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通訊no.37第一期
積極進行偏鄉社區巡迴醫療服務 , 每次約有 450 至 700 人次受惠 , 直接嘉惠當地居民 , 讓偏鄉社 區居民享有健康平等對待 , 也能增加民眾對政 府的好感度 。 傳染病防治設備不足 每年 8 月至 11 月底是尼國流感跟登革熱的 高峰期 , 各大衛生中心人滿為患 。 因為沒有發 燒篩檢站與隔離單位 , 只能將衛生中心一處圈 圍起來當作發燒篩檢站 , 協助診治發燒病人 。 與臺灣以醫院醫療診治為主軸相比較 , 尼國醫 療政策係以基礎醫療服務為主 , 並搭配公衛宣 導 。 由於臺尼兩國醫療體系發展迥異 , 讓筆者 體驗到兩種社會型式與文化的不同 , 健康服務 重點自然也大有差異 。 聽懂、看懂別人與團隊工作共識 馬莎亞衛生中心的同仁在偏鄉社區巡迴醫 療服務時 , 會先透過廣播系統向社區民眾宣導 衛教與介紹巡迴服務人員 。 每當聽到 「 臺灣公 衛志工某某人 」 的介紹時 , 心中總備感責任重 大 , 而志工服務猶如鴨子划水 , 要一步一步慢 慢與合作單位的醫護人員建立關係 , 最好曾經 共患難一起解決過問題 , 他們才會認同你 , 建 立人與人的信任是尼國文化很重要的一環 。 筆者常與醫護團隊一起前往鄉下 , 有時 路況很差 , 坐在卡車後方隨著顛簸路面上下彈 跳 , 加上需要攜帶藥品 、 器材甚至桌椅 , 也要 跟不少醫護人員擠在一起 , 極其辛苦 。 但就像 泰勒莎修女所說的 , 被我們服務的人在離開之 際露出笑容 , 是對我們的最大回報 , 若能主動 展現我們的熱誠為人類健康努力 , 相對也會獲 得滿滿的愛的回饋 。 接地氣的工作讓人充滿能量 在任滿國際公衛志工服務一年時 , 筆者深 ▲ 核對給藥單 ▲ 民眾領取藥品 58 生 活 錄 Life Essay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