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政院長之外交言論摘錄 (一)以新觀念拓展對外關係,鞏固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新世紀的外交,應該要超越傳統的格局。我們要以民意為依歸,以全民為後盾,推動「全民外交」,全方位拓展對外關係,並致力於創造一個和平安全、平等待我的國際環境,以維護中華民國的生存與發展。我們習慣以「邦交國的數目」作為評估我國國際處境的重要指標,甚至是唯一的標準。在新世紀中,我們應該打破傳統觀念。未來的外交工作,我們必須提高對國際政府組織的重視程度,強化參與國際政府組織與活動之作為。同時,鼓勵更多優秀民間人士加入外交工作的行列,以鞏固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錄自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行政院蕭院長萬長赴立法院施政報告全文(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十八日) (二)在拓展外交方面,仍將秉持獨立自主精神及平等互惠原則,推動全方位務實外交,並擴展正式與非正式對話機制,積極參與功能性政府間及各種非政府間國際組織,擴大我國際活動空間;加強與國際人權組織之聯繫,推動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讓中華民國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權的新指標。—錄自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行政院唐院長飛施政方針口頭報告(民國八十九年六月二日) (三)為確保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政府力求外交政策的穩定性與持續性,秉持獨立自主精神及平等互惠原則,除積極加強與邦交國的關係外,並以提升與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參與各項國際組織及活動為主要工作。今年八月,陳總統第一次以元首身分出國訪問,進行為期十二天的「民主外交、友誼之旅」。行程包括加勒比海、中美洲,以及非洲的六個邦交國,彰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事實,並鞏固我國與這些國家間的邦誼。—錄自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行政院唐院長飛施政報告(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四)外交方面,政府將更主動、靈活,推動全方位務實外交。對於雙邊關係,我們決以互惠原則,加強雙邊互訪,並善用民間資源,促進我國與邦交國的經貿技術合作;至於歐美等工業先進國家,則透過國會、經貿、學術、文化等的廣泛交流,提升彼此的實質關係。對於多邊關係,鑒於國際組織已成為後冷戰時期解決跨國問題的主要機制,為爭取我國應有之國際地位與權益,我們除賡續推動參與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參加「亞太經濟合作」各項重要會議外,也必須積極尋求加入其他國際功能性組織、區域組織與非政府間國際組織。—錄自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行政院唐院長飛施政報告(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五)外交方面:一、秉持基本國策,本獨立自主精神及平等互惠原則,全面拓展對外關係,以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提升國家形象,擴大國際活動空間,強化國際地位。二、以經貿與民主為主軸,結合民間總體力量,建立全民參與外交工作之機制,協助推動全方位務實外交,增進與有邦交國家之邦誼,提升與無邦交國家之實質關係。三、採行主動靈活之外交政策,積極開拓多元外交管道,協助進行國會、城市、學術、政黨等層面之外交活動,以開創我國外交空間。四、致力參與聯合國及其他功能性政府間國際組織暨各種非政府間國際組織、會議與活動,擴展正式與非正式對話機制,以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善盡國際責任,爭取國際友誼。五、擴大國際合作層面,協助邦交國與友好開發中國家推展經濟及社會建設;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共同協力從事國際人道救助,積極回饋國際社會。六、加強邀訪工作,促進相互瞭解;擴大國際文宣,宣揚我基本國策與務實外交施政理念,爭取國際支持。七、加強保僑、護僑及旅外國人急難救助,擴大爭取海外僑、學、商等各界之支持,共同拓展外交空間。八、延攬民間專業菁英,落實「無任所大使」制度;籌設外交學院,擴大培育外交事務人才,開展全民外交新局。—錄自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行政院張院長俊雄施政方針書面報告(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六)在外交方面,我們將秉持主動、靈活與務實的原則,推動全方位外交。今年八月中旬陳總統前往中美洲與非洲友邦訪問,九月底呂副總統接續訪問中美洲四友邦,大幅提高了台灣國際的能見度,更宣揚我國政權和平轉移的民主成就。—錄自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行政院張院長俊雄施政方針口頭報告(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七)我們在兼顧「持續性」與「開創性」的原則下,以「經貿、民主、協商」為主軸,結合政府及海內外民間與僑界的總體力量,建立全民外交機制,加強與各國之合作與交流,建立多軌、多層次的溝通與對話管道,並以更具彈性、創意的做法,爭取國際社會的瞭解和支持。同時,積極參與國際人權、人道及民主活動,以建立民主和平的國際環境,提升我國際形象及地位。—錄自立法院第四屆第四會期行政院張院長俊雄施政方針口頭報告(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