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一)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並再次呼籲大陸當局,能夠重視台灣人民對「一個中國」的疑慮,深入地瞭解台灣人民心中真正的想法。—錄自〈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柯蕾登﹙Eva CLAYTON﹚等講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日﹚
 
 
 

(二) 面對中共對我的打壓及進行大國外交,我國外交處境艱難,駐外使節應更加努力,要為爭取國家的最大利益而奮鬥不懈,只要中華民國存在一天,就有希望,只要不放棄就有各種可能。—錄自〈陳總統接見參加「亞太地區區域會報」各駐外館長講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日﹚
 
 
 

(三) 改善兩岸關係最好的方法是和平對話,我們希望重啟協商大門,與對岸坐下來,就大、小三通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市場開放等議題進行協商;但改善兩岸關係的關鍵非為我方誠意或善意的不足,而是在對方的信心不足。—錄自〈陳總統接見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史坦伯格﹙James STEINBERG﹚〉講話﹙民國九十年二月十六日﹚
 
 
 
 

(四) 在回答訪賓所提如何凝聚台灣內部對統獨議題的共識時,總統指出,我國是民主多元的社會,在兩岸議題上,各團體、政黨及個人有不同的意識型態及思維是常態,但期待兩岸關係改善及正常化,是台灣所有政黨及兩千三百萬人民共同的願望,他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跨世紀談話」中,也呼籲對岸領導人,尊重中華民國生存的空間與國際的尊嚴,放棄武力犯台,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不論是邦聯、聯邦、國協或歐盟模式,都必須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維護主權尊嚴及台灣安全與和平的原則下,尋求穩定的兩岸關係。—錄自〈陳總統接見歐洲議會自由黨團暨社會黨團議員報導〉﹙民國九十年二月二十二日﹚
 
 
 
 
 
 
 
 

(五)

台灣必須推動「多元外交」,此次出訪就是「多元外交」的具體實踐,而所謂「多元外交」就是「元首、經貿、民主、人道及全民的外交」。總統並以將出席在薩爾瓦多舉行的「第三屆中華民國與中南美洲元首高峰會」為例指出,這就是「元首外交」的一部分,而薩國不久前也才遭受地震重創,此時到訪給予該國關懷,就是「人道外交」;同時台灣民主及經濟成就,也受世人矚目,台灣願意以此與友邦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就是「民主外交」;此外,他的妻子吳淑珍女士,雖因政治車禍導致癱瘓,但此次也將坐著輪椅隨同出訪,也是為台灣的民主作最好的見證。—錄自〈陳總統接見中南美洲外交記者訪華團〉﹙民國九十年四月十九日﹚

 
 
 
 
 
 
 
 

(六) 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以及亞洲早已跳脫台灣是反共堡壘及強權卒子的框框,今日的台灣不僅是半導體及電腦硬體設備製造的中心,並且成為大中華地區文化鼎盛的重鎮。—錄自〈陳總統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民國九十年五月十六日﹚
 
 
 

(七) 美國對台灣出售必需的防禦性武器,並非鼓勵兩岸從事軍備競賽,而係確保台灣的民主成就與經濟繁榮。本人誠盼北京放棄對台動武的政策,如果中共停止在東南沿海部署飛彈,避免造成台海緊張,則兩岸均可將整建軍力的資源用來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兩岸在社會福利、醫療、教育、公共建設等方面的水準,進一步透過貿易發展雙方經濟,相信此應係兩岸人民最大之共同期望與福祉。—錄自〈陳總統參加美國華府「外交關係協會」視訊會議講話〉﹙民國九十年五月十七日﹚
 
 
 
 
 
 

(八) 我國的經濟發展成就受惠於國際社會良多,因此在享受豐碩成果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回饋國際社會,和友邦分享我們的成功經驗,克盡國際社會成員應盡的義務。—錄自〈陳總統拜會薩爾瓦多共和國國會談話〉﹙民國九十年五月二十五日﹚
 
 
 

(九) 令人遺憾的是,中華民國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回饋國際社會的作為,經常遭受中共的打壓與破壞。中共當局奢言我們不能和其他國家維持正常的外交關係,因為台灣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這完全扭曲事實。—錄自〈陳總統在巴拿馬共和國國會演講〉﹙民國九十年五月三十日﹚
 
 
 

(十) 當部分人士質疑政府的外交政策能否擺脫「金錢外交」的舊方向時,阿扁要明確的向國人同胞說明,在與中南美洲友邦國家元首的會談中,我們所觸及的多半是對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的共同信仰以及私人情誼的交流。阿扁是以「搏感情」的態度來贏得友邦元首的真情相對。各友邦國家元首對於台灣能夠在中共文攻武嚇之下順利實現政權和平轉移尤表敬佩,對訪團過境美國所受到的待遇,友邦也感到慶幸。阿扁要強調的是,台灣民主經驗的移植是我們與國際社會交往的最大資產,也是台灣迄今仍然能夠深受國際欽羨之處,我們萬萬不可妄自菲薄,而應善用己身優勢,來協助友邦發展。—錄自〈陳總統結束「合作共榮,睦誼之旅」返抵國門發表之談話〉﹙民國九十年六月五日﹚
 
 
 
 
 
 
 
 

(十一) 我們應該讓全世界都知道,即使聯合國抹煞了我國的應有權利,但加入聯合國與聯合國所屬各功能性機構和相關非政府組織,「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作出實際奉獻,也是我們作為國際社會一員無可迴避的責任與義務。台灣有能力,也絕對有意願為國際人權與民主的推展積極奉獻,也願意對全球經濟發展與合作、國際人道救濟,乃至於國際和平的維護,作真誠的付出與奉獻。—錄自〈陳總統參加「台灣與聯合國」研討會開幕典禮致詞〉﹙民國九十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

三通是趨勢,也是必走的路,台灣非常願意與對岸就此議題進行 攀治性前提,限制兩岸三通的會談,不過,我們也相信兩岸終究會針對三通等相關議題展開協商,不僅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具有共同的文化、歷史與生活習慣,對於台灣企業主而言是優勢外,我們也希望與國際性公司進行策略聯盟,共同在中國大陸投資。—錄自〈陳總統接見荷蘭國際集團總裁吉斯特(Edward KIST)談話〉﹙民國九十年六月二十九日﹚

 
 
 
 
 

(十三) 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台灣要有自我防衛力量,我國對外採購武器是為自保,不是刺激中共,也不是與大陸進行武器競賽,我們願意與美國分工合作,建設亞太地區成為更自由、更民主、更和平、更繁榮的區域共同體。而在台灣的所有人民也珍惜去年政黨輪替的歷史意義及民主價值,相對於美國已擁有二百零一年的政黨輪替經驗,台灣也才有一年,我們仍須調適與學習,他相信自由民主的台灣將能發揮引導中國大陸走向民主自由的燈塔效應。—錄自〈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拜登﹙Joe BIDEN﹚講話〉﹙民國九十年八月六日﹚
 
 
 
 
 
 
 

(十四) 兩岸問題必須透過對話及協商來解決,兩岸的領導人應該以智慧及創意,基於民主、對等、和平的原則進行對話,所謂民主,就是尊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選擇及決定;對等,就是立基平等的基礎,不能有中央、地方的主從關係;和平,就是不訴諸武力及軍事威脅,以對話及協商來解決兩岸問題。—錄自〈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海德﹙Henry HYDE﹚講話〉﹙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三日﹚
 
 
 
 
 

(十五) 任何有助於台海和平與亞太安全的機制,我們都抱持肯定與支持的態度。我們也一再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主張國家安全不但是全民的共同語言,更是新中間路線的主軸,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一切。而要確保國家安全,除了國防、軍事預算、人員訓練等傳統戰略外,還有經濟、政治、社會、能源等綜合安全戰略,所以我們才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努力促使朝野合作、政黨和解,如同該會議所達成勞、資和諧與對兩岸經貿政策的檢討、改變,皆屬綜合戰略安全的範疇。—錄自〈陳總統接見來華參加「亞太安全國際論壇二00一年台北圓桌會議」與會外賓講話〉﹙民國九十年八月三十一日﹚
 
 
 
 
 
 
 

(十六) 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否「偉大」,與大小無關,也與財富無關,真正的「偉大」在於是否對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有堅定的信仰,與是否希望遠離戰爭,追求和平有關,而這也正是「偉大」的真正內涵與關鍵所在。—錄自〈陳總統接見中美洲議會訪華團講話〉﹙民國九十年九月十四日﹚
 
 
 

(十七)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目前先進民主國家普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力,曾經歷過志工服務的洗禮,譬如德國有百分之三十四的人擔任過志工,美國高達百分之五十六,日本也有百分之二十六,而其他國家也越來越注意志工的角色、功能,並積極推動志工的培養、開發與運用。現在我們依據一個國家對志工認識與支持的程度,以及志願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就可以看出這個社會的民主化素養以及公民化層次。志工精神的實踐如果能夠發揮影響,成為健全社區發展、推動國際合作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動力,對於建立一個分享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的國際社會將有極大的貢獻。因此,一個民主社會不僅應該培養人民成為公民,更應該鼓勵人民擔任志工,積極透過志工精神的發揚與志工人力的運用,與世界互動,和未來接軌。—錄自〈陳總統參加第五期海外服務工作團授旗暨九十年度外交替代役役男檢閱儀式講話〉﹙民國九十年十月三日﹚
 
 
 
 
 
 
 
 
 
 

(十八) 政府一年多來積極促進兩岸關係正常化的努力雖然未能獲得中共善意的回應,但是我們仍將持之以恆,繼續推動。「經發會」達成有關兩岸政策的共識係秉持「台灣優先、全球佈局、互惠雙贏、風險管理」四大原則,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來建構穩健的兩岸經貿政策。在此一原則下,政府將致力推動包括建立兩岸資金流動的靈活機制、主動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兩岸三通問題、積極推動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持續推動兩岸協商等。個人也要再次呼籲中共領導人以宏觀的佈局,拋開過去僵化的思維模式,重新面對廿一世紀的兩岸關係,例如,以人道的關懷,打開目前僵滯局面,同時以雙方共同的文化資產、對和平的追求、以及讓兩岸雙贏的渴望,在經貿與文化交流中,打開政治的死結,唯有以彼此相互扶持的情懷才能解開沒有必要的歧見。—錄自〈陳總統在中樞慶祝中華民國九十年國慶典禮致詞〉﹙民國九十年十月十日﹚
 
 
 
 
 
 
 
 
 
 
 

(十九) 台灣做為地球村中的一員,與國際社會的脈動息息相關,也無法自外於全球景氣的潮流。儘管九一一事件以及後續的發展可能延緩全球景氣復甦的腳步,此時我們更應該站穩自己的腳步,確立自己的角色。值得欣慰的是,經過十二年冗長艱辛的談判過程,台灣終於在九月十八日通過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最後一道關口,並將在明年年初正式成為WTO的會員。這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也再一次確認了台灣在國際經貿的舞台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們應該肯定政府團隊在過去這一段時間步步為營、戮力衝刺的辛勞付出,也要感謝許多國際友人的鼎力協助。—錄自〈陳總統在九十年國慶大會致詞〉﹙民國九十年十月十日﹚
 
 
 
 
 
 
 
 

(二十)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國人同胞長期以來的共識與期盼,也是中華民國加入國際社會的重大里程碑。我們可以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台灣將會打開新的「世紀之窗」和「世界之窗」。我們在世界舞台的角色獲得應有的確認,我們的地位和權益更有保障,未來的責任和義務也將更為重大。—錄自〈陳總統針對世界貿易組織部長會議正式通過我入會案發表談話〉﹙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十二日﹚
 
 
 
 
 

(二一) 改善兩岸關係及完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是新政府的既定政策,這項政策也不會因民進黨勝 選後而有任何改變,因為兩岸有共同的歷史背景、血緣及共同的語言,也有一致的宗教信 仰,但由於歷史因素而產生了歧見,要化解這些歧見,只有暫時擱置爭議,進行接觸及對 話,同時經由對話與接觸來形成共識,化解爭議及歧見,但令人遺憾的是,北京方面一直 以重大的爭議作為對話的前提,如此只會讓兩岸的距離愈拉愈遠,對兩岸關係的正面發展 也沒有助益。—錄自〈陳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員魏思樂(Robert WEXLER) 談話〉﹙民國九 十年十二月二十日﹚