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通訊第39-4期
巴拉圭店門口皆配 置簡易洗手槽,提 供水、洗手乳、酒 精與擦手紙,並規 定每位客人進門前 須先洗手。 找不到帶源者與接觸者,這也讓待在家裡看 新聞的台灣人倍感緊張。再加上巴拉圭人民 特有的文化,共飲瑪黛茶與南美洲熱情的擁 抱及親臉頰等打招呼方式,一旦疫情進入社 區,醫療體系恐怕支撐不久。 防疫當前,還是要生活 「出門買個菜要洗十次手!」Coco 笑著 說道。 與多數南美洲國家一樣,巴拉圭嚴格的 封城措施無法維持太久,在經濟考量與民眾 抗議聲中,政府高層紛紛提議鬆綁限制令, 只是四階段的「智慧隔離」卻帶來逐漸攀升 的確診病例,讓旅巴台灣人更憂心忡忡。 取消航班、關閉邊界,並實施宵禁。其後確 認了第一例死亡與第一例社區傳播病例後, 進一步宣布全面封城,外出僅限採購食品、 藥品及其他必需品,並強制戴口罩、避免群 聚(建議保持兩公尺社交距離),商業場所 規定須配置手部消毒設備(如洗手槽、水、 肥皂與酒精),以及量體溫、放置消毒墊片 等機制。 除了防疫有成,巴拉圭民眾亦未出現一 窩蜂搶購或囤貨情形。當時一個家庭限制一 人可出門採買,超市架上的蔬果、生活用品 一應俱全。 巴拉圭封城期間確診病例每天以 10-20 例累積增加。但因缺乏疫調追蹤系統,時常 生活錄 Stories from the Field 36 |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