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通訊no.37第一期

臺灣真的應該更有國際觀,看到許多比我們還 小,經濟也遠不如我們的國家,是如何努力地 求生存,成為一個能夠積極貢獻國際社會的尊 嚴國家。   總有人說臺灣經濟不好,沒有經濟,就無 法存活。這句話應該有一半真,也有一半非常 有問題。放眼世界上很多國家,經濟比臺灣差 的,其實非常多。那些國家,有因此要犧牲自 己的主權地位,來換取大國的經濟「照顧」 嗎?和這些國家相比,臺灣有更多的天然資 源,更好的人力資本,更強大的公民社會,以 及更多元的民主。我們欠缺的,是國民的信心 以及公民對抗霸權入侵的警覺。期待臺灣人多 多看看許多有志氣的小國,是如何發展尊嚴, 參與國際。最近我們常說“ Taiwan Can Help ( the world )”, 是 的,“ Taiwan Can Help, but we have to help ourselves first! ”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在其職業外交官生 涯剛開始時,就曾經在臺灣服務。他在夏威夷 東西文化中心的「臺灣關係法四十週年展」開 幕時感性說道,《臺灣關係法》立法四十年來, 也是他個人外交生涯的回顧,他很慶幸在這四 十年中見證了臺灣地位的轉變,從美國的策略 利益,到不只是美國的利益,更是共享民主價 值的夥伴。 其實,無論是邦交國或非邦交國的外交關 係,就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互惠才可能 發展關係。但若缺乏共同價值與情感,一旦利 益遇到衝突時,友誼也可能被犧牲。面對資源 龐大的中國霸權在外交上的財大氣粗、步步進 逼,建立與盟友價值外交的夥伴關係,絕對是 臺灣該走的新路。 小國大志氣   我參與海洋民主之旅後的第二個感想是, ▲ 在帛琉銀髮活動中心與眾人分享臺灣伴手禮 12 新 聞 眼 Special Report

RkJQdWJsaXNoZXIy NDEyM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