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東海岸,海藍天藍、綿長秀麗,一直是休閒旅遊放鬆心情的好地方;有處遺世獨立的秘密花園-「牛山呼庭」,偷偷地吸引著喜愛親近自然的朋友。領務局花蓮辦事處同仁趁著地利之便,在民國九十年即將結束時候的「自強活動」,雖天公不作美,在整天豪雨中造訪,仍覺「呼庭」另有番風情。
要到「牛山呼庭」,從花蓮市出發後越過長長的花蓮大橋沿東海岸,先經過位在山腰的風景管理處遊客中心,迎著海風,和同事享受杯咖啡,接著是美食地段「鹽寮」,出名的龍蝦大餐,令老饕讚不絕口。沿著一座座編號的小橋,來到水璉,背山面海的「水璉國小」,『超級迷你』,但歷史悠久,民國八年就成立了。很多盤根錯節的老榕樹,和部落文化教室貼上跳舞的阿美族人馬賽克,佈置的很有原住民學校特色。同仁們都羨慕這樣的讀書環境,我們在司令台上辦了一個小小的慶生會。將近中午,看到公路上的招牌,沿著僅通一輛車的小山路向下開去,終於來到一個幾乎嗅不到人煙的海灣,這裏就是「呼庭」了! 為什麼叫做呼庭?因為牛山,就是牧牛耕種之地,阿美族人稱之為呼庭(Huting),現在成群結伴的牛隻少了點,但還是要小心,到海灘別踩到滿地的牛糞。幾年前,台電曾打算在牛山蓋間火力發電廠,引起保育人士反對,因這裏是海濱生態保留區,而水璉村也是豐濱史前文化遺址。如今這塊海灣土地歸還給「呼庭」的主人-吳哲雄。吳先生的兩個兒子也回來在這片祖產幫忙,合力用漂流木打造一間間很有特色的小木屋。創作素人雕塑。門前大片的草原喚作「夢想的平台」。撿拾沙灘上的廢棄物豎立了裝置藝術「誰忘了穿鞋走」,看了令人會心一笑!據說還有一個與世隔絕的瀑布,可惜此行的眷屬小孩太小不適合溯溪攀岩,衹有等夏天再來吧!夏初夜裡有滿山滿谷的螢火蟲,可以住在這裏的民宿,順便探望伸手可及的滿天星斗。另外,吃慣大魚大肉的人,一定要嚐試這裏的各式野菜,一點點苦味,可以降低很多文明病。 來到呼庭,什麼都別做,只要放鬆,再放鬆……,因為這裏沒有卡拉OK,沒有遊樂設施,只有回歸自然的風聲、海聲。可以在大草原翻滾,在沙灘上找尋彩石。完全的沈澱,感受到心的寧靜與空曠,彷彿在世界的盡頭。同仁們此次自強活動,可謂一趟深度旅遊,走馬看花吃吃喝喝的方式完全被拋棄了。
...........................................外交部通訊 第二十四卷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