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修道有感—留別泰祥兄
劉青雷
|
麥加是伊斯蘭教世界的中心,吉達是麥加的門戶,萬國朝覲客來沙多要進出吉達,因此各國都派官員常駐吉達照料。一千四百年來,中國朝覲客絡繹經由絲路、海路前來聖地,但無人照料。民國廿七年政府派出中東訪問團,巡禮麥加並成功訪問各國,廿八年回到重慶,提出八項建議,其中「請在吉達開設領事館,以照料中國哈吉」當即奉准,遠從青海請來一位埃及開羅畢業的青年王世明教長,派充副領事,在吉達開設中華民國領事館,此為我國政府對朝覲客服務的濫觴。當時而言似乎偏愛穆斯林,今天「伊斯蘭會議組織」總部設在吉達、「世界回教聯盟」設在麥加,並有「伊斯蘭開發銀行」等政府間國際組織若干,有吉達一處即可與五十餘個伊斯蘭國家聯繫,有如駐紐約或歐盟的一個使館,吉達設處可謂遠見。
沙國以伊斯蘭教立國,國王向例親自主持朝覲。他見中國派來的王領事非常敬業,齋拜認真,長於朗誦古蘭,喜從心生,關照王子們,歡迎這中國青年常來宮廷相見,莫當外國人看。由於這一好的開始,使爾後的朝覲、僑務、邦誼都進入順境。王君未經外交高考、訓練,卻能叫開駐在國大門,中沙友好條約、開設大使館,先後水到渠成,很像天方夜譚的「芝麻開門」,無多言語,寶庫就打開了。聯想到駐約旦的陳質平大使,他出入宮廷一如家居,約王待客見慣牛羊,陳大使上一道「螞蟻上樹」,贏得賓主大快朵頤。其實不過是中國粉絲,加上碎肉、豆鼓,好像圓環習見的炒米粉,不但叫開宮門,並且飛上枝頭。
本人來吉達前,在台北創設並負責「外交事務協會」的工作,感於行憲六十年,退出聯合國三十年,體會到搞政治,需要掌握「群眾面」,搞外交需要掌握「接觸面」。所謂群眾面、接觸面都不是今天才有,孟子聽群眾「謳歌」誰,勝利者就從「天聽自我民聽」得到當選證書。孔子以溫良恭儉讓做好了接觸,其實就是今日的中國菜、高爾夫與王、陳兩大使的「芝麻開門」「螞蟻上樹」,運用得當皆能通神!
其後的薛大使熟讀古蘭,如數家珍;馮總領事能知王子心事,提供配方;買領事常以回教譯著請教於回教大老,都是善用接觸面,也都與駐在國建立深厚友誼。但站在國家外交崗位,吉達建館逾六十年,此少數成就尚不能形成國家力量,切望所有派在回教國家的同仁,都能掌握駐在國的接觸面,而向前賢看齊!相信必能給外交打開一條生路。尤盼國家歷年朝覲團成員,既已得到天恩,身受國王照料,榮獲「哈吉」徽號,更宜抓緊真主的繩索,從齋拜信行上的實踐,增強我們的接觸面,共同給國家打開一條生路。
鄭秘書泰祥兄政大阿語高才,通過高考與外交訓練,派來本處工作五年餘,對外交工作甚有見地,服務僑胞與朝覲,人品與績效有目共睹,今任滿返國,別意依依,自是不免。茲以數句贈鄭秘書並與共勉:
芝麻開寶庫 螞蟻上高樹
運用可通神 外交創新路劉青雷謹贈於駐吉達辦事處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十九日 |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REPUBLIC OF CHINA
100 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二號
2 Kaitakelan Blvd. Taipei, 100, Taiwan, R.O.C.
Tel: (02)2348-2999 Http://www.mofa.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