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交施政概況

第一節 一年來國際情勢

冷戰結束以來,隨著國際新興勢力之相繼崛起,國際體系由兩極邁向多元,各國合作又競爭之趨勢正日益增強,區域組織或集團之影響力正逐漸擴大。一年來國際情勢在總體上更趨向和平。自由、民主、人權、環保及動植物保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重視及追求之價值;追求經濟成長,提高國家競爭力為當前各國努力之目標並益增相互依存之程度,以理性和平方式協調合作以解決共同之問題,已成為必然趨勢。

壹、國際政治情勢

一年來國際情勢在美、日確認擴大經濟與安保雙邊合作、中共與俄羅斯簽署共同推動世界多極化的「聯合聲明」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俄羅斯簽署基礎協定,以及中共與美國建立「建設性策略夥伴關係」之後,除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雙方因約旦河西岸屯墾區紛爭及美國與伊拉克雙方因生化武器檢查爭議尚待解決外,總體上國際社會仍趨向以協商合作解決國際爭端,惟此種詭譎多變的區域性戰略關係所衍生的複雜情勢,攸關我整體對外關係的佈局及拓展。另一方面,外蒙古、印度、印尼、車臣、克羅西亞、英國、法國等陸續舉行民主大選,凸顯民主、自由的永恒價值,而中共收回香港主權更備受世人關注,咸信係對中共實施「一國兩制」的嚴峻考驗。我國繼八十五年三月完成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後,於八十六年七月再次完成修憲工作,現續推動第二階段民主憲政改革,深受國際矚目;而我國位居世界第十四貿易大國的實力及位於東亞地區樞紐的戰略地位,以及八十六年底的亞洲金融危機,突顯我健康的經濟及金融體質並促成區內各國亟需我國協助之情勢,已為我國外交的拓展帶來新的契機。

在中南美洲方面,往年民主政治的最大隱憂—軍方干政或掌權已銷聲匿跡,玻利維亞總統班瑟與宏都拉斯總統雷伊納分別經由民主大選組成新政府。美、加、墨自由貿易區與南美南方共同市場已逐步降低關稅,邁向區域經濟整合,而其他如安第斯集團、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加勒比海共同市場等亦正積極談判整合。

在歐洲地區,歐洲聯盟於一九九七年六月修訂馬斯垂克條約,完成阿姆斯特丹條約,確定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自一九九九年元月起實施,惟其未來整合及發展仍繫於各會員國如何在深化和擴大之間獲取平衡。另一方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於一九九七年七月在馬德里高峰會中決定接納波蘭、捷克及匈牙利加入,使北約東擴計畫正式展開;此外,西歐聯盟亦將加強與歐聯之合作關係。俄羅斯總統葉爾欽於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復行視事後,大力推行經濟私有化政策並拓展經貿關係,惟俄羅斯之財經積弊已久,非短期間下猛藥可奏效。

在中東方面,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於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五日就以軍分三階段撤出約旦河西岸簽署協議,惟其後由於以國在東耶路撒冷擴建屯墾區,引發巴人暴動,以方爰於三月暫停執行撤軍協議,談判亦隨之凍結。隨後在美國大力斡旋下,雙方雖已於同年十月恢復談判,但以、巴對撤軍條件各持立場,和平進程前景仍難預斷。另一方面,伊拉克於一九九七年十月廿九日宣布拒絕美籍武器檢查人員執行任務,引起美國強烈反應,除集結軍力進駐波斯灣,警告將對伊拉克展開軍事攻擊外,並促使聯合國安理會於同年十一月十二日通過第一一三七號決議案,譴責伊拉克上述行為,並要求伊拉克與聯合國特別委員會合作,取消禁止美籍武檢人員執行任務之決定。伊拉克斷然拒絕該決議案並表示不惜一戰,使得波斯灣地區情勢頓形緊張,最後終於在俄羅斯斡旋下達成和解,聯合國武檢人員返回伊國繼續工作,緊張情勢雖暫告緩和,但伊拉克武檢問題,始終為波斯灣潛在之危機,隨時有再度引發之可能。

在非洲方面,位於中部大湖區之蒲隆地發生軍事政變,其鄰國決定對蒲實施經濟制裁;薩伊叛軍領袖卡比拉嗣借助盧安達之支持於東境舉事,進而爆發全面內戰,叛軍節節進逼,致原本困難重重之盧、蒲難民問題更加惡化,震驚國際。卡比拉於一九九七年五月攻陷薩京金夏沙,宣布更改國號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薩伊獨裁者莫布杜走逝摩洛哥,結束逾三十年之統治。中部大湖區之動盪亦波及中非共和國,當地曾於一九九六年間陸續爆發三次兵變,最後由中、西部四國元首及法國之大力調停下,始於一九九七年初因派駐六國維和部隊而暫告平息;然而同年六月與金夏沙隔河相望之布拉薩市剛果又爆發內戰,後因前軍事強人薩蘇引入安哥拉部隊助戰於十月驅逐首任民選總統李樹巴,再次引起國際間對於非洲民主大開倒車予以譴責。法國政府面對黑色非洲之不穩情勢,決定自中非共和國撤軍,美國則藉民主剛果卡比拉政權不滿法國、比利時支持莫布杜進行抵抗而積極介入中部非洲事務。美國前國務卿貝克獲聯合國秘書長指派擔任特使,調停摩洛哥與西撒哈拉玻利沙琉陣線間之主權爭議。美國國務卿歐布萊特更於一九九七年底訪問非洲,顯示美國欲在非洲事務上擁有更多之發言權。

在亞洲方面,東南亞國家最具發展潛力。彼等為持續擴大其在國際社會之影響力及推動區域貿易之自由化,除透過東南亞國協、亞歐會議、東協區域論壇及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等機制與會議謀求區域穩定與經濟之持續發展外,並已於一九九七年七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之第三十屆東南亞國協部長級會議時正式接納寮國、緬甸為正式會員。至於柬埔寨則因內戰問題,東協決定無限期展延柬國之入會時間。同年十二月在吉隆坡召開之「東協非正式高峰會議」及「東協加三會議」聚集東協九國與中共、日、韓等亞洲國家共同討論區域政治安全以及經貿、社會、科技等領域之重要課題,突顯東協欲擴大其在國際政壇之影響力。同年七月因泰幣貶值引發東南亞地區連鎖效應,造成金融風暴,導致該地區經濟嚴重衰退及失業問題,迄無平息跡象。

貳、國際經濟情勢

根據國際性機構之預測結果,一九九七年全球景氣比一九九六年樂觀。華頓計量經濟預測協會(WEFA)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公布之「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一九九七年經濟成長率可達百分之三,較一九九六年增加百分之零點二。雖然全球經濟在下半年受到亞洲金融風暴之影響,但在北美、西歐及拉丁美洲經濟成長明顯增強下,仍達近五年來之最高成長。一九九七年美國在國內需求與投資成長之帶動下,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三點六,較一九九六年增加百分之零點八。日本則因消費支出減少、工業生產趨緩及亞洲貨幣危機之影響,一九九七年成長率由一九九六年之百分之三點七大幅滑落至百分之零點八。西歐國家因其貨幣對美元貶值而出口競爭力提升,使經濟復甦力道增強,成長率由一九九六年之百分之一點八上升至百分之二點四。拉丁美洲在走出墨西哥金融風暴之陰霾後,各國經濟改革逐漸生效,並在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增強之影響下,由一九九六年之百分之三點一成長率跳升至百分之四點二。

近年來全球區域經貿集團正快速崛起,經濟整合之程度亦愈趨廣化與深化。在亞太地區方面,自一九九四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會議確立已開發國家於二○一○年、開發中國家於二○二○年完成貿易投資自由化目標。迄一九九六年十一月通過馬尼拉行動計畫,會員體貿易及投資自由化遠景已漸具雛形,及至一九九七年亞太經濟合作會員體領袖更簽署九大項目產業提前實施貿易自由化協議。組成亞太經濟合作之一的東南亞國協(ASEAN)於一九九七年七月納入寮國及緬甸成為會員國,使成員擴增為九國,並計畫於本世紀前再納入柬埔寨成為包含整個東南亞之東協十國集團,預計於二○○三年達成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之目標。

在歐洲方面,歐盟預計於一九九九年成立「歐洲經濟暨貨幣同盟」(EMU)及成立單一貨幣歐元(EURO) ,並向東歐進一步擴大版圖。雖然目前歐盟國家仍普遍無法達成一致性標準之要求,惟近年來各國財政狀況多有顯著之改善,加以單一貨幣推出時程延後可能損及未來歐盟擴大,及導致金融市場動盪等嚴重後果。因此,一般預期除英國、瑞典及丹麥等三國表明不願意首批加入單一貨幣,及希臘距達成標準甚遠外,其餘十一個歐盟國家均可望如期加盟單一貨幣。然而,受限於歐盟與東歐國家在經濟結構及發展程度上仍有很大之差異,歐盟執委會預期,首批東歐國家最快於二○○二年加入歐盟之行列。

今日美洲最大之區域經貿集團當推以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國共組之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其次則為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及烏拉圭所組成之南錐共同市場(MERCOSUR) 。美國原希望藉由北美自由貿易區之逐漸擴大,從而達成實現二○○五年以前成立美洲自由貿易區之目標,然而受到勞工及環保團體之施壓,及近來東南亞金融風暴之負面影響,北美自由貿易區遲遲無法向南延伸。以巴西為首之南錐共同市場已與智利及玻利維亞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智、玻二國預計於一九九八年成為南錐共同市場之成員。再者,南錐共同市場與歐盟預定於一九九八年磋商自由貿易事宜,並計劃於一九九九年簽署協定。此種跡象顯示,在美國推動北美自由貿易區工作近乎停擺之際,南錐共同市場正積極擴大結盟對象及影響力。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仍將朝向整合之方向前進。雖然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間經濟結構與發展程度之差異是阻礙當前經濟整合之關鍵,惟隨著開發中國家經濟逐漸改革與開放,有助縮小彼此間之差異與整合之困難度。

參、國際社會形勢

回顧一年來的國際社會形勢,人口、糧食、貧窮、環境保護、反恐怖活動等問題仍然不易解決,亟待各國政府繼續努力。

世界饑餓人口的百分比雖已逐年下降,但隨著人口的成長,饑餓人口數不減反增,路有餓死殍景象隨處可見,特別是在非洲地區。薩伊副總理穆敦波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在羅馬世界糧食高峰會議上指出,所有援助薩東饑民的賑濟物品,均應直接送至盧安達及蒲隆地,始能鼓勵兩國難民返鄉,國際社會不應對彼等之命運無動於衷。聯合國轄下「世界糧食計畫局」亦曾指出,北韓糧食短缺已經惡化到連城市居民每天的配給量,僅及聯合國在非洲賑濟難民的百分之十五,平均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半碗飯。有鑑於此,前述糧食高峰會議通過一項羅馬宣言及行動方案,希望杜絕世界各國的饑饉,敦促世界各國在二○一五年之前把世界八億四千萬營養不良的人數減少一半。行動方案提出七項主張,包括建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實行消滅貧窮和不平等的政策,尋求開發、培養公平和市場導向的世界貿易體系,防範自然災害和危機,及鼓勵最合宜的投資使用方式。

另一方面,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則對貧富差距擴大憂心忡忡。該署於一九九六年九月指出,三十年前世界最窮的百分之二十人口,其所得佔全球財富百分之二點三,如今僅佔百分之一點四。反觀最富有的百分之二十人口所佔的全球所得比例,則從百分之七十增加至百分之八十,使窮人更難達到過像樣生活所需的高經濟成長率。該署籲請各國政府注意,若干經濟成長雖使少數富者愈富,卻使居於大多數的窮人更窮,而且沒有創造就業率,甚至浪費無法取代的自然資源。因此,今後各國不應被經濟成長數字所迷惑,而應關心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

地球上空臭氧比例逐年增加,據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一九九六年十月發布的消息顯示,該年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的平均面積是八百三十萬平方哩。未來數十年,除非人類能自我保護,避免受到太陽光紫外線的傷害,否則皮膚癌與白內障疾病發生率及農作物與海洋食物鏈問題,將會令人感到震驚。雖然蒙特婁議定書規定,世界各國應該逐年減少使用足以破壞地球上空臭氧層的化學劑,惟此項努力成效不彰。科學家並呼籲環保單位未來必須特別針對臭氧與懸浮微粒等污染物的排放加強管制。

造成氣候異常的「聖嬰現象」自一九九七年初夏起逐漸在世界各地發威,秘魯總統藤森於同年八月三十日下令防範該國北部的鄉鎮、考古遺址與農業區受到這種現象引起的旱澇之害;東南亞國家則因森林大火持續數個月之久,造成霾害,危害居民健康,損及觀光事業,變成國際問題。

世界各國包括美、英、以色列等國愈來愈重視反恐怖活動,以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以美國而言,一九九六年環航班機爆炸案、奧運公園爆炸案等重大恐怖暴力事件的震憾,已促使美國政府加強立法以防範與懲處恐怖活動,增加反恐怖人力與經費以提升反制能力等措施,並將恐怖主義列為八大國家安全威脅之首。同年十月,聯合國計劃透過簽訂遏止恐怖主義的國際新條約,以及加強現有的全球合作力量,俾為消弭恐怖主義舖路。

第二節 現階段外交政策

中華民國政府之外交施政,依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之規定,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積極拓展對外關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達到此目的,政府基於中華民國為主權獨立國家之事實,正積極促使國際間認識我國具備善盡國際責任,分擔國際義務的意願與能力。但當前我對外關係的拓展,無論在雙邊關係的改善與國際組織的參與,均遭受中共之阻撓與破壞。

面臨中共在國際間對我日增的孤立與打壓,我必須繼續以靈活、彈性的作法推動務實外交,鞏固並加強我與有邦交國家間之外交關係,增進並提升與無邦交國家間的實質關係,並積極參與聯合國體系下的國際組織。至未來我國外交施政方向有四個原則:一、以民主為號召,積極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政治革新的成果,並願以結合更多目標一致的國家,共同為民主、自由的理想奮鬥;二、以民意為依歸,審慎運用有限且寶貴的外交資源,期以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達成外交目標;三、以合作為準則,切實強化與各國的合作模式,以有效防範中共圖謀對我蠶食鯨吞;四、以和平為宗旨,一方面要積極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利條件,俾為國家最終統一創造契機,另一方面更要協助友我國家的相互瞭解與建設發展,為全球和諧與繁榮克盡心力。

我國推動務實外交,乃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生存與發展,以及確保台澎金馬地區二千一百六十萬人民的民主自由及安全與福祉,既非挑戰中共既有的國際地位,亦非推動所謂的「一中一台」 、「兩個中國」或追求「台灣獨立」 。中共壓力雖愈來愈大,但我為民主自由國家,我政府仍必須順應民意全力推動務實外交及參與聯合國政策,不能單看中共的臉色而自限腳步。雖然我方願透過溝通交流,盡力改善兩岸互動關係,但不能俟兩岸關係良性互動後再去推動務實外交,而應無分軒輊,雙管齊下。

我國的外交政策有其一貫性,乃以維護國家利益為考量,但其運作方式則隨著國際情勢及我國民意的取向而作適當的調整。現階段我政府拓展對外關係,乃基於兩岸「雙贏」的理念,以解決台澎金馬地區人民參與國際活動之實際問題為目標,但亦將配合兩岸、區域及國際情勢的變化,因時因地而制宜。

我們今後不但要推動外交工作的草根化,加強與友我國家間的雙邊或多邊關係,更應善用我國多年來經濟發展的實績及民主改革的成果,順應區域主義化的潮流,在區域合作中扮演積極的參與者、貢獻者及回饋者角色,爭取更多國家的支持,繼續奮鬥努力走進國際社會。依據此一前瞻性理念,我國當前外交工作分三項重點:

壹、鞏固並加強與友邦間的雙邊關係

一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務實外交,並相機爭取與富有潛力的開發中國家建立關係,八十六年五月,我與聖多美普林西比建立外交關係,三個月後,我又與查德共和國恢復外交關係,使我邦交國數目維持在三十國,並皆維持密切友好關係,雙方高層人士互訪頻繁,例如:塞內加爾總統狄伍夫(Abdou DIOUF) 、總理狄安(Habib THAM) 、馬拉威總統莫魯士(Bakili MULUZI) 、甘比亞總統賈梅(Yahya JAMMEH) 、史瓦濟蘭國王恩史瓦帝三世(MSWATI III) 、總理德拉米尼(B. Sibusisco DLAMINI) 、查德總統德比(Idriss DEBY) 、賴比瑞亞總統泰勒(Charles TAYLOR) 、薩爾瓦多總統賈德隆(Armando CALDERON) 、巴拉圭總統瓦斯莫西(Juan WASMOSY) 、尼加拉瓜總統阿雷曼(Arnoldo ALEMAN) 、哥斯大黎加總統費蓋雷斯(Jose Maria FIGUERES) 、宏都拉斯總統雷依納(Carlos REYNA) 、貝里斯總理艾斯基維爾(Manuel ESQUIVEL)及格瑞那達總督威廉斯(Daniel WILLIAMS)等前來我國訪問。至我方重要人士前往訪問者有: 李總統率團參加巴拿馬運河世界會議並訪問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及巴拉圭等國;外交部章部長孝嚴三度走訪非洲友邦及訪問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各友邦,並參加「第六屆我與中美洲國家外長會議」及「第一屆我與東加勒比海國家外長會議」;經濟部王部長志剛訪問宏都拉斯及巴拿馬,並與中美洲國家舉行經貿首長圓桌會議;中央銀行許總裁遠東及財政部陳次長木在訪問瓜地馬拉並參加中美洲銀行理事會年會;立法院葛委員雨琴所率之立委訪問團等十二人訪問格瑞那達、聖文森、聖露西亞、多米尼克及聖克里斯多福;立法院張委員俊雄等十一人訪問海地、多明尼加、巴拿馬、瓜地馬拉及貝里斯及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羅秘書長平章訪問尼加拉瓜;行政院徐副院長立德率經貿團訪南非、考試院許院長水德率特使團赴甘比亞祝賀甘國賈梅總統就職、國民大會議長錢復率團訪問塞內加爾及布吉納法索、行政院蘇政務委員起以總統特使身分率團慶賀賴比瑞亞泰勒總統就職等,均有助於加強雙邊友好關係。

在中美洲方面,八十六年九月 李總統率團訪問巴拿馬、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及巴拉圭等中南美洲四友邦,訪問期間總統除與上述四國元首簽署聯合公報,重申雙方友好關係外,並與中美洲五國元首及貝里斯總理簽署「中華民國與中美洲各國元首及總理聯合公報」 ,各國均對我國未來加入「中美洲統合體」乙事表達歡迎之意;另我國並與巴拿馬簽署「協助中小企業轉融資貸款備忘錄」 、「中巴(拿馬)自由貿易協定備忘錄」 、「中巴(拿馬)觀光合作協定」 ,與中美洲五國簽署「中美洲區域(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及哥斯大黎加)中小企業轉融資合約」 、「中華民國與中美洲五國經濟合作協定」 ,及與巴拉圭簽署「中巴(拉圭)貿易推廣技術暨人力培訓換文」 、「援贈建造巴京新橋工程費設計換文」 、「中巴(拉圭)自由貿易協定補議定書」 、「中巴(拉圭)空中運輸協定」及「中巴(拉圭)加強農業合作協定意願書」等,對鞏固邦誼及增進我與該地區各國雙邊與多邊關係裨益甚大。目前我在中南美地區派有十五個農技團、四個漁技團、二個電力團及一個竹工藝技術團,全部技術人員約二百人,以加強雙邊技術合作。

在非洲方面,南非為我國最重要的友邦之一,雙方簽訂之各項雙邊協定達三十九項,使中斐邦誼穩定發展,惟八十五年十一月南非基於內部因素及中共威迫利誘的影響,宣布將在八十六年底調整與我關係。為建立中斐未來關係的新架構,我與南非政府高層已舉行多次協商並獲致若干共識。外交部已於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宣布,我與南非的外交關係將於八十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終止。從八十七年一月一日起,我國駐南非大使館及三個總領事館分別更名為「台北聯絡代表處」及「台北聯絡辦事 處」 ,除了無法懸掛國旗及使用中華民國國號之外,其他待遇及功能與有邦交時期相當。在同一時期我與非洲十一個國家維持外交關係,並在各該友邦設立大使館,另在八個國家派有技術團隊(含七個農技團、四個醫療團、及一個手工藝團) ,對加強我與各友邦之關係甚有裨益。

在歐洲方面,我與教廷之關係一向友好。八十六年元月,連副總統以總統特使身分訪問梵蒂岡,並會見教宗。星雲大師與聖嚴法師亦分別於同年二月及十月訪梵並拜會教宗。八十五年十二月,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石好德樞機主教以教宗特使身分訪華。

貳、提升與無邦交國家之實質關係

一年來,我國在對外實質關係之拓展方面,頗具成效。在中美關係方面,美政府已於八十三年九月完成對華政策檢討,允許美適當層級官員訪華,八十四年五月宣布修正對華政策,同意我國高層首長偶爾可以私人身分訪美; 李總統登輝先生爰於同年六月返回母校康乃爾大學進行私人訪問。美政府除依台灣關係法之承諾續售我防禦性武器外,並於八十五年三月中共試射飛彈之台海危機期間,派遣兩支航艦戰鬥群至台海附近巡弋,充分展現美方維護本地區安定與和平之決心。八十六年七月一日中共接收香港後,美方將我國人赴美簽證之簽發地點自香港改為台北,亦為雙邊關係之正面進展。眾議院議長金瑞奇於八十六年四月率團訪華,眾院並於同年十一月通過「美國—台灣反飛彈防衛合作法案」 。

在亞太地區方面,八十六年七月因泰幣貶值而導致金融風暴後,我國為展現善意及兼顧我在該地區既有之經貿投資利益,行政院蕭院長於同年十一月廿七日及廿八日先後會晤過境我國之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及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時,再度表明我方願透過雙邊及多邊架構參與區域金融合作之意願。中、日斷交以來,兩國實質關係持續不斷,中、日航權談判諮商會議及中日第三次漁業會談分別已於八十六年十一月廿七日及十二月十七日在台北舉行,均獲具體協議。我與紐西蘭自互設代表處以來,兩國實質關係不斷增進,第五屆中、紐經貿諮商會議已於八十六年十月底在台北舉行,會後雙方達成多項經貿協議,並正式簽署我加入 WTO 之雙邊協議。

在亞西地區方面,俄羅斯首任駐華代表崔福諾於八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抵華履新,俄駐華代表處同日成立,這在中、俄兩國歷史上都具有正面重要意義,中俄民航合作協定於八十六年九月三日由雙方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主席換函生效,中俄間正式宣告通航。白俄羅斯台明基金會於八十六年九月在明斯克舉行台北日活動,介紹我國經濟建設成就及文化藝術,使白俄羅斯人民對我有更深的瞭解。連副總統行政院長於八十五年八月訪問烏克蘭,已經建立了雙方政府接觸管道。

我與沙烏地阿拉伯維持密切實質關係,第十五屆中沙經技合作會議於八十六年四月在台北舉行會議討論加強貿易投資及經技合作,獲得多項重要結論。外交部章部長於八十五年十二月訪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約旦,曾會晤兩國政要,會商加強雙方經貿合作,使雙邊關係更加密切。我與以色列第二次經技合作會議已於八十五年十二月在台北舉行,會中就兩國未來在經貿科技方面拓展、財務協定等達成了原則性協議,奠定中、以高科技合作基礎。

在歐洲地區方面,目前我在歐聯十五國、瑞士、挪威及東歐之捷克、匈牙利、波蘭及拉脫維亞等二十一個國家,設有二十六個代表處或辦事處。八十六年五月二十二日,外交部章部長孝嚴應邀在歐洲議會外交、安全暨國防政策委員會以「中華民國必將再起」為題發表演講,嗣赴盧森堡訪問。同年六月十一日歐洲議會通過「歐聯—中共長程策略報告」決議案,主動列入「要求中共在任何情況下不以武力解決與我國之爭端」及「要求歐聯理事會向中共施壓,使其認知我國在人權、勞工、經濟、環境及合作發展等方面之國際組織有獲致較佳代表性之必要」等友我內容,深具意義。

參、廣泛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及活動

在推動參與聯合國工作方面,八十五年七月十七日多明尼加、甘比亞、薩爾瓦多等十六國駐聯合國代表聯名向聯合國大會提案要求設立特別委員會,就中華民國被排除於聯合國之外,無法正常參與國際活動的特殊情況,進行研究。同年九月十八日總務委員會審議上述提案,經討論後,主席裁決不建議將此案列入大會之正式議程。聯大總辯論期間則計有斐濟、馬拉威、塞內加爾等二十八國籲請國際社會正視我國長期被排除於聯合國體系外之不公平現象,支持我國參與聯合國之訴求。

八十六年七月十四日索羅門群島、塞內加爾及幾內亞比索等九國駐聯合國代表聯名向聯合國大會提案,要求審查聯合國大會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查德、宏都拉斯等五國嗣亦連署是項提案。同年九月十七日總務委員會審議上述提案時,主席裁決該案因尚無共識,故不建議將之列入議程。此次聯大總辯論期間,則計有廿六國代表明確發言支持我國參與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組織,或發言強調會籍普遍化原則、鼓勵台海兩岸持續對話或雙方共同參與國際事務,間接為我執言。

八十六年四月我為爭取國人享受最高醫療權利,首度正式推動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 ,並由我友邦塞內加爾等九國為我提案申請為觀察員,雖然在中共阻撓下,未能成案,但與會各國曾就我案進行長達二小時的激烈辯論,引起世人矚目。

關於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案,目前在二十六個與我諮商的國家中,僅剩美國、歐聯及瑞士仍待完成雙邊諮商,我們並與其中十七個會員簽署雙邊協定,應可於短期內完成入會程序。

而在亞太經濟合作(APEC)方面,八十五年下半年我除參加年度部長會議及第四屆經濟領袖會議外,並出席 APEC 永續發展、貿易、能源、電信、中小企業及區域科技合作等六次專業部長會議,並在台主辦 APEC 相關工作小組及研討會議共十二次。八十六年我除參加非正式經濟領袖會議及年度部長會議外,並出席 APEC 財政、貿易、永續發展、運輸、能源、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等七次專業部長會議及四次資深官員會議,並在台主辦 APEC 相關工作小組及研討會共十四次。

我在本期內新加入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計有國際氣喘協會等十六個,而至八十六年十二月底止,我參加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總數達九一七個。同期我參加政府間國際會議二一二次及非政府間國際會議二一一九次,其中六十四次在我國舉行;另民間團體參加國際活動計有八六○次。

總而言之,中華民國現為世界第十四大貿易國、第七大對外投資國,外匯存底居世界第三位,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點八)名列世界第七位,國民所得已達一萬三千美元,現正致力建立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及科技島,而「主權在民」的民主憲政改革亦締造了另一個難能可貴的「台灣經驗」 ,普獲國際社會的讚譽,並且有能力在區域合作中扮演一個參與者、貢獻者的角色,已為我國外交工作的開拓創造了有利的契機,咸盼中共中止對我務實外交的打壓和孤立,使其領導人所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意涵,能夠先在國際事務上求其實踐而不徒然流於口號,使得兩岸雙贏,共同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原則之下達成和平統一中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