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二年八月二十六日,是一個國人值得驕傲的日子,因為陳總統在二千年友誼之旅時,在非洲散播種子,經由技術團人員辛勤灌溉後,適值正在南非約堡舉行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議上開花結果。
法國電視台「France2」於法國時間八月二十六日二十時,晚間新聞黃金時段中,首先播出有關聯合國在南非約堡永續發展高峰會議開幕典禮新聞,在與會的189個國家1700位代表及30位元首所討論關於永續發展的諸多議題中,該電視台特別報導在這世界上一個靠近沙漠的國家—布吉納法索,在會議之前,即開始在進行永續發展工程,鏡頭隨即轉至中、布(布吉納法索)農業合作陸稻計畫——第永格列墾區,清楚拍攝我技術團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地協助布國建設灌溉設施,及教導農民插秧及耕作情形,旁白說明這是台灣技術團在1970年完成的工程,目前已持續三十年,正是永續發展的最佳範例;並指出布國為台灣在非洲的八個邦交國之一,在台灣的專業指導下,農民稻穀的收穫量是從前的五至六倍。隨後技術團方團長英彥以法語表示:以前外界多認為在布國生產陸稻成本太高,但事實證明,只要有充足的陽光、水分及辛勤的農民,陸稻仍值得推廣。接著畫面呈現我青天白日國旗在空中飄揚的畫面,及駐館陶大使文隆及劉前參事邦治在使館前議事情景。報導最後結語指出: 台灣協助布國農業發展為一和諧永續發展之最佳範例。
整個報導歷時約二分鐘,除了在法國「France 2」晚間新聞時段播出外,隨後並透過TV5衛星頻道,在全世界法語系國家中播出,該報導係稍前於6月28日在第永格列墾區播種日當天所拍攝,其間駐館陶大使文隆親臨視察數次。中、布農業合作陸稻計畫—第永格列墾區,係陳總統於西元二千年八月二十二日友誼之旅中,訪問布吉納法索時宣布,以我台灣先進的水利及農業專業技術,承諾在第永格列墾區五年中開墾一千八百公頃陸稻墾區〈及布國其他各地共六千公頃陸稻墾區〉,該計畫先前由世界銀行及世界糧農組織〈FAO〉,開墾400公頃陸稻墾區,但因為排水及工程技術問題,導致失敗的結果並最終放棄,其後由我技術團接手,目前在該區已順利完成第一年440公頃的陸稻墾區。
我國在非洲的農業技術合作,已具備長年的經驗及深厚的基礎,以布吉納法索為例,在1970年代,我第一批的農業人員,即在姑河墾區,成功的開發出一千二百公頃的水稻田,迄今歷時三十年,該墾區依然維持如嘉南平原一般的農村景象,並延續當年台灣農業專家所傳承的稻作技術,每年可收成兩穫,每公頃每穫可達到約五至七公噸的產量。另外自1994年中、布復交後,我技術團在巴格雷墾區,亦成功地開發1200公頃的水稻墾區,該些墾區的持續發展及成功,除解決了當地糧食及就業問題,亦是永續發展的最佳例證。這群幕後默默耕耘的專家及技術人員,多數在非洲地區已累積三、四十年的經驗,他們長年離鄉背井,除了面對艱苦的環境之外,還必須忍受瘧疾及疾病的威脅,在面對工作困境及非洲人民閒散的習性時,他們展現出台灣庄稼漢吃苦耐勞的精神,教導農民種植技術並分享經驗,一點一滴慢慢地將荒漠變成良田。
這是一個地球村的世界,身為其中的一份子,永續發展及協助第三世界國家消除貧窮是國人責無旁貸的責任,這一次我們在世界地球永續高峰會議中露臉發聲,憑藉的不是政治的角力、也不是利益牽絆,而是我們台灣在地的精神--堅毅、和平、尊重自然的特性。這一份來自歐洲先進國家的讚揚及肯定,值得我們國人分享光榮及驕傲,我們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我們播灑的種子,將會在世界各地成長開花。
|
外交部通訊 第二十四卷第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