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通訊no.37第二期
偶人的傳統技藝,以及這項藝術世代傳承的故 事,讓許多老少戲迷震懾於傳統掌中戲的美。 然而,讓陳大師成功站上亞特蘭大舞台的過程 可不容易。 2018 年 1 月 16 日我初到亞特蘭大,頭一 個正式拜會單位便是此次公演的主辦單位「亞 特蘭大偶戲藝術中心」 (Center for Puppetry Arts ,下稱偶戲中心 ) 董事會主席 Allen Yee 及 執行長 Vincent Anthony ,而談話重點全圍繞著 如何邀請臺灣國寶級偶戲大師陳錫煌訪亞演 出。 由於文化訪團性質特殊,而身為非營利組 織 (NPO) 的偶戲中心又僅能負擔 3 場演出費, 因此訪團經費從何而來成了我們眼下最要緊的 透過介紹臺灣傳統文化拉近與當地民眾情誼, 爭取草根友我力量同樣令人振奮及快樂。事實 上,亞特蘭大對於臺灣民眾的知名度可能不像 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美國大城市或觀光勝 地般為國人所知;相對地,亞特蘭大民眾也不 免因為距離遙遠又無直飛航班等交通或文化因 素,對臺灣印象時而朦朧、時而清晰。 雙 40 週年正好為我們帶來了最美麗的機 會,向亞特蘭大推銷我們引以為傲的臺灣傳統 文化。 從一封邀請函到粉墨登場 陳錫煌大師無疑是今年最潮的傳統文化人 士之一,由臺灣導演楊力州執導的紀錄片「紅 盒子」 (Father) ,細膩地捕捉臺灣掌中戲幕後操 48 外 交 情 Official Column ▼ 陳錫煌大師親自教學示範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