步提升。而起司培訓課 則是提供給第一線酪農戶們,以教授巴拉圭 起司(queso Paraguay)、莫札瑞拉及瑞可 塔等三類起司的作法,讓酪農戶具有製作起 司的基本能力。 關於潛力產業,則是透過巴拉圭國家創 新委員會(Estrategia Nacional de Innovación) | 31 vol.43 MOFA QUARTERLY

▎ 筆者於Pilar 創業孵育中心(CAE)講解潛力產業 專案 ▎ 與王筠傑技師以及兩位專案合作夥伴於演講場地 合影 篩選出適合的輔導公司,駐團協助這些公司 推銷產品。在所有產業中,我對潛力產業的 參與最深,從外部夥伴開會、翻譯文件,到 舉辦巡迴演講等。儘管缺乏商業相關經驗, 但參與專案細節,令我學到許多實務知識。 文化層面第一輯–巴拉圭的計程車司機們 有鑑於巴國計程車叫車服務Bolt 價格不 貴,所以我與其他役男們常搭乘計程車到各 地。多虧我的西語背景,可以與司機閒聊各 種話題,短程的車程中充滿了簡單的文化交 流,不外乎是我們從哪裡來、要待在這邊多 久、吃了什麼好吃的巴拉圭食物、巴拉圭人 好看嗎等等。而長途的話,我最有印象的是 某次要前往首都亞松森市區(Centro)時, 因車程長達30 分鐘,司機開頭就問起我的背 景與為什麼來這邊,一路上話題有來有往, 儘管話題的細節已不復記憶,那次經驗卻是 我與當地人交流最深入、且最愉快的一次。 另一次有趣的經驗則是在前往餐廳時, 司機是個知道台灣的巴拉圭人,所以超級熱 情地與我們聊天,抵達餐廳後也依依不捨地 道別。當飯吃到一半時,那位司機匆忙地拿 著一把鑰匙過來,原來是同行夥伴將鑰匙遺 留在車上,他特地跑一趟送還。那個時刻讓 我意識到巴國人不但熱情且善良,甚至願意 捨棄跑單的機會,只為了歸還乘客遺留在車 上的東西。還有一次搭車比較驚險的經驗 是,當天路途上被迫使用我的手機操作導 航,司機甚至擅自將手機拿到副駕駛座,當 下我只好死命地盯著手機看避免被偷走。一 直以來大家都提醒當地計程車司機比叫車服 務軟體Uber 不安全,但這次算是少數讓我 受到驚嚇且深感不安的經歷,也告訴自己之 後搭計程車要格外小心。 3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