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九一一大事件
丁慰慈
|
美國柯林頓總統在八年任期內,為巴勒斯坦問題,調停以色列和阿拉伯雙方的歧見,奔走斡旋,不遺餘力,在多次會談中,簽署一系列的建設性文件,並已在逐步地實施,惜功虧一簣。
布希總統就任後,宣佈了若干大政方針,其中之一就是不再過問中東和談,而且在就任的第二天,即轟炸伊拉克。
被轟炸的伊拉克,近年來不僅聯合國已放寬禁運,而且拉丁美洲、歐洲,甚至宿敵的回教國家,均已先後有元首和領導人到巴格達來作官式的友好訪問,可見其國際地位已有所改善。
柯林頓總統對中東問題重要性的了解以及爭取和平的苦心孤詣,因改朝換代而中輟,是美國的不幸,也是人類的大不幸。
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對紐約世貿中心和五角大廈的自殺飛機,較之一九八三年對貝魯特美法軍營的炸彈卡車,以及一九四一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死亡人數相較大好幾十倍。回憶當時,貝魯特事件後,美軍靜悄悄地撤回海上;珍珠港後,美國以原子彈報復。但敵人有確切的對象,那就是日本。
九月十一日悲劇發生後,全美傷痛,舉世震驚恐怖。特別是那受攻擊的部分是華府的軍事統帥部、紐約金融中心,更讓美國喪盡顏面。
布希總統在全國陷入痛苦、悲傷、憤激之下,使用了十字軍東征、善與惡之鬥、毀滅性的反擊,再加上公開「宣戰」。而媒體更添上東方與西方之戰,以及文明衝突等誇大之詞。布希強調「民氣可用」。政府向國會要兩百億,國會給四百億。
但,九一一非珍珠港可比。禍首賓拉登祇是一個人,他及其組織祇是藏身在一個十分貧瘠、連年戰亂、人民飢荒、死亡,而由極端派所領導的國度。孔夫子的一句幽默話:「殺雞焉用牛刀」。美國的牛刀不僅見不到雞,所要割的毒蚊還不斷地在窗紙上飛飛躲躲。白宮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武力,祇嘆息「英雄無用武之地」。
阿富汗是一個部落社會,人民貧瘠,保守而無知,美國的拳頭才做勢揚起,鄰國巴基斯坦、伊朗、塔吉克、土克曼就湧進大量難民,連同連年逃出家園的,達五百萬之多。其留於國內者,除平民外,聲稱寧可戰死,不會投降。再就美國目前所宣稱的「對抗恐怖主義」的戰略目標而言,全球林林總總的恐怖組織,甚至連美國本土在內,更不易著手了。
由於英國十九世紀末在阿富汗戰役後的灰頭土臉,以及一九八九年克里姆林宮在苦戰十年後的自動撤兵,美國當局如重溫這些歷史,便將會知所進退了。
陸海空軍的陣勢雖在耀武揚威,但經百戰的鮑爾國務卿仍在強調外交運用,布希總統也改口情報的重要。至於鷹派國防部長倫斯斐,眼見大局如此,也排除那軍事大進攻時,「順手」解決伊拉克的可能性,而由開罪回教世界的「無限正義」(Operation
Infinite Justice)的重大反攻行動,改口作「永持自由」(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他進一步說明「此事甚為微妙、困難,祇有加以模糊處理」了。
古詩:「盤馬彎弓故不發」,若能如此,是美國之幸,全世界也有福了。
美英聯軍既已於十月八日對阿富汗發動轟炸,且在鄰近的烏茲別克進駐陸軍,則下列的事項,牽涉世界大局,也攸關美國自身的重大利益,我們不能不付諸深思熟慮:
一、首惡賓拉登,不僅藏身於連接數國的危崖洞窟隧道,且其恐怖組織小組遍佈全球,西方如不能將首惡逮捕,縱摧毀神學士政權亦未竟全功,而將遺後患於無窮。
二、布希總統鄭重聲明反恐怖並非反回教,但也正如國防部長倫斯斐所言「此事甚為微妙」。戰事如不能於短期內結束,回教國家反美活動的蔓延將難以想像。
三、歐洲及東南亞對於兩次大戰記憶猶新,就是美國大學及民間,反戰活動也頻頻傳出,倘戰事曠日持久,此起彼落的反戰行動,對社會安全,實未可忽視。
四、戰爭對經濟的傷害,美國財長已將數字明白說出,進而對全球各國進出口,其影響當既深且遠。
五、即令戰事能速戰速決,在成立新的阿富汗政府後對東南亞地區、中亞地區,列強為爭均勢的爭鬥,更將為廿一世紀的人類和平,伏下隱憂。 |
|
|
中華民國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REPUBLIC OF CHINA
100 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二號
2 Kaitakelan Blvd. Taipei, 100, Taiwan, R.O.C.
Tel: (02)2348-2999 Http://www.mofa.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