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通訊第39-4期
2 月起,巴西變種病毒擴散造成巴拉圭確診 人數一路攀升,醫療、經濟體系一度瀕臨崩 潰,至 12 月下旬已逾 46 萬例確診、 1.6 萬 人不幸死亡。 因應疫情的變化,巴國衛生福利部 ( Ministerio de Salud Pública y Bienestar Social )祭出不同的防疫政策。從 2020 年 3 月的嚴格封城、 5 月的四階段解封(又稱 智慧隔離, Intelligent Quarantine ),至當 年聖誕節與 2021 年 3 月聖週再度實施宵禁 與居家隔離。這段期間,離鄉背井在外打拼 的台灣人們又是如何度過 ? 筆者藉由訪問旅 巴住在首都亞松森市的華語教師 Jeff 與妻子 Alice 、珍珠奶茶店老闆娘 Sofia 及 40 年資 深僑胞 Coco 與 Jasmine 夫婦,娓娓道來疫 情下的心路歷程。 一開始不擔心,台灣好像更危險 ? 疫情初期,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只是 亞洲的事,不去亞洲就沒事。 Jeff 於 2017 年開始在巴拉圭從事華語 教學工作, 2020 年 2 月與妻子 Alice 帶著父 母親來巴拉圭旅遊,「那時聽說病毒會隨著 溫度升高消失,以為南美會沒事,僅僅帶了 幾盒口罩,以防萬一。」 Sofia 在亞松森傳統市集(第四市場, Mercado 4 )開了一間珍珠奶茶店 ta Te ti , 「那時家人還請我們寄一箱口罩回台,反而 覺得台灣比較危險。」 2021 年 3 月剛從美國返回巴拉圭的 Coco 與 Jasmine 夫妻說:「那時美洲才剛 有幾個確診案例,兒子叫我們帶口罩,所以 隨身帶了 3 盒,但在機場沒有人戴口罩,所 以我們也不敢戴。」 封城之下的焦慮 巴拉圭的台灣人在封城期間逐漸變得緊 張,普遍認為疫情入侵只是早晚,而且大概 「扛」不住,大家只能等待。 2020 年 3 月巴拉圭政府的防疫政策執行 迅速,確診首例出現後,即限制商業活動、 Coco 與 Jasmine 夫妻退休前於亞松森經營中 式餐廳《夜來香》,受到華人喜愛,許多日本、 韓國,甚至巴拉圭當地人都會包場舉辦活動。 圖為巴拉圭餐廳常見的自助餐形式與老闆娘 Jasmine 。 | 35 外交部通訊 MOFA QUARTERLY vol.3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