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薩爾瓦多90.6.7「EL DIARIO DE HOY」(今日報)「人物與社會版」及90.6.7「畫刊新聞」(LA
PRENSA GRAFICA)「生活版」
顏蘿莎女士是現代中國女性最佳典範;談吐幽雅,溫文婉約、不僅將家整理的有條不紊,一塵不染外,每日必學新的事物,隨夫婿出使拉丁美洲國家,廿五年來從來沒有間斷的一件事就是—學習。

她真情告白,曾隨夫婿出使西班牙、厄瓜多及巴西等國,從中增長見聞,獲益良多。「破曉中的玫瑰」是顏女士的中文西班牙名字直譯,她精通西班牙及葡萄牙文等語文,唯一的女公子,目前就讀於美國華盛頓大學政治系。
像我的國家
四年三個月前曉玫飛抵薩國,恍如昨日。初抵薩國時第一印象竟是當地的風景與遠離的台灣如此相似。
一旦安頓,她坦承,最困難地是去適應薩爾瓦多人特有的鄉音,但,終究成功克服。
以薩國之調味品當佐料烹調對她而言並非難事,因為她很幸運有一位薩國年青女廚師幫忙,而這位廚娘也在曉玫調教下,能料理精緻可口的中國餐點。同時曉玫也學會了品嘗薩國典型餐點,如牛肚湯及薩式紅豆餅之類。
駐節薩國四年多,曉玫親眼目睹經歷由米契颶風及今年迭次大地震所造成之災難,她深情地指出,天災造成薩國的慘狀,她身處其境,感同身受,相當痛苦。
她說,援助的第一個方法即為試圖加深其夫婿對災民災區的痛苦印象,使渠能張羅到更多的援助資源,事實證明中華民國是這次薩國震災所有援助國家中施出援手最多的國家之一。
曉玫提道,初抵薩國時,因薩國有些人非常不贊成中薩間之外交關係而陷入困境,但現在一切都已煙消雲散,雨過天晴,中薩邦誼穩固,在政經社會各層面之合作關係密切,我們也留給繼任者一個滿意的交待。就維護中薩邦誼而言,伊與其夫婿駐節期間是成功的。
朋友都說駐節薩國是他們最美好的時光。薩國豐富了她的文化修養:曉玫曾有機會深入了解原始土著文化,也曾流連於薩國重要文物景點。
談及與薩國人民的關係,她細訴,相當容易與他們相處,"薩國人民熱情、好客、有教養",愉悅得意地提及在公眾場合為一般民眾認為之情景。她說,"對薩國人民樂觀進取、不怨天尤人的特質,極為景仰"。
想念
問到薩爾瓦多何種事物使她最為想念,她答稱,這裡的氣氛,薩國人民給他們的友誼、款待及熱忱。
記憶,不只帶走這些不可磨滅的無形事物,同時也蒐集了薩國手工藝品,一本由Olga Miranda著作有關薩國餐飲食譜,相片及薩國畫家之作品等做為在伊夫婿即將出使巴拉圭的寓所中之陳設。
對她而言稱職的扮演一個外交官夫人是重要的,因為她必須同時展現出一個具備時髦、勤勞、活力、專業及賢內助集一身之現代中國女性形象。
問到曉玫是否會將這美好的經驗付梓,她回道,因個人因素並不準備出書,並強調"經驗如同一雙舊鞋,僅適合個人",惟可與對拉丁美洲文化有興趣之國人在閒話家常及座談會時分享這份美好經驗。
顏秉藩大使夫婦定於六月十五日離任,留給繼任者不僅僅是中薩穩固的邦誼而是更多的薩國朋友暨駐節時贏得的口碑及成就。
茶,傳統風味
茶是最古老及最受讚賞的飲料之一。茶本身除具有一種宜人的香味外同時兼具醫療及社交功能。
就醫療方面而言;茶具有舒緩情緒之功能,對改善消化不良及精神緊張效果良好;另富維他命C,氟等。
調劑;在中國及英國之社交聚會及家居生活,茶是不可缺的。
中華民國駐薩爾瓦多顏大使夫人指出,品茶(偏好熱飲)對中國人而言是隨性、家居的,不講究禮數,無時無刻均可享受茶的甘醇之味。
每一片茶葉均由人工採收自茶樹並經由不同的處理過程,製成各種口味的茶葉,供人們沖泡飲用。
茶葉粗分為三種:綠茶,是一種不發酵的茶;烏龍茶是屬半發酵茶,茶性溫和;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泡出來的顏色猶如咖啡。
茶具,茶道的要角兒
根據顏大使夫人的說法,茶道源於十六世紀一位中國皇帝,他以黏土設計出專用的茶具,從此以後,考究的茶具也成為品茗的重點之一。
製作茶具的材質眾多,陶、瓷、土(粘土)等等,其中黏土製之茶具最能保存茶香,故為最理想的茶具材質。
目前,茶樹不僅專提供製作飲料之用,也廣泛運用在烹調上,成為許多佳餚及甜點之主要食材。顏夫人表示,"其主要的目的在於,讓時下年青人習慣茶香,藉此以捍衛傳統飲食文化"。

真正的沏茶步驟
顏大使夫人表示,沏好茶必須按照下列步驟:
茶葉放入茶壺(蓋杯一匙茶;茶壺則需兩匙茶)後蓋好,將滾燙的熱水自壺頂淋下,以便茶葉散發出茶香,隨後再將滾水倒入壺內,泡置十秒鐘。按照這個方法泡茶,即可飲出茶之美味。由於泡出的茶相當濃郁,須以小茶杯飲用。
顏夫人謂"茶必須慢慢品嘗,如用最佳茶葉通常可泡好幾次,而不會失去原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