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fa.gov.tw ¡ ¢ £ ¤ ¥ ¦ § ¨ © ª«¬®¯°±ª²³´µ³¶ · ¸ ¹ º »¼ ½ ¼ § ¾¿À ÁÂÃÄÅÆÇÈÉÊË , Ì£ÍÎÊÏ¡ÐÑÉÒ 、 ÉÐÑ¡ÒÓÔÕÖ 02 × ØÙ 中華民國114年第2季43卷 第2期 ½ 外 交 部 通 訊 中 華 民 國 外 交 部
全球網 生活錄 活動快照 外交情 新聞眼 02 08 22 43 02 林佳龍部長率領產業團訪問美國德州,落實賴清德總統 「台灣投資美國隊、美國投資台灣隊」的戰略目標 北美司美國經貿事務科專員 | 黃奕婷/學員 | 胡懷宇 08 外交部大廳「雙 12」國國旗展示總合外交新氣象 秘書處 11 讓民眾有感的外交工作經驗 ─ 推動日本戶籍謄本允許記載台灣案 駐日本代表處副參事 | 傅國華 15 走入多邊現場:亞洲開發銀行借調經驗札記 歐洲司薦任科員 | 盧昭穎 22 在大洋彼端見證友好共榮的台灣外交果實 駐瓜地馬拉技術團西班牙語專長役男 | 謝志翔 26 史瓦帝尼水產養殖發展的新里程碑 ─ 水產養殖中心落成開幕 駐史瓦帝尼王國技術團計畫經理 | 蘇信彰 31 「魚」越國界,泳向國際:水產役男的巴拉圭新視野 駐巴拉圭技術團鴨嘴魚商業生產計畫役男 | 沈士淵 37 用味蕾認識台灣!加勒比海的台灣小旅行 駐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技術團糖尿病衛教志工 | 陳又甄 43 印尼歷史上信奉印度教(佛教)的 Majapahit 帝國 駐泗水辦事處處長 | 邱陳煜 49 我所知道的義式生活 駐義大利代表處黃瑞龍公使眷屬 | 潘錫鳳 58 活動快照 02 Volume 43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第2季-43卷-第2期
林佳龍部長率領產業團訪問美國德州 落實賴清德總統「台灣投資美國隊、 美國投資台灣隊」的戰略目標 俒㕬 北美司美國經貿事務科專員黃奕婷 |學員胡懷宇 ▎林佳龍部長與德州休士頓市長John Whitmire,期待未來能順利促成Taiwan Tower 開發案。 出訪契機 「人工智慧」是眾所矚目的新興科技,也是改變世界的關鍵力量,引領全球經濟與產業的 未來。 外交部長林佳龍於本(2025)年5 月6 日至9 日率領產、官、學、研夥伴,包含台灣區電 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AI 創新應用聯盟及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展開為期3天的德州行, 和當地政要、產業進行深入交流與對話,並應邀出席「台灣– 德州人工智慧創新峰會」。3 天 訪問不算太長,卻是實現賴清德總統「台灣投資美國隊、美國投資台灣隊」目標──建立台美 經濟合作「聯合艦隊」的重要一步。 推動興建Taiwan Tower,提供雙向投資「一站式服務」 訪美第一天,林佳龍部長拜會德州休士頓市長John Whitmire,表達台灣政府有意與休士頓 市府攜手合作,在當地推動興建「Taiwan Tower」,期盼未來可以整合公協會、育成中心、銀行 與電信等資源,提供資金、人才與安全網路等全方位支持,此提議也獲得市長的正面回應。 2 倞耂滚 News In the
▎林佳龍部長率團訪問休士頓市府 為因應AI 科技發展,搶攻美國「非紅 供應鏈」的龐大商機,許多台灣電子業者積 極規劃赴德州發展。這項投資案在行政院層 級歷經多次的討論,將為在德州投資的台灣 企業和有意投資台灣的美國企業提供雙向的 「一站式服務」,在德州之台商亦均表達支 持與期盼。 「Taiwan Tower」預定地選在休士頓市 中心,鄰近市政廳,不只可作為駐休士頓辦 事處的新址,還有潛力吸引台企設立美國總 部。部長也不忘邀請市長訪台,共同討論後 續規畫,一起攜手促成這項具互利共榮潛力 的開發案,並深化與休士頓市、德州及聯邦 政府的多層次合作關係。 | 3 vol.43 MOFA QUARTERLY
參訪德州農工大學台美攜手培育人才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 TAMU)是美國在研發、教育與公共事務領 域皆具舉足輕重地位的學術重鎮。訪美第 一天,訪團特別走訪並前往校園內的老布 希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George H. W. Bush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也親自 至其安息地致意。 德州農工大學系統在2023 年與台灣大 學學術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半導 體、量子科技、太空、生技農業及華語文教 育等領域積極推動合作。去年,更與國立中 興大學攜手籌設華語學習基地,展現對台灣 語言與文化的高度重視。 當晚部長受邀與TAMU首席助理副總校 長David Staack 及TAMU布希公共事務學院 (The Bush School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Service)院長John Sherman 伉儷共進晚餐。 部長向TAMU代表們說明,科技、資金與人 才是產業發展的三大支柱,而教育與人才 更是國家長遠競爭力的根基,台灣期盼與 TAMU展開多層次的學術合作,為台美雙方 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 同時也鼓勵更多學生進行交流與文化分享。 此外,訪團也前往休士頓自然科學博 物館,參觀台灣藝術家陳智權的「永恆的花 園」鈦珠寶特展。特展作品別具巧思,工藝 精湛,大家都很高興見到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在國際舞台上「閃閃發光」。另外要特別感 謝休士頓在地台商不僅準備道地德州牛排, 熱情歡迎訪團到來,也邀請德州州長經濟顧 問Jacey Jetton、賴賢烈先生與林部長同桌用 餐,就台美經濟合作的願景交換意見。 ▎訪團參訪老布希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 4 倞耂滚 News In the
▎部長出席由德州總商會和駐休士頓辦事處共同舉 辦的歡迎酒會並致詞 ▎德州總商會執行長Glenn Hamer(左1)熱情接 待林佳龍部長以及來訪的電電公會和國經協會產 業代表 德州眾議院通過友台決議深化台美產業合作 訪美第二天,訪團來到德州眾議院, 部長在眾議長Dustin Burrows 的邀請下,代 表台灣接受德州眾議院通過的友台決議(全 程網路公開)。這項決議支持德州政府深化 與台灣的夥伴關係,鼓勵各級機構與台灣城 市締結姊妹市協議,同時肯定台灣在民主與 經濟發展上的成就,並認可台灣是美國在智 慧機械、物聯網、生物科技、能源技術、國 防、半導體及循環經濟等領域中,推動經濟 合作的可信賴夥伴。 部長在主席台上代表台灣接受這份友台 決議,並接受一位又一位眾議員上台致意與 祝賀,每一雙手都是對台灣真摯的情誼、對 台灣國家發展的肯定,以及對民主自由價值 的追求,令人感動不已。 當天晚上部長出席由德州總商會(TAB) 與駐休士頓辦事處合辦的歡迎酒會,部長在 致詞時強調,期待台美雙向投資持續擴大, 讓雙邊經濟關係更加繁榮有韌性。德州總 商會執行長Glenn Hamer 和訪團交流十分熱 絡,雙方都認同台灣與德州是彼此重要夥 伴,尤其德州是美國科技與新創重鎮,所以 應該多鼓勵台灣企業善用德州在科技、資金 與人才方面的優勢,把握AI 和機器人等產 業機會,共同強化台美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 地位。 ▎在德州眾議院與州務卿Jane Nelson(第二排左2)、眾議長Dustin Burrows(第二排右4)、陳筱玲(Angie Chen Button)眾議員(第二排右2)合影。 | 5 vol.43 MOFA QUARTERLY
「台灣―德州人工智慧創新峰會」促進雙向 投資雙贏 訪美第三天,訪團來到由台灣電電公 會、德州總商會和Opportunity Austin 假德 州州政府會議廳共同主辦的AI 創新峰會,林 部長應邀在會中發表專題演說,強調台美在 高科技產業享有互補夥伴關係,感謝美方長 期對台灣科技產業的信任與支持,希望未來 台美能在科技、資金及人才等面向繼續攜手 合作。 這場峰會邀請了聯邦資深眾議員Pete Sessions、德州眾議員陳筱玲及多位美國企 業代表;台灣則由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 國經協會理事長呂桔誠率領台灣產業代表與 會。S 眾議員在致詞時亦強調民主台灣是美 國在AI 合作領域最堅實的夥伴。 這天上午訪團也與台灣企業代表參訪德 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在AI 科研與人才培育模 式方面獲得許多啟發。台灣與美國產官學界 都認為AI 是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關鍵, 而台灣的機會不只在於爭取這龐大商機,更 在於投資美國後可以利用在地的科技、資金 與人才壯大台灣,同時融入美國的創新生態 系,提升台灣的產業附加價值。 未來,台灣將提供最先進的AI 晶片製造 與伺服器組裝技術,和美方「強強聯手」, 在全球AI 競賽共創雙贏,以美國在AI 領域 的領導地位,台灣在非紅供應鏈中將繼續扮 演關鍵角色。 ▎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與此趟的產業團代表電電公會及國經協會合影 ▎台灣―德州人工智慧創新峰會 6 倞耂滚 News In the
啟動台美聯合艦隊航向共榮新世界 來到此次德州行的尾聲,電電公會 李詩欽理事長與德州總商會執行長Glenn Hamer、Opportunity Austin 執行長Ed Latson ,在部長與聯邦眾議員Pete Sessions 的共 同見證下,簽署「德州―台灣經濟合作協 議」,為深化雙向投資關係邁出重要一步! 賴清德總統曾說:「立足台灣、佈局全 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 台灣目前是德州第六大貿易夥伴,雙邊 年度貿易額突破250 億美元。這幾天在德州 的考察,讓我們看到當地擁有豐富的人才、 多元的能源選項,以及賦稅相對較低的經商 環境,深具投資的潛力,相信只要台美攜手 合作,打造「台美聯合艦隊」,就能共創雙 贏、壯大彼此。 林部長訪問德州期間,美國在台協會 (AIT)華盛頓總部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特別親赴德州陪同參與訪問行程, 展現對台美深化交流的支持。這次訪美不只 是交流,而是以具體行動展現台灣已經準備 好與美國並肩共創繁榮的決心。 ▎ 在部長與聯邦眾議員Pete Sessions 的共同見證下,電電公會李詩欽理事長與德州總商會執行長Glenn Hamer、Opportunity Austin執行長Ed Latson簽署「德州―台灣經濟合作協議」。 ▎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執行理事藍鶯 (Ingrid Larson)親赴德州陪同訪團 | 7 vol.43 MOFA QUARTERLY
外交部大廳「雙12」國 國旗展示總合外交新氣象 俒㕬 秘書處 ▎外交部正門一樓大廳陳列總合外交「雙12」國國旗,展現推動多元外交及深化國際合作的決心。 為展現外交部推動多元外交及深化國際 合作的決心,秘書處響應林佳龍部長提倡之 「總合外交」理念,並依據部長指示於2025 年4 月2 日重新佈置外交部正門一樓大廳國 旗陳列展示區,除了既有的12 面邦交國國 旗外,特別增設了12 面與我國理念相近的 重要友好國家的國旗,象徵著總合外交「雙 12」(Double Twelve)精神之共同認知圖 像。 此次外交部正門大廳的展示空間調整, 並非單純的視覺裝飾,而是以「總合外交」 策略積極實踐賴清德總統「價值外交」及 「經濟日不落國」的理念,「雙12」國家的 國旗並列,彰顯我國正與世界重要國家強化 區域及國際經貿與安全合作。 總合外交「雙12」:對象及意涵 正門大廳的國旗列陣,除了我國12 個 邦交國國旗: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 國、史瓦帝尼、教廷、貝里斯、瓜地馬拉、 海地、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 邦、聖露西亞及聖文森國外,更新增了包含 「七大工業國」(Group of Seven, G7)、印 太戰略和第一島鏈國家:美國、日本、加拿 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韓國、菲 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印度等12 個與 我國理念相近且友好的重要夥伴國家國旗。 儘管以上新設置國旗的這些國家並非台 灣正式的邦交國,但卻與我國在各項國際事 務上有著密切的實質合作關係。無論是在經 8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本次新設由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 德國、義大利、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 蘭及印度等12 個與我國理念相近且重要友好國 家所組成的國旗列陣。 貿、科技、文化、安全、教育、醫衛、能源 轉型、或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等領域,彼此 間都有廣泛且深入的交流及合作。 我國位於第一島鏈核心區域,扮演全 球民主防線與半導體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角 色,面對來自中國的多重挑戰與壓力,台灣 的回應策略不侷限於被動應對,更是主動積 極與理念相近國家共同維護民主價值、創造 經濟繁榮與維持區域和平。 理念的出發:傳遞外交核心價值 外交部正門一樓大廳,是部內日常迎賓 與對外接待的必經場所,也經常是各媒體記 者採訪、各類訪團或外賓參訪時必會停留拍 照的熱門景點,更是展示外交部理念與精神 的重要空間,透過這樣明確的展示陳列,我 們希望具體化「價值外交」與總合外交「雙 12」的政策主軸,落實「以空間說外交、以 展示傳理念」,讓所有來訪者及部內同仁一 眼就能感受到台灣的地緣戰略新視角。 從既有的12 面邦交國國旗到「總合外 交」雙12,共24 面友邦暨友好國家價值同 盟國旗並列形成的新戰略圖像,象徵著台灣 在外交策略上所展現的韌性、自信與彈性, 精確地體現鞏固傳統邦交與拓展夥伴關係-- 雙軌並進的「總合外交」新思維的實踐。 總合外交,開創新局 長久以來,我國面臨來自國際多變的 戰略局勢,以及中國透過外交、軍事、經濟 及認知作戰等複合手段,不間斷地恫嚇與脅 迫。儘管如此,外交部仍持續在國際現實與 國內期待之間努力尋求平衡與創締成果。我 們積極深化與邦交國合作,於高層互訪、援 助合作、國際場域執言、經貿合作等領域均 有實質進展;與理念相近國家的連結則更加 緊密,近年來民主同盟國家先後公開發聲, 甚至以自由航行等具體行動,強調台海及區 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這些都實際開拓了台 灣與全球連結的新局。 從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合作,到後疫情 時期全球復甦,台灣在全球的醫衛協力;從 文化交流及青年大使互訪,再前進到2024 年的巴黎文化奧運;這些多元場域的外交成 果,不僅奠基於外交政策的推進,更反映出 台灣在區域安全與全球事務中愈加重要的地 位,正如同部長所說:「面對挑釁,我們堅 定信念、深化連結,與全球民主夥伴攜手守 護和平、穩定與繁榮。」台灣與理念相近友 好國家的互動,已然成為我國對外關係的核 心支柱之一。 | 9 vol.43 MOFA QUARTERLY
24 國的國旗併列展示於外交部大廳,正 是向這些長期支持台灣、與我國站在同一陣 線上的夥伴國家表達敬意與感謝,每一面旗 幟所代表的不只是個別國家,更是理念的凝 聚與價值的實踐。此外,也藉此向國人傳達 外交部積極拓展台灣國際空間的使命,讓社 會大眾更具體地理解我國外交工作的多樣、 包容與務實,希望人人都是外交官,共同為 台灣外交貢獻心力。 外交陣線上的幕後實踐者 外交工作需要穩定的後勤支援與空間動 能,秘書處是負責部內空間設施及多項跨單 位事務協調的功能性單位,配合許多外交政 策業務的推進,扮演溝通橋樑的角色,提供 國內外外交人員與單位穩定的支援與助力。 回顧疫情期間,秘書處積極配合政務單 位統籌援外口罩、口罩機與快篩試劑等防疫 物資之倉儲、盤點並協助運輸安排,使捐贈 作業得以順利執行,具體展現「Taiwan Can Help」政策主軸的精神;烏俄戰爭爆發後, 秘書處也在第一時間支援政務單位,配合統 整各界自發捐贈的防寒衣物、醫療物資與救 援用品,並協助寄運至駐外館處運用,圓滿 達成國人對烏克蘭民眾的人道援助使命。 這些任務雖多屬幕後工作,卻是讓外交 行動得以具體實踐的重要一環。外交工作不 是單一事件,而是一系列持續不斷、與時俱 進的行動與努力。秘書處以穩定、有序且高 效的方式支援各項外交專案的籌劃與執行, 助我外交業務順利推展,是外交工作每一次 成功出擊與達標過程中,最堅實的支援者與 實踐者。 此次在外交部一樓大廳陳列總合外交 「雙12」國旗,正是眾多外交策略推進中的 一環。未來,秘書處將持續依據我外交政策 方向,並與國際發展同步,積極配合站在外 交最前線的業務單位與駐外館處,將我們的 多元民主價值理念落實在各個細節中,讓世 界知道台灣存在的重要性。正如賴總統對外 交工作的期許,要讓台灣走進世界,也歡迎 世界走進台灣。 ▎將「價值外交」與總合外交「雙12」政策主軸具體化,落實「以空間說外交、以展示傳理念」,讓大家一 眼就能感受到臺灣的地緣戰略新視角。 10
讓民眾有感的外交工作經驗 推動日本戶籍謄本允許記載台灣案 俒㕬 駐日本代表處副參事|傅國華 日本政府修正後的『戶籍法施行細則』甫於5 月26 日正式實施,戶籍謄本的國籍欄標示 從「國籍」修改為「國籍·地域」,旅日鄉親今後可在戶籍謄本內登記「台灣」,而非「中 國」。消息一出,令人雀躍。本案推動過程中,筆者有幸參與略盡微薄之力,並見證這個得來 不易的成果。開心興奮之餘,在此分享點滴以為紀錄,野人獻曝。 楔子-一位準新嫁娘父親的苦楚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旅外僑民與駐外館處間的溝通管道增加不少,方便許多。2022 年 2 月一位旅日僑民吳爸爸投書本處臉書(facebook),留言中提到「女兒即將出嫁日本,礙於日 本戶籍謄本的國籍欄上記載中國,擔心女兒被誤認為中國人,盼代表處向日本政府反映一下」。 ▎ 每天前來本處歡喜辦理結婚的旅日國人多次反映對於日本戶籍謄本記載問題的無奈 | 11 vol.43 MOFA QUARTERLY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 參議員瀧波宏文與夫人瀧波史織(原名為許中 儀)於6月2日前往戶政事務所申請將戶籍謄本 改註記為「台灣」,事後受訪時吐露心聲「一償 宿願,真是高興」。(照片為瀧波議員辦公室提 供) 字裡行間充滿著苦惱與無奈,真實反映我旅 日僑民無論在情感上、或是實際生活上,都 必須背負著被視為是中國人的許多不變與 困擾。 獲知這位準新嫁娘父親的心聲後,筆者 開始遍尋舊檔及相關資料,發現問題癥結可 回溯至1964 年法務省民事局長核發的一紙 「通達」(相當我國行政命令),當時就規 定台灣出生者在日本戶籍之國籍標示為「中 國」。對此,駐處迄今屢次洽詢日本外交窗 口,無奈總難以獲得滿意的答覆。最後只好 不得已回覆吳爸爸,今後仍將持續籲請敦促 日方儘速改善。 撒網布建,登門取經 -2位友台歐吉桑的情義相挺 目前合法居留日本的台灣人,無論是 「在留卡」(類似我國居留證)或是「住民 票」等日本公文書,早自2012 年開始即可 記載「台灣」。據悉這項變革的幕後推手之 一,是日本民間的友台團體「李登輝之友 會」。 該會事務局柚原正敬局長回顧當年成 功推動「在留卡」正名往事時曾經說道,當 時能夠成功記載為台灣,確實是拜2009 年 『入出國管理及難民法』修法所賜,方得以 克竟其功。因此,戶籍謄本案的解決之道似 乎再指向修法,也就是必須修改日本『戶籍 法』。本處發現「在留卡」與戶籍謄本同屬 法務省所轄業務(前者為出入國在留管理廳 負責,後者為民事局負責),「在留卡」可 記載台灣,戶籍謄本卻不可,這顯然是法務 省內的公文書登載不一致問題。我方以此為 重要論據,開始規劃一連串說服法務省的行 動。 由於修法阡陌縱橫、茲事體大,為尋求 其它可能的解決途徑,筆者在國會友人引薦 下,有幸結識長年從事國會立法事務的法制 局長。雙方經過幾次腦力激盪後,發現除了 修法之外,由現任法務省民事局長核發新的 「通達」更新(推翻)1964 年法務省民事局 長「通達」,似乎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不過,真是始料未及,與日方幾經折 衝商議後,法務省最後另闢蹊徑,採取公布 「省令」(位階高於「通達」的行政命令, 屬於法務大臣權限)方式承認日本戶籍謄本 記載「台灣」。讓人再次體會到「球是圓 的」,最後關頭什麼事都有可能。 話說回來,前面2 位友台歐吉桑可說 是促成本案的貴人。當初若沒有他們熱心提 出具體建言,協助彙蒐旅日僑胞陳情連署書 及相關法條案例,共同建構推案利我之立論 基礎,相信是很難贏得日本政府主政機關共 鳴,正視我方訴求。 12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專業的問題還是交給專業的人 日本國會分為參議院及眾議院,當時 參、眾兩院各有一位議員是台灣女婿。筆者 直覺地判斷,他們也是當事人,相信他們應 該能夠理解吳爸爸的感受。既然如此,若能 爭取台灣女婿議員的支持並獲友台議員的加 持,或許在推動上就能更加如虎添翼。尤其 當時正巧碰上日本法務省有意推動「戶籍法 姓名讀音修正案」,想當然爾,除了台灣女 婿議員的情義相挺外,更是需要有國會議員 的火力奧援。因此,日本國會內跨黨派友台 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成為推案主體 的不二選擇。 「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會長 個人即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支持日本戶 籍應該記載台灣,認為此項議題攸關人權與 尊嚴問題,必須妥處。於是在古屋會長號召 及數位友台議員的響應下,「日華議員懇談 會」於2022 年11 月正式成立「戶籍謄本載 記國名問題工作小組」並召開首次會議,同 時央請瀧波宏文參議員擔任座長,負責主導 推動。 該工作小組隨即於同月召開聽證會, 當天邀集10 餘位民間當事人列席參加。當 事人在場親向議員陳情,娓娓道出個人因記 載「中國」進而衍生權益受損的諸多困擾。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簡要彙整分享 如下。 ① 赴日處理意外身故,因戶籍標示問題折 返台日不近情理:案情是旅日台灣人在 日本不幸身亡,家屬專程從台灣飛至日 本事故現場認屍及申請死亡證書等,卻 常發生日本區公所開立載有死亡事項之 戶籍謄本標示為中國或中華人民共和 國,致使家屬返台後無法順利辦理死亡 登記,亦無法如願安置骨灰。 ② 因戶籍標記問題,竟無法向公司申領補 助:案情是一位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 曾向日本公司提出申請結婚祝賀金時, 由於結婚後的戶籍謄本記載的國籍(中 國)和在留卡所記載(台灣)有所出 入,致使公司人事科及承辦人員要求當 事人向區公所重新申請記載內容一致的 公文書。無奈經洽區公所僅回應依規定 無法更正,礙難配合,導致申請人一度 必須放棄本該享有的公司福利。 ▎ 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於2022 年10 月19 日在日華懇總會上呼籲跨黨派友台國會議員支持 ▎ 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事務局長木原稔 及駐日本代表處蔡明耀副代表於今年2 月26 日 記者會前與本案當事人合影。 | 13 vol.43 MOFA QUARTERLY
③ 當事人結婚因日本戶籍標記,無端遭受 調查:案情是台灣人與駐日美軍結婚, 在日本區公所辦理結婚登記時遭記載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致使美籍配偶在 美國辦理結婚手續時,竟需面臨額外的 調查程序。 公聽會的召開將我方訴求紮實地傳達予 日本政府,此一作法與過往僅仰賴民間團體 陳情的效果大有不同,成功促請日本主政的 官員們開始研議解決方案。其後,真可說是 幸運之神降臨,日本石破茂政府於去年11 月拔擢友台議員鈴木馨祐擔任法務大臣,再 為本案注入一劑強心針。新任駐日代表李逸 洋大使履新後,高度重視本案,偕陳盈如組 長先後拜會鈴木大臣,並多次拜託瀧波議員 幫忙,幾度走訪奔波後,本案終見曙光。 今年2 月17 日『日本經濟新聞』掌握 獨家消息,提前刊載法務省的修法內容,並 直指日本政府此次修法是顧及台灣人的認同 (identity)。報導披露後,旅日台僑社群媒 體間即炸鍋熱議,褒貶互見。所幸,「日華 議員懇談會」隨即於2月26日召開記者會, 主動說明修法原委與經過,以免日媒後續報 導內容失焦,甚或引導輿論使風向變調。事 後諸葛而言,不得不佩服友台議員們的政治 決斷力。 推動過程起伏曲折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今年2 月,筆者陪同僑委會徐佳青委 員長訪視東北六縣及群馬縣等僑區,僑胞們 聞及法務省5 月份的改正戶籍謄本記載新 措施時,許多台籍配偶紛紛興奮表示,真想 立即衝去申請改為「台灣」,她們真情流露 的反應令人動容難忘。其後「日本中華聯合 總會」於3 月10 日舉辦成立80 週年紀念 活動,賴清德總統錄製影片祝賀特別提及 「旅居日本的台灣人可以在日本戶籍謄本登 記台灣,象徵台日友好」。記得賴總統話音 一落,現場僑領立即鼓掌呼應。筆者有幸親 睹,不自覺心中浮起一絲喜悅與暖意。 回首與駐處同仁一同推案迄今,過程跌 撞不休,碰壁即轉彎,改弦更張已為常態。 報部電報多到宛如章回小說般,連日本法務 大臣都更換6 任,卻遲遲無法迎來最終結 局,其中尤以被告知須保持低調(Low-Key) 的耳提面命最是令人難受心急。 外交工作常被喻為鴨子滑水,表面故作 鎮靜,水面下卻需運籌帷幄動作頻頻。或許 誠如謝前大使於2月17日在臉書所述,「本 案複雜難度高,但應努力完成」。如果有人 問,辦完這個案子的感想為何? 說實話,筆 者真心認為「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 賴總統於今年3 月10 日祝賀日本中華聯合總會成 立80週年紀念,錄製影片祝賀特別提及本案成果。 14
走入多邊現場- 亞洲開發銀行借調經驗札記 俒㕬 歐洲司薦任科員|盧昭穎 前言 外交部自2021 年起派遣新進同仁至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進行為 期1 年的國際組織實習計畫。由於亞銀內部未設立長期實習計畫,實習人員的身分在該行被視 為政府借調人員。筆者於2023 年9 月至2024 年10 月期間奉派至亞銀並參與「氣候變遷與永續 發展局」(Department of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CSD)所屬「脆弱及合 作組」(Fragility and Engagement Division,CCFE)的各項計畫,整體累積的專業經驗相當精實 與豐富。 亞洲開發銀行成立於1966 年,總部設於菲律賓馬尼拉,會員從最初31 國擴展至今日的69 國。值得注意的是,亞銀會員國除了來自亞洲地區,也包含許多亞洲以外地區的國家,如美、 英、德等國。截至2024 年,共有超過3,500 名員工,職員組成多元豐富。除總部外,並在亞洲 和太平洋地區設有42 個辦事處,以及在美國華府、德國法蘭克福、日本東京和澳洲雪梨設有代 表處。亞銀致力於實現繁榮、包容、韌性及永續之亞太地區,持續努力消除極端貧困,主要透 過貸款、援贈、保證及技術援助等項目,促進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 ▎ 亞洲開發銀行一隅 | 15 vol.43 MOFA QUARTERLY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筆者有幸在亞銀擔任借調人員,期間 認識來自多國的優秀同事,包含該行正式職 員,他們多擁有聯合國、世界銀行、經濟合 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國際組織任職經 驗,以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借調官員。這些同 事提供筆者豐富見解與建議,為借調工作帶 來莫大助益。 筆者所在的小組主責脆弱及衝突情事 (Fragile and Conflict-Affected Situations, FCAS)、小島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and Developing States,SIDS)及非政府組織等 業務,屬於主題性部門,輔助業務部門的工 作。其中,筆者主要參與的FCAS & SIDS 業 務旨在協助最脆弱的會員國,如遭受戰亂或 氣候變遷立即威脅的國家,援助方式以技術 協助為主。 ▎ 筆者與台灣同事合影 從主權到市場:FCAS合作的新動能與挑戰 亞銀傳統運作著重主權業務(sovereign operations,意即主要借貸對象為國家), 非主權業務(non-soverign operations,主 要借貸對象為銀行、企業等私部門客戶)佔 比較小。私部門業務屬於非主權業務,與主 權業務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對象為私人部門客 戶,而非政府機構,因此不需經過政府採購 程序,流程更為簡化。亞銀的角色主要是審 核企業提出的融資或投資計畫,並監督其執 行成效,而不如主權業務中主導整體計畫設 計與執行。因此,非主權放貸流程相對更具 效率,能靈活因應市場需求並促進私部門 參與發展,加速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6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亞銀發布的《2030 策略》中指出,將積 極提升私部門參與,尤其加強在FCAS & SIDS 國家所執行的私部門計畫。計劃在2030 年 前將私部門業務的融資總額提高至130 億美 元,這個數字是目前總額的三倍以上。 筆者在代表FCAS 團隊與私營部門營運 局(Private Sector Operations Department, PSOD)同事交涉的過程中體悟到,在多邊開 發銀行的運作中,「錢」往往是合作與否的 前提,「多少」以及「何時能提供」則是緊 接著需要處理的議題,「如何運用這筆錢、 誰有主導權」則是最後討論的重點,往往也 是合作談不攏、破局的原因。作為非業務部 門,FCAS 團隊在資金與人力資源上相對有 限,當時僅能提供諮詢層級的支援,也因此 在洽談合作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與限制。 走進馬爾地夫:脆弱性評估與多邊合作的現 場紀實 2024 年5 月,筆者與團隊前往馬爾地夫 展開近兩週的出差任務,與當地政府及國際 組織代表進行多場訪談與會議。我們拜會了 馬國財政部、旅遊部、氣候變遷與環境能源 部、住房與土地及城市發展部,以及漁業與 海洋資源部等機關。同時,也與多家在地非 政府組織(NGOs)和非營利機構(NPOs) 代表會談,深入瞭解他們對當地經濟與公民 社會發展的觀察與建議。 此行目的在於為馬國撰寫「脆弱性 與 風 險 評 估 」(Fragility and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A)報告。FRA為一診斷工具, 旨在辨識並深入探討開發中國家脆弱性的根 本原因。該工具採用風險分析方法,評估政 ▎ 團隊凝聚活動(Team Building)合影 | 17 vol.43 MOFA QUARTERLY
治、治理與經濟等層面的潛在風險,分析範 圍涵蓋低度開發、貧困區域和潛在衝突地區 (包括跨境爭端)。FRA分析須特別考量各 開發中成員國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脈絡。為確 保分析結果能全面反映在地需求與實況,亞 銀也與公民社會組織、婦女團體、殘障者、 移民與原住民族等弱勢群體密切協商,以審 慎編撰評估報告。 根據《亞洲開發基金第13 期》規定, 亞銀預定在2024 年底前完成至少60%屬於 FCAS 類別成員的分析,並將其作為制定「國 家夥伴策略」的關鍵參考依據。 此行重點在於加強與馬爾地夫政府及 國際發展援助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的連結,攜手推動永續發展策略。除了會晤 政府官員、NGO,筆者與團隊也拜會各大國 際組織辦公室,包括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界 衛生組織(WHO)等代表交流,說明此行 工作的目的與重要性,並探討未來的合作可 能。我們也出席世界銀行的《馬爾地夫發展 更新:縮減與重建緩衝區》報告發表會,與 來自澳洲、英國的外交人員交流。 FRA 計畫執行時間長達半年以上,為 FCAS 團隊的核心業務之一,筆者能參與其 中,深感榮幸。在赴馬爾地夫出差期間,筆 者拜會多個國際組織,並於當地建立人脈網 及蒐集情資等有用資源,打造雙贏的合作。 ▎ 駐菲律賓代表周民淦大使拜會亞銀「脆弱及合作 組」 ▎ 筆者與亞銀時任秘書長Woochong Um合影 ▎ 亞銀「脆弱及合作組」合影 18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 筆者出席世界銀行於馬爾地夫辦理的研討會 ▎ 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於亞銀演講 DevAsia 的馬爾地夫故事:在地連結與全球 視野的交會點 筆者於借調任期進入尾聲之際,撰文分 享馬爾地夫實地考察經驗,並獲刊登於亞銀 知識平台DevAsia。該平台專門介紹亞太地 區的發展實例,並聚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相關議題,推廣來自各界的專業洞見。 該篇文章探討馬爾地夫當地的草根組織 「Villijoali」幫助移工和弱勢青年等邊緣群體 融入社區,促進社區參與並提升包容性及韌 性。該組織強調透過開放對話與社會整合, 藉以增進社區應對挑戰的能力,惟受限於資 金規模,其運作仰賴在地努力。文中建議發 展夥伴透過技術援助與導入國際最佳實踐, 以強化對該類組織的支持。 FRA即為實務上與草根組織合作的機制 之一,透過社區參與和邊緣群體賦權,進而 提升開發中國家的整體韌性。此外,在人道 援助、發展與和平整合框架下,Villijoali 的 | 19 vol.43 MOFA QUARTERLY
總部園區內有免稅商店和加油站: 馬尼拉總部內設有員工專用的便利商 店,販售免稅商品,包括化妝品、生活用品 與酒精飲品,甚至連Starbucks 咖啡也進駐, 販售飲品亦為免稅價格。另外,園區內設有 一座自營加油站,供員工車輛使用,是多邊 開發組織中相當少見的設施。 員工放假依ADB自訂假期,不跟菲律賓 國定假日: 雖位於馬尼拉,員工皆依照ADB 自訂假 表放假,而不跟隨菲律賓國定假日。ADB 每 年通常約有10 個官方假日,另設若干浮動 假期,供員工彈性安排休假。 ▎ 亞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局」員工浮潛之旅合影 ▎ 筆者於歡送會與董事會成員合影 ▎ 亞銀舉辦人工智慧研討會,左一講者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網中心蕭志榥副主任。 行動不僅提供即時支援,也有助於社區長期 融合與永續發展。 本次成果獲得主管的肯定,筆者亦以參 與FCAS 團隊核心業務為榮,視之為此次借 調任期中的重要里程碑。 ADB Fun Facts 介紹了這麼多工作內容,最後,我們來 點輕鬆的趣聞吧! 伊朗原本想當 ADB 總部國家: 亞銀創立初期,伊朗曾表達欲爭取成為 總部所在國,但最終由菲律賓脫穎而出。伊 朗其後選擇放棄加入,至今仍非成員。 20 㢫❜䞕 in Action Diplomacy
▎ 筆者歡送會合影 結語 FCAS & SIDS 團隊於去年9 月為筆者舉 辦歡送會,氣氛溫馨熱絡,令人難忘。回顧 這段借調期間,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建立豐富 的人脈網絡,包括我國、美國、日本董事會 代表,以及各國職員及理念相近國的借調官 員,這些關係不僅有助於掌握第一手訊息, 也能在必要時獲得適當支援。 此外,身處多邊開發組織,與筆者過往 在外交部處理雙邊關係的經驗大不相同。如 何運籌帷幄,平衡多方利益,在政治、經濟 多方考量下尋求最大的公約數―“Hit that sweet spot”―皆是筆者借調期間學到的寶 貴課題。 筆者誠摯感謝外交部給予本次借調機 會,相信這一年蓄積的養分不會消失,更將 延續並轉化為未來外交工作的能量,成為職 涯中深具意義的歷程。 ▎ 筆者投稿於DevAsia 平台 | 21 vol.43 MOFA QUARTERLY
在大洋彼端見證友好共榮的 台灣外交果實 俒㕬 駐瓜地馬拉技術團西班牙語專長役男|謝志翔 ▎ 台、瓜兩國建交九十週年典禮工作照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前言: 「台灣幫助我們瓜地馬拉很多啊,祝你們接下來一切順利。」 這是在飛往瓜地馬拉赴任的班機上,一旁的瓜國老先生聽聞我們來自台灣時給予 的祝福。 自從我2022 年環遊中美洲時短暫駐足瓜地馬拉後,這次不再是遊客,而是以公 務身分再次來到這片土地,並且一待就是八個月。雖然從未完全確定要回來中美洲, 但也是在生命兜兜轉轉後回到了曾經的人生場景中。班機午夜時分從洛杉磯起飛,於 黎明時分著陸滑行,遠方背光面的山巒依舊漆黑,而山谷裡的城市卻已熙來攘往,為 我們接下來的服役生涯揭開序幕。當時是十一月底到任不久,就迎來台瓜兩國建交 九十週年,也在接下來的時光中,親眼見證了台灣外交與技術團隊在這方遙遠國度數 十載努力耕耘的豐碩果實。 基礎建設計畫:打通發展脈絡,提升民生福祉 瓜地馬拉長期以來與我國有許多方面的 國際合作,其中更包括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 基礎建設。這些建設援助小至瓜國外交部內 的圖書館建置,大至橫跨瓜國太平洋與大西 洋岸的CA-9 公路拓寬計畫,連結了瓜國的 政經中心與重點港口,除了打通物流與產業 發展的任督二脈外,更走入市井小民的日常 當中,開創出一條康莊大道。 22
▎ 台灣援建瓜國外交部圖書館 儘管我因勤務在身而無法親身見證所有 計畫,但在與當地民眾的交流當中,時常能 深刻感受到台灣對駐地的影響,親耳聽見他 們說出來自我國的援助如何改善生活。二月 初從阿蒂特蘭湖(Lago Atitlán)返回首都的 途中,交通車司機得知我們來自台灣,便分 享他曾擔任駐館援建的Chimaltenango 市國 立醫院救護車駕駛,在他每日的工作當中見 證著台灣的援助與設備如何增進當地醫療, 也在他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雖說瓜國將近 一千八百萬的人口中,能直接從計畫中獲益 的人終究有限,但如此突如其來的際遇不禁 讓我感嘆緣分的巧合,更意識到台灣的幫助 如何深植當地民眾心中,並在無形中打造了 台灣這個遙遠國度的形象。 援外計畫:軟實力深化台瓜關係 除了硬體建設外,各項已結束或是進行 中的援外計畫,也都在軟性層面上厚植友邦 的能力,強化瓜地馬拉的發展韌性,同時深 化雙邊關係基礎。由於語言專長應用廣泛的 關係,我的工作範疇除了本身負責的中美洲 區域香蕉黃葉病防治計畫外,也支援了駐團 的其他計畫,總計涵蓋農業、醫療、教育等 不同領域,因此更能深刻見證各計畫是如何 在不同產業與層面上發揮正面影響力。 去年底,我有幸協助現已正式結案 的強化玉米生產韌性計畫,在計畫地Baja Verapaz 省San Jerónimo 鎮 訪 問 輔 導 戶 Benito Morales 先生。採訪過程中我們跟隨 他在遠方山峰下的田野穿梭,其間高聳的玉 米花穗在陽光下隨風搖曳,這些都是由台灣 提供的營養強化玉米種子所栽種。聽著他從 加入計畫的緣由開始,一字一句說著當初如 何在經理及技師輔導下,透過這些營養強化 種子改善他的產量、收入,以及最重要的營 ▎ 玉米計畫輔導戶採訪照 | 23 vol.43 MOFA QUARTERLY
養含量。即使計畫即將告終,他還預計邀請 該區域的農民參觀農作,持續在當地推廣台 灣的種子。 回歸自己主要負責的香蕉黃葉病防治 計畫,在實驗田台灣研發的抗病品種──寶 島蕉日前收成,並於瓜國農牧部舉辦風味品 評會,獲得參與者一致的高度評價。在今年 八月底計畫結束前,預計正式完成實驗與訓 練,提供未來抗病品種推廣。這些抗病品種 預計可以有效協助瓜國對抗災難性的第四型 香蕉黃葉病,守護其作為全球第三大香蕉出 口國的產業命脈,並保全數十萬人的生計。 以上種種都只是各計畫影響力的一小部分, 但從當地夥伴獲得的回饋不僅振奮人心,也 由下而上為台灣在中美洲建立起正面援助的 國家形象。 建立長久夥伴關係:產官學合作的永續影響 然而每個計畫來來去去,終有結案的時 刻,要如何在既成基礎上讓正面的影響持續 發酵,進而建立持久而穩固的關係,便是援 外工作的核心議題。玉米計畫在去年末結案 前舉辦了最後一場的無人機訓練班,引入台 灣無人機廠商的設備,協助當地農民學習操 作農用無人機噴灑藥劑與施肥,也引起特定 學員好奇未來要如何購買及使用,為未來台 灣廠商在瓜國市場牽起了一線機緣。 同樣地,駐瓜技術團的防災預警系統 計畫,不僅和臺大土木團隊合作,更在駐 地Cahabón 河流域的Cobán 及San Pedro Carchá 兩市引進台灣企業的水情監測站與監 測平台,促成台灣廠商來到瓜國設置系統與 設備,搭建起民間的合作關係。此舉為的就 是即使雙方政府間的計畫結束,民間的商業 交流依舊能夠在此長久發展,甚至可以跳脫 最初的計畫框架進一步擴大合作規模。 最後則是回到香蕉黃葉病計畫的工作項 目中,經理及技師在當地的合作夥伴們與臺 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及我國國家太空中心 ▎ 寶島蕉農牧部品評會 ▎ 寶島蕉實驗田採收 24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三個機構間搭建起了橋梁;由前兩者分別負 責協助研發黃葉病快篩技術與訓練黃葉病偵 測工作犬,後者在蕉園監測上建立衛星監測 平台遙測蕉園狀況防治病情。技術團在上述 的媒合過程中克服了語言與文化差異,藉由 數次的訪問與訓練班,讓這些技術能成功移 轉給合作機構。而這樣的產官學合作模式, 同樣確保了技術在計畫結束後仍能透過瓜國 當地機構持續推廣,並建立穩固的交流管 道,為兩國帶來長遠的合作契機。 國際援助與外交:拓展台灣的全球影響力 走過拉丁美洲大大小小15 國,不難發 現中美外交角力近年在此區域愈加白熱化, 受到過去內戰或政變影響甚鉅的中美洲各國 更是無法置身事外。國際合作與援助作為國 際政治上發揮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對於 面對艱困國際情勢的台灣而言,更是擴展影 響力與鞏固邦交關係不可或缺的關鍵策略。 本年二月初新任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出訪瓜國時拜訪了總統及各部會首 長,承諾美國將持續援助瓜地馬拉關鍵基礎 建設,而其對外政策在瓜地馬拉的四大主軸 之一,即為增加台灣對瓜地馬拉的投資,透 過經貿全面深化台瓜兩國的政經關係。 台灣除獲美國支持維持邦交關係外,也 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透過雙邊及多 邊計畫,促進經貿交流加深加廣兩國關係。 若瓜國能夠在許多合作計畫下受益,並且加 速其發展進程改善人民福祉,對於兩國而言 都意義重大,甚至有望在區域政治發揮正面 的外溢效應,將台灣打造成發展路上共榮共 好的最佳夥伴。 今年初在瓜國首都的考古與民族學博 物館內參訪時,展廳的角落掛著一幅要從樓 梯上才能一覽全貌的壁畫。畫中有著瓜地馬 拉傳統的馬雅文化、習俗與遺跡,然而定睛 一看,在右上角的國鳥Quetzal 下發現台灣 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及象徵合作的雙手, 而此幅畫作名為「瓜地馬雅與台灣的友誼 (Guatemaya Amistad con Taiwán)」。在國 際情勢愈加複雜的中美洲,台灣的援助提升 了國際形象以及在區域的影響力,但也必須 在每個當下持續深根茁壯,才能穩步走向百 年,開展下一個台瓜友好的世紀。 ▎ 瓜國首都考古與民族學博物館畫作「瓜地馬雅與 台灣的友誼」一角 | 25 vol.43 MOFA QUARTERLY
史瓦帝尼水產養殖發展的新里程碑 水產養殖中心落成開幕 俒㕬 駐史瓦帝尼王國技術團計畫經理|蘇信彰 ▎ 水產中心完工過程 ▎ 水產中心正面 值得慶賀歡喜的日子 2025 年2 月28 日是台灣技術團水產養 殖計畫籌建史瓦帝尼王國水產養殖中心完工 落成開幕的黃道吉日。當日由中華民國(台 灣)駐史瓦帝尼王國梁洪昇大使及史國農業 部長Mandla Chauke 共同為水產養殖中心揭 牌啟用。出席貴賓尚有史瓦帝尼王國農業部 次長Sydney Simelane 率相關部門首長、水 產養殖計畫主要輔導養殖受益戶共同前來 慶賀。 計畫緣起–從無到有的水產養殖中心 史瓦帝尼水產養殖計畫為台、史兩國農 漁水產重點合作計畫項目。史瓦帝尼位於非 洲南部內陸,河川資源雖尚稱豐富,但當地 水產相關產業資源缺乏,食用水產品近90% 倚靠鄰國進口,且公私部門均缺乏養殖技術 人才及實務經驗。史瓦帝尼農業部與水產養 殖計畫透過雙邊技術合作發展,期盼能以建 立魚苗繁殖技術,穩定市場魚苗需求量,輔 導養殖戶改善技術,以提高農民收益並穩定 國內的消費價格,進而協助奠定史國水產養 殖的產業基礎。水產養殖計畫主要目標為導 入吳郭魚苗的繁養殖技術與推廣體系,計畫 主要執行項目如下: 1. 建置水產繁養殖中心1 座,並建立吳郭 魚苗繁養殖體系及操作流程,以改善魚 苗品質及提升魚苗量產; 2. 水產養殖技術及知識的能力建構,培訓 史國水產養殖技術推廣人員; 3. 養殖戶技術訓練與組織輔導。 26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筆者向梁大使與史國農業部長解說替代性飼料的試驗 結果 ▎水產養殖中心開幕典禮上梁大使與史國農業部長 共同揭牌開幕 ▎梁大使與史國農業部長現場投餵魚苗飼料 ▎筆者向梁大使與農業部長解說吳郭魚的種類與來源 酸甜苦辣的回顧–水產養殖中心籌建歷程 身為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並曾在宏都拉 斯服役的我,自2005 年5 月帶著滿腔熱血 投入國合會從事國際合作發展領域,期間派 駐薩爾瓦多、厄瓜多、瓜地馬拉等中南美洲 友邦,自2021 年12 月因水產養殖計畫, 來到史瓦帝尼這個完全不像想像中的非洲 國家。 外派人員的轉調派,對已有家室的同仁 來說,應該都是很大的挑戰,特別是針對尚 有學齡兒童的我。太太要配合家中細軟的打 包、運送,孩子轉學文件的取得及認證,更 重要的是到達一個新的環境,一切都必需重 新適應。這一切都需要有很大的勇氣、毅力 和夫妻間的彼此諒解及溝通才能夠順利在新 環境中快速地投入工作。在此,我真心要感 謝太太的體諒及配合,若能夠在計畫執行上 小有成果,最大的幕後功臣絕對是在背後默 默支持我的太太。 史國水產養殖計畫非常重要且關鍵的 工作項目之一為水產養殖中心的籌建,對初 來乍到史國的我而言,看著眼前的空地,腦 袋瓜也忽然一片空白,天呀! 在東西南北還 搞不清楚、資源在哪也還茫茫如大海的情況 下,還真不知如何踏出籌建的第一步,還好 駐團在當地已深耕50 餘年,透過團部各計 畫同仁的協助及駐館同仁的許多寶貴意見, 總算能夠在抵任半年後2022 年7 月順利完 | 27 vol.43 MOFA QUARTERLY
成工程設計、招標並動工,歷經兩年的一、 二期工程,終於在2024 年7 月份硬體工程 陸續完工並完成驗收。 很多舊識發現經過這二年的我蒼老許 多,頭髮白了、皺紋多了。是的,就如我在 通訊軟體LINE 上面的留言寫的:「我的白髮 及老人斑一半來自水產工程」,對一個非建 築工程專業的水產專家而言,要萬丈高樓平 地起可說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因著對水 產養殖的熱忱及對完成計畫的使命感,在多 方奔走、求助及透過各種管道學習的過程, 我一一地克服許多難題,現在已從有看沒有 懂的門外漢進階到會提出很多問題的監造 者囉! 看到中心完工,我心中很是感動,過程 的艱辛和所流的汗水、淚水、所有的委屈都 已不算什麼。目前中心建築主體,內有辦公 區及室內養殖池28 座,另室外部分計有蓄 水池2 座、養殖示範池4 座。預估年產魚苗 可達數十萬尾。 克難的計畫初期 自2022 年養殖中心啟建,為了在中心 完工後能夠在魚苗、訓練培力及輔導推廣上 無縫接軌,我們利用技術團團部農業灌溉 溝渠的水源,進行備用養殖桶吳郭魚苗的繁 殖。透過簡陋的養殖設備,自2023 年起每 年竟可生產魚苗達數萬尾!我們並下鄉訪視 潛力輔導戶及水文調查,進行每一區位水產 養殖業發展的可行性評估,期間更是辦理許 多場次的水產基礎訓練及現場觀摩輔導。特 別是在替代性飼料的研製上,為當地漁民提 供更多選擇性。 很多人也許覺得水產養殖中心都還沒蓋 好,如何進行推廣,更不要想供應魚苗的來 源。就是有著許多的疑問和難處,才能夠更 加的彰顯台灣技術團厲害的地方,我們專門 挑那些不可能的任務來執行,所以累積了許 許多多的經驗,再險惡的環境我們都能很善 巧的應變,這才是真實力。 ▎梁大使於水產養殖中心開幕典禮致詞 ▎農業部長於水產養殖中心開幕典禮致詞 ▎水產養殖中心開幕典禮計畫協調人進行計畫簡報 ▎水產養殖中心開幕典禮現場 28 椕笪 UIF 8PSME ASPVOE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